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贴贴,只有这样,他才有可能放心大胆地进行征服活动。一旦他发现士兵有
“不轨”言行,即毫不留情立刻处死。
在治军方面,穆罕默德二世对炮兵尤为重视,他本人也精通炮兵技术。
在攻打君士坦丁堡战斗中,他的炮兵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人称他是历史上一
个真正伟大的炮手。他以独特的方式治军,使土耳其帝国的军队独具特色。
②新军。奥斯曼土耳其的军队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新军,二是杂牌部队,
三是地方部队。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新军。新军是土耳其的常备军,人数在1。2
—1。5万人之间,堪称15世纪最精锐的军队,欧洲国家军队无一可与之相匹
敌。这支军队系穆罕默德一世时开始组建的。新军的士兵全部从被征服的基
督教国家中征召,其办法是:采取“血税”方式,每一地区每年承担一定的
名额,要交出7—12岁男童若干,而且体质和智力都要出色。这些男童要进
行长达10年的严格军事训练,同时也都改宗伊斯兰教,至 10年军训期满后,
编入新军。这些青少年作战勇敢,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土耳其军队中的
中坚力量。在新军中服役的士兵,终生不能结婚,不准过奢侈的生活,有严
格的纪律约束,打仗是他们的终生职业。年迈体弱不能打仗时,可告老还乡,
国家发给抚恤金。
新军以外的另两种军队则与之大相径庭。杂牌部队是由土耳其人和基督
教叛逆者组成的一伙乌合之众,装备也很差。地方部队大部分是从安纳托利
亚 (小亚细亚的古代称谓)征召的,情况比杂牌部队稍好,但远远比不上新
军。
③步兵装备和战术。土耳其的步兵穿着锁子甲,一直到大腿上部,头上
戴有白色尖顶帽,装饰着铁片。兵器主要有弓、剑、长矛等。军队里服从命
令是绝对的,土耳其对外征服的成功,与它的军纪有直接关系。
… Page 55…
土耳其军队刚发现敌军时,先监视敌军,不马上采取任何行动,然后找
机会突然袭击。但这种战术并非固定不变,也依敌情的变化而变化。有时土
军将大队人马分成若干分队,同时从几个方面攻击敌军,令敌军首尾难顾。
土军后退时也常常杀回马枪,且采取一种独特的方式。土军将领或指挥官当
发现追兵队形混乱、阵形不整时,马上把一个小鼓敲三下,凡听到击鼓的人
都照样敲三下,官兵们很快明白了,这是反击的信号,于是立即掉头反击,
令追兵措手不及。在会战中,土军也采用了一些别的战术,如把火把、爆炸
物投到敌军骑兵中,受到惊吓的马匹四处乱窜,从而使敌兵失去战斗力。土
军为战争需要,还专门饲养了一批未经驯化的骆驼,在战争中,把这些骆驼
赶到敌阵中,狂奔的骆驼不仅扰乱敌军的作战计划,而且也给敌军造成伤亡。
土耳其步兵多以冷兵器为主。在后来的战争中,他们与手持火器的欧洲
人交战,损失是对方的3倍,有鉴于此,土耳其军队也改变了兵器装备,开
始使用火器。
④炮兵。炮兵是土耳其军队中最重要的兵种之一,甚至比新军更重要。
穆罕默德二世重视炮兵,但他的炮兵都不是伊斯兰教徒,而主要是基督徒。
他手下共有120—130个“大炮”连和14个“小炮”连,每个连有火炮4门。
穆罕默德专门雇用一位匈牙利工匠为他造炮,其中最大的火炮外径2。44米,
可发射重达660公斤的石弹。这个庞然大物要用60头牛来拉拖,200人为它
铺路,每装一次弹药费时2小时,一天只能发射6—8次。可是这门巨炮没使
用几次就爆炸了,连那位造炮的工匠也被炸死。
土耳其军队也装备了火枪,时间比装备火炮稍晚一些。鉴于火炮在战争
中的威力和作用,不仅穆罕默德二世本人重视炮兵,土耳其军队也十分重视
炮兵。
⑤工兵。土耳其对工兵也很重视。战争中,工兵能为军队修筑比较坚固
的野战工事,同时也和攻城部队一起,挖掘地下坑道以配合部队攻城略地。
在攻城战中,工兵不仅以挖掘坑道为进攻手段,还常常在敌方城墙下埋设地
雷,进行爆破。进攻君士坦丁堡时,土耳其工兵配合攻城部队,采用了坑道
爆破。进攻罗德岛时,土耳其从巴尔干调来工兵,先后埋雷54次,有力地配
合了攻城部队的行动。在人类军事史上,土耳其人第一次把火药用于坑道爆
破。
⑥海军。土耳其地处欧亚两大洲之间,地中海、爱琴海对土耳其尤为重
要,而且沿海国家多为海上强国,如威尼斯、热那亚、西班牙等国,都拥有
强大的海军舰队。土耳其如果不重视海军,就等于放弃了海上霸权。因此,
土耳其人十分重视对海军的经营,并因此确立了在地中海的霸主地位。土耳
其海军与西班牙、威尼斯等国海军多次交锋,胜多负少,土耳其夺取了爱琴
海上一些岛屿,占领了意大利、北非、希腊等地的部分重要港口。
土耳其海军舰船与欧洲各国舰船有所不同。欧洲各国在大西洋航行,多
采用大帆船,而地中海风平浪静,所以土耳其仍保留着古老的划桨军舰。土
耳其人的海军战术比较独特,他们使用一种 18—24桨座的快船,船上只有
200人,比别国舰船小一半,但速度快,便于操纵。土耳其人驾着这种小船,
“打了就跑”,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颇令一些欧洲国家海军头痛,直到利班多
海战土耳其失利,这一局面才告终。⑦独特的兵役法,人称土耳其兵役法为
“军事殖民计划”。该计划不仅把战利品分给出征者,还把被征服的土地分
配给出征将士。每一位接受了被征服土地分封的人必须向国家提供一名骑
… Page 56…
兵,为帝国打仗。这一计划与中世纪欧洲采邑制有相似之处。但土耳其的“军
事殖民计划”要求受封者长期服役,而欧洲采邑的封建主只承担部分军事义
务,且封地不能传给后代。“军事殖民计划”是土耳其军事特色之一,保证
了国家的兵源,调动了军队外侵的积极性。
(2)攻陷君士坦丁堡
①攻城准备。早在青年时代,穆罕默德二世就把攻克君士坦丁堡作为自
己的奋斗目标。继承王位后,他便着手把这一奋斗目标变成现实。他“征服
者”的生涯就是从攻克君士坦丁堡开始的。1452年,他令一支部队和5000
工匠在君士坦丁堡附近登陆,建造了一座名曰罗米里亚·西萨尔的要塞。要
塞异常坚固,布满炮台,易守难攻。要塞的重要之处还在于,它切断了君士
坦丁堡与黑海诸港口间的所有联系,君士坦丁堡亦无法从乌克兰引进粮食。
同时,土耳其人开始在君士坦丁堡城下集结重兵(一说为15万人,另一说为
8万人),其中起举足轻重作用的是炮兵。穆罕默德二世准备了100多门重
炮,其中特大型重炮12门。为了从海上封锁君士坦丁堡,穆罕默德二世还准
备了上百艘军舰。这些舰船大小不一,以小船居多。
穆罕默德二世作了充分准备,加之土耳其军事实力雄厚,攻克君士坦丁
堡势在必得。
②严密设防的君士坦丁堡。面对来势汹汹的土耳其人,君士坦丁堡全城
总动员,尽最大可能层层设防。重要的港口金角湾南北两边设有海墙保护,
出口处用大铁链拦隔,以阻止敌舰进入金角湾,并加上若干大木桩进行加固。
君士坦丁堡拥有战舰26艘,其中希腊10艘,威尼斯和热那亚16艘。
君士坦丁堡适合服兵役的男子计25万多人,但末代君主君士坦丁十一世
所能召集的士兵不足5000人,加上部分外国雇佣兵,总数不过8000人。1453
年1月,热那亚又派来700援兵,由名将吉斯提尼带领。日耳曼炮兵专家兼
军事工程师格兰特亦同时到达。吉斯提尼是一位机智勇敢的名将,君士坦丁
十一世任命他为城防总指挥。此外,君士坦丁堡还加高加固了城墙,以期抵
挡住土耳其军队的进攻。君士坦丁堡多次抵抗过东西方军队的攻击,然而,
此次双方实力悬殊,即使倾其全力,也难保城池不失。
③攻城战。1453年4月,穆罕默德二世来到君士坦丁堡城下准备攻城。
他将10多万大军分成4个军,从4个地点攻城。他的金红两色营帐也设在了
攻城前线。
4月12日,土耳其军舰炮击君士坦丁堡,土军的大炮也推到护城河边,
开始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有组织的炮击。土军巨型火炮响声震天动地,炮击持
续了几天,但效果并不理想,4月18日,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全线电击攻城。
君士坦丁堡守军已有准备,弓箭、火器一齐向土军射击,土军成片死伤,第
一次攻城失败。两天后,热那亚支援君士坦丁堡的船只突破土军包围,给君
士坦丁堡运来了粮食和弹药。
第一次攻击失败后,穆罕默德二世发现,如能绕过金角湾大铁链的封锁,
从背后攻击君士坦丁堡,效果会更好,既可分散守军兵力,又可两面夹击。
为使舰船进入大铁链封锁的金角湾,穆罕默德二世动用几千人,把70余舰船
拖到陆上,在陆地上修了一条木制轨道,上面涂上黄油,“旱地行舟”的战
争奇观出现了。在炮兵掩护下,70多艘舰船从陆地进入了金角湾。土耳其人
又在金角湾架设了一座浮桥,供土军通过。君士坦丁堡处在土耳其人的两面
… Page 57…
夹击之中。
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