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妙拾回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华反复考虑过后,终于给秦大管家去了信。这一决定是她反复思量过后方定下的,平羽说得有道理,对方既然没有在遭遇苦难的时候因为她孤身一人而抛弃她,她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即便她和秦丽娘的性情习惯是那么的不一样,可是这么几年过去了,不管是谁都会有所变化的吧?将来的路还长,她不能因为惧怕就逃避。
  休弃与奢望
  她在信里谈及了自己在京城的生活,也把永宁坊的宅子修缮的事说了说,并且以极为热情的口吻邀请秦大管家进京,只是建议他不要太早过来,最好是等到了二三月份河水解冻再出发,这样一路上都可以坐船,不至于太过辛苦。
  信发出去,她也稍稍松了口气,若不是平羽的那番话,她此时仍钻牛角尖呢。
  大家欢欢喜喜准备过年,有人却不期而至。
  张氏自从被送回娘家,便没有一件顺心意的事。父亲知道她被遣回来的原因之后,拿着篱杖便要打她,若不是她躲得快,又有母亲替她拦着,一顿好打是免不了的。家里的几位嫂嫂表面看上去和和气气的,可是一到有事的时候便推三阻四,不是说这个没有,便是说那个价贵,好在还有母亲坐镇,她回来的时候身上也带了不少钱,若非如此,娘家铁定是待不下去的——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她整日只躲在屋里唉声叹气,也不理会外面的事,到了腊月扫尘时候,她的嫂嫂们看不下去了——哪有嫁出去的女儿在娘家过年的道理?再说这个小姑子向来爱惹是非,不是个招人喜欢的,于是枕边风一吹,第二日张氏的哥哥们便在二老面前提出来应该把妹子送回邓家,不管怎么样,她总还是邓家的媳妇儿,没有在娘家过年的道理。
  张家老爷深以为然,张家夫人却不干了,和女儿一起在家里闹了好几天,死活不愿意让女儿就这么回到邓家,用她的话说就是“我女儿怎么能自己回去?好歹也要邓家的人来磕头赔礼才成”,最终还是张家大家长一句话一锤定音,“除非她被邓家休回来,否则不许她在家里过年!”
  这一回被派到邓家的仍是张氏的大哥二哥,两人也不指望这个妹子能说什么好话,索性也没跟她打招呼,备下礼品便径直去了邓家。
  两人在邓家陪着笑脸说了一大筐的好话,才令邓知信松了口,“若不是看在两位这般通情达理的份上,我断不会再让她进邓家门,只是她性子一向如此,我也不指望她有什么大变化,但凡她能对我娘亲恭敬些,我也不至于……看看什么时候方便,我派人去接她。”
  能让邓家这边派人去接,也算是全了张家的脸面,张家两兄弟忙不迭的答应了,又陪着邓知信喝了半晌的酒,才晕晕乎乎的上车走人。
  邓知信再不乐意,也要卖张家一个面子,何况他那位连襟早就和他打好了招呼,最近上边新来了一位将军巡阅各处,此时若闹出后宅不宁的消息,恐怕会给上面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他心里虽然不愿意张氏回来给娘亲添堵,却还是不得不接她回来,只是他打定了主意,只要张氏一回来便把她留在家里,找两个人看着,轻易不许她出门。
  张氏因为丈夫只派了几个她常用的婢女和仆役却没有亲自过来接她而大发雷霆,杵在大门口不愿意离开,磨蹭了半晌,却在看到张家老爷挥舞着篱杖冲出来时吓得立即跳上了车,头也不回的离了娘家。
  一路上她忐忑不安,问了身边的婢女一些关于家里的情况,得知自家丈夫每天都回家歇息,并没有在外留宿,不由松了口气,随即想到另外一种可能,一把抓住了那叫秋莲的婢女,“秋莲,我问你,老爷这些日子在家里召谁伺候了没有?”
  秋莲心里一惊,想起前几天被赶出书房的秋意,低语道,“秋意给老爷送茶水,不知道为什么被训斥了……”
  “啪!”
  秋莲捂着脸,惊慌的垂下了头。
  张氏怒斥道,“有作死的你不知道拦着?!”
  秋莲哭道,“奶奶——秋意说老爷让她去伺候,我们不敢拦着……”
  张氏恨恨地瞪着她,伸手掐了她一把,“回去再收拾你们!给我捶腿!”
  张氏回到家里,先把家里伺候的人都召集在一起训示了半天,又把她离家之后不太安分的几个丫鬟婆子好好收拾了一番,打的打,卖的卖,等到底下人大气也不敢出一口的时候,她方才满意的端起了茶盏饮了一口,“老爷什么时候回来?姑娘呢?怎么这么久还不过来,田氏干什么去了?”
  下面的人都不敢说话,唯有张氏的乳娘洪氏上前低声道,“老爷把姑娘送到那边去了……”说着,手指往隔壁指了指。
  张氏怔住了,随即将茶盏重重的一放,阴着脸站起身,随手指了几个人,“跟我走!”
  “奶奶!”洪氏见她神色不对,急忙跟了上去,低声劝道,“有什么事不如先等老爷回来再说?这大过年的……若是再惹恼了老爷……”
  张氏停下脚步,转过脸来冷笑几声,“乳娘,你是不是糊涂了?我的女儿怎么能让那样的人抚养,我不怪你没拦住,可你也不必拖我的后腿,今儿我是必要把红儿接回来的!”她走了两步,又停住脚步,“乳娘扣半年的月钱,下次再犯扣两年月钱!”
  她带着人气势汹汹的来到了隔壁宋氏所住的宅院门前,却被铁将军拦在了外面,里面的人任凭她让人怎么敲门也不开,只说不认识她不能开门,将张氏气得几乎要骂人,两边僵持了许久,围观的人渐渐增多,张氏顾忌丈夫的怒火,只好带人回去了。
  晚上邓知信回来后,宋氏言及白日里张氏上门闹的那一场,“你若愿意休便休了吧,有这样的媳妇,我一日也过不安宁。”
  邓知信紧攥拳头,强忍着怒火,低声道,“娘,您且再忍一忍,等过了上元节……您先帮我把前院收拾出一间房吧,我这些日子说不定就过来住了。”
  温华帮着梁氏和面蒸馒头,虽然有瑶珠和滴珠帮着打下手,却也忙了整整一天,此时累得恨不能倒头就睡,她迷迷糊糊的洗漱了,迷迷糊糊的进了屋,听见有人喊她才注意到大哥邓知信也在,她喊了一声大哥,便又眯上了眼睛。
  邓知信见她这样困倦,便对宋氏说,“娘,我先回去了,让妹子早些睡吧。”
  温华困得直点头,听闻此言有如得了大赦一般,睁开眼睛感激的朝他笑了笑,虽然心里有些舍不得让他走,到底还是困意占了上风。
  过年的这十几天里,温华再也没见过张氏,反而是邓知信,从大年初二起便搬了过来,随身只带了些许衣裳被褥和半箱子书册,住进了前院的一间客房里。
  温华暗暗向别人打听过张氏的情形,却是谁也不知道她如今是个什么情形,直到正月十六那日张家又派人来,她才知道邓知信在当天一早给了张氏休书。
  她和滴珠两个趴在二门那儿偷偷向外张望,前院里热闹得很,有张家的人,有大哥二哥,还有大哥请来的几位好友,里面却没有大哥的那位同僚兼连襟。
  “刚才你去端茶,里面的人都说了什么?”温华捅捅滴珠。
  滴珠想了想,“张家的人一直在说邓家做的不对,劝大爷收回休书。”
  “还有呢?”
  “还有……张家的人说大爷和大奶奶成亲没有几年,有些意见不合的地方也是在所难免的。大爷急了,说大奶奶不孝顺,把太太给气病了。张家的人不信,大爷就让人把邻里都叫来作证,张家的人不让叫,说这事儿传出去对大奶奶的名声不好。”
  “然后呢?”
  “然后奴婢就被人赶出来了。”
  “切——你不会多听一会儿?”
  “姑娘,奴婢吓都吓死了——哪儿还敢留在那里?”
  温华瞥了她一眼,戳戳她的额头,“狡辩。”
  “姑娘——哎呦!”滴珠抱头。
  “哎呦!”温华也抱头。
  “你们两个嘀嘀咕咕看什么热闹?回屋去!”平羽没好气的一人敲了一记,他身上厚厚的棉袍裹得紧紧的,一副出门见客的打扮。
  滴珠连忙施礼,“三爷!”
  温华瞪了他一眼,“平羽哥,你出门?怎么不带着明昼?”
  平羽看看日头,“我去前面看看,婶子和二嫂在后面不放心,你去陪陪她们吧。”
  温华又朝前院的方向看了一眼,吩咐滴珠,“你去厨房烧些热茶,一会儿端到堂屋去。”
  等滴珠一走,温华立即拉住了平羽,“你说,这回休得成么?”
  平羽看了她一眼,慢悠悠的说了一句,“即便休了又怎么样?”
  温华被他这一句话问住了,不明所以的看着他。
  平羽往前又挪了半步,靠近她低声道,“这事儿跟你有什么关系?那些不该有的念头还是趁早打消了吧。”他见温华仍然呆呆的看着他,面上露出一丝无奈,“你这个傻丫头,真当别人不知道你的心思么?我都看出来了,何况别人?快把你那心思收起来吧,你想的这事儿是没有结果的。”
  温华惊醒过来,掩饰的转过脸去,“你说什么呀?我能有什么心思?你倒是说说看?”
  平羽见她这个态度,也不多说,只是道了一句“你好自为之”,便甩袖离开了。
  温华面色复杂的望着他的背影,咬了咬唇,满怀心事的转身去了厨房。
  书院报名去
  张氏最终还是没能回到邓家,当然,邓知信也做了让步,在张家的要求下,他重新写了休书,原本那张休书上的“不侍翁姑”被改成了“善妒”,并且请了邻里作证,当日便报到官府备案了,自此,张氏的存在彻底淡出了邓家人的视线。
  原本隔壁的那座张氏嫁妆钱买下的院落也很快易了主,新房主是一位外地迁来的举人老爷,官话说的半生不熟,为人却很和气,逢人便是三分笑意,他也是如今柳庄里学问最高的人了(宋氏他们所住的村落名为柳庄,名字源自村口有一座古柳),他来了以后,不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