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到五十万人,而最后真正的有多少人渡过这次危机,双方都在计算着各自的得失…
第五百二十八章 盟军的逆袭(一)
截止6月是旬,印度洋上的战斗基本上停止了,盟军不管是海军还是陆军,全面从南亚大陆和印度洋撤走,进入到南太平洋。随着这个战场的尘埃落定,这结果的得失,双方心中也几乎有杆秤。可以说,在别动军未参战前,盟军方面,在南亚战场还是占些上风的,虽然领地损失了一些,但部队的伤亡,却比轴心军少不少。可是,自从别动军突然参战之后,盟军便迅速的开始走下坡路了,因为,别动军这股新锐力量,不是一般的强大,而且是以全盛时期来针对已经有些疲乏的盟军,几乎是势如破竹的改变了战斗的进程。
在旁遮普邦的战斗,更是给了盟军以沉重打击,也正是这一战斗结束之后,综合的分析了一下利益得失的英国人,准备放弃印度了,于是才有了后面的大撤退。盟军在大撤退之前,部队近乎有三百万,其中的白种人部队也有两百一十万以上。而盟军方面经过考虑,选择只撤退白种人部队,也就是说,有两百万左右,哪怕在后面由于要阻击别动军的进攻抽走了几十万,也有一百六七十万的兵力。这种庞大的撤退,考虑的因素甚至比前世敦克尔刻大撤退还要复杂,而且还不是在他们熟悉的欧洲地区。何况,这世由于叶苏的到来,直接改变了敦克尔刻的结局,让这种让人振奋的撤退工作,根本就没有机会进行,这样。盟军就没有一个好的借鉴,从这里看,盟军在一开始的准备和考量,就有些不足,他们只想着,如果留下来,将全部覆没。所以,必须得撤走。
可是,对于别动军来说。他们清楚得却比较多,叶苏还特意的分析了一下前世敦克尔刻盟军能够成功撤退的因素,然后自己再站在进攻方考量一下。规避了曾经希特勒所犯的错误。首先,别动军以闪电攻势发起了庞大的攻击,甚至为了加快进度,不惜和已经成不了什么气候的印军合作,同意他们的一些条件。随后,别动军将陆海空三军的战斗协作,淋漓尽致的发挥了出来,一边派出海军部队在印度洋上堵截,一边利用手中的力量,在印度大陆集中一点。猛烈攻击。正因为这种快节奏,才打破了蒙巴顿的撤退计划,让他不得不分兵回援救急,导致很多士兵根本就来不及上船而全军覆没。在海上,叶苏似乎有些不惜结果。居然直接从南太平洋上抽出一支潜艇部队前来围剿盟军从印度洋撤走的部队,给盟军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可以说,撤退的进展和结果,令丘吉尔很不满意。果不其然,别动军战斗的的辉煌,比前世德国人在敦克尔刻表现的强多了。
最后的结果是。盟军方面,至少有一百六十万以上的部队参与了撤退,而最后,能够回到澳大利亚的,却只有八十余万,几乎一半的人损失在这次撤退的战斗中,重武器全部遗失,各轻型武器也没剩多少。这个结果,不说是多么大的失败,但至少,却让人不那么容易接受。如果这支部队没选择撤退,在最后给别动军和轴心军临死一击,也许会给别动军和轴心军造成不小的影响,可现在又选择了撤退,虽然有八十多万人的保留,但损失却又这么大。总之,这次的撤退对于盟军来说,有利也有弊,而他们几方,几乎一致的选择了规避这个话题,不再提了。
南亚战场落幕了,整个世界的形势自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欧洲地区,除了几个中立国,整个欧洲,都被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德国自然占绝对的大头)纳入囊中,中亚大部分地区也成为他们的附庸和占领区,至于东南亚地区、西太平洋地区和部分南太平洋地区,则基本为日本人所占。至于别动军,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所占领的地区最少,主要在苏联的远东、中部地区,现在还加上整个印度,因为,在盟军被赶走之后,德军和日军便自动的将他们所占领的地区给让了出来(不包括已经独立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地)。
当然,别动军在东南亚南太平洋也是有些领地,基本上还是当初从日本人那里拿过来的那些,还有斐济和汤加等几个小地方,现在依旧被别动军控制。虽然盟军在几个战场是一败再败,丢失了不少的领地,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也不全是坏处,至少,兵力更加集中了,不需要分兵作战,特别是像现在全世界战场的最核心:南太平洋战场。如今的南太平战场,无可厚非是整个世界的焦点,从别动军今年二月份参战以来,以美英为首的盟军一方,和以中日为首的别动军、轴心军一方,在这里整整的战斗了四个月。
四个月以来,双方的投入不可谓不大,特别是海军力量,可以说,这里几乎集中了全世界至少一半的海军实力,每次战斗损失的船只吨位,都至少是万吨级,甚至几十吨万级的损失,也不时的能够见到。
“南太平洋地区,这海底世界,都快要成为钢铁世界了……”这是丘吉尔所说的,他是在感叹,沉没在这一地区的舰艇,是多么的庞大的基数啊,可见战争的惨烈。
虽然战争很惨烈,但奇怪的是,双方都没能取得压倒性的优势,似乎实力相差无几似的,双方控制的区域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如今,双方交战的重心,还是在所罗门群岛一带,当初,盟军也是差一点就从别动军手中将所罗门群岛拿走了,大量的盟军部队都已经登上了岸,但最后还是功亏一篑,被别动军又给反攻送下海了。从这次失败以后,几个月中,盟军没有再组织这么大的登陆作战了,因为这种消耗,实在是太大了,美国人还扛得住,但英国人,却要谨慎不少,在胜率没有达到心中预期的话,他们不敢冒险行动。
不过,这次,却是英国人主动提出的要从新实行登陆作战,丘吉尔也拍板了,因为,他们找到了一个有利的时机。话说,这时间还得往回倒退半个月左右。当初不是南亚战场的战斗到了尾声了吗?别动军从南太平洋抽走一部分海军力量去印度洋追杀盟军败兵,让南太洋上的形势,有了些许微妙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英国人更清楚南太平洋上的具体讯息,虽说这几个月的战斗,双方的损失差得不是很多,但关键是,有些部队的损失,是可以迅速的补充回来的,而有些,则不那么容易补充了。比如日军的联合舰队,曾经号称世界巨无霸,与英国都不逞多让,也一度创造过不少的辉煌战绩,打了不少的恶战,有胜有败,前后损失的航母数量,差不多有十艘了。如果这个损失放到底蕴强大的美国人头上,他们顶多也只是心痛一下,可放到日本人头上,这个物资贪乏的国度,几乎让他们都快郁闷死了,补充的速度,远远比不上损失的速度。幸好当初日本人把别动军引到南太平洋,不然,他们早扛不住这种消耗而崩溃了。
“现在,日本人手中能够拿得出手的航母数量,也就三艘,加上别动军的两艘,再算上别动军的护航航母,他们总共也才不到十五艘的航母。而我盟军方面,美军一家都不止十五艘航母,还有我大英帝国的三艘航母,在澳大利亚南部还隐藏了一艘,现在也可以拿出来,数量上,我们完全可以压倒对手……”这是丘吉尔的考量,所以,在别动军抽走一部分力量到印度洋时,他便发现了这个战机,虽然这股力量并不大,但这似乎是一个信号。丘吉尔认为,这是叶苏错估了南太洋的形势和盟军的实力,这才在关键时刻还抽调一部分潜艇去了印度洋,所以,盟军就要在此时抓住这个机会,趁别动军方面有所松懈,奋力的打其一个出奇不意,如果能够重创别动军的海军力量,日本人,一边儿玩去吧。
罗斯福也认为,盟军要有所表现了,在各处战场一败再败,不管是对整个同盟阵营的抗击信心,即使对部队的士气,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盟军,需要一场大胜来挽回一些颜面。更重要的是,别动军和轴心军在南亚战场取得大胜,再过一段时间,他们肯定会把一些力量调到南太平洋来,到那时,留给盟军反击的时机更不多了,所以,眼下反而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趁对手大胜而有所松懈时,集中一股强大的力量,打一个反击,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战术。
丘吉尔的建议得到罗斯福同意,罗斯福表态后,美军很多高层也深表同意。于是,这项被盟军称为“霸王”的作战指示,迅速的开始启动了。这项行动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英军和美军隐密的集中海军主要力量重创别动军和日军海上力量;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取得一定战果后,迅速的实施反攻,预定攻占目标有所罗门群岛、斐济、汤加,以及新几内亚部分地区…
第五百二十九章 盟军的逆袭(二)
在6月初的时候,英国从澳大利亚南部秘密调来的舰队已经慢慢的进入到珊瑚海,然后向着所罗门海域悄然行驶过去,而美军方面,也特意调来了一艘在新西兰维修得差不多的航母,同时,将护航航母也抽调了十几艘过来……
在海上的准备,英国人和美国人已经做得差不多,在陆地上,为了掩人耳目,在澳大利亚的盟军,不在约克角半岛集结,反而在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城市汤斯威尔一带聚集,同时,也有不少盟军士兵在澳大利亚西部和西北部运动,做出一副要应对澳大利亚西部危机的架式。在所罗门群岛下方的圣克鲁斯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和洛亚蒂群岛,盟军一边加紧构建各种防御工事,一边集结兵力,俨然做出一副防守的姿态。
明眼人都知道,别动军和轴心军在占领南亚大陆之后,必然会向南太平洋发展,到时候,盟军面对的压力肯定会增大不少,盟军提前作各种准备,无非厚非。可是,谁也没想到,盟军俨然摆出防守的姿态,暗地里却是在准备着进攻的事宜。看这架式,这场战斗的规模不会小到哪里去,按理说,这种规模的战斗,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关键是双方在这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