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骑兵。
新制团与以往俄罗斯军队的重大不同点之一,在于对士兵进行正规训
练。俄国没有像样的军官,只得从国外聘请。但所聘请的军官中有人不懂俄
语,指挥训练时困难重重。沙皇政府被迫用本国军官取而代之。但这个过程
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
新制团是伊凡四世军事改革后,俄罗斯又一次较大的军事改革。新制团
的出现,使往日的领地贵族骑兵基本上被淘汰,原有射击军的地位降低,俄
罗斯军队向正规军迈出了一大步。
(11)新战术和军事著述
因为大量装备火器,俄罗斯军队的作战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俄军战斗
队形逐渐缩小,而作战队形的正面逐渐扩大,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火器的优
势。17世纪初叶,俄罗斯形成了后来被人称之为“线式战术”的作战方法。
1605年,在多布雷尼契战役中,俄军采用这一战术,1万多支火枪齐射,挫
败了敌军。
这一时期俄罗斯军事著述的突出代表是两部军事条令。1517年,著名军
官米·伊·沃罗膝斯基领导编写了俄国第一部军事条令《守备警戒勤务高等
法典》。不久,俄罗斯著名军事理论家奥·米哈伊洛夫编写了《战争·炮兵
及其他军事科学条令》。该著作总结了当时先进的作战经验,反映了俄罗斯
战争艺术的特点。这两部著作在当时具有开拓性的贡献,反映了军事科学研
究的专门化,在人类的军事文明史上亦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6。独立战争中的荷兰军事
荷兰独立战争是指联省共和国为推翻西班牙的统治而进行的战争。1572
年4月,尼德兰北方各省爆发起义,独立战争正式开始。在“海上乞丐”和
“森林乞丐”游击队打击下,西班牙势力差不多全部被赶出了北方各省。在
此期间,规模较大的战役有:哈勒姆防御战,阿尔克马防御战,莱登防御战
等等。1580年,尼德兰成立联省共和国。
… Page 29…
斗争中,沉默者威廉出任领导者。贵族出身的威廉自己出钱组建军队,
反抗西班牙统治。1584年,威廉遇刺身亡,他年仅17岁的儿子摩里斯继任
为联省领导者。
(1)摩里斯的军事改革
摩里斯21岁时被推选为联省共和国的军事长官。摩里斯是一位天才的军
事家,他对经典军事理论有较深的研究。在后来的军事实践中,作为出色、
高明的军事将领而受到人们的称赞。他不仅能领兵打仗,而且创造出了一套
新的战术,对整个欧洲的军事发展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摩里斯的军事改革,首先是把荷兰反对西班牙统治的军队组成常备军。
军队的成员仍然是日耳曼雇佣军及苏格兰、英国、法国等国的志愿兵,但摩
里斯坚持实行长期的服役制度,从而克服了士兵短期内解散或轮换的不足。
摩里斯严格军纪,给军队定期发饷,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士兵因军饷延
误而逃跑或发生兵变,从而使军心更加稳定。
其次,摩里斯对步兵队形进行了改革。他对战争艺术的主要贡献,体现
在从最佳角度使用兵力。他采用的战斗单位,要比西班牙的方阵小得多。西
班牙人的战斗单位是团,摩里斯改革后的步兵战斗单位是连。每一连从旧建
制的150人减少到115人,后来又减少到80人,滑膛枪步兵和长矛兵各占一
半。他还把火枪兵的纵深行列减少到10列,战线加宽到最大宽度为250米。
摩里斯发明的战斗队形,称为“摩里斯横队”。这一战斗队形是他根据
16世纪战争的经验,在古代罗马人军团体制基础上发明的。他减少了步兵编
队的纵深,经过严格训练,这种战斗队形更加灵活,更具有战斗力。他的横
队横排数只有5排,因此使得所有的士兵能一次把手中全部的兵器投向敌
军。但如果像西班牙方阵那么多的排数(40排或20排),则不可能把兵器
一次投向敌兵。摩里斯横队每一排大约有50名长矛兵,士兵间距为1米左右。
摩里斯改革后的战斗队形,与西班牙人完全不同。西班牙人的方阵中,
火枪兵在方阵的中央,四周由长矛兵保护。而摩里斯反其道而行之,他的火
枪兵在长矛兵两翼,他们真正的位置与长矛兵的第四列或第五列平行。火枪
兵在这个位置上,两侧有长矛兵保护,即使在近战中,仍能进行有效射击,
杀伤敌人。由于平素训练较好,火枪兵射击速度很快,而且非常准确。位于
横队两侧的是3个排的火枪兵,每排40人,排成4路纵队,每纵队10人。
火枪兵射击之后,退下装子弹,直到最后一排火枪兵射击完毕。摩里斯军队
中的火枪兵所持的火枪多半是滑膛枪。摩里斯的战斗队形,与西班牙人战斗
队形迥然不同。虽然火枪兵与长矛兵仍编在一个战斗队形里,但不再混合一
起。摩里斯横队是军事战争史上线式战斗队形的雏形。
摩里斯采取长矛兵居中而火枪兵位于两侧的战术,避免了西班牙步兵团
中的兵员浪费现象,同时,不仅灵活性增强,而且士兵与士兵的配合比较默
契,作战实效也成倍提高。在战争中,长矛兵打得十分顺手,火枪兵在长矛
兵的掩护下,也可以从容不迫地向敌人射击。
摩里斯重视军队在战场上的机动性,尽量避免硬拼。他始终认为,他的
军队最需要的是机动和攻城术。在攻城战中,他创造了许多新的战法,缩短
了克城所需要的时间。他之所以重视攻城术,是因为当时西班牙人占领了尼
德兰许多城市,要夺取这些城市,军队必须掌握攻城术。在训练中,摩里斯
比较重视对部队的攻城术训练,强调野战工兵和攻城工兵的重要性。这一点,
… Page 30…
摩里斯的做法与传统观念大相径庭。
第三,摩里斯鼓励人们研制一些特殊的兵器,包括毒气和炸弹。他赞助
军用地图绘制者的工作,并采用双筒望远镜侦察敌情。这些作法都领先于同
时代其他军事家。
第四,摩里斯的军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摩里斯认为,军队在战场上
的胜利离不开士气,离不开平时的严格训练以及士兵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他
对军事训练一直非常重视,即使在战争的间隙,他的士兵也要不停顿地训练,
直到精疲力尽。所以,他的军队在各种复杂地形条件下都可以迅速编队和进
行队形变换。摩里斯的军训方法和操练方法,是军事史上传之最为久远的贡
献。他的训练方法改变了军官教导队的职责,使部队训练方法正确,也给军
队在平时和战时进行训练规定了任务。军队的许多基础训练项目,如齐步行
进等,都是从摩里斯开始的。
摩里斯的军事改革,大大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他手下的部队人数并不
多,通常不到1万人,但所到之处,几乎攻无不克。每当遇到西班牙主力军
队时,他便命令手下的野战工兵修筑起坚固的工事,坚守阵地,使西班牙军
队无可奈何。一些正统的军人嘲笑摩里斯,说他“圆锹造盛名”,但无论如
何,摩里斯的军事改革是成功的、实用的,而且在人类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
位置。
(2)摩里斯的军事行动
沉默者威廉遇刺后,英国莱斯特伯爵带 6000英军支持联省共和国。但
1586年莱斯特战死沙场,他的英军随后退回到英国。1588年,摩里斯出任联
省共和国海陆军总司令。当时,为配合“无敌舰队”进攻英国,西班牙将领
帕尔玛在尼德兰组成了一支2万人的军队,随时准备渡海远征英国。但由于
“无敌舰队”遭到彻底失败,帕尔玛始终未能渡海到英国。第二年,帕尔玛
奉命去法国,给摩里斯的军事行动留下了可乘之机。
1589—1590年,摩里斯主动进攻,占领了南部地区的布莱达城。由于“无
敌舰队”被击溃,摩里斯的舰队控制了尼德兰沿海地区。攻击布莱达城时,
摩里斯曾得到过海上舰炮的支持。
1591年,摩里斯的势力逐步壮大,他的军队的战斗力也越来越强。攻城
时,摩里斯先集中炮火轰击,然后再动用步兵进攻。支援联省共和国的英国
伯爵莱斯特曾久攻祖特芬不下,而摩里斯仅仅用了7天时间便攻克了该城。
祖特芬城北的德文特城,摩里斯也只用了11天就将其攻克。一系列攻城战的
胜利,说明了摩里斯攻城术的成功性与可行性。
西班牙将领帕尔玛死后,彼得继任尼德兰总督。彼得在军事上无法与摩
里斯相提并论,因此,摩里斯逐渐占了上风。1594—1596年,军事上的胜利,
使摩里斯的优势更加明显。他已经巩固了北方各省,即开始向南方各省一步
步推进。同时,摩里斯继续按照他的军事思想改革军事,加强训练,军队日
益强大。1597年,双方在图霍特展开激战。摩里斯的7000人打败了6000西
班牙军队。西班牙2000官兵战死,500人被俘,而摩里斯的军队只有100人
战死。摩里斯的军队取得了此次战役的重大胜利。
1600年,联省共和国不顾摩里斯反对,让他征服法兰德斯的沿海地带,
夺取纽波特和敦克尔刻两个港口。6月21日,摩里斯带兵渡过耳德河,准备
于7月1日围攻纽波特。7月2日,尼德兰新任总督阿尔伯特大公带领西班
… Page 31…
牙军队赶往纽波特。摩里斯得知这一消息后,派一支小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