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智慧的火花-外国名作家轶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作家二叶亭四迷(1864—1909)在23岁时写处女作——长篇小说《浮云》,是日本批判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也是一部未完成的名著。当作家写完第三编时,产生了单靠文学活动无法改变社会现实的想法,于是愤然掷笔,中止了《浮云》的写作,并且从此不再写作小说,转而从事翻译俄国文学作品了。

  美国作家酉奥多·奥莱塞(1871—1945)立志要揭示“美国的悲剧”,他写了著名的《欲望三部曲》。第一部《金融家》1912的完成;第二部《巨人》1914年完成;第三部《斯多噶》没有写完,作者便于1945年去世。后来,她的妻子海伦为他补上了最后一部分,于1947年出版。

  俄国著名作家阿·托尔斯泰(1883—1945)创作的历史小说《彼得大帝》被高尔基称为“最优秀的历史小说”,但作者只完成了前2部的写作,第三部没有完成就与世长辞了。

  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名著差一点使我们无缘与之见面:薄迦丘:《十日谈》

  1497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原稿和已付印部分被萨伏那罗拉付诸一炬。1600年,法国:遭巴黎大学取缔。1992年,美国辛辛那提:邮局没收删节本,地方法官罚进口书商1000美元。

  莎士比亚《全集》、《威尼斯商人》

  1818年,色德勒出版《家庭版莎士比亚全集》,把“在家庭中不宜高声朗读的字句”删去。从此“色德勒化”成为“删节”的同义词。

  1931年,美国:《威尼斯商人》在纽约布法罗和曼彻斯特两市的中学课程中被取消。犹太人团体认为这出戏助长对犹太人的偏见。

  伏尔泰: 《哲学书信》、《老实人》

  1734年,《哲学书信》因诽谤宗教被焚。

  1929年,美国波士顿:《老实人》被海关没收,当局认为此书内容猥亵。其实,世界各国大学课堂上都以此为教材。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

  1796年,丹麦,路德教会查禁该书。

  福楼拜: 《十一月》、《包法利夫人》

  1934年,美国纽约:《十一月》被海关当作海淫作品没收,经专家鉴定始放行。

  1954年,美国:《包法利夫人》列入全国正经文学组织的黑名单。

  刘易斯·卡洛尔:《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1931年,中国:湖南省省长下令禁此书,理由是“动物不会人话,不应将动物与人并列”。

  德莱塞: 《嘉丽妹妹》、《美国悲剧》

  1900年,美国:纽约一出版商印了《嘉丽妹妹》,因老板娘反对未能发行。

  1930年,波士顿高等法院取缔《美国悲剧》,罚出版商300美元,但在哈佛大学,这本书是英语课的必修读物。乔伊斯:《都柏林人》、《尤利西斯》

  1912年,爱尔兰都柏林:《都柏林人》经争议多年,方印行1000册,但印刷商认为其中有不妥之处,除一册外全部销毁。

  1918年,美国:《小评论》连载《尤利西斯》,被邮局焚毁。

  海明威:《告别了,武器》、《太阳照样升起》1929年,意大利:《告别了,武器》因真实描写意军后撤被禁。波士顿:连载杂志《斯克里勃纳》有5期遭禁。1930年,波士顿:《太阳照样升起》遭禁。

  1957年,加利福尼亚:旧金山海关没收520本在海外印的海明威诗集。国内印行后,旧金山警察又在书店搜查此书,说不宜儿童阅读,但此书店并非儿童书店。

  1859年,费兹杰拉尔德把波斯著名科学家伽亚谟的300余首抒情诗《鲁拜集》译稿交给一家杂志社,压了将近1年,没有发表。于是他把译稿要回,自己花钱印刷,第二年委托一家旧书店代售,每册定价半克朗(合两个半先令)。但这本小小的诗集仍无人问津。最后被扔进了书店门口每本一便士的廉价书箱里。有一天,英国著名诗人史文明路过那里,为诗集的名字所吸引,并为书中所展示的富有哲理性的质朴语言所折服,他立即将《鲁拜集》介绍给了他的朋友、著名诗人罗塞蒂。引得罗塞蒂也到那家书店买《鲁拜集》。不到1个星期,这本小小的诗集顿时身价大增,从门口的廉价书箱请到了书店最显眼的书架上,每册的价格也提高了10倍。

  1855年,美国诗人惠特曼将《草叶集》付印。但书商拒绝出售,波士顿地方检查官认为《草叶集》属“淫秽书籍,勒令取谛,邮局局长也下令禁止邮寄此书。绝大多数报纸也讥笑和辱骂这本诗集,诗人自己送出许多书请人写评论,而得到的回答是:“惠特曼对于艺术之无知有如猪狗之对于数理……”

  这本不幸的诗集还使惠特曼丢了饭碗。他在一家报纸的编辑职务被撤销,不得已只好去陆军医院当男护士,之后又到内务部谋到一个小职员的位置。当新任部长知道他是《草叶集》的作者后,又毫不犹豫地把他开除了。

  1868年,英国伦敦发行了一部新出的《草叶集》,此书一出,立即受到英国文学界的热烈欢迎。颇有影响的《威斯敏斯特评论》对这位美国诗人大加赞赏。《草叶集》的名声才渐渐远播。到1882年,此书在美国费城第一次出版时,创造了一天之内销售3000册的记录。

  1935年,美国诗人卡明斯用他母亲资助的钱出版了一本诗集。书中的献辞写道:“决不感谢:法勒——莱因哈特、西蒙——舒斯特、科沃特——麦卡思、有限出版公司、哈考特、布雷斯、兰顿出版社、伊奎诺克斯出版社、史密斯——哈斯、瓦伊金出版社、诺夫、达顿、哈帕、斯克里布纳、科维西、弗里德。”

  上面所有的出版商都退回了他的手稿。

  1847年,巴黎上流社会的名妓玛丽·杜普莱西23岁就一病身亡。这位美丽聪颖的风尘女子的凄凉结局触动了与她同龄的作家小仲马 (1824—1895),他依据这女子的身世,创作了一部为《茶花女》的小说。小说通过女主人公的恋爱悲剧,揭露了当时金融贵族的糜烂生活和虚伪的道德,出版后获得成功,后来,在朋友的鼓动下,小仲马决心把小说改编成了剧本。

  小仲马兴致勃勃地去找自己的父亲、当时著名作家大仲马谈自己的改编计划。不料大仲马一反常态,对儿子的计划一点也不感兴趣。父亲的冷淡刺激了小仲马,他把自己关在小房间里,几天时间就将它改编成了一部五幕剧。

  他一写完就跑到父亲那里,要朗读这部作品给他听,大仲马觉得这不过是浪费时间。因为是自己的儿子,大仲马最后终于答应试着听一听。传记作者是这样描写大仲马听剧本的情形的:

  读完第一幕,他喃喃道:“好极了,好极了!”读完第二幕,他双眼湿润了。有一封急信,小仲马必须亲手送去,朗读中断了。他们约定一小时以后再读,儿子回来的时候,发现父亲满面泪水,原来他等不及,自己读完了全部手稿。“我亲爱的孩子,”他说,“我错了,我替历史剧院接受这个剧本。”

  不巧,这时大仲马经营的历史剧院倒闭了,小仲马只好另寻出路,一家通俗歌舞剧院想冒一下风险,演出这个剧本,不料第二共和国戏剧审查委员会认为这个戏有伤风化,明令禁止上演。

  幸亏父亲这时站了出来,以自己的声誉为剧本辩护:

  我以个人的荣誉和自己在文学界的名誉担保,作者写作这部作品是出自高尚的道德动机。关于道德问题,我是有权发表意见的。因为毕竟,我写过700册书,每1册均可收入神学院的图书馆或专供青年女子就学的修道院的图书馆中。

  经过一番周折,剧本终于获准上演。但审查委员会中有人预言:“开禁又有什么用呢?演不到第二幕就得完蛋。大仲马的儿子真不该去冒天下之大韪。”一些演员也没有信心,觉得在舞台上摆出一张交际花的床,她的过去、现在、将来的情夫往来不息,恐怕不等演出结束,自己就会被愤怒的观众轰出戏院去。

  但是他们全错了。演出时剧场里观众情绪激动,禁不住为这个不幸女子洒下同情之泪。《茶花女》成为轰动巴黎舞台的剧本。

  当夜,小仲马就给布鲁塞尔的大仲马发了一封电报:

  极大、极大的成功!太伟大了!我不知所措,观众竟以为是在观看你的作品的开幕演出。

  收到电报后,大仲马即刻回复了一封电报:

  亲爱的孩子,我最好的作品就是你。

  闻名于世的《马赛曲》是全世界人民十分熟悉和喜爱的歌曲。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的歌词和乐曲是因梦而成的。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克了巴士底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大革命。1792年普奥封建君主组织联军对法国革命进行武装干涉。在大敌压境的紧急关头,位于战争前沿的边境小城斯特拉斯堡市的市长底特利希,满怀爱国激情,号召人们为军队写战歌。

  当时驻守在法国斯特拉斯堡的炮兵部队中,有一位名叫鲁热·德利尔(1760—1836)的工兵中尉,他能写诗又能作曲,又是市长家的熟客,理所当然成了写军歌的合适人选。

  这天,底特利希市长将德利尔邀请到自己家里作客。贫困笼罩下的斯特拉斯堡,连市长家也只有粗茶淡饭。底特利希指着桌上的少许面包和几片火腿对德利尔说:“只要我们的士兵不缺少勇气,那么我们饭桌上的东西少一些没有关系。”突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转身对女儿说:“我的贮藏室还有一瓶葡萄酒,你去拿来,让我们为自由和祖国干一杯!”

  酒取来了,市长女儿给父亲和德利尔斟满了一杯。市长举杯提议:“斯特拉斯堡应在不久的将来举行一次爱国的庆典,鲁热·德利尔应当从这最后几滴酒中获得启示,谱写一首从人民心灵中喷涌而出,给人民的心灵带来振奋的歌曲。”说完,年迈的市长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