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尚未生长,武帝令从吏运石上山,直立山顶,上刻铭词数语道:
事天以礼,立身以义,事父以孝,成民以仁。四海之内,
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与天无极,人民蕃息,天
禄永得。
立石既毕,遂东巡海上,礼祀八神。天主,地主,兵主,
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齐地方士,争来献书,统
说海中居有神仙,武帝便命多备船只,使方士一并航海,往寻
蓬莱仙人。且使公孙卿持节先行,遇仙即报。卿复称夜至东莱
见有大人,长约数丈,近视即杳,但留巨迹。武帝听说,自至
东莱亲视,足迹尚依稀可认,惟状类鲁蹄,未免动疑。偏从臣
也来启奏,谓路中遇一老翁,手中牵犬,说是欲见巨公,言毕
不见。都是瞎说。武帝方信为真仙,再命随行方士,乘车四觅。
自在海上守候多日,不见回音,乃回至泰山,行封禅礼。即就
山下东方致祭,筑土为封,埋藏玉牒,牒中所说,无非求福求
寿等语,旁人无从窥悉。又与奉车都尉霍子侯,同登山巅,秘
密封土,禁人预闻。子侯名嬗,即去病子,武帝独加宠遇,故
使得从行。越宿,从山北下,来禅肃然山。封禅礼成,还驻明
堂。到了次日,群臣奏闻封禅各处,夜有祥光,凌晨复有白云
拥护,引得武帝色动颜开。再由群臣一齐歌颂功德,武帝越加
… Page 208…
前汉演义 ·629·
喜欢,遂下诏改称本年为元封元年,大赦天下。并忆封禅期内,
连日晴和,并无风雨,当由天神护佑,或得从此接见神仙,也
未可知。乃复至海上探望。但见云水苍茫,并没有神仙形影,
怅立多时,心终未死,意欲亲自航海,往访蓬莱。群臣进谏不
从,还是东方朔谓仙将自至,不可躁求,才将武帝劝止,不复
进行。
适霍子侯感冒风寒,竟致暴死,想是成仙去了。武帝悲悼
异常,厚加赙殓,饬人送柩回京。自己再沿海至碣石,终不得
一见仙人,乃折向西行,过九原,入甘泉,总计费时五阅月,
周行一万八千里,用去金钱巨万,赐帛百余万匹,全亏治粟都
尉桑弘羊,职兼大农,置平准官,操奇计赢,才得逐年搜括,
供给武帝游资。武帝因他理财有功,赐爵左庶长,金二百斤。
弘羊尝自诩为计臣能手,谓民不加赋,国用自饶。独卜式斥他
不务大体,专营小利。会因天气亢旱,有诏求雨,式私语亲属,
谓不如烹死弘羊,自可得雨,何必祈祷?那知武帝方依任弘羊,
怎肯把他加诛。
是秋有孛星出现天空,术士王朔,反指为德星,群臣依声
附和,说是封禅瑞应。武帝大喜,乃至雍地,亲祀五畤,复回
甘泉祀泰一神。自从方士称泰一最贵,特在甘泉设祠,号为泰
畤。且定例三岁一郊,各畤中随时致祭,不在此例。元封二年,
公孙卿又复上言,东莱有神人,欲见天子,武帝乃再出东巡,
至缑氏县,拜卿为中大夫,使为前导,直赴东莱。偏是海山缥
缈,云雾迷蒙,有甚么天神天仙?卿无从解说,又把那野兽脚
迹,混充过去。武帝也不便穷诘,但托言天时屡旱,特为人民
祈雨,来祷万里沙神祠。万里沙在东莱海滨,借此为名,掩饰
天下耳目。还过泰山,又复望祀,再顺路至瓠子口。瓠子河决,
已二十多年,武帝尝使汲黯、郑当时前往堵塞,屡堙屡决。更
… Page 209…
前汉演义 ·630·
命汲黯弟仁,与郭昌等往修河防,积久无成。此次武帝亲临决
口,先沈白马玉璧,致祭河神,随令从官一齐负薪,填塞决河。
河旁本有数万人夫,随吏供役,至是见文武百官,尚且这般辛
苦,怎得不格外效劳?薪柴不足,济以竹石,好在天晴已久,
河水低浅,竟得凭借众力,堵住决河。又上筑一宫,名曰宣防。
此举总算为民除患,但梁楚一带,受害已二十多年了。抑扬得
当。
武帝还至长安,公孙卿恐车驾徒劳,仙无从致,将来必加
严谴,因复想出一法,托大将军卫青进言,谓仙人素好楼居,
不如增筑高楼,徐待仙至。武帝乃令长安作蜚廉观,甘泉作通
天台,台观统高三四十丈。费了许多经营,仍使公孙卿持节供
张,恭候神仙,另在甘泉宫添筑前殿。殿成以后,忽在殿房中
生出一草,九茎连叶,大众都称为灵芝,立即上奏。武帝亲往
看验,果然不差,乃作芝房歌,颁诏大赦。既而在汶上作明堂,
复出巡江汉,由南而东,增封泰山,即就明堂礼祀上帝。小子
不胜殚述,但作诗申意道:
谈仙说鬼尽无稽,英主如何也着迷?
累万黄金空掷去,水长山杳日沈西。
土木频兴,迷信不已,辽东突来警报,又起兵戈。欲知如
何起衅,待至下回再叙。
观汉武之迷信神仙,几与秦皇同出一辙。秦始皇信方士,
武帝亦信方士;秦始皇行封禅,武帝亦行封禅;秦始皇好神仙,
武帝亦好神仙;秦始皇兴土木,武帝亦兴土木:凡始皇之所为,
武帝皆踵而效之,尤有甚焉。始皇之信徐市卢生也,不过使之
奔走海上耳。武帝乃任以高爵,待若上宾,并举爱女而亦嫁之,
且少翁戮而栾大复进,栾大诛而公孙卿又进,若明若昧,何其
… Page 210…
前汉演义 ·631·
游移若此?要之皆贪心不足,妄冀长生,乃有此种种之谬举耳。
夫养心莫善于寡欲,美意乃足以延年,以好货好色好战之人主,
反思与天同休,宁有是理?秦皇误于前,汉武误于后,多见其
不自量也。若非轮台之悔,则汉武之异于始皇者,果几何耶?
… Page 211…
前汉演义 ·632·
第七十四回
东征西讨绝域穷兵 先败后成贰师得马
却说辽东塞外,有古朝鲜国,在黄海东北隅。周时封殷族
箕子,为朝鲜主,传国四十一世,由燕人卫满侵入,逐去朝鲜
王箕准,自立为王,建都王险城,攻略附近小邑,势力渐强,
再传至孙右渠,诱致汉奸,阻遏汉使,武帝特遣廷臣涉何往责
右渠,右渠不肯奉命,但遣裨酋送归涉何。何还渡浿水,入中
国境,袭杀朝鲜裨酋,反奏称朝鲜不服,斩将报功。武帝不察
底细,遽令何为辽东东部都尉。何喜如所望,受诏蒞任,不意
朝鲜出兵报复,攻入辽东,将何击毙。警报到了长安,武帝大
怒,尽发天下死囚,充当兵役,特派楼船将军杨仆,及左将军
荀彘,分领士卒,往讨朝鲜。
朝鲜王右渠,闻汉兵大举东来,连忙调发人马,堵住险要。
杨仆从齐地出发,渡过渤海,入朝鲜境,前驱兵七千人,浮水
轻进,径至王险城下。右渠只防辽东陆路,未防水道,蓦闻汉
兵攻城,却也心惊。幸亏城中也有预备,方得乘城守御。嗣探
得汉兵不多,督兵出战,两下奋斗多时,毕竟众寡不敌,汉兵
败溃。杨仆走匿山中,十余日才敢出头,收集溃卒,退待荀彘。
彘行至浿水,渡过西岸,正与朝鲜戎兵相值,连战数次,未得
大胜。当有奏报入都,武帝闻两将无功,又遣使臣卫山,往谕
… Page 212…
前汉演义 ·633·
右渠,晓示祸福。右渠也恐不能久持,顿首请降,令太子随同
卫山,东行谢罪,并献马五千匹,及随行人众,不下万余。
卫山见朝鲜兵盛,疑有他变,先与荀彘会叙,互商一策,
转告朝鲜太子,不得带兵,太子亦恐汉兵有诈,率众驰回。卫
山不便再赴朝鲜,只好入朝复命。武帝问明原委,恨山失计,
立命处斩,仍遣人催促两将进攻。卫山之死,失之过谨。荀彘
乃驱军急进,迭破数险,直抵王险城,围攻西北两隅。杨仆也
招集后队,进至城南,荀彘部下,统是燕代健儿,骁勇善战,
杨仆部下,多系齐人,闻得前军败北,锐气已衰,因此不敢再
斗。那荀彘日夕督攻,杨仆只按兵不动,右渠与荀彘力战,与
杨仆讲和。相持数月,城尚无恙。彘屡约杨仆夹攻,仆但含糊
答应,终未动手,也想学路博德了。遂致两将生嫌。事为武帝
所闻,亟使前济南太守公孙遂,前往观兵,许他便宜从事。遂
至彘营,彘当然归咎杨仆,与遂商定秘谋,召仆议事。仆因有
诏使到来,不得不往,一见遂面,竟被遂喝令彘军,将仆拿下,
且传谕仆众,归彘节制,自己总算毕事,匆匆复命。彘既并有
两军,遂将全城围住,四面猛扑。城中危急万分,朝鲜大臣路
人韩阴,与尼溪相参将军王吷等,共谋降汉。偏偏右渠不从,
路人韩阴王吷,开城出降。尼溪相参,且号召党羽,刺杀右渠,
献首汉营。荀彘正率军进城,不意城门又闭,朝鲜将军成己,
婴城拒守。彘使降人招谕守兵,如再抗违,一体屠戮,守兵相
率惊惶,共杀成己,一齐出降,朝鲜乃平。捷书入奏,武帝令
分朝鲜地为四郡,叫作乐浪临屯玄菟真蕃,召彘引师回朝。彘
将杨仆囚入槛车,押归长安。途次非常得意,总道此番凯旋,
定邀重赏,那知驰入都门,惊悉公孙遂被诛消息,才转喜为忧。
没奈何入朝见驾,武帝不待详报,便责他与遂同罪,擅拘大臣,
当即褫去衣冠,推出斩首。至杨仆贻误军机,亦当伏法,但念
… Page 213…
前汉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