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妙拾回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邓知信琢磨了一番,道,“就选茜草’‘茜’吧?娘,您觉得呢?”
  儿子说自然是好,宋氏应道,“成,就这个吧。”
  温华将果盒放在一边,也拈起一块咬了一口,看着大哥邓知信笑模样,心底掠过一抹淡淡失落,到底不是自己,终究……
  元元吃完了手里,眼巴巴瞧着桌子上果盒,果盒离得远,再加上还有邓知信这个大哥在——大哥平日里最是严厉,前几天饼儿背诗没背下来还被训了呢——她便不敢自作主张去取点心,只得蔫蔫喊了一声“姐姐……”
  温华意识到自己又陷入胡思乱想,便不免骂了一声没出息,听见元元喊她,视线移过去,正瞧见她眼馋地盯着桌子上果盒看,愣了一下,随后便觉得有些好笑,这小丫头在几个孩子里辈分最长,年纪最大,平日里在红儿、粥儿和饼儿面前将“姑姑”架势摆得足足,几个小家伙倒也听她,这会儿这个馋模样儿,倒让人真想把她搂到怀里搓巴几下。她转身取了几块点心,又倒了茶水连同点心一起放到了炕桌上,“你们都坐过来吃,别挤着弟弟了……别总干吃点心,要多喝水。”
  她虽然因为久居书院缘故很少回家,但是每次回到柳庄,都会给几个孩子捎带好吃好玩,又有耐心陪着他们玩,再加上年龄差距不大,因此几个小家伙总是爱黏着她,也愿意听她话。
  见几个小虽然眼睛都舍不得离开茜儿,到底安分了许多,老老实实围着炕桌吃东西,她笑了笑,对宋氏说道,“娘,刚才二嫂使人来说再有两刻钟就能上饭了,大哥是在这边吃还是去陪陪嫂子?”
  邓知信没有犹豫,“我在这边陪娘吃些吧。”
  宋氏听了却直摇头,“你媳妇这些天吃饭得注意呢,你去看看她,就在那边儿吃吧,嘱咐她把该吃都吃了,别挑嘴,要不然苦不光是孩子,还有她自己。”
  邓知信已经当过一回爹,知道产妇坐月子时候最是金贵,不亚于怀孕之时,若是为了以后子孙多多繁衍,照料月子时就更需小心谨慎。
  说起来,他经历了一次失败婚姻,和卢氏成亲后夫妻二人相敬如宾,并不像初婚时那般看重妻子,只因为卢氏性情柔顺,自从嫁进来便专心侍奉婆婆,平日里对弟弟妹妹也礼敬着,不摆长嫂架子,在家务上亦守着本分,从不逾越,日子久了,他待卢氏便也渐渐亲和了许多。
  他知道自己母亲面上虽然严厉,却最是心慈,想到卢氏平素柔顺和她怀孕时黯淡面容,不由生出几分怜惜,便站起身,“知道了,那我就去那边看看。”
  待邓知信走了,宋氏叫过温华,“下午就把茜儿送回你大嫂那边吧。”
  这句话倒让人诧异,温华眨眨眼,“嗳?……您不是想抱过来养着?”
  宋氏扫了一眼屋里孩子们,摇摇头,“你大嫂坐月子,你二嫂这些日子又代我操持家里事儿,我在屋里也闲不得,光是守着这几个小就够操心了,还是让茜儿跟着他娘吧,再说了——坐月子又不是生重病,何况还有奶娘和嬷嬷帮着,累不着她。”
  听到这一番话,温华不免为宋氏心疼,又老话重提道,“我让大管家给您送几个妥当丫鬟过来吧?让丫鬟陪着元元他们玩,反正是在您眼前,磕着碰着有人帮着拉一把,好歹您也能歇歇。”
  宋氏没有回答,只是眯了眯眼睛,抚着肩膀,道,“这儿有些不舒坦,来给娘捶捶。”
  温华赶紧爬上炕跪在宋氏身后帮她揉捏,过了好一会儿宋氏也没说话,温华憋不住了,“让大管家挑几个老成,娘……”
  宋氏仍然摇头,“我这把老骨头,干了一辈子活儿,也没怎么生过病,临老了,不用干活了,偏偏这儿疼那儿疼,让人不自在。……家里拢共就那么几个人,哪里要那么多人伺候?再说还有你二嫂和瑶珠替我看着……”宋氏说到这里,停了一下,又道,“先前媒人来时候不是也带了家眷过来?那些奶奶太太们哪个不是身边带着五六个小丫头伺候着?可见这大户人家是极讲究排场。若真是有好,你还是留下使唤吧,将来到了婆家也该有几个得用人。”
  宋氏担忧她知道,只是她自己身边并不缺少伺候人,何况这两年讠周教出不少丫鬟,分了上中下三等,其中有几个还是专门为了宋氏而讠周教,于是她仍旧劝道,“大嫂那边儿还有三四个人使唤呢,您这儿就只有瑶珠一个,实在是少了些,再说过两年瑶珠也该嫁人了,总不能把她留成老姑娘吧?大嫂之前要往这边儿送人,您没收是因为那本是伺候大嫂,不好跟儿媳妇抢人,可外面人不明白,以为大嫂不孝顺呢,保不齐要议论咱们家不好。”
  这话说在理,宋氏犹豫了,便有些迟疑。
  温华想起这次带回来东西,想要再劝几句,见元元和粥儿他们一个个睁着眼睛瞧着自己,便轻轻咳了一声,“你们几个去找滴珠姐姐,她有好东西给你们!”
  等孩子们都去了西屋找滴珠,温华才从袖筒里抽出来一个信封,低声道,“娘,我给您置办了块地,三十顷中田,带着两口井和一个小庄子,还有座新盖二进宅子,这是地契和房契,您收好了。”
  “这是干什么?我又不缺钱花……”宋氏把信封又塞回温华手里。
  温华也不啰嗦,未等宋氏拦着便直接开了炕橱放进了抽屉里,转过来攥着宋氏手,“这可是我孝敬您,您要是不收,就是不待见我了!”
  宋氏还要拉橱门,温华一屁股坐过去挡住了,宋氏拉着她胳膊,叹道,“你这孩子,明年就成亲了,怎么还这么大手大脚?银子岂是好挣?”
  “知道——”温华看着宋氏日益增多白发,心里一阵惆怅,挨着宋氏钻进她怀里,喃喃道,“我知道娘疼我,可这是女儿孝顺娘,你可不能推辞!明年我就十五了,等成亲了就不能常回来了,想要什么时候来看看娘,还得婆家同意才行,不能在您身边孝顺您了……大哥二哥如今虽说没有分家,可以后难免没有摩擦,要是您在这边住得烦腻了,城里永宁坊宅子我让人总是收拾干干净净,到了夏天若是嫌热想寻个清静地方,庄子上新盖宅子也不错,”见宋氏仍要推辞,她婉言道,“这是女儿孝敬您,你就别推辞了,以后要是大哥二哥分家,这田地也别分了,每年总还能有千八百两银子出息,您拿着这笔钱,他们谁也不敢给您甩脸子看!”
  说到这个,宋氏心里也不好受,儿子们都是孝顺,只是有时候粗心,一些事情就忽略了,儿媳妇们虽好,可到底不是从她肚子里出来,两兄弟再好,也终有分家一天,如今虽还未分家,媳妇们亦有各自小心思,不像这个女儿,虽是半路进邓家,却掏心掏肺孝敬她,她这个做母亲不好偏帮,有些事情当作不知道也就过去了,女儿这一番心思终究珍贵,她再推辞恐怕就要给女儿增添愁烦了。
  有时候想想,这日子过得飞快,一眨眼就过去了。当初这孩子来到家里时候才八岁,如今也还不到十四岁,可眼看着明年就要议婚期,虽说这孩子比别家闺女都要懂事,可在她眼里还是个身量未足孩子呢。
  然而她虽舍不得女儿,到底也已经定亲了,不能真把她留成老姑娘,想到她平日里为人处世,宋氏叹了口气,替温华挽起鬓角碎发,“你大哥二哥一向孝顺,我这个做娘也受不了什么委屈,只是你——别人看着你温顺,实际上却是个犟脾气,又总是为了家里人操心,若是在家里也还好,只是到了婆家却需谨慎,闲事不要掺和,好事也不要多管,你若是能过得好,家里也能跟着少操些心,以后到了婆家就要守婆家规矩,这是立身根本,各家媳妇都是这般熬过来。”
  宋氏给她讲这些,已是说得极为委婉了,她怕女儿不晓得为媳之道将来会吃亏,又怕讲得太明白了会吓着女儿。然而对于温华来说,她上辈子已是嫁过一次了,虽然那时婆婆早亡,她没有机会去体会“被压迫儿媳妇”是什么感觉,却从别人那里听到过不少婆媳斗法段子,其中矛盾冲突精彩和激烈不亚于任何一部小说和电视剧,她也因此很是庆幸自己上面没有婆婆压着。
  如今却不一样,她未来婆婆还很年轻,还不到五十岁,而且听说性情不是个温柔,颇有些古怪,这就更让人不安了,自家门第和颜家这种高门大户相比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儿,将来嫁过去总要面对,与其到那个时候陷入被动,倒不如现在就开始筹划,应该……不晚吧?
  平羽的客人
  三日假期转眼就过去了两天,温华知道能请到假已是难得,自己不可能拖到第四天早上再回去,那样话,未免显得太过不知轻重。
  因此,在第三天吃完了早饭,她便离开了柳庄,往城内而来,剩下大半天她打算回永宁坊看看。
  永宁坊宅子还是老样子,这两年生意做得顺风顺水,手头松快了不少,不仅在京郊买了地,宅子里也添置了些花木和摆件儿。
  如今这里仍然是大管家秦远和春桦嬷嬷在打理,只是大管家年纪大了,精力不如从前,从今年年初开始他便陆续将一些琐事交给了底下人去管理,偶尔过问一下,倒没出过什么岔子。春桦嬷嬷虽然白发越来越多,整个人却显得干劲十足,把后院丫头婆子们管得规规矩矩,她三个孩子如今都有了差事,老大在车马房,去年成了亲,娶是管花园秦富家女儿,剩下两个孩子也都有了差事,小儿子在前书房伺候,小女儿则在针线房。
  温华虽然时常不在永宁坊居住,可对于底下这些人小动作还是有几分了解,虽说是世仆,可这么些年下来彼此通婚,多是沾亲带故,要不然当初秦家出事时大管家秦远也不至于能够一呼百应,将分散二百多口人再次聚集起来,说得直白些,谁家没有自己小九九?不过是利益相关罢了,她虽不是能够被人随意拿捏软和性子,却也从未妄想过要得到别人毫无保留忠心。
  在书院时,女先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