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智慧的火花-外国名作家轶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演我的剧本?”

  多固执的老头儿,褒曼只好回答:“我不演你的剧本是因为我不喜欢它。”

  萧伯纳完全惊呆了,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人对他这样讲过话,褒曼暗忖自己闯了祸。萧伯纳瞪着眼睛看着她,说:“你说什么?难道那不是一部杰作吗?”

  不知是什么力量支持着褒曼,她直言道:“我肯定它是一部杰作,但这个圣女贞德不是那个真正的法国姑娘。你把她写得太聪明了。你重新写了她在法庭上的讲话。你让她说了很多真正圣女贞德怎么也说不出来的话。”

  对话依然在门外进行、褒曼担心萧伯纳会马上下逐客令,茶点怕也吃不成了。不料,萧伯纳却突然哈哈大笑地把客人让进房间,待之以茶点,并且一起兴致勃勃地讨论起剧作、表演等问题来。其中自然也涉及到了贞德,褒曼丝毫也没有减弱对《圣女贞德》的批评,她说:“据我所知,贞德是一个单纯的农村姑娘。你的文字是了不起的,但是它们是萧伯纳的文字,而不是贞德的语言。”“她没有受过教育,是本性自尊和觉悟给她带来了勇气。她蔑视那些曾经指教过她而后来又把她置于法庭上受审的那些人。”“你让她说,‘我爱和男人们在一起,我不愿意穿着裙子坐在家里纺线’,而事实上,这正是她所需要的:在家里看守她的羊群,纺她的纱和织她的布。她并不想要到战场上身先士卒……”

  一场关于生活和艺术关系的讨论在两位年龄相隔半个世纪的艺术家之间热烈地进行着,他们都以率直和正直的品格深深打动了对方。他们对艺术的忠诚共同编织了一曲艺坛轶事。

  最后的幽默

  萧伯纳写作时睿智迭现,笔多讥讽,他在生活中也是幽默潇洒,风趣独到。甚至当他94岁抱病躺到病榻之上时,仍是故态未改。一天,他神志清醒时,便开玩笑地对医生说:“这回我可以使你成名了。”“您是说等您的病好之后会写文章称赞我的医术高明吗?”医生的认真中颇有几分受宠若惊。“我是说,如果我死了,您作为主治医生,不是会举世闻名的吗?”

  医生的窘态被推门而入的护士掩住了,原来,一大群萧伯纳的崇拜者听说老人病情好转,都想进来拜见他。“你把他们轰走,”萧伯纳对护士说,“这让我想起早年作品发表时人们冲我起哄的情形。”“人可以不进来,可这些东西还是请您收下吧。”护士小姐诚恳地说。“好吧,留给你们医院开个杂货铺吧。”“先生,这代表着世人对您的仰慕,每份东西都寄托着一份感情……”

  什么?肉松?鱼子酱?”萧伯纳笑道,“这些朋友太健忘了,我已经素食70多年,他们怎么把这都给忘了呢?”“先生,您素食是出于健康的考虑吗?”“为,小姐,只是因为穷,那时我根本没有钱买肉,要知道我写了10年只得到6个英镑。”毛姆轶闻

  错了几十年

  英国著名作家毛姆晚年因患右臂疼痛症影响写作。当医生将毛姆的右臂右手检查一遍之后,就警告他说:“先生,你不会写字,你拿笔的手指部位也错了,你右臂放在台子上的位置也错了!”

  毛姆听到医生的诊断后并不为忤,只轻声地答:“医生先生,我已经这样写了几十年了。”

  医生听了毛姆的话大不以为然,他惋惜地说:“可怜的人——你错了几十年了。”

  我的要价是很高的

  年青时毛姆博闻强记,聪敏过人,矢志于文学创作,23岁时,他拿到了医学院的毕业证书,领有内外科行医执照。可他决定全力去写小说。那时他只有150镑的年俸,维持生活尚勉为其难,可他并不像当时大多数作家那样去兼职赚钱,而是一门心思埋头著书。古巴的哈瓦那雪茄公司了解毛姆的才情和生活的困窘,提议请他写5个短篇故事,每篇长200字,均以雪茄的烟味为主题,报酬也相当丰厚。那时毛姆还是无名之辈,这笔钱也相当诱人,但他仍克制了这种庸碌的欲望,婉转地给公司写信说:“我所有的仕女朋友们都告诉我说,贞操是颗无价的珍珠,我相信你们知道,即使是我,价也是很高的。”

  绝妙的广告

  毛姆未成名之前,生活甚为困苦,为求文章有价,有次他写完书后,在各大报章刊登征婚启事。

  启事称:本人喜欢音乐和运动,是个年轻而有教养的百万富翁,希望能和毛姆说小中主角完全一样的女性结婚。几天之后,全伦敦的每家书店,都再也买不到他的书了。

  海明威轶闻

  写作二三事

  七支铅笔

  海明威每天早晨6点半,便聚精会神地站着写作,一直写到中午12点半,通常一次写作不超过6小时,偶尔延长两小时。他喜欢用铅笔写作,便于修改。有人说他写作时一天用了20支铅笔。他说没这么多,写得顺手时一天只用了7支铅笔。

  向画家、作曲家学习

  海明威在埋头创作的同时,每年都要读点莎士比亚的剧作,以及其他著名作家的巨著;此外还精心研究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西班牙油画家戈雅、法国现代派画家谢赞勒的作品。他说,他向画家学到的东西跟向文学家学到的东西一样多。他特别注意学习音乐作品基调的和谐和旋律的配合。难怪他的小说情景交融、浓谈适宜,语言简洁清新、独创一格。

  改到出版前最后一分钟

  海明威写作态度极其严肃,十分重视作品的修改。他每天开始写作时,先把前一天写的读一遍,写到哪里就改到哪里。全书写完后又从头到尾改一遍;草稿请人家打字誊清后又改一遍;最后清样出来再改一遍。他认为这样3次大修改是写好一本书的必要条件。他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初稿写了6个朋,修改又花了5个朋,清样出来后还在改,最后一页共改了39次才满意。《丧钟为谁而鸣》的创作花了17个月,脱稿后天天都在修改,清样出来后,他连续修改了96个小时,没有离开房间。他主张“去掉废话”,把一切华而不实的词句删去。

  论作家的毁灭

  海明威在非洲猎羚羊时,曾发表过“作家如何毁灭”一类的议论。他认为作家毁灭的方式多种多样,最普通的便是“钱”。当作家赚了些钱,生活水平提高了,就被金钱俘虏。第2种毁灭方式是太相信评论,写评论家所说的“伟大作品”。第3种是,他们变成了领袖人物,拒绝不了追随者,只国耐不住寂寞。而耐不住寂寞恐怕是今日作家的死敌了。

  英雄所见略同

  海明威的儿子在回忆录《爸爸教我写作》中回忆说:

  有一天早晨爸爸说:“你自己写一篇短篇小说,不要期望写得很好。”

  我坐在桌子边,苦思苦想。用爸爸的打字机,慢慢地打出一篇故事,交给爸爸。

  爸爸戴上眼镜,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读了起来,我在一边等着。他读完之后,抬头看了我一眼。“非常好,吉格。比我在你那个年龄的时候写得好多了。我看要改的地方就是这。”他指着稿子,“应把‘突然之间’改成‘突然’,用字越少越好——这可以保持动作的持续性。”爸爸笑了起来:“你可以得奖了,孩子。你很有想象力。”他相信我们家里又出了一个优胜者,可以在学校的短篇小说比赛中得头奖。

  得奖的该是屠格涅夫。这篇小说是他写的。我只是变了变背景,换了换名字。我对这小说的唯一贡献是把“突然”改成了“突然之间”。我抄录时估计爸爸没有读过它,因为有几页还没裁开。

  名作家的爱情

  爱情的力量

  1845年1月,33岁的英国诗人罗伯特·勃朗宁(1812—1889)偶然打开一本诗集,一读之下,顿时为诗中极度哀婉而又勇敢真实的思想震撼了。他情不自禁地给诗集的作者伊丽莎白·芭蕾特写信,一开头就直截发当地宣布:“我真心诚意地爱你的诗歌,亲爱的芭蕾特小姐。”此时已39岁的伊丽莎白却因为病魔缠身与世隔绝了整整6年。6年中,她像个囚犯似的幽禁在伦敦温波尔街50号的一个两层楼的房间里。

  这一天,她收到了罗伯特·勃朗宁的信,她看了一眼署名,顿时热泪盈眶。她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勃朗宁会赞扬她的诗集,于是,迅速将笔饱蘸了墨水,写了一封感激的复信。署名为“你忠诚的,充满感激之情的伊丽莎白·B·芭蕾特。”

  一场日后将写入文学史的通信开始了,每隔一两天就往来一封,前后竟达573封之多。伊丽莎白早已关闭的心灵完全敞开了。

  4个月后,这对诗人第一次见了面,之后勃朗宁每周都去看她一次。爱情给了伊丽莎白难以置信的力量,她从被褥中站了起来,逃出了囚牢般的温波尔街50号,在一个教堂与勃朗宁举行了简单的婚礼,然后一起前往欧洲大陆。

  爱情创造了奇迹。在接下去的几年里,被医生宣判了死刑的伊丽莎白竟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一天早晨,她将一束诗稿悄悄地塞进勃朗宁的手里,这就是后来出版的著名的《葡萄牙十四行诗》。1849年,他们生下了一个漂亮的男孩。可谓爱情事业全面丰收。

  缘分

  1884年,大学即将毕业的丽莲·布利到华沙旅游,当时的波兰正处于沙俄铁蹄的践踏之下,许多革命者被送进了监狱,她出于对这些革命者的仰慕和尊敬,专门前往当时臭名昭著的华沙监狱。站在高墙之外的人行道上,她怀着肃穆和沉重的心情向监内眺望,这时,一间牢房的窗口闪出一张年青的面孔,她并不认识这个人,但知道一定是一位革命者,便深情地冲他点了点头。

  这位青年就是波兰革命政党“无产者”的骨干分子米哈伊尔·伏尼契。当时,他正要被沙皇政府判以重刑,意外地在窗口看到了这位苗条俊秀的少女,使他获得了极大的慰藉。

  后来,米哈伊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