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绝不在自己之下。
当然,论战绩的话,这个吴佩孚和他的第三师几乎是凭一己之力替中国席卷了外蒙古和贝尔加尔湖,而且中国第三集团军三个整编师十万之众的战力,只怕自己手里的日本第三军那三个甲种师团是远远比不上,真要比划一下,没准至少得五个甲种师团才能挡得住三个中国整编师。
“不但是联军内部各民族一律平等,就是在西西伯利亚和伏尔加联邦,这也是个基本政策,当然,联军不是老百姓,三大纪律九项注意的军歌还得继续歌声嘹亮的唱下去。
联军将领的提拔和任用,除了不分民族肤色之外,还要不计出身,比如说俘虏营军官队里的那些前苏俄红军将领,只要愿意真心投奔我们,我们当然也可以在审查后进行量才录用,有些还要重用,这样对分化瓦解苏俄红军有巨大的好处,也展示了我们海纳百川的气魄和胸怀!”
联军总司令的一番话显然像一颗重磅炸弹,把在场的联军司令部的高级将领们震的有点发愣,大家没想到王庚这么快就敢启用被俘后投诚的苏俄红军将领,要知道,和普通的苏俄红军战士不同,苏俄红军将领理论上都是布尔什维克的坚定支持者,不少人已经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
当然这些人里面很多是出身沙俄的优秀将领,要说像埃赫和勒热夫斯基,投诚后在伏尔加联邦里安排个差事抓抓后备役训练啥的倒也没什么,可难道直接就让他们回到集团军和师一级的指挥岗位上带主力部队?这有点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总司令阁下,不分民族种族的区别,量才任用当然是好的,可战俘营里那些前苏俄红军将领,不少人都是顽固的布尔什维克分子,我觉得对他们的任用不是不可以,但这么快就让他们重新带兵的话,有点冒险!”宇都宫太郎忍不住道。
“总司令阁下,我觉得宇都宫参谋长言之有理,乌法战役中联军俄国部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咱自己的有功之臣那么多将领还来不及提拔任用呢,要是一转眼,苏俄红军那些手下败将居然摇身一变成了自己的同僚和上司,我怕将士们心里不服,这影响部队团结和士气啊!”佩佩利亚耶夫也叫了起来!
蒋鸿遇和吴佩孚都没有说话,虽然他们俩心里也有点不以为然,不过他们也知道,王庚并不打算用中国或者日本将领直接去领导俄国师以下的部队,而对蒋鸿遇和吴佩孚来说,既然反正多数是从俄国将领中提拔任用,那么从前白卫军将领和前苏俄红军将领里边选有什么区别?有区别么?没有区别么?
王庚也是微皱了皱眉,看了众人一眼,耐心解释道,“诸位的心情我理解,但是,一直以来我的习惯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次俄籍部队的整军,我们要用13万现有的联军俄国部队去整编16万苏俄红军和沙俄战俘,既然把这么多前苏俄红军战士都吸收过来成为我们的部队,那么就要考虑到混编后部队的稳定性和战斗力的问题。”
“总司令说的没错,既然苏俄红军俘虏里的战士可以用,那么投诚的苏俄红军将领也可以用,这样这些人才能打消疑虑迅速稳定下来,要不然整编后他们整天提心吊胆觉得没个主心骨替他们说话,部队没准遇到点困难就内讧和垮了!”吴佩孚突然开口道。
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才任用
1918年7月20日19:45萨马拉联军司令部联军总司令把话说的这个份上,对瓦西里。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巴拉扬诺夫这两位俄国将领来说,再争就失去了意义,战俘营里的前苏俄红军将领,即使从对苏俄红军招降纳叛的宣传角度出发,大胆启用都已经势在必行,何况,还能安抚新编入联军的苏俄红军战俘们的心。
“瓦西里。尼古拉耶维奇,根据摸底的情况,战俘营里那些苏俄红军将领,有多少能留下来宣誓效忠伏尔加联邦?”王庚转过问伏尔加联邦自治政府的总理。
“这个,虽然有埃赫和勒热夫斯基家属的前车之鉴,但是这帮苏俄红军将领,可不比下面的普通红军战士,摸底的情况并不理想,大部分人还在观望阶段,一则是不相信莫斯科会真的遵循《萨马拉和约》附件中关于战俘遣返问题的原则,二来是怕即使宣誓效忠我们,也得不到重用,还饱受猜忌,日子不好过!”
佩佩利亚耶夫有点尴尬的道,事实上,在这厮会见战俘营军官队里的苏俄红军将领时,不少原来出身沙俄高级将领、在苏俄红军中虽然被当作军事专家使用,但渐渐已失去了莫斯科信任的集团军将领和师级干部中。
不少人是愿意转投这个新成立的伏尔加联邦的,关键在于,本来他们在苏俄红军中至少也是个师长师政委或者集团军的司令员政委啥的,要是重新参加了伏尔加联邦的部队,降职去当个团长营长啥的,这面子往哪搁?当初背叛俄国临时政府转投苏维埃的怀抱时,已经算遭了一茬罪了,难道再次改投新东家还得再被埋汰一次?
在佩佩利亚耶夫试探这些苏俄红军将领时,并没有敢开出大价钱,比如过来就直接给个部长或者集团军司令干干啥的,一则王庚没有给他这样的授权,二则这厮不过想利用这些苏俄将领在红军战俘中的威望,打算就是让他们从军,也不能当部队主官,顶多弄个参谋长或者高级参议啥的混混就行了。
一方未尝没有你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这种待价而沽的心思,另一方呢,根本就没打算出那么大价钱。
所以佩佩利亚耶夫在战俘营高层和基层分别摸底的结果是冰火两重天,底下那些普通战士身份的苏俄红军战俘们,绝大多数在《三七五减租条例》和《伏尔加联邦土地管理办法》的勾引下,在而《萨马拉和约》的附件中战俘遣返原则又多少打消众人顾虑的情况下,踊跃愿意留下来效忠伏尔加联邦。
而上面那些苏俄红军高级将领,则顾虑重重,心情复杂,颇有点进退两难首鼠两端的尴尬,回去呢,有些人没准就得被契卡逮捕审判送上军事法庭,为乌法战役的失利当替罪羊,比如叶戈罗夫就非常担心这个,特别是听说察里津和南方面军的老大约瑟夫,被莫斯科苏俄中央委员会一把捋掉党内外本兼各职,这会儿还在莫斯科不知道什么地方被审查之后,这种担忧就更多了。
要是留下,至少职务不能比在苏俄红军时降的太多吧,要不然干脆解甲归田让我们离开军队当个老百姓,这倒也是个说法,因此,除了少部分的,比如第二集团军司令马欣,坚决要求被遣返回苏俄那边之外。
其他大部分战俘营里的苏俄将领都宣传愿意留下,但自己能力有限,再从军行武只怕也难以服众,宁愿解甲归田在伏尔加联邦当个老百姓,有些贵族或者大资本家出身的将领,在海外还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则打算离开俄国投亲访友另谋出路去。
“要我说,这些苏俄将领有顾虑是正常的,当初背叛沙俄和临时政府转投苏维埃和布尔什维克们的怀抱,对他们来说是一次赌博,现在看他们是赌输了一次。
这次选择加入我们的阵营,他们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此谨慎也是可以理解的,现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这些将领本身又大多数是有能力的,别听他们吵吵着要解甲归田种地去,多数是虚张声势,没准在待价而沽呢!”
蒋鸿遇在一旁接口分析道,刚才被吴佩孚在王庚面前表现了一把抢了头筹,这会儿联军参谋长很有点知耻而后勇奋起直追的勇猛。
“这样吧,这些战俘营里的苏俄红军高级将领们,回头我抽时间再亲自见他们一下,有本事的人才咱不能轻易放跑了,依我看叶戈罗夫和勒热夫斯基都是比较好的集团军一级的指挥官,而且战俘里有几个苏俄红军的师长也相当不错!
诸位,无论是协约国联军,还是伏尔加联邦,现在都只是在东线刚迈出了第一步,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家一定不要拘泥于门户之见!举贤不避亲固然可喜,能举贤不避仇就更好了!
更何况,你们这些俄籍将领其实都是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的邻居,即使曾各为其主在不同的阵营里厮混,那也不是个人之间的仇怨!能放下的一定要放下!要记住,这世界没有永远的朋友,更没有永远的敌人,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前行!”王庚语重心长的一番话,就此定下了日后联军和伏尔加联邦内人才使用和提拔的基本原则。
在王庚定下的大方向基调面前,几个联军参谋长代表各自的阵营,就整军后8个步兵集团军和4个骑兵军的将领人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争执,并且很快就像有备而来似的,拿出了一大摞自己推荐的名单,从师长到集团军司令人选都有,当然,倾向性是无庸置疑的。
比如,佩佩利亚耶夫拿出的推荐担任师长的名单方案上,光是姓佩佩的就有十几个,宇都宫太郎瞅着一大堆父名和姓都是h。佩佩利亚耶夫就眼晕,拽着伏尔加联邦总理问下来的结果:名单里头里头光瓦西里。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的亲兄弟就有四个,堂兄弟还有五个,原来这厮的老爹和他的大伯同名,一个叫大尼古拉,一个叫小尼古拉,所以佩佩这些亲兄弟和堂兄弟的姓和中间的父名都是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
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巴拉扬诺夫也不含糊,在他提出来的担任师长名单的俄籍将领中,也是叔伯兄弟远房侄子一大堆。
其中有几个原本在乌拉尔三个骑兵师里的担任的不过是团长营长的职务,这会儿这厮居然腆着脸直接列到了师长的候选名单里,理由也相当充分,骑兵历来是高级兵种,是战场的王者,一个哥萨克骑兵团长去当个步兵师长绝对绰绰有余。
蒋鸿遇、吴佩孚和宇都宫太郎则处境有点尴尬,一来他们对俄军将领熟悉程度一般,蒋鸿遇虽然指挥过乌拉尔骑兵第二师,但是也仅限于认识骑兵师的师长和参谋长,对下面的旅团长们不熟。
而吴佩孚则除了彼得罗维奇和谢尔盖,包括西伯利亚第一集团军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