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究中心主任一早给他打来一个电话,告诉了他一个可怕的消息:夜里几颗燃烧弹在研究中心爆炸,主任最后说:“你的东西全完了!”
然而,幸运再次降临到罗尔斯头上,他的办公室偏偏在那次火灾中幸存了下来,只是承受了严重的水患。尽管珍贵的打印稿全都湿透了,但字迹还是可以辨别的。也许,上苍注定要让罗尔斯来奉献出这份思想的杰作吧!
在这本《正义论》中,罗尔斯开篇就说:“正义是社会的第一美德。”一个社会的制度要成为一种正义的制度,必须符合两个原则———
第一,这个社会在出发点上必须是自由而平等的。第二,即使我们在实际中没法做到完全平等,也必须保证这种不平等是那些弱势群体可以接受的。用罗尔斯的话来讲,就是“最小受惠者的最大利益”。
1971年,《正义论》出版,很快就赢得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人们常常把这本书与洛克的《政府论》、密尔的《论自由》联系起来,称作“自由民主传统的经典著作”。到今天,几乎任何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学者要讨论问题,都绕不开《正义论》。
其实,罗尔斯一辈子没写几本书,但几乎每本都可以看成当代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在《正义论》发表之后的22年时间里,罗尔斯一直在同来自各方面的批评意见进行辩论,也在不断地修正自己的一些看法。终于在1993年,罗尔斯才发表了他的另一部重要的作品《政治自由主义》。
十年磨一剑,约翰。罗尔斯堪称学界典范!
/* 113 */
第三部分
何为“现代性”
“现代性”是一个很时髦的词儿。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到处可以听到有人对“现代性”评头论足、侃侃而谈,也有人把它骂得一无是处、惨不忍睹。
那么,究竟什么是“现代性”呢?这的确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照说,现代社会如果从工业革命算起,到今天也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了,可是对现代社会的品性,我们居然一直没有个合适而准确的说法。
其实,“现代性”和现代社会的产生并不是同一天的事儿。“现代性”这个词在19世纪才出现。1863年底,法国文学评论家波德莱尔在《费加罗报》上发表系列文章。其中有一篇的小标题就是“现代性”。他当时用这个词来描述“现代生活画家”追求飘忽动感的生活态度和艺术态度。
不过除了指这种现代艺术的特征以外,“现代性”还有好几个层面的意思———
第一个是社会学意义的“现代性”。它指不同于古代的“现代”社会生活。时间上从17世纪开始,地点从欧洲起源。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就是“现代社会”,我们在这个社会中的衣食住行等等一切,都和古人不同,我们管这种文化背后的特征叫“现代性”。
第二个是哲学意义的“现代性”。哲学是关注生活、关注人的学问。所以,哲学意义上的“现代性”,说的就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存状态、思考方式、行动方式、价值取向等等。
比如说,我们现代人都希望“快”!什么都希望快一点、再快一点。火车希望能够一再提速、邮包希望有“特快专递”,信息希望一下子就能知道(短信、email)……
又比如说,我们都希望“进步”。我们都觉得“向前”总是件好事,已经没有人有闲工夫去“坐看云卷云舒”了。
再比如说,我们都认为应该有“平等”,每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让我们再想像自己头上有一个“老爷”、“大人”、“皇帝”,肯定会感到别扭!所以,我们常常会说:“这是我的权利!”对!“权利”也是一个现代性的词汇。
我们都知道,自然科学在近代发生了一次革命。在近代科学的推动下,我们的社会、自然界,包括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对真理的看法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些看法,就是具有“现代性”的看法。其中有两条很关键,那就是“普遍主义”和“经验主义”。
这是什么意思呢?
所谓“普遍主义”,就是说,只有可以被普遍推广的东西才是真的、好的东西。科学所告诉我们的那些规律、规则,都是可以普遍化的。一般说来,这些知识在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适用。所以科学就是真的、好的东西。同样的道理,一种行为,如果每个人都可以那样做,它才是一个好的、可以采取的行为。如果你觉得可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觉得可以做的,那么这种不可普遍化的行为就不是好的行为,至少它不能作为通行的法则。
所谓“经验主义”,就是说任何东西都要拿到经验中来检验,看看它在经验中有没有“用”,有没有“效果”。而科学、法律这些东西在现实中的效用是很明显的,所以这些东西就形成了我们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东西。
现代的思想,从笛卡尔、洛克的时代就开始了,但是对这些现代思想家的思想进行反思和分析,然后提出“现代性”的概念,却只是近百年来的事情而已。
/* 114 */
第三部分
现代之后
20世纪的70—80年代,虽然没有战争,但却是一个人类意识到生存危机的时代。核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化工产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拼命掠夺……这些所带来的全球生态问题、能源问题、人口问题,都是前所未有的人类生存问题!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觉到:“也许地球明天就会灭亡!”
为什么我们会这么焦虑呢?是什么让我们这么焦虑呢?人们找来找去,竟然发现,这一切的根源似乎都来自科学!科学技术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造成自然和谐与秩序的丧失,造成了人性的扭曲,造成了人伦的毁灭。否定理性、否定科学成为弥漫在知识界和思想界的一股潮流。
对科学的失望,对理性失望,也就是对西方近现代以来的文化表示失望。曾几何时,西方的现代文化告诉我们,科学能够发现真理,理性能够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但是现在呢?现在的事实是,科学给我们带来了危机,理性也没有为我们指出一条有希望的道路。
于是,哲学家们开始试图消解和否定整个近现代以来的西方哲学体系。它们发生在现代哲学之后,是对现代哲学和现代生活的背叛和抛弃。这种思潮就是哲学史上的“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一词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使用,本来是指一种抛弃普遍性、批判现代设计风格的建筑学思想。而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后现代主义”,其真正兴起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到70年代影响广泛,自8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才以法国为中心,开始在全世界流通了。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福柯、利奥塔等等。
法国人利奥塔说,我们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关于“真理”的梦想,觉得有一个叫“真理”的东西是存在的,而我们就是要去获得真理,并且我们可以在科学的方法中获得真理。
但是,利奥塔反问道,这是真的吗?世界上真的有“真理”吗?我们真的需要“真理”吗?我们过去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真理”对于我们人类,好像是一位高高在上的君主,我们都在对他卑躬屈膝!另一位法国人福柯也说,真理成为了一种霸权,其他的东西都要向它看齐。
而一个叫罗蒂的美国人则说,我们总是信心百倍地要发现事物背后的“本质”,然后把这种发现当作“真理”的认识。可是,事物的背后真的就有一个“本质”吗?我们的心灵真的就具有反映本质、发现真理的能力吗?
在近现代思想家那里,这些都是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但是在后现代思想家这里,却成了一些很大的问题!然而,后现代哲学家们却并没有给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或许他们根本就给不出,也或许他们根本就不想给。因为,即使给出了答案,谁又能保证它是“真的”呢?
从现代走向后现代之后,我们需要新的沉思……
/* 115 */
第四部分
樱花之国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樱树被尊为“圣树”、“神木”,日本一些神社每年都要举行名叫“安乐祭”的民俗活动,以祈求樱花神的保佑。日本诸岛蜿蜒几千公里,到处都有樱花的足迹,每年三四月间,灿烂的樱花簇拥怒放,形成一片樱的海洋。
其实在古代日本,樱花最主要的功能还不是供人观赏,而是为了农耕的占卜。古时候,日本人站在山上远眺开在山间的樱花,然后根据樱花的状况,来估计一年稻谷的收成。如果在樱花盛开的季节播种,就可以保证水稻的丰收;如果樱花瓣纷纷落下,就意味着收成不会太好。所以古代的日本农民对樱花一直都有一种又喜又忧的复杂心情。喜的是,樱花一旦开放,就是一片繁荣似锦;忧的是,转瞬之间,不知哪夜樱花就要凋零。
到了日本平安朝的中期,樱花才渐渐取代梅花,成为日本人最主要的观赏对象,而且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也渐渐升高,被日本人寄托了众多的精神内涵。
如果只看一株樱花,那么它并不起眼———它既没有牡丹的富贵,也没有玫瑰的热烈,色彩也只有素淡的红、白两色,显得阴柔有余而阳刚不足。
但是樱花的魅力与其说来自单独的一株,不如说来自群体。每一株樱花都不繁荣,但是集中到一块,却是铺天盖地、锦簇堆积、欣欣向荣的。这种集合的力量,颇为日本人所欣赏。
有人说,一个日本人是一条虫,三个日本人就变成一条龙。这话不无道理。日本画家池田满寿夫也曾说,日本是一个多能工巧匠而缺少天才的民族。的确如此,但正是这样一批勤恳的工匠们,却有着强烈的团体精神,反映到政治上,就表现为民族的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