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栗子鸡有了林大山的照看,顾秋就放心地去处理鱼了。鱼是之前在城里买的,很大的一条。之前林大山就已经把鱼的腮和鱼肚子里的脏器都去到了,顾秋把鱼洗洗干净,然后用刀在鱼身上划刀。把鱼放在盘子里,用盐、胡椒粉、酒腌一会儿。
趁这个时候,顾秋用面粉调了一点面糊,把腌好的鱼用面糊裹起来再放到锅里炸成金黄色。把鱼捞起后,把切好的姜葱炒一下,放点水,倒入适量的醋和白糖。等汤烧开了就把鱼放进去,再放入泡开的香菇和木耳。为了让鱼更入味,顾秋不停地翻动鱼身。刚刚鱼已经炸过了,所以稍稍煮一会儿,等汤汁收得差不多就可以盛盘。
做完手里这些,顾秋就把已经炖了一天的猪骨汤盛了起来,足足有两大碗,然后又把已经炖的足够酥烂的大肘子盛了出来。
“这个栗子鸡也不多有半个时辰了。”林大山看了看锅里的菜说。顾秋往锅里加了少许的盐和白糖就起锅。
顾秋看来眼桌上的菜,突然发现还忘了一道菜没烧,“哎呀,芋头忘了烧了”。顾秋懊恼地说。
“没事,反正这么多菜了也很够了,就别烧了。”
“芋头在我们那儿跟余同音,过年都要吃芋头的,”顾秋摇摇头,很郁闷的样子,林大山一下子就舍不得了,“地窖里还有些芋头呢,我马上给你拿过来”。
顾秋听说家里还有芋头,一下子就放心了。“嗯,等会儿烧好了芋头,我再烧个拔丝地瓜就好了。你们再等等吧,很快的。”林大山一边应着一边往地窖里赶去。
***********
顾秋又在厨房里忙了半天,终于所有的菜都上桌了。
“顾冬,拿筷子吃!”正忙着偷吃的顾冬吐吐舌头,溜走了,“我去拿碗筷。”
林大山从厨房的柜子里拿了一坛酒出来,“这是我自己酿的酒,还挺不错的,你也尝尝吧。”
林大山揭开酒坛的封口,浓浓的酒香立即扑面而来,顾秋闻了闻“这酒可真是香呀!林大哥你这酿酒的手艺可真好!”
“哈哈哈”,听了顾秋的夸赞,林大山高兴的笑了。
顾秋笑着接了过来:“这天太冷了,喝凉的不好,我去把酒热一热再喝,你们先坐下吧。”
酒烫好后,顾秋把烫好的酒给林大山到了一碗,也给自己倒了小半碗,“酒不能多喝,要适量”。
“我也要,我也要。”顾冬见他们两个喝酒自己也闹着要喝。
顾秋不同意,“小孩子家家,喝什么酒。”
“我可是小男子汉了,为什么不能喝酒,大山哥,我想尝尝。”顾冬拍着自己的小胸脯说道。
林大山笑着摸了摸顾冬的头,对顾秋说情:“就给一点点吧,舔一舔就好,男子汉应该喝点酒。”顾秋想了想就给倒了一点点儿,“看在今天是大年儿三十的份上就喝一点吧!”
三个人围桌而坐,顾秋看了看身边的这两个人,觉得仿佛做梦一样,半个多月前,他和顾冬还流离失所、一无所有,现在却收获了这么多的幸福,想到这些他的眼眶不禁红了。今天是除夕,大好的日子不能哭哭啼啼,顾秋马上低下了头掩饰了自己的神态。
林大山却看到了顾秋刻意隐藏起来的表情。林大山举起了就碗,“我们先来干一杯吧。顾秋、顾冬,我们以后一定都过得这么开心,来干杯。”顾秋懂得林大山的安慰,他抬起头,笑着举起酒碗。
**************************
看着慢慢一桌子的菜,个个都色香味俱全,都不知道这么下嘴了。顾秋给每人先盛了一碗汤,“先喝点汤暖暖胃再吃其他的。”
喝了一口浓浓的大骨汤,林大山只觉得全身的汗毛都舒服得张开了,这味道真是鲜香淳美。再看顾冬,眯着眼睛一副享受至极的模样。
顾秋见大家对他做的菜这么捧场,心里非常高兴,“大家快吃吧,别等菜凉了。”大家得了令,立马放开肚皮一通猛吃,吃到最后,满满一桌的菜,除了鱼,竟差不多都吃光了,一个个腆着肚子走不动路。
于是大家就在炕上坐着闲聊,一边消食,一边守岁。林大山给顾家两兄弟讲着自己在山中打猎的事,两个人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到了午夜,顾秋去烧上水,准备煮饺子。这时外面已经响起爆竹声。早就想着放鞭炮的顾冬,高兴地拉着林大山、顾秋冲了出去。
这一年就在这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过去了。
第6章 心事
顾秋最近有点心事。这点小心事,一直在困扰着顾秋。
年前林大山的哥哥林雨儿曾说过今年开春就把他和林大山的顾秋的婚事给办了。这是自然是顾秋想要的,但是作为一个哥儿出嫁总要有些嫁妆,以后到了夫家才能抬得起头来,这是他的阿爸早就跟他念叨的,也早就为他准备起来的。
可是如今自己是身无长物,一个铜板也没有,更别论嫁妆了。虽说林大山不一定会介意自己的那点嫁妆。但作为一个快出嫁的哥儿心里总有些不舒坦。
这不舒坦久了,顾秋心里也就琢磨出一个小门道来。
春节这几天他向林大山打听过,每年的正月十五县里都会举办大型的元宵灯会。每每都是非常热闹,街上各色各样的花灯、各种各样的小吃让人眼花缭乱。到了元宵灯会,各村各乡的人都会去看花灯,猜花迷,就连平时城里大门不出的大户人家的哥儿也会出门趁这个时候出来逛逛。
顾秋一听林大山说的,心里就有了些想法。他外公年轻的时候学过扎花灯的手艺,平时种地,但到了春节就会扎花灯,到了正月十五就拿出去买,也能多个进项。顾秋以前觉得好玩也跟着学过,虽说手艺没有外公好,学的花式也不多。但是他做的是南方的花灯,跟林大山描述的花灯还是有些不同的,而且顾秋有点描画的手艺,到时候可以在做的花灯上画些好看的图画。正月十五的时候拿到城里可定会有人觉得新奇好看会买。
顾秋想着如果这样自己能挣点小钱,到时候也可以为自己置办点嫁妆。但顾秋心里还是有些犹豫,毕竟自己是一个哥儿,而且还没嫁人,如果抛投露面,主意太多,就怕村里有人说闲话。
顾秋想想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索性提着个篮子到江涛家去了。
****************************
“金云哥,你今儿怎么样了?身子还舒坦吗?”
顾秋进门就问。“好着呢!最近胃口也好了许多,吃也吃不够似的”,李金云笑着说,“这么冷的天,快到炕上开暖暖。”
顾秋也确实冷的很,就赶紧坐下了。“这篮子装的什么,这香味,馋死我了。”李金云吸吸鼻子问。
顾秋把篮子里的盘子端出来。李金云看见盘子里是几个小巧玲珑的包子,跟平常的包子也不一样,表面油光光的,撒着点绿色的葱花,香味飘得老远,真是把人的馋虫全给勾出来了,更别说他这个最近胃口大开的人。迫不及待的用手捏其一个咬一口,真香,里面还有肉:“这包子真好吃,香。”
顾秋被里金云的样子给逗笑,“这包子先蒸好了,再在油里煎过,所以香一点。”
“真好吃,我先多吃几个。对了,我手上这件小衣裳马上就要做好了,你手艺好,帮我缝缝完吧。”李金云忙着吃了起来。
顾秋无奈了!!
李金云欢快地吃着,一边打量着顾秋:“看你这样子,有心事?”
顾秋惊诧地抬起了头。“哎呀,看你那样子就猜到了。瞧,连手里的活儿都做慢了许多。跟我说说怎么回事。”
顾秋放下了手中的针线,像了想就把自己心里想的那点事跟李金云说了。李金云听了,立马说:“这有什么好担心的,咱们庄户人家的哥儿没那多讲究,抛头露面没什么,咱村里人也不会说三道四,这个你放心。而且你看看我家的那个,你就知道林大山是个极会疼人,这事他肯定会支持的。”
顾秋听了林大山的话,眼前一亮:“真的!”
“当然”,李金云认真地说:“除了花灯,我看这煎包子也很不错,倒是拿去卖肯定也不错。虽说是你要挣嫁妆,但是也不用避忌,反正冬天里也没什么事,让大山给你帮个忙也没什么。到时候我这身子肯定不能过去了,让我们家那个也过去帮忙,你和大山都不是能说会道的,涛子最会说了。”
顾秋连连点头,“嗯,待会儿我回去就跟林大哥说一下。还什么待会儿,我看你现在就等不及了吧。你就先回去吧,碗等会儿让涛子给你送回去。”
回到家里,把事情跟林大山一说,林大山果然很支持,而且拍着胸脯要帮忙。
做花灯的纸、颜料、画笔都没有,林大山就托这几天要进城的乡亲们帮他带回来,至于竹子他就上后山去砍几株过来。
*****************
正月十五元宵节
今天就是元宵了,前些天顾秋和林大山一直在做花灯,不过怕卖不了那么多,做了五十来个就停下来了。至于煎包子昨天晚上就开始包,包好的小包子一个个整齐地码在大木盆子里,再用干净的白纱布盖上。
吃过了午饭一行人就出发了。虽说灯会是晚上,但是总要先去占个好地方。
到了城里,江涛选了个好地段就把车上的行头搬了下来。花灯要用绳子串着挂起来才好。等收拾完了这些,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街上也开始热闹起来了。林大山就把炉子点上。江涛这次陪着过来,顺便也带了个炉子过来,买点茶叶蛋什么的。
顾秋在大平底锅里倒上一层油烧热,然后把蒸好的包子一个个整齐地码在锅里煎,包子的香味被油一煎,更加浓郁了。
在煎包子的时候,那包子的香气随着风慢慢飘散,已经引来了许多人。这些客人一边等着,一边买个好看的花灯看看,如果被这油煎包勾起了馋虫就先买点茶叶蛋,卤豆腐解解馋。等油煎包一开锅,大家都纷纷掏出钱袋来买,没一会,刚出炉的油煎包就被一抢而空了。有些人没买到的还继续等着买下一个锅的。
就这样,没到两个时辰,花灯、煎包子,甚至是江涛顺路带来凑个数的茶叶蛋、卤豆干都全卖完了。林大山和江涛把东西收拾完了放回到车上,一行人正打算回家去,江涛把林大山、顾秋两个人的拉住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