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洋191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期培训后在波兰服役,回国后进入顿河哥萨克第43团。
戈罗多维科夫参加了俄军在欧战东线的历次战役,1916年重伤退伍时前的军衔是沙俄骑兵中尉,戈罗多维科夫出生在顿河下游的罗斯托夫,和师长布琼尼一样,正儿八经的顿河哥萨克出身,只不过布琼尼参军后加入的是顿河哥萨克第46团,之后又调去了沿海龙骑兵团罢了。
戈罗多维科夫虽然是个哥萨克将领,十月革命后他拉起的队伍却是蒙古族骑兵为主,说到这支蒙古族骑兵,就得提起俄国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词汇——“鞑靼枷锁”,专指13至16世纪蒙古军事贵族对俄罗斯的统治,欧洲人被亚洲人统治的历史似乎让老毛子们有点耿耿于怀。
这段刻骨铭心的岁月,使俄国挣脱“鞑靼枷锁”并转而控制大批蒙古部落后,又以更强硬的手段来对付昔日的征服者。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当乌里扬诺夫领导的苏维埃政权乃至俄罗斯民族遇到威胁的时候,却有数以万计的蒙古人骑上骏马,挥舞红旗,高喊着“为了祖国!为了约瑟夫!”,在王庚前世,这些蒙古骑兵曾作为苏俄军队的一员,一直打到柏林城下。
而当1917年苏维埃政权建立时,全俄境内约有近700900万蒙古人,分属卡尔梅克、雅库特、布里亚特等部落。
当1918年俄国全面内战爆发后,顿河流域的大多数哥萨克参加l了白卫军,而贫穷的蒙古牧民却从布尔什维克的宣传中似乎看到了摆脱受贵族奴役的希望。
特别是生活在伏尔加河下游的卡尔梅克蒙古人,在前沙俄骑兵中尉奥卡·阿历克谢·戈罗多维科夫的组织下,成立卡尔梅克骑兵团,接受布尔什维克阿斯特拉罕地区党委的领导。
在第一次保卫察里津的战役中,戈罗多维科夫率领的卡尔梅克骑兵团和布琼尼骑兵团同样功勋卓著,但是布琼尼的骑兵团是以红色哥萨克为主,而卡尔梅克骑兵团2000多人都是蒙古族骑兵。
只是因为部下骑兵战士的肤色和血统的差异,使得像布琼尼一样骁勇善战的奥卡·伊万诺维奇·戈罗多维科夫,这位同样是红色的哥萨克将领,不得不屈居布琼尼之下。
第一次保卫察里津战役结束后,在伏罗希洛夫的安排下,布琼尼骑兵团和卡尔梅克骑兵团合并成立了骑兵旅,布琼尼如愿以偿当上了旅长,铁木辛哥接任了布琼尼骑兵团的团长位置,而戈罗多维科夫则依然是卡尔梅克骑兵团的团长。
在第二次保卫察里津战役中,戈罗多维科夫带领卡尔梅克骑兵团创造了一种“骑兵装甲列车”的打法,就是在装甲列车上挂藏有骑兵的车厢,装甲列车沿着环城的铁道线巡逻防守,并随时把骑兵连投放到关键的地段去拦截白卫军哥萨克骑兵的进攻,打出了很好的战绩,为包围察里津作出了非凡的贡献。
但是,还是因为蒙古族骑兵潜意识中受到压制和提防的原因,等第二次保卫察里津战役打完,成立南方面军第一支骑兵师的时候,铁木辛哥当了旅长,戈罗多维科夫也只当了旅长,师长大人还是勇敢无畏的红色哥萨克骑兵的创始人布琼尼同志。
这会儿戈罗多维科夫的骑兵第二旅依然有一半是蒙古族骑兵,剩下的是各族骑兵包括哥萨克们,听到身后追来一个营的联军骑兵部队,吃惊的同时,戈罗多维科夫觉得机会来了!

第四百五十四章 野百合也有春天

涅日科夫的联军乌拉尔骑兵第三师是一支裙带色彩颇为浓烈的哥萨克骑兵,师长是阿拉斯季。米哈伊诺维奇。涅日科夫,师参谋长兼第六旅旅长是涅日科夫的表弟波什卡。伊万诺维奇。**夫斯基。
而第五旅旅长则是涅日科夫的堂弟多米尼克。米哈依诺维奇。涅杰夫,涅杰夫手下的两个骑兵团长,则又是兄弟俩,大哥阿列克谢。哈希科维奇。安东尼科夫是骑兵第五旅第一团团长,小弟小阿列克谢。哈希科维奇。安东尼科夫是第二团的团长。
这是一个年轻的时代,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小安东尼科夫也只有24岁,和他的旅长一般大的年纪,这厮带着骑兵第五旅第十团从索罗钦斯克向布祖卢克镇增援,一上午也是跑了快九十公里的路,人马疲惫累的不轻。
等把炮兵连和团警卫连留扎起布祖卢克镇东边归属了师部亲自指挥后,根据师长的命令,团长小安东尼科夫带着自己的骑兵团向南急追,一口气追了三十公里,还真抄到了苏俄红军拍出来迂回的夏坚科带的骑兵旅屁股后头。
小安东尼科夫比他的同胞哥哥大安东尼科夫性子更烈更急,这厮人让前卫营跟着对方的后卫部队,自己领着骑兵团主力从东边抄小路迂回过去,由于索罗钦斯克到布祖卢克这一路道路情况比西面要好一点,因此坐骑勉力还能多跑一回。
最后小安东尼科夫带的这个联军骑兵团,就和苏俄红军骑兵师政委夏坚科带的那个戈罗多维科夫的骑兵旅火星撞地球的大战了一场。
夏坚科虽然是政委,但第二旅的作战指挥他却直接交给了旅长戈罗多维科夫,卡尔梅克骑兵团为班底组成的骑兵第二旅,当然要这支英雄部队的缔造者自己来带。
由于联军追兵这边小安东尼科夫领着团主力奔东边打迂回去了,因此戈罗多维科夫一开始以为对方就一个骑兵营的骚扰部队,所以这厮让第二旅第一团(卡尔梅克团)悄悄下到布祖卢克河岸边反向向北包抄迂回,自己和师政委夏坚科领着第二团往南撤。
和布琼尼的在多马希卡河西边曾想使的拖刀计回马枪一样,戈罗多维科夫打算诱敌深入后返身一口吃掉对方这个骑兵营,好好鼓舞一下士气,顺带缴获联军的机枪和迫击炮充实一下自己部队的火力和武器装备。
联军骑兵手里无论是勃朗宁班用机枪、勃朗宁气冷式重机枪和m1伽兰德半自动骑步枪、排属营属两种口径的迫击炮,都是这个时代步兵轻武器中的佼佼者,论联军骑兵的武器装备,比起只有莫辛纳甘骑步枪的苏俄红军骑兵来说要优秀先进的多。
戈罗多维科夫带着第二团向南撤提前布置伏击圈,让第二团团长普罗科菲·洛格维诺维奇·罗曼年科带后卫营把后边的跟着的联军那个骑兵营引进自己的包围圈,而从高耸的河岸下方沿着河迂回回去的第一团,则成为他阻击敌人后续部队的秘密武器,如果联军来的不止是一个骑兵营的话。
布琼尼梦寐以求以野战的方式和联军作战,以便避免阵地战中联军那巨大的火力优势,这一点师长同志带着第一旅在多马希卡河西没有找到机会,政委夏坚科带着第二旅,却在布祖卢克河东面逮到了机会。
由于联军小安东尼科夫带领的团主力迂回的有点远,所以战斗打响的时候,联军骑兵第三师第五旅第十团的主力营500多人面对的是四面八方冲杀过来的苏俄红军一个整团2200多人的骑兵,中了埋伏仓促之下这个联军骑兵营没来的及退到合适的地形上凭险据守,双方很快搅合在一起杀成了一片。
而且要命的是一头撞进对方埋伏圈的联军骑兵营营长莎莎和营部警卫排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被对方埋伏在树林边阵地上密集的排枪射倒在地,成为涅日科夫的第三师第一个阵亡的营长,失去了指挥的骑兵营没能抓住时机撤守到有利的地形展开防守。
联军四个骑兵连被对方四个营的骑兵喊着乌拉抡着马刀分割冲破阵形,马背上的勃朗宁重机枪甚至都还没来得及搬下来地来架起来射击就被对方骑兵冲了过来,一个照面功夫,三个骑兵连已经被戈罗多维科夫的骑兵团冲的四分五裂,虽然勃朗宁班用机枪和每个班三支的m1伽兰德半自动骑步枪的火力依旧给了戈罗多维科夫的骑兵团造成了重大的伤亡。
但混战中兵力只有对方四分之一不到的联军骑兵营来不及展开重机枪和迫击炮阵地,野战中只有第四连算是成建制的撒丫子撤了出去,剩下三个连被苏俄红军骑兵的人海淹没,短促和激烈的搏杀战斗后,200多联军骑兵阵亡,100多骑兵被俘,其中半数是伤员,冲破包围向东面跑出去的只有一个多连的骑兵。
戈罗多维科夫打赢了这一仗付出的代价也相当惨重,联军勃朗宁班用机枪和m1伽兰德半自动骑步枪给他的第二团造成了重大的伤亡,近300苏俄红军骑兵战死,500多人负伤,第二团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
红军骑兵的重大伤亡主要来自向对方的机枪火力迎面冲锋所造成,如果联军这个骑兵营的4挺勃朗宁气冷式重机枪全数展开射击的话,这仗根本打不赢,有多少红军骑兵冲上去也给对方炙热的机枪弹雨给撕碎了,但联军事实上只有第四连拉在最后面,结果只来得及展开一挺重机枪射击。
而联军骑兵每个排装备的勃朗宁班用机枪的机枪手,几乎都是在打完了弹匣里20发子弹后,仓促之下换弹匣的时候被勇敢无畏冲上来的苏俄红军骑兵抡马刀砍倒。
战斗短暂和惨烈,双方的伤亡都如此之大,但苏俄红军骑兵总算是打了一个胜仗,也许是从踏上伏尔加河右岸一来苏俄红军一直憋屈着挨揍打败仗,也许是刚才短暂而惨烈的战斗给戈罗多维科夫的第二团造成了惨重的伤亡,也许是红色哥萨克骑兵们在察里津时就经常这么干的。
战斗中合围后被俘100多联军骑兵战俘,白色的哥萨克们,在短暂的审问后被戈罗多维科夫手下红色哥萨克们就地枪决!戈罗多维科夫和他的部下们或许只是一时的情绪失控或者说需要宣泄。
或者是因为东面传来的枪声显然对方那个骑兵团的主力已经迂回杀了过来,总之,100多联军骑兵营的俘虏被枪杀在阵地前,这事实上宣告了戈罗多维科夫这支部队日后的命运,当然,红色哥萨克们还不了解对面的联军到底是怎样的一支队伍。
在他们看来,战场上因为形势千变万化,很多时候根本无法带着俘虏继续作战行动,这时候无论是苏俄红军还是对面的白卫军,枪毙对方的俘虏这事太寻常不过是最容易做的选择。
夏坚科身为师政委,他领导下的师政治部这种时候是绝对不会站出来反对,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