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智慧的火花-外国名作家轶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认定他已死了。他在床头柜上也常常留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我只是看来像是死了。”

  这个作家还写作3本自传:为自己的同胞用丹麦文写,为外国读者用德文写和为自己而写。

  海明威完成《海洋小说》初稿后,却没有立即发表,而是将手稿送银行保险库,再未触动过。在他逝世10年时,其妻和出版家才将手稿加以整理,以《海洋中的岛屿》问世。这是海明威唯一以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长篇小说。

  司各特擅长写叙事诗,独步英国诗坛后,拜伦写的《东方故事诗》发表后,他转而写起小说而不再写诗。他觉得写苏格兰史上的英雄人物比拜伦更为拿手。

  肖洛霍夫《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二部发表后(1960年)至1984年逝世,他忙于出国访问、接待来访、为再版和译文写序等,再无重要作品问世。

  作家的酒癖

  世界上许多著名作家都嗜好饮酒。因为写作是个孤独的职业,作家在兴奋或寂寞时往往需要“对酒当歌”。但他们酒醉后鲁莽荒唐的行为,不仅与自己的声誉极不相称,而且还常常有人为此断送了性命。

  英国的一位天才诗人狄兰·汤麦斯是嗜酒者。有一次,美国一个女子大学付了大笔演讲费请他去演讲。他还未上讲台就醉倒了,使他的文学代理人大窘。他39岁得肝病,于1953年病逝。

  诺贝尔文学奖金的获得者海明威,酒醉后变得他凶恶残忍,特别爱打架,他的遗孀玛丽在自传中提到,某次一个旅馆中,海明威看到了玛丽前夫的照片,怒气勃生,将照片投入抽水马桶,用手枪连射多次,把抽水马桶击得粉碎。他晚年创作迟钝,情绪低落,于1916年饮弹自尽。

  与海明威齐名的小说家费兹杰拉德,与年轻美貌的妻子喝醉酒后,则变得像孩子一样幼雅可笑。常常会爬坐到奔驰的汽车顶上,或是于午夜时分在豪华旅馆门前的喷水池中裸浴,不然就将餐馆的生鸡蛋敲碎倒在陌生人的帽子里。后期他戒酒,想写些严肃而认真的作品,但为时已晚,徒然浪费了他的创作天才。1940年他44岁逝世时,身无分文。

  美国著名作家梅勒,饮酒后经常与另一位名作家高尔·维达尔公开吵闹,在电视上辩论,在社交界打架,甚至无缘无故地用刀刺伤了自己的爱妻。

  威廉·福克纳喜欢闭门自饮,他的办公室堆满了酒瓶。因嗜酒,他几乎耽误了去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文学奖金,后来在朋友和亲威的帮助下才上了飞机。

  爱伦·坡嗜酒如命。他于1849年逝世,享年40岁。临死前,他醉倒在巴尔的摩一个酒巴前的阴沟里。他的遗作品名扬世界,临死时却没有一个亲友来照顾他。

  辛克菜·刘易斯的饮酒习惯到了不可节制的地步,他的两个妻子也因此和他离了婚。

  侠义作家

  萨克莱的“药丸”

  与查尔斯·狄更斯齐名的英国小说家萨克莱,一生助人为乐,且做好事不喜留名。当他得知某个朋友有困难时,便时常用假名、别名甚至不具名汇款,加以接济。

  寄钱时,他爱把钱装在用过的丸药盒子里,附上一封没有写信人姓名、地址的信;还在盒上写明“服法”:“每次一粒,急用时服用。”

  以笔还债

  英国著名作家瓦尔特·司各特(1771—1832)是一个意志极其坚强的人,他终生跛腿,仍笔耕不辍。1825年,英国暴发经济危机,司各特合股经营的贝伦泰恩公司破产。司各特完全有法律依据不对他的朋友和合伙人的债务负责。但他把友谊和信誉看得比金钱更重。他以大丈夫的气慨宣布,他将全部偿还13万英镑的巨额亏损。并且,他谢绝一切援助,横下一条心,用自己的一支笔还清巨债。

  在此后的7年中,司各特强忍着妻子去世的哀伤和逼债索款的烦恼,日以继夜地写作,直到1931年第二次中风。次年他安详地闭上了双目。他不仅用一支笔还清了13万英镑的巨额债务,而且还为人类贡献了3部长诗、27部历史小说和中篇小说。所有这一切都是自己身体残废的条件下完成的。

  英国著名作有狄更斯 (1812—1870)有个仅仅是一面之交的朋友,叫詹姆堂森。詹姆堂森甚至不知道狄更斯的名字,更不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作家。詹姆堂森有次赌钱欠了一名叫查利德的出版商5000英镑,查利德限令他一个星期内还清。万般无奈中,詹姆堂森想到了那位一面之交的朋友,没想到狄更斯满口答应替他还债。

  一天,詹姆堂森带了查利德去找狄更斯,到家一看,只见室内空空荡荡,家徒四壁,仅有一张床和一张桌子,桌子上堆满了酒瓶和稿子。查利德环视四周,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神态问道:“凭你这些废纸和破酒瓶,就能替詹姆堂森还清5000英磅吗?”狄更斯平静的回答说:“当然不是凭这些,而是凭我的左手。”当时狄更斯用左手写作的习惯广为人知,查利德一听说此人要用左手还债,大吃一惊:“你难道就是狄更斯?”狄更斯点了点头:“你算猜对了。”查利德赶紧握住狄更斯的手,兴奋地说:“能认识你,价值就不止5000英镑了,詹姆堂森的债就算抵销了。”狄更斯幽默地笑着说:“你刚进来时,盛气凌人,现在又变得这样彬彬有礼,如果把这些作为题材写成小说,它的价值同样不止5000英镑!”

  代人受过

  出生在意大利的立体诗人创始人阿波利奈尔(1880—1918)与一代画圣毕加索是好朋友,通过毕加索他结识了杰利·皮埃勒——一个性喜冒险的土耳其人。1907年,皮埃勒在卢浮宫博物馆偷出两尊罗马时代的雕像卖给毕加索后就销声匿迹了。几年后他突然出现在阿波利奈尔面前,一副穷困撩倒的模样。阿波利奈尔出于友情,把他留在身边作秘书。谁知皮埃勒秉性难改,又去卢浮宫行窃,偷来的竟是旷世杰作《蒙娜丽莎》,并把它藏在阿波利奈尔家中,此案轰动法国,警方搜捕格外严密,皮埃勒闻风而逃,阿波利奈尔作为嫌疑犯被捕。由于在他家中搜出了脏物,他被置于无法解释的窘境。尽管许多人联名请愿作保,证明他无罪,但法庭坚持要判刑。幸亏在山穷水尽的时刻,逃亡在马赛的皮埃勒良心发现,亲自给预审所写信,声明东西是他偷的,阿波利奈尔才被释放出狱。

  仗义执言

  在英国哈罗公学,有一天,一个高年级学生在惩罚一个小同学:在小同学的手臂上抽打若干鞭。这时,一个跛脚的学生走上前来,问这恃强凌弱的恶少要打小同学多少下。“你问他干什么”这位身材高大的家伙,瞧着跛足的学生,轻蔑地问。“如果你不反对,我愿意为他领受一半。”这位侠义的学生伸出了自己的手臂。他,就是以后成为英国19世纪上半叶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扒手”

  苏联现代著名儿童作家盖达尔曾有一次当“扒手”的经历。

  在莫斯科的一辆电车上,发生了一起希奇的扒窃案件。小偷被当场抓住,激动的人群把一个身材高大健壮、穿着一件骑兵外套的男子连推带揉地拥出车门。有个老太太操着尖利的嗓门吼叫着:“亏你干得出来,你想把别人最后一件衬衫也剥掉吗?”

  穿骑兵外套的人在竭力申辩,但人群中无人理睬,民警要求小偷出示身份证。“小偷”把手伸进自己的口袋,从里面掏出一个褐色小本子。“我的居民证没带在身上,”他不安地说,“只有一个苏联作家协会的会员证,我是个作家……”“这种‘作家’我们见得多了”不等小偷把话说完,老太太又吼了一句。人群中腾起一片哄笑。

  在这杂乱的哄笑声中,只有那位受害者——一个穿着破旧、腋下挟着几本小书的少年,涨红着脸,站在一旁默不作声。“你丢了什么东西,小同志?”民警用爱抚的声调问他。

  少年的脸更红了,一时不知怎样回答才好。“我是外地人,昨天来医学院报到。我的钱买书都花光了,刚才买车票是我最后几个戈比。所以……我口袋里没有钱……”“哈哈!扒手居然找到这么一位资本家!”老太太讥讽地插了一句,人群中发出一阵哄笑。

  民警让少年仔细检查一下他的口袋。

  少年顺从地把口袋翻了过来。突然,50张揉皱的50卢布的钞票掉在了地上。“这不是我的钱,我没有钱!”少年赶紧声明!

  人们一下子愣住了。大家惊奇地望着这位“小偷”作家,而作家却低着头,一声不吭地搓揉着手中的帽子。

  阅历非凡的民警也愣住了。像这样一个把手伸进别人的空口袋。把钱留给别人的“扒手”,他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碰到。“阿尔卡蒂·彼得罗维奇·盖达尔”,民警低声念出作家的协会会员证上的名字。“您是盖达尔?!”少年惊叫起来,“我读过您写的许多书……”“盖达尔,他就是盖达尔!”人们议论纷纷,脸上浮现出崇敬、爱戴的表情。站在人群后面的孩子们拼命往前钻,想看看这位他们自己的作家。

  人们议论着慢慢散开了。盖达尔也刚想走,那个刚才喊得最凶的老太太猛地抓住他的袖口,把他拉到一边,从她肩上的布口袋里、拿出一只红苹果递给盖达尔:“拿去吧,好人!”凶狠的老太太变成了另一个人,“难道还要我悄悄地把它塞进你的口袋吗?”

  作家的自尊

  幽默的回敬

  19世纪20年代的某天,英国著名散文家查尔斯·兰姆 (1775—1834)正在大庭广众面前朗诵自己的散文,听众中有人故意与兰姆过不去,发出嘘嘘的怪叫声捣乱,兰姆停止了朗诵,平静地面对听众说:“据我所知,只有3种东西会发出嘘嘘声——蛇、鹫鸟和傻子,你们几个能到台前来。让我见识一下吗?”捣乱者自知没趣,灰溜溜地钻出了会场。

  最厉害的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