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的志向。
张梓萱滔滔不绝侃侃而谈。
李霄雪用心聆听,虽说是本来对政治不感兴趣,也好歹恶补了一下时事常识。
“我在漠西镇听人议论,大周有位摄政王十分了得,政绩斐然,她手下还有个深藏不露的高人谋士,可后来摄政王竟因谋反大罪被满门抄斩。对此事,少庄主如何看呢?”李霄雪别有用心多问了一句。
张梓萱的脸上浮现惋惜悲痛之色,连连叹息,沉声说道:“我虽然说不上是拥护摄政王殿下的政见,可她为大周做的实事好事流传甚广,民间都道她是被人冤枉陷害,这么好的王岂会造反?若真是心存不轨之徒,为何不在圣上年幼无知根基不稳的时候动手,偏要拖到圣上成年亲政,那不是自寻死路么?至于摄政王殿下的谋士,那绝对是当世高人。早年间我机缘巧合得过一本集子,据说是那位谋士亲笔批注的时论典籍,遣词用语针砭时弊严谨犀利,让观者醍醐灌顶胜读十年书。可惜那样的高人不是我等凡妇俗女能有缘见到的,又因着摄政王殿下的事情,恐怕那高人已经心寒不愿再问世事。”
李霄雪心念一动,央求道:“少庄主如果方便的话,可否将那集子借我看看?我只是好奇,像少庄主这般见识高远的才女推崇的高人,究竟写过什么。”
张梓萱恢复平常模样,笑道:“姐姐既然喜欢看书,我那书房你随便去就是了。我可当不得才女的称呼,不过自从读了那集子的批注才算是醒悟了从政为官的真正追求。”
“少庄主从政不是为一展抱负,同时庇护家业么?为官者的理想是为家国百姓出力,青史留名,还能有其他么?”
“远不止这些。”张梓萱的表情变得肃穆庄严,“姐姐以为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我从小衣食无忧,身强体健,学业也是一帆风顺,我若混吃等死浑浑噩噩这辈子照样能过,母亲置办的家产足够我花天酒地的挥霍。可我总觉得不满足,想要得到更多的成就。从政为官是第一步。
那本集子的批注里写到,一个人的力量相对整个国家而言很渺小,所以有识之士要报效皇恩兼济天下,最好的方式是合理使用国家机器。身居高位的人可以名正言顺凝聚更多人的智慧,借朝廷之手推动社会进步。大周相对周边国家已经很先进,可百年前野蛮落后的大金入侵,仍能毁我半壁江山。安逸时不忘忧患,只有社会进步国家足够强大才能抵御他国觊觎。强大的基础不仅仅靠军队,还要提升社会生产下一页上一页加入书签下一章上一章回目录看书评写书评回收藏力,民强则国富,人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才有余力创新……”
“等等,你刚才说什么‘国家机器’‘社会生产力’,这些都是哪里看来的词汇?”李霄雪瞪大眼睛,忍不住打断了张梓萱。
张梓萱笑道:“这些词都是从那本集子里看到的,其实在京中有识之士的时论里也时有提起。一开始我觉得很新颖不太理解,后来请教了饱学的师长,再仔细琢磨,才晓得那些话是十分有道理的。姐姐莫非是不懂这些词汇的意思?没事,我给你讲……”
“不,我也是以前听过类似的说法,才会觉得倍感亲切。”
张梓萱的眼中掠过一丝忧虑,唏嘘道:“那么异邦之中竟也有如此先进的理念么?不行,我这一次定要考中,争取早日出仕为官,不能再耽搁时间了。否则外族有识之士怕是也不甘寂寞,正图谋本国发展,妄想赶超我大周。我大周不自强努力,说不得又要重蹈百年前的覆辙。”
这时门外家丁来通禀,说是有少庄主相熟的儒生求见。这儒生常来与少庄主探讨学问,张梓萱也念着科举考试的事情,便不再多话告辞离开。
送走了少庄主,秋怜进屋送药,明显是想多逗留一会儿。李霄雪猜出他的打算及时扼杀苗头,便以打听财叔的事情为由,将秋怜指派出去。
终于是等到闲杂人全部退散,李霄雪做贼似的拴好房门,轻手轻脚搬了个矮绣墩坐到寒尘身旁。
她见寒尘依然双目紧闭,舍不得将他叫醒,就只呆呆地望着他那棱角分明的英俊脸庞怔怔出神,思量自己的心事。女人天生的敏感让她意识到,她与寒尘之间定然还有什么误会,她必须与他好好沟通,不能让误会继续闷在心里才好。
作者有话要说:我思量许久,觉得这段对话还是要写的。这章出现的男主女主,少庄主和秋怜就是本书的四个核心人物。他们的思想并非一开始就很成熟很有追求,是在碰撞中不断的发展变化的。这章和下章会反映男主女主的心态变化。男主要接受女主,首先要挣脱的是心中束缚――。非常感谢读者们留了鼓励的话,也有指点我迷津的。我的写作技巧并不纯属,也许这次为了表现一些思想,文章的故事性降低了。不过后续大纲之中会有戏剧冲突来推进故事情节和表现人物性格。谢谢大吉支持到现在,也期待继续留下,给我鼓励和建议。
43辗转自省
李霄雪猜测着,张梓萱崇拜的那位摄政王的谋士高人,应该就是寒尘。她甚至不用看那集子上的批注笔迹去确认什么。
将超越大周实际社会发展的理念融会贯通,结合大周时政写下针砭时弊的话启迪他人,这需要怎样的大智慧?这才是寒尘的真本性真本领吧?曾经指点江山如此难得的人才,此时竟沦落到等同牲畜受尽歧视折磨。换成是她,也会有心伤委屈不甘不愿。
她当初答应了寒尘生母的恳求,算不算是阻挠寒尘的理想?她甚至无所作为,由着旁人和社会束缚将他变成这个世界的本分男人,算不算是一种罪过?
他若是不喜欢她,只因为她的要求,或是偿还她那点举手之劳的照顾,才勉强愿意迎合她,那也是污了他吧?
毕竟理想高远的男人,理论上都不喜欢被男女之情羁绊,何况她又是个无权无势对他可能没什么太大用处的女人。她不愿惹事生非,自然要低调不会随处乱说自己是“神仙圣土”来的,于是她就成了趁人之危占他便宜,仗着主人的身份欺压他的女人,与那帮不怀好意羞辱过他的官兵并无两样。
真的是这样么?所以他才会那样僵硬着由她摆布,像是极不情愿与她做亲密的事情。 她是不是该检讨一下自己?她还达不到他的欣赏标准,能力不及自以为是用幼稚的方法帮他,真的有效么?会否反而给他添了麻烦?当初她一念疏忽,将他变作死契奴隶,已经是害了他,他会不会恨她?现在他不过是虚与委蛇勉强侍奉着,实际他内心深处厌恶着她的“骚扰”碰触?
男女之情就是这样玄妙,像秋怜这种赶着送上来的李霄雪看不上,偏偏要自己看上的那个,人家又似乎并不稀罕她。人家越是不稀罕,她反而越是牵挂着人家,耿耿于怀自省错失,辗转反侧,一不留神甚至会成了刻骨铭心。
寒尘最想要的,不是女人的关照同情吧?可其他的,以她的能力,根本给不了啊? 如果她猜测的不错,寒尘或许不会愿意与她离开这个世界。他的心,他的理想都在大周,他思虑的是百年大计,他想要的是百姓安居强盛的大周。即使他沦落至此,他仍没有放弃这个理想吧?否则他有很多机会自己了断。
对,一定是这样的!一丝醒悟穿透了李霄雪混沌的思绪。
寒尘是骄傲而坚强的人,他骨子里的信仰从不曾被磨灭抹杀才对。
她要得到寒尘的认可,她要帮他,就不能只是表面上嘘寒问暖体贴温柔的帮小忙。如果她从现在开始努力,不放过一切可能的机会,循序渐进助他实现理想,遂他所愿,那么他会否感觉到幸福快乐呢?
她自认没有从政的天赋,张梓萱的出现恰是一个契机。
李霄雪朦朦胧胧之忽然生出了某种强烈的预感,心跳不由自主加速。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她来到这个世界,又是背负了怎样的命运呢?
她好像终于开始有些明白了。
寒尘并没有睡着,他只是没有勇气睁开眼,不晓得他的主人会对他说什么。会是责怪他,还是依然用那些柔情蜜意的话哄他玩他。
少庄主提起的那本集子上的批注,确实出自他的手笔。那时他年少轻狂,在帮摄政王处理政务之余,还有闲情逸致对时论文章发表个人看法。受到男帝手札的影响,他言辞犀利,目光高远,几乎是不可一世,仿佛众人皆醉他独醒,就连状元翰林都不放在眼里。 其实他算什么?不过是机缘巧合能在皇家书库里看了民间禁止流传的一些珍本,生了不切实际的妄念,纸上谈兵罢了。身为男子,不能出仕为官,学得道理看的高远,于国于民又能有何用?
世界还在女人手里掌控着。当年贵为男帝空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架不住手下那些为官的女人阳奉阴违,一切理想还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
何况他也明白,大周现在尚未达到神仙圣土的先进国力,如果强行推进男权解放,让女人的统治一下子动摇引起恐慌,男人不甘继续被压迫一味自大,再被居心叵测的歹人利用了,谁能踏实地做最基本的活计维持民生?
社会进步,国力提升与男女平等都是说说容易,想要实现,必须是百年大计循序渐进。
男帝以自身为标榜,打着为了更好服侍保护妻主的名义,号召男人读书习武,其实用心良苦。男帝手札里设想过下一步的计划,是要试点男子科举,与常规科举分开,只允许男人参加,不问出身门第以文武本领选拔良材御赐品阶发放津贴,用这样的方式激励男儿自强。长此以往,男人皆有了见识脱离愚昧,慢慢辅助女人一起治理国家,慢慢接手一部分权力,这样平稳过渡比突然变革要安全许多。
有太多美好的理想,不是一年两年一个人两个人就能实现的。男帝的心愿也不是仅仅为了解放男人,同样也是为了大周未来的发展,调动起男人的积极性一起参与家国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