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求,但美国芝加哥的克里斯托弗·贾纳斯先生还是首先得到了特别的关照。他申请去中国的签证时间仅用了两个星期,便顺利地收到了他本人及其四位随行者的签证。贾纳斯先生时年64岁,是美国芝加哥的银行家兼商人,同时还是美国芝加哥希腊遗产基金会的主席。希腊遗产基金会是一个非营利的民间组织,该会的宗旨是搜集和保护世界各地具有珍贵价值的古代文物和古代建筑以及其他有文物价值的东西。贾纳斯是个热情奔放、精力过人、乐于交际、善于交际而又偏爱古文物的人。他每年都要把一些对古代文物颇感兴趣而又有一定造诣的商人、学者集合起来,到世界文物集中的地区考察3至4个星期,然后再进行一些探讨和经营活动。贾纳斯凭借着希腊基金会雄厚的资金和社会影响,在短短的几年中就调查了远东、希腊和南美等古文物的集中地,并取得了一些很有影响的成果。
远东中国,自然早就在贾纳斯瞄准的视野之中。还在中美没有建交前,贾纳斯便对神秘的中国充满了极度的向往之情,每当和朋友们一谈起中国的故宫、长城、敦煌、周口店,便如同一个3岁的孩子,兴奋得手舞足蹈,不能自抑。并且,他和朋友们早就有了到中国考察古文物的打算和计划。可惜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贾纳斯的中国之行迟迟未能实现。中美建交后,贾纳斯立即作出了前往中国考察访问的决定。他想,如果他的考察中国的计划能够实现,一定将对美国社会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假如在考察期间又能为中国发现和寻找到一些失落的珍贵的文物,则更将为希腊遗产基金会带来莫大的声誉和世界性的影响。
为此,贾纳斯开始了他出访中国前的频频奔波。
贾纳斯活动的第一站,是华盛顿。他匆匆飞往华盛顿后,首先拜访美国政界官员和科学界的专家。他和他们进行了多方面的恳谈,特别是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科技等背景情况,他更是做了认真而细致的了解。最后,他又特意将电话打到白宫,与他的老朋友、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作了交谈。他除了把自己考察中国的计划简单向基辛格谈了谈后,还征求基辛格的意见:到中国后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有没有什么事要他在中国帮办?基辛格只告诉他说:考察的事情你自己把握,只有一点需要注意,要试着加强美中的友好关系。
1972年5月13日,贾纳斯连同四位基金会职员来到北京,以私人的身份开始了他在中国首次考察的历程。
贾纳斯先试着在北京附近的几家工厂和村子转了一圈,然后向中国有关部门的领导人提出了自己准备考察古代文物和古建筑的设想。当中方向贾纳斯介绍说周口店成立了一个新博物馆时,敏感的贾纳斯马上引起注意,并当即表示说,很愿意去看一下。于是,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有关人员的陪同下,贾纳斯及随行人员很快来到周口店,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摆着各种化石的陈列馆。
周口店的发掘工作自1937年停工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得以恢复。为了方便日渐增多的来访者,1953年春,中国科学院正式拨款一万元,在原来的地点新盖了一个陈列室,将周口店所发掘的化石摆出来陈列。“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周口店的发掘和研究工作陷入瘫痪,陈列室也奉命关闭。到了1972年,中国科学院再度拨款,在原来陈列室的背后又盖起了一座比原陈列室大3倍的陈列馆,并对外开放。贾纳斯这次所见到的,正是这个刚刚落成不久的陈列馆。
陈列馆内,放着一个5英尺长的木板,木板上的文字简要地介绍了周口店的发现、发掘概况以及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贾纳斯一边观看,一边认真地听着翻译人员的讲解:“这是65万年前至55万年前人类的发展时期;这是最早使用火种的原始人之一‘北京人’;这是生活在山洞中以烤肉为食的、甚至可能穿制兽皮的‘北京人’;这是中国乃至亚洲大陆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头盖骨模型……这些化石被尊为中国的‘国宝’。”
在此之前,贾纳斯尽管听说过中国的“北京人”,但对其科学的重大价值和意义却知之不多;而对“北京人”的发现、发掘,乃至丢失等一连串的故事,更是知之甚少。通过这次参观,使他大开了眼界,大长了见识,对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从陈列馆出来后,意犹未尽的贾纳斯借休息之机,又请该博物馆的馆长给他详细讲述了“北京人”失踪的经过。
馆长以极其痛心的心情讲完后,还很诚恳地对贾纳斯说:“贾先生,你回国后还请督促你的政府帮助寻找‘北京人’。我确信这批化石还在世间,也许就秘密藏在美国或者别的什么地方。当然,我的意思并非是说‘北京人’就肯定藏在美国,但它是在美国人手中丢失的,却是勿庸争辩的事实。我们有1941年12月美国人转移‘北京人’时留下的收据。”也许是贾纳斯为“北京人”的故事所感动和吸引,也许是为了加强中美友好的关系,贾纳斯当即向馆长表示,回国后一定想法把中国的这层意思,转告美国有关部门,而他自己本人,也一定尽最大努力,力争找回“北京人”。
“北京人”的重要性和中国人对它的格外关注,使得贾纳斯一返回美国后,便全力投入到寻找“北京人”的行动当中。一天,他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突然看到了夏皮罗刚刚发表在《自然历史》杂志上的《奇怪的“北京人”化石》,才得知夏皮罗博士是一位著名的古人类学家,并一直在寻找“北京人”的下落,于是便冒昧地给夏皮罗打去一个电话,说自己刚从中国回来,得到了一些“北京人”的信息,愿意和他交换一下意见,并约他共进午餐。
夏皮罗尽管与贾纳斯素昧平生,从不相识,但一听说有“北京人”的消息,便爽快答应了。于是二人很快见了面。在愉快的午餐过程中,贾纳斯将自己这次在中国调查“北京人”的情况向夏皮罗全盘托出,并希望在寻找“北京人”的过程中,能得到夏皮罗的帮助和指点。夏皮罗听后非常高兴,进一步向贾纳斯强调了“北京人”的价值和意义,并鼓励贾纳斯一定要把寻找“北京人”的事坚持做下去!
于是,贾纳斯回国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召开新闻发布会。他在会上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他的这次中国之行,并特意强调了中国人决心找回“北京人”化石的迫切心情。最后,他还以他宏大的嗓音当众宣布了一个惊雷般的新闻:“如果有人知道中国‘北京人’化石的消息,请尽快通知我,我将以5万美元的酬金作为悬赏!谢谢诸位的合作!”
第二天,美国新闻界便纷纷报道了贾纳斯召开新闻发布会议的消息以及悬赏“北京人”知情者的美金数字。极具声名的美国《时代生活》报,还专门为此设立了一个“北京人信箱”,并发表了贾纳斯的一段内心独白: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把我选做中间联络人,并且我自己突然决心探求我们这个时代最异乎寻常又最令人困惑的谜底。但我确信,即使没有我的参与,这批伟大的珍贵的文化遗产依然在人们心中永久不灭,并由此产生重新寻回的欲望之火。因为,“北京人”不仅属于中国,它更属于世界,它是全人类的精神和文化财富。
我感谢每一位了解“北京人”化石情况的人对这历史性的搜寻所做出的努力和表现的热情,哪怕我们的人民对这一搜寻提供点滴的相关和不相关的信息,都是值得感谢的。
让我们行动起来,重新寻回这一离去了30年的人类共同的祖先。“北京人信箱”热切地期待着那个将震惊于世的伟大时刻的到来……
很快,“北京人信箱”便收到了数百人的信函和电话。这些信函和电话稀奇古怪,形形色色,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一位中学生不知是出于对父母的愤恨,还是出于对寻找“北京人”事件的嘲讽,首先寄来了一封令人捉摸不透的信:“你们可以把我的父母拿去,可以白送你们,不要钱。”信的署名是“夏伦·波莱。”
华盛顿一位姓萧的先生在来信中说:“我有一位在台北当高级官员的朋友掌握你们要找的‘北京人,化石,如果能出15万美金,我愿意当中间人,从中抽取25%的酬金。”
一位叫艾力斯的小姐在来信中说:“我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北京人’化石在菲律宾马尼拉,如果先付给我7.5万美元,我将提供化石所在地。”
加利福尼亚州的艾斯特里拉夫人在来信中说:“我近来心神不定,当手握《时代生活》时,就产生一种强烈的特异功能,这种特异功能使我透过时光和空间,看到了‘北京人’。‘北京人’向我含泪诉说自己在天之灵不能安息,除非把它送回祖国。‘北京人’选择我把这个希望代转给‘北京人信箱’,只要《时代生活》将5万美元的支票寄给‘北京人’合法的代理人艾斯特里拉夫人,‘北京人’将答应讲出它目前的隐藏地。”
一封来自印第安纳拉法莱特的信,署名是西穆斯·米勒神甫。这位神甫在信中用极端尖刻的语言指责贾纳斯提出用一笔酬金来寻找“北京人”,是故意在制造骗局,以此愚弄美国公众。西穆斯神甫还在信中扬言,要向美国当局控告贾纳斯和《时代生活》。
还有一封来信是红色信封,从上面的邮戳来看,此信来自佛罗里达州的开西米,复信地址是“金三角”,信封下面画着一条张牙舞爪的龙,信上的字用描金写成。
其内容是:“把我们伟大祖先的遗骸迁移到一个秘密地点是我一手策划的,为的是不让任何一个野蛮的民族和野蛮的人对它进行亵渎和毁坏。我郑重宣布,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请立即停止你们的搜寻,否则,将大祸临头,招来举家灭顶之灾。”信的署名是“龙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