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丢掉皇位,但是一如那些奸臣,目的与行为的悖反构成不可解决的冲突,
使他陷于毁灭之中。在这类人物身上,不会显现出怜悯等体验形式。在他们
身上,冲突在体验中更多地构造为焦虑,焦虑他们的行为可能形成的可怕结
局。这种焦虑在南朝的灭亡和众多人物的死亡中,表现得尤为强烈。
朝廷内部权势派系的斗争,内耗了本来已经十分衰败的明朝力量,加速
了南明的灭亡。江北四镇为了争夺扬州,发生自相厮杀的内讧。左良玉之死
就是内讧的悲剧。内讧中,如果奸臣死亡,可能会少一点悲痛,但是内讧中
死去的都是欲救国家的正面人物,这也添加了几分作品的悲剧意味。这是孔
尚任“末世一救”的创作目的。
第三类人物是李香君、柳敬亭、苏昆生等下层人物的形象。他们也同前
两类人物一样,希望保住明朝江山。他们比第一类当朝或在野人物显得更具
胆识,更为果敢,更会明辨是非曲直,善恶良佞。柳敬亭投书一段,写得非
常精彩,他比左良玉要显得机智有胆。这里,一个是元帅,一个是艺人,对
比异常鲜明。然而可悲之处在于,这些下层人物是无权无势的小人物,他们
不能主宰朝政变化。这也是构成悲剧冲突的一方面,有见识的无权,有权的
则无能力。明朝的灭亡,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道路,他们或是隐入山林,或
是遁入空门,这是不可解决的冲突的继续存在的形式,因此他们也是悲剧人
物。
孔尚任在艺术结果上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明朝灭亡是通过李、
侯爱情的悲剧表现出来的。侯、李的爱情悲剧对整个作品的悲剧有几层意
义: (一)侯、李的爱情真挚而深情。他们因权奸的迫害而分离,李香君为
了守节坚不下楼,拒绝再嫁。为了抗婚,撞破了头,由此可见她的爱情追求
和渴望。他们二人最后虽然得以相见,但终不成眷属。这一悲剧的直接原因
是明朝的灭亡,在国家灭亡的情况下,个人的爱情已经失去意义。张道士说:
“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
①一言既出,震聋发聩,侯李二人翻然顿悟,割断花月情根,各入空门。国
家的灭亡不仅毁灭了国家的意义,而且毁灭了爱情的意义,甚至是人的生存
意义,一切都在毁灭中归于虚无。也就是说,悲剧的毁灭摧毁的不仅仅是邪
恶,还有那人类“追求的一切至善至美的东西”①。从悲剧结局的毁灭体验
中提出人类找不到答案的一个问题:最终都是虚无,那么人的存在意义在哪
里?这一形而上学的问题把人们引入形而上的悲剧思索和快感。(二)李香
君是一个秦淮名妓,她与侯朝宗的爱情表现了她的善良与正义,她之所以愿
意嫁给侯朝宗是因为他的文名和正气,其实她比侯朝宗更具强烈的善恶爱
憎。《却奁》一出怒斥侯朝宗善恶不明,欲救阉党阮大铖。《骂筵》一出,
她痛骂马士英、阮大铖之流:“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干儿义子从新
用,绝不了魏家种。”②一方面通过李香君的形象表现出当时下层人民的鲜
… Page 71…
明态度,另一方面又揭示出南朝灭亡的原因。侯朝宗代表的复社文人,在国
危家难的关头,追花逐月,沉迷于男女情爱之中;阉党之流,以娱妓为乐,
不思救国,必然成为亡国奸臣。侯朝宗与阉党在和女性的关系上有类同之
处,虽然前者追求爱情,后者玩弄女性,但是他们都是在国家危难之际,纵
行于与救国无关的男女关系,这也是导致南朝灭亡的原因。不过孔尚任并没
有女色误国的思想,实际上李香君在救国意识方面远远高于侯朝宗,当然更
不能与阉党相提并论。这恰恰是李香君形象的光辉之处,也是南明朝政的可
悲之处。
《桃花扇》的悲剧体验现象并不是在一两个主人公身上显现出来,而是
从主要人物身上分别表现出来。某一出某一人物显现于某种悲剧体验形式
中,但是这些体验汇成完整的体验流,使《桃花扇》显现于一个流动的完整
的体验流中。
3。蒲松龄与吴敬梓
(1)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年),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山东淄川人。
他出生于地主兼商人家庭,其父早年也热衷功名。他19岁时连取县、府、
道三个第一,文名显达一时,但此后屡试不中。31岁时迫于家贫,曾做江苏
宝应县知县的幕僚,不久辞职回家。此后一边在乡绅人家教书,一边应考,
直到71岁才援列出贡。4年后去世。蒲松龄交游甚广,与王士祯交厚。王士
祯是神韵派诗人,他非常看重蒲松龄的文才,曾为《聊斋志异》作序,对他
的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使《聊斋志异》洛阳纸贵,盛行一时。
蒲松龄一生创作遍及诗文、戏剧、小说等文学形式,留下非常丰富的作
品。文有400余篇,诗有100余阕,杂著数种,戏3出,通俗俚曲10余种。
《聊斋志异》是他的代表作,40岁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断增补修改。《聊
斋志异》的创作素材是口头传说故事,它们流传于下层人民和下层知识分子
之间。蒲松龄在这些传说故事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但也有一些是他亲身见
闻或经历,还有一些完全是作者自己的创作。蒲松龄在谈创作过程时说:“才
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久之,四
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伙。”①蒲松龄对《聊斋志
异》创作态度是严肃的,他自述说:“集腋成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
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②在人妖鬼怪之间,寄托着作者的
爱憎,有对现实的愤恨,有对理想的追求。
《聊斋志异》的版本主要有:手抄本,仅有半部;铸雪斋抄本(1751年);
青柯亭本(1766年);中华书局会校会注会评本 (1962年),此本较为完
备,共收491篇。
《聊斋志异》的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社会方方面面的现实,也表现了
… Page 72…
理想。首先是爱情内容的作品,这一类作品占全书的主要份量。这些追求爱
情自由的作品,通过人与鬼狐之间自由恋爱的描写,表现了男女青年的爱情
理想。其中几番欢笑,几度悲泣,浓浓的爱,深深的恨,达到了以情为真,
唯真能合的境界,打破了人鬼的界线。因而这类小说大有反封建礼教的积极
思想,当封建礼教成为爱情的障碍时,便会发出强烈的反抗。《青凤》写了
一个缠绵多情、追求爱情的女子形象,青凤是一个孤女,她被叔父以封建礼
教严加管教,因此行动谨小慎微,遵从伦理道德。但是一旦产生爱情,也敢
于背着叔叔来见情人,她说:“幸有夙分;过此一夕,即相思无益矣。”①
然而叔父终将他们拆散,使他们不能相见。后来青凤为情人所救,结为夫妻,
终成夙愿。《香玉》的主人公黄生爱上了白牡丹花妖香玉,可是白牡丹花被
人挖走,黄生不能与香玉相会,痛苦万分,日日去哭吊,最终感动花神,使
他们二人得以相见。除了这一类自由恋爱,得以相聚的小说之外,还有一些
小说偏重于表现人物反抗性格,在反抗中即表现了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又表
现了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的迫害摧残。《鸦头》写的是一个孤女,被她贪婪
的母亲所逼,沦为风尘妓女,但她并不甘心过如此悲惨的生活。她爱上了王
文,主动提出要和王文一起私奔。他们来到异乡开办小店,自食其力,过着
日获赢余、顾赡甚优的美满生活。然而美景不长,她被母亲捉回,并幽禁鞭
挞,但是她矢志不二。后来她的儿子与王文相聚,一同杀死了她的母亲,救
出了鸦头,夫妻终得团圆。小说对女性的不幸遭遇,描写得非常凄婉,令人
涕泪纷纷。
“妾幽室之中,暗无天日,鞭创裂肤,饥火煎心,易一晨昏,
如历年岁。君如不忘汉上雪夜单衾,迭互暖抱时,当与儿谋,必能
脱妾于厄。母姊虽忍,要是骨肉,但嘱勿致伤残,是所愿耳。”①
残酷的迫害,不屈的意志;悲惨的呼救,善良的心灵,这一段文字较为
集中地表现了孤女鸦头的性格和遭遇。《细侯》是另一篇具有反抗思想的小
说。妓女细侯与穷书生满生相爱。满生为了赎出细侯,向朋友借钱,不曾想
朋友已经被革职。满生只得在当地教书,后来又含冤入狱。这时一个商人看
好了细侯,就买通了官吏,把满生长久地关在监狱,不让出来。商人又伪造
了满生书信,骗娶了细侯。后来满生出狱,揭穿了商人的诡计,细侯和满生
一起私奔。
抨击现实的种种黑暗现象,是《聊斋志异》的另一主要内容。在这类作
品中,有的描写了社会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有的把笔触深入到官
吏的灵魂底层,揭露其丑陋;也有的写了乡绅富家勾结官吏欺压百姓的现
象。另有一些作品则写了下层人民对统治者的反抗。《促织》是围绕蟋蟀发
生的悲惨故事,由于皇帝喜欢斗蟋蟀,在民间强征善斗的蟋蟀。成名因为供
不出善斗的蟋蟀,被官吏打得头破血流。后来总算捉到一只,但是被儿子不
小心弄死。儿子害怕父母惩罚,就投井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