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妙拾回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半职,当然,更多的人会选择等到来年二月时参加会试求取进士,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平羽除了过年的那几天暂时放下了书本招待客人,其他时候便是埋头苦读,偶尔出门也是去拜访书院的先生或同窗,交流读书心得。为此,宋氏特意嘱咐家里人,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谁也不许去打扰平羽,平日里的吃用也都将好的供给他。
  温华想到的是,颜恕也要参加乡试,乡试的时间和婚期都在八月,不知道他最近在忙什么?
  颜恕最近真的很忙。他的功课在书院里处于中流偏上的水平,这是他比别人更加勤奋努力的结果,也因为家族的支持和朋友的帮助,他知道和那些天生会读书的人相比,他并没有什么优势,但他也知道自己是幸运的,八月份他能参加乡试,这个名额是家里帮他争取的,如果考不上,不仅家人失望,更会让家门蒙羞——何况八月也是他成亲的日子,当初的诺言如果不能实现,他又有何面目站在温华面前?到时候恐怕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
  为了他的婚事,家里决定把他一直住着的院子修整一番好迎接新人,这事儿他本该多用些心思,无奈时间太紧,唯有读书读得疲乏之时才强迫自己离开临时居住的书房,回院子里看一看。
  匠人们正在整理房顶上的瓦片,院子里堆了不少砖瓦和石材,颜恕盯着院子琢磨了一会儿,吩咐管家说道,“等收拾得差不多了,把这些竹子都拔了。”
  “春泽!”
  颜恕转过身来,意外的瞧见安郡王府的四爷楚濂正站在院子门口笑眯眯地看着他,忙迎上去,笑道,“你怎么想起过来了?”
  “后天就要回书院了,怎么样,出去走走吧,青瓦堂这个月提前了两天出书,正好今天我还约了悯溪,一起去吧?”他笑嘻嘻地揽住颜恕,“怎么着,媳妇还没进门呢,就开始怕起大舅子了?”
  听到对方打趣自己,颜恕摇摇头,微微一笑,做了个“请”的手势,“这地方太乱,先去我书房吧。”
  到了书房,楚濂也不当自己是客人,懒懒的往椅子上一仰,把一册用蓝布包着的厚书丢给颜恕,“喏,给你的。”
  “这是什么?”颜恕打开来一看,发现竟是过去几届乡试前二十名的应试文章,不由大喜,“你从哪儿弄来的?我正想寻它呢!”
  楚濂得意地拿出扇子“唰”的展开摇了两下,又变戏法似从怀里拿出一本薄薄的册子,“这个也是给你的。”
  颜恕迫不及待的接过来翻开,才看了一眼就丢了回去,面色微红窘迫地瞪着楚濂,小声道,“拿这个干吗!”
  “咦?唔——原来你知道这是什么啊?”见颜恕一脸的不自在,楚濂立时笑得像只偷了腥的猫,“以前我们看的时候你不是装睡就是往外跑,我还以为你不敢看呢,原来早就见识过了啊!”
  春风尚冷冽
  一忙起来,时间便过得飞快,眼看着马上就要到二月了,天气虽然渐渐暖和起来,却还不至于立刻换下厚棉袄。
  温华这些日子在邓家休养,每日里就是绣绣嫁衣,看看账本,逗逗孩子们,永宁坊那边每隔几天就会将她要看的消息和账册送过去,因为有这些东西,她倒真没闲下来,这不,颜先生(颜四姑奶奶)来信推荐了一家名为“丰圆泰”的银楼,建议她可以去看看,据说那家银楼出的金器银器价钱上虽然比别的银楼稍微贵些,却是京城里的老字号,最是货真价实,其工艺之精湛在京城可谓首屈一指,而京城流行的样式在那里也几乎都能见到。
  她琢磨着是该抽空回趟城里,去永宁坊看看,再去潘府瞧瞧戴清欣。
  戴清欣和她哥哥跟着他舅舅从赫城回来,到达京城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九的晚上了,过了年她来信说潘家老太太让人将自己隔壁的院子收拾出来给了她,那里原本是她母亲出嫁前住的院子。
  温华一直没有抽出时间去探望她,一是过节忙,二来她的亲事将近,许多事情需要去做,忙着忙着便将出门访友的事情给忽略了。
  今天恰好平羽也要出门,温华一合计,便决定和他一同进城。
  知道她要去找戴清欣,平羽道,“我和同窗约好了的,今天中午要在福宁楼见面,先送你去潘府,我再去赴约。”
  温华回忆福宁楼的位置,“那样岂不是绕远?你还要再返回来,还不如你在福宁楼下车,我自去找戴清欣。”
  平羽在这件事上却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行,我送你过去。先前上元节那几家官眷走失案子,京兆尹到现在还没破案呢,小姑娘在外头更得小心。”
  温华暗自吐了吐舌头,知道这事儿不容更改,便不再提起。
  然而两人没有料到今日因有藩王出京,从朱雀大街一直到明德门都戒严了,不管是出城的人还是进城的人都被堵在了城门口,两人再想改走别的城门,却因为周围人多车多太过拥挤无法掉转车头而放弃,只好按耐下焦急,又等了一个多时辰才得以入城。这下子时间上就来不及了,然而城内的街道上不允许车马快行,何况道路拥挤,即便再焦急也得忍耐着,眼看已然日上中天,离福宁楼却还有两座坊这么远,温华将车窗帘掀开一个小角,看看平羽,见他微微皱眉,便轻声招呼他道,“要不先派个机灵的小厮过去说一声?省得让人家久等。”
  平羽眉头一动,点了点头,向跟在身边的人吩咐了几句,立即便有一人驱马前行,快走几步往福宁楼赶去了。
  一行人就这么随着流动的人群不快不慢地走着,快走到福宁楼时,温华又劝道,“三哥,要不你先去会朋友吧?这里离戴清欣那儿也不算太远,又不出城,不用太担心。”
  平羽没有答应她,“那边儿都是书院里的同窗,让他们等一等就是了,耽误不了——”
  “三哥?怎么了?”
  平羽朝她摆摆手,“帘子盖上,有人过来了。”
  温华听话的放下帘子,犹豫了一下,将一块丁香色的烟水盖头用两只花钗固定在发上,覆住额头和眼睛,又将脑后水色大氅的兜帽提起来戴上,这才放下心来安坐车内。
  行了没有几步,就觉得车身一顿,停了下来,她扶着车厢侧耳听外面的动静,过了一会儿,平羽在车窗外喊了一声妹妹,温华将窗帘微微掀起一角,“三哥?”
  “没什么事。不去福宁楼了,我们先送你去潘府。”
  我们?温华犹豫了一下,“是谁来了?你们不去福宁楼,要去哪里呀?”
  平羽靠近车窗低下头,“颜六和安郡王府的四爷楚濂过来了,本来和他们约的在福宁楼碰面,这会儿那边儿不太合适,所以改去绿堤,那里离潘府不远,你等我去接你,最多两个时辰。”
  温华心里一动,又将车窗帘拉开了一些,然而只看到了自家的婆子丫鬟和路人,别的什么也没瞧见。
  这时却听平羽轻咳一声,温华知道自己的意图被识破,不禁微微感到尴尬,低下头去弱弱的回道,“我知道了。”
  到了潘府侧门,温华在丫鬟的扶持下下得车来,侧过脸去朝身后看了一眼,这条安静的窄路的尽头有两个人骑马停在那里,他们的身后跟着不少随从,只是从这个距离,再加上背光的缘故,看不清对方的面容。然而她的目光也只是这么一扫便又转过脸去,听着平羽的嘱咐点了点头,便跟着潘家派出来迎客的嬷嬷进去了。
  待得平羽反身来到二人面前,颜恕仍然痴痴地瞧着那个方向,平羽若有所思的打量了他一眼,轻斥一声,“走了!”便打马当先离去。
  楚濂用胳膊肘捅捅颜恕,“回魂喽——”笑嘻嘻的也掉转马头离开了。
  眼见得那二人离开,自家少爷仍是一动不动,海茶骑马凑到颜恕身边,“少爷?濂四爷和平三爷已经走了……”
  颜恕恋恋不舍的又看了一眼潘府的侧门,“嗯,走吧。”
  再见戴清欣之前,温华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却没有料到戴清欣并没有如上次那般哭泣不止,反而表现得落落大方,极为热情得体的把她请进了自己屋里。
  温华诧异地看了她一眼,顾虑到此处还有潘家的下人在场,便没有说什么,只斟酌着词句问了她母亲的后事办得怎样,又拉着问她这些日子身体如何,见她强忍着悲伤一一回答了,不由心生感叹。两人说了会儿话,戴清欣说自己饿了,让身边伺候的嬷嬷去取些茶点来,等那嬷嬷一走,她立刻就拉着温华进了里面的卧室。
  “温华姐,你身上带钱了么?”
  温华约莫能猜出什么缘故,立即把身上的一个绣着玉兰的粉色荷包取了下来,“要多少?这里面是一百两的银票和几个银馃子。”
  “够了,”戴清欣飞快地将荷包塞进自己袖筒里,又看了一眼外面,“姐姐,这笔钱记账上,将来我再还你。”
  “傻丫头,快别这么说。”温华扫了一眼她的房间,发现一应用品都是新的,各色摆件也都透着不俗,只是冷冷清清的,浑没有一丝人气儿,姑娘闺房里常见的荷包挂件竟是一样也没有,就连外面伺候的丫鬟们都低着头,没有一个带笑模样的。她想了想,叫了滴珠进来,从滴珠那里要了个素色荷包,又让她出去了。
  她打开荷包点了点,低声道,“这是三张一百两银子的银票,你先收着,用的时候就叫人去兑了来,手里有银子,日子总要好过些。”说着,她又问道,“你身边伺候的那些人呢?怎么只有梅儿在外面守着?”
  戴清欣手里握着那荷包,险些掉下泪来,她轻轻道了声谢,“如今我身边信得过的丫鬟就还剩下三个,这些日子她们也折腾得不轻,琉璃累病了,你也知道各府都有各府的规矩,我只好瞒着,说让她们给我做衣裳,其实是让春雨和梅儿轮流去照顾她,”听到外面传来说话的声音,一边赶紧将素色荷包系在腰上,一边朝温华使了个眼色。
  温华将桌上放着的一只针线簸箩拿过来,从里面取出一只未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