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洋191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8岁时,图哈切夫斯基离开中学进入莫斯科叶卡捷琳娜第一武备学校,后转亚历山大军官学校学习;1914年7月毕业,获少尉衔,到谢苗诺夫近卫团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图哈切夫斯基随部队开赴前线,因作战勇敢6次受奖。
可以看得出,37岁的伏罗希洛夫是一个工人阶级出身的职业革命者,而25岁的图哈切夫斯基则是出身于贵族家庭并接受过系统的军事知识的学习,在欧战东线出生入死参加战斗,并因作战勇敢而多次获得奖章的职业军人。
让工人阶级布尔什维克政委出身的家伙来指挥方面军作战简直是儿戏,这是图哈切夫斯基对伏罗希洛夫所有的观感,至于在乌克兰撤退途中和三次保卫察里津中建立的功勋,图哈切夫斯基并不认为那全是中央委员约瑟夫和伏罗希洛夫的功劳,比起切尔纳温和伏罗希洛夫这两个前南方面军集团军司令,图哈切夫斯基反而更看好已经投奔了伏尔加联邦的叶戈罗夫的军事指挥和带兵的能力。
在整个乌法战役中,亚历山大·伊里奇·叶戈罗夫率领的苏俄第9集团军的行动最机智果断,撤退时也步调不乱井井有条,如果叶戈罗夫当时能放弃自己的家乡情怀,带领部队绕过布祖卢克自己的出生地,而不是进入布祖卢克三河交汇的三角地带耽误了突围,早就突围而出!
当然,联军迂回防守布祖卢克镇的那个骑兵旅打的确实漂亮,两个合围过来的骑兵团也如有神助,愣是把布琼尼和夏坚科揍的落荒而逃!
乌法战役如果叶戈罗夫撤退时不是放松了警惕想顺路看看布祖卢克家乡的话,绕道而行第9集团军的主力多半能向南突围出去,那样的话,苏俄红军在乌法战役就不会彻底失败,而叶戈罗夫将成为当之无愧的南方面军的代表,就算成立伏尔加河方面军,也轮不到伏罗希洛夫这厮来当什么方面军副司令兼第二政委,至于要说早先保卫察里津的功劳,难道叶戈罗夫就比伏罗希洛夫少了?
当然,图哈切夫斯基一点不傻,他不直接说自己不愿意向东撤退去跟第10、第8集团军回合,而是说自己的队伍粮弹奇缺,没粮食根本迈不开步,不管是奔哪,没有武器弹药,这一旦离开城市在野地里被高尔察克的骑兵部队围上的话,饥寒交迫缺枪少炮根本无法抵抗,那不是去东边和吉季斯布琼尼他们回合,而是把部队断送到高尔察克的嘴边成了砧板上的肥肉了!
除了要求莫斯科尽快调集粮食和武器弹药通过铁路线补给到萨兰斯克自己的集团军之外,图哈切夫斯基又分别给莫斯科的苏俄最高军事委员会托洛茨基、斯维尔德洛夫发了电报,在电报里图哈切夫斯基分析了当面的局势,认为把南线的主力全部集中到伏尔加河左岸一线,很可能中了高尔察克的圈套,那样的话,从下诺夫哥罗德到萨拉斯克再到南边的奔萨这一线全线敞开。

第六百六十六章 (四)准备躲猫猫

等于是不设防的地带,而高尔察克的骑兵部队很可能像烧红的刀子切奶油那样把苏俄的西北和东南切成两片,如果高尔察克的骑兵部队从南边迂回绕过下诺夫哥罗德,直奔莫斯科以南的内地怎么办?那里除了对余粮征集制度和战时主义不满的俄国农民之外,没有任何苏俄红军的主力部队,到时候很可能被高尔察克搅个天翻地覆不可收拾。
与其这样,还不如把高尔察克的主力封闭在下诺夫哥罗德、萨拉斯科、辛比尔斯克这一线,这样能最大限度的保护苏俄的心脏地带,在失去了伏尔加河下游的察里津地区之后,苏维埃不能在轻易放弃更多的土地和人口,而高尔察克绝不是那么好相与的,伏尔加河方面军把南线主力东调,很可能就是中了白卫军的圈套。
图哈切夫斯基甚至单独给在下诺夫哥罗德的方面军政委加米涅夫发了封电报,话里话外除了指出以上的问题之外,还暗示他的部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可靠的战友一起才能恢复和保持战斗力,而且就算要撤退,作为东方面军出身的第1集团军,与其徒步跋涉150公里沿着公里去东边和南方面军的2个集团军和布琼尼骑兵军会合。
还不如坐火车北上下诺夫哥罗德,和第3、第5集团军会合,双方的干部战士都出身于原苏俄东方面军,相互间有足够的信任,也容易配合作战,而且图哈切夫斯基再三强调,以第1集团军目前的状态,绝对不适合立刻上阵并开始战斗,方面军司令部应该审慎考虑如何使用第1集团军,而图哈切夫斯基出的点子则是:调自己的第1集团军沿着铁路线北上下诺夫哥罗德,接替第3、第5两个集团军防守下诺夫哥罗德的重任,而把整编和补充后的生力军别尔津的第3集团军和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加米涅夫的第5集团军集中起来,沿着铁路线东进,一举收复切博克萨雷,迫使高尔察克主力回头北上,届时南边的第10、第8集团军再尾随,这样有机会在切博克萨雷附近和高尔察克展开主力决战,争取一劳永逸的消灭这个危险而可怕的敌人!
必须得说,图哈切夫斯基的建议得算是棋高一着,这厮用正确的分析结论和作战建议掩饰了他内心不愿意成为第10、第8集团军附庸和跟班的心理,当然,为了表示自己并不是贪生怕死怯战畏敌,他同样表示,如果方面军司令部认为有必要,他可以率领第1集团军守卫萨兰斯克,挡不住的话可以化整为零,把部队分散成小股部队,在萨兰斯克附近拖住高尔察克。
可面对5个骑兵师近6万气势汹汹扑过来的高尔察克西集群,要说士气低落粮弹奇缺的第1集团军能守住萨兰斯克,这连图哈切夫斯基自己都不能信,不过他的姿态已经做了出去,可就看莫斯科和下诺夫哥罗德的方面军司令部怎么考量和决定了。
图哈切夫斯基决定就算守不住萨兰斯克要撤退,他也宁愿坐着火车向北去下诺夫哥罗德和第3、第5集团军会合,或者向南去奔萨,在往南可就是伏尔加联邦的地头了,如果伏罗希洛夫真心不给自己退路,非逼着自己离开萨兰斯克东撤,图哈切夫斯基甚至做好了把部队带到伏尔加联邦地头躲猫猫的思想准备。
1918年7月29日8:10?下诺夫哥罗德苏俄伏尔加河方面军司令部“图哈切夫斯基在搞什么名堂?方面军司令部一再催促他率领第1集团军向东出发,紧随布琼尼骑兵军向吉季斯的第10集团军靠拢,同时掩护布因斯克防线的侧翼,为什么他还留恋萨兰斯克,呆在那里继续按兵不动?方面军司令部的命令难道是儿戏?”
说话的是苏俄伏尔加河方面军参谋长弗拉基米尔·尼古拉耶维奇·切尔纳温,这厮虽然晋升为方面军领导,却依然兼任着位于塞兹兰一线的第8集团军的司令员,所以说起话来还是颇有底气。
“弗拉基米尔·尼古拉耶维奇,参谋长同志,萨兰斯克的电报你也看了,第1集团军目前粮食匮乏弹药不继,三名战士才有两支步枪,子弹也少的可怜,在获得粮食和弹药补充之前,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图哈切夫斯基的队伍估计哪都去不了!”回答的是伏尔加河军区及方面军政委、中央委员列夫。鲍里索维奇。加米涅夫。
“这是托辞,是借口,绝不是违抗方面军司令部命令的理由,图哈切夫斯基这是在玩火,要说粮弹奇缺,布琼尼的骑兵军不也一样?
可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带领他光荣的骑兵军一天前离开萨兰斯克向东开拔,路上再有一天就能赶到第10集团军防线的侧翼了,而图哈切夫斯基动摇右倾,搞小宗派和山头主义,躲在萨兰斯克不肯向东,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这是要断送南线决战的良机!这是对苏维埃的不负责任和犯罪!”方面军副司令员、前敌总指挥伏罗希洛夫怒不可遏的拍着桌子吼道。
“克列门特。叶弗列莫维奇,请注意你说话的语气,这是方面军司令部的作战室,不是你在察里津家里的厨房,我们不搞一言堂,更不能压制民主,副司令同志,虽然你是前敌总指挥,可方面军是前线革命军事委员会集体负责的部队,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电报中提出的困难和应对方案,我看未必就不可行!”加米涅夫显然有点生气的道。
“怎么可行?调第1集团军和骑兵军往东去跟第10、第8集团军会合是我们方面军司令部之前大家讨论决定的,现在布琼尼二话不说带领骑兵军已经赶往东边,他图哈切夫斯基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困难,第1集团军就在萨兰斯克挪不开步了?
第1集团军重组后虽然号称有5个步兵师的兵力,实际都不满员,加起来也就4万出头点兵力,留在萨兰斯克,那是白给高尔察克的西集群6万骑兵送上去的小菜,这一点难道大家看不出来?”伏罗希洛夫胸膛起伏不定,脸色青白不一,显然并不把方面军政委放在眼里。

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这绝对不行

可图哈切夫斯基回到部队才3天不到点功夫,第1集团军因为粮弹巨缺,部队在忍饥挨饿,加上遣返回来的战俘在伏尔加联邦的战俘营里都能吃饱喝足,千辛万苦放弃了伏尔加联邦那边优厚的部队待遇,回来却沦为二流部队,什么补充补给都排在骑兵军之后,这队伍的士气和情绪能不受影响么?”
站出来替第1集团军打抱不平的是苏俄第3集团军司令,之前在切博克萨雷铁三角防御作战中,带领自己的部队重挫了高尔察克锐气的卡尔。伊万诺维奇。别尔津,分析的相当到位,当然,也说出了图哈切夫斯基和原属东方面军部队的心中的不满,凭什么在整编补充的过程中,第1集团军要排在布琼尼的骑兵军之后?
“卡尔。伊万诺维奇,你的说法我不能同意,布琼尼的第1骑兵军优先获得人员和装备物资的补充,是莫斯科在决定撤销东方面军、南方面军并把两地的部队重组为伏尔加河方面军时就决定下来的事情,这无可厚非,乌法战役中只有布琼尼的骑兵师战斗到最后,并且成建制的撤回了伏尔加河左岸,把布琼尼和他的骑兵部队树立为苏俄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