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妖唐咨询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苦来哉啊………李思训今日对天起誓,余生之年,再不动笔画人!”
  
  我蓦然了悟了,看看厅室陇西郡公的那幅李子拓肖像图,那个白衣翩翩的俊美少年郎,和他肩头站着的乖巧的小黑鸦
  ——原来,难怪后世没有找到一幅,李思训大师堪称顶峰的后半生的人物画;
  ——原来,他的最后一幅人物画,挂在了我们咨询馆的厅墙上……
  
香香鸭脖
  香香鸭脖
  
  女帝在半个月后,给李子拓举办了轰动京城的葬礼,论起来,绝对是“厚葬”。 除了按照正三品的官员规格和待遇,武后还特地挑选了,很多希世的宝贝,作为陪葬品,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象历代唐王收集的珍藏中的极品之一 ——梁元帝萧绎的《芙蓉湖醮鼎图》,象波斯进贡的织法特殊的绫罗绸缎,象越窑秘制的刻了李子拓名字的白瓷茶具一套,象南海特地送上的红珊瑚长生树。
  而棺椁选择的是昂贵的东陵石,由十二位御用匠人雕刻成功,女帝御笔亲题“国之栋梁”。
  陇西郡公作为李子拓唯一在世的亲戚,却没有出行送葬。据说他当日眼见太液池画作消失,从宫中当日回家,就口吐鲜血,大病一场,在床上休养了两个月,都动不了。他传信给女帝,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李子拓的尸身,和太液池里打捞上来的那只小乌鸦,一同合葬。
  我们咨询馆全体同仁,在小李子落葬之后,集体去拜祭了一番,烧了不少纸钱,沉痛的敬献了我们的哀思。
  大家觉得,这事件发展的速度之快,犹如一场梦。回头惊觉,主人公早已飘然逝去,可望而不可及。徒留我们这群现世之人,苟延残喘的活着,继续品尝酸甜苦辣,重复着一天又一天俗不可耐的日子。
  
  话说李子拓固然是“风光”了,可也“风光大葬”了;
  所以,我们的日子虽然俗不可耐,但还是得,硬着头皮过下去。
  绿绮的春图小册子,被我用心的制作成精装本,拜托云嬷嬷在“浮香楼”搭售;一个月只出品二十册,价格定在五十两一份,销量却出奇的好。很多王孙公子哥儿,居然买了做为私家收藏。三五不时的秘密小聚会,有的人还拿出来炫耀一下,没有的人只能参与讨论,更坚定的积极订购的热情。
  等我听说后来买书的队伍壮大到不少官宦人家的狼女,家人买了作为陪嫁压箱底的货色时,我彻底要晕倒了。难怪何愁飞一度回来禀报,俺们的小册子在西市上,已经炒的价格翻了几倍。
  收入的八成,是归绿绮私人所有的。不过这个丫头,节俭的紧。
  我看来看去,她反反复复,最爱干的事,就是抱着她的钱袋,用水滢滢的眸子一眨不眨的盯着逐渐增多的银两,散射出绿幽幽的光芒;有一次小飞飞说,半夜经过她的门口,居然见房门大开着,此女托腮望银,用娇红的樱唇,微微勾起一抹若有若无说不清道不明的微笑……。。小飞飞吓的一夜没睡着。
  目前只有一件事情,能勾动绿绮花银子的心。
  她什么时候掏钱最爽快?不用说,一定是去西市大门口,“香香鸭”他家,排队购买最轰动长安,男女老少,皆喜品尝,哦,是“啃”的独家秘制产品——“香香鸭脖子”!
  其实,这始作俑者,说说居然还是我。
  那日跟随阿离从皇宫中赴宴回来,绿绮就缠着我问,最大的收获和感触是什么。
  感触不用多讲,姑射仙子的“风华绝代”,她称第二,谁敢称第一?
  收获最大的么?我理直气壮的坦然道:“皇宫的全套夜宴,也比不上一盘,“香香鸭脖子”!
  绿绮眼巴巴的望向离,某离居然这次没有珍惜自己阳春白雪的形象,就小吃应和了我。绿绮立刻得到结论:“香香鸭脖子”已经深入人心。
  更让她欣喜的是,鸭脖子还不是御厨做的,而是民间产品,就出自咱们长安的西市。于是,她立刻约了何愁飞,第二天一早去买。
  何愁飞那个兴奋的哟,我看八成是当成人生的第一次约会了。虽然在我看来,绿绮这个邀请,就象平常拉我去菜场买菜一样,见到旁边有人就抓。
  哎?要不要提醒小飞飞也是难题之一啊……。
  他们俩隔日趴趴走的结果,就是到了那里一看,人家排队的长龙,已经挤到巷子口带拐弯了。有热心人员还自动维持秩序,坚决不允许插队现象出现。
  “香香鸭”这个店面,有些规矩特别奇怪。
  比如,他们家的主持,姓林,是个正正经经的蜀中汉子,操一口长安话,还带着浓重的蜀地口音。林老板矮矮胖胖的身子,却带的是两个高高瘦瘦的徒弟。
  两个徒弟长的都挺俊,不过风格绝对的不一样。
  大徒弟长保,斯斯文文的,讲话慢声慢气,待人极为和蔼,你问什么,他答什么,还随时附赠笑脸一份;技术活干起来也不撂挑子,师傅说什么,他就做什么,苦活累活都抢在师弟前面干,小事情也办的周到细致,中老年妇女尤其喜欢他,夸他人好又勤快,堪称“师奶杀手”。
  二徒弟明风,比长保要小四五岁,心态也自然差上一截,小伙子就是明媚的一阵风:阳光,可爱。娃娃脸上,经常带着一丝天真,对客人们热情极了。他被分配的是鸭脖子出锅后,最滚烫的时候由师兄捞出,他来分装的活计。每个“香香鸭”店自备的小竹篾篮子里,二十个鸭脖子,既要装的快,还要数的准,一个不能多,一个不能少。他标准而熟练,流畅而帅气的动作,吸引了不少大姑娘盯着眼睛一眨不眨。
  林老板给自己的“香香鸭”店门口,贴了张大白纸,上面请先生明确的写了:本店鸭脖,每日早上辰时准时开卖。八十个下锅,一篮二十个。每人限买一篮,每晚申时三刻收工。
  其实,林老板每天卯时就开门了。他都是带着徒弟们,当着来往大家的面儿,先做好准备工作。徒弟们清水洗锅,柴火点灶,女儿平时不出门,在家里编小竹篾篮,老婆周媒婆只管忙前忙后的收银子。
  听说林夫人以前是长安城里出了名的媒婆,成功在她手上的佳话不胜枚举。后来丈夫开鸭脖店面、发达了,她才歇下来,只帮着做这项买卖。
  林老板自己,是每天都要在开门前后院里,上演杀鸭绝活的。卯时一过,就能听见他家里面,嘎嘎的鸭子叫。有好事分子爬在墙头探望过,听闻他是在鸭群里,双脚稳站如根,长臂一捞,先逮住一只鸭子,然后左手掐住鸭脑袋,右脚踩住鸭身子,就这么挥刀“吭吭”两下,一段鸭脖子就此OK。
  长保早在前面,架好两口大锅,一口是去血煎煮,下一口是明火油炸。明火油炸的那口,特别之大,即为号称“香香鸭”镇店之宝的——“香香锅”。
  林师傅让明风清洗干净好鸭脖后,自己亲自用特地调制的配料,码好腌完,带到前面。长保当着所有顾客的面,新鲜下锅,煮毕林师傅操刀油炸的时寸。
  明风一手把盛好鸭脖的小竹篾篮交给排队的,周媒婆一手收钱。
  看见油是好油,鸭是活鸭,脖子新鲜出锅,口味又非同一般的好,群众们哪里还有话说——排队买呗!
  每天每人就一小篮子,其实,绿绮明摆着就是带何愁飞去凑数字多买点的。她对于“香香鸭脖子”的评价,已经到了——色味俱佳,齿郏留香,饱满酥嫩,回味无穷的地步。
  我和离也喜欢吃,但是比她有节制。因为在离的带动下,我俩的首选零食,是菊花干。
  这个丫头,迷起来不要命。每天早晨起排队,成了她的首要工作。考虑到人家也就这点爱好,我们咨询馆的同志们,全部容忍了。
  就在绿绮的轰轰烈烈的啃了几个月鸭脖子的当口,终于在六月十九观音会这天,她垂头丧气的回来。
  “怎么今天空手而归?鸭脖子呢?莫非路上就全吃完了?难道你的速度又精进了?”我不解。
  “没,没买到。以后也许都不会买到了。”绿绮的口气要多哀怨有多哀怨。
  “咋的啦?”我遗憾的问。
  “林师傅今天早晨,死了——死在我们所有排队的眼皮底下,死的那个怪的哟………。”绿绮满脸菜色。
  
  
死法离奇
  死法离奇
  
  我们一起围了上去:“快点说说,究竟怎么回事?”
  绿绮无力的到残的重述了当天早上,事发经过:
  原来,一清早,绿绮就和其他老顾客一样,急匆匆的赶着排队了。夏日白昼长,天亮的快,香香鸭脖店地理位置又在西市口,来往的行人自明德门城门开后,就没有停下来过。
  这样热闹的气氛里,最诱人的,就是那无处不在的鸭脖子的香味……。。明明店家还没有开工,香味就在空气中,四散漫溢了。作为佐证,是林师傅在这块小地方,开店至少已经五年。那股子“老”味道,令人垂涎欲滴。
  没开门前,不少排队的人都是相熟的面孔,自觉的站着没事还你一言我一语的闲聊几下。东家长里家短,天南海北什么都有。只要起的是个众人感兴趣的头儿,自然就有好事分子往下接。
  今儿早晨八卦的主题,是“香香鸭”他家的奋斗史,起源于魏大婶的一句感慨:“没想到,“香香鸭”如今也有被选进宫的一天啊………“
  绿绮上次听了我和离赴宴的感受,忍不住就接了茬:“是啊,听说当今圣上,可喜欢吃“香香鸭脖子”呢!说实话,做的真是挺好的………“
  旁边柳大爷继续说:“闺女,俺在长安城里,可是住了一辈子喽,告诉你,这“香香鸭脖子”,口味绝对是独一份!老汉我还以前真没尝到过!“
  又有人往下说:“林师傅开这个店,好像也就是近五年的事情啊!记得以前西市口,是卖茶叶的。那家掌柜忒抠门了,总是以次充好,结果绿茶卖不过永达巷“茶茶坊”的碧螺春,红茶卖不过西市里“燕子晴”的祁门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