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泽雄三国作品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礼,无孝顺之节〃,把她迁出皇宫后不久,照例又赐上一把刀。──董卓不是君主,但他的所作所为,即使所谓〃太上皇〃,也无法望其项背。 
  一个喋血枭雄的真面目,于是在世人面前展开。历史有了一次大开眼界的机会,就遭殃的程度而言,百姓也可说获得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可怕机会。皇帝当年聚敛的大量财富,仿佛一笔特为董卓预存的钱款,专等着董卓此时前来领取;皇帝后宫中的众多佳丽,也恰好成了董卓士兵的〃慰安妇〃;一群会说人话的野兽,在都城周围方圆数百公里内,开始了无休无止的烧杀抢劫。滥杀无辜既已毫无新意,刑讯逼供遂以其合乎兽道的趣味性,得到了全面施行。人们寻常用来对待牲畜的烹饪法,在董卓的杀人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借鉴,或烹或煮,乃至用猪油先将被煮者全身涂遍之类令我笔尖瑟瑟发抖的方法,都在董卓的呵呵大笑中得到了演示。这个人既是那样毫无人性,希望他在对待女性时有所收敛,显然也不切实际。《后汉书·皇甫规妻传》中,一位才貌双全的无名女性,就曾被董卓活活鞭挞而死。 
  董卓从游牧民族学来的智慧是:当某地的青草被吃光以后,立刻卷起帐篷,寻找新的生存点,此所谓〃黑车白帐,择水草而居〃。这样,当长安残破得没法居住的时候,董卓几乎不假思索地做出了迁都的决定,把首都迁到洛阳去。 
  那是一次数百万人口的大迁徙,在长安至洛阳之间,一股茫无边际的难民潮,无休无止地蠕动着。死亡,不断有人死亡,整批整批地死亡。死于饥饿,死于恐惧,死于因惊恐发作导致的自相残杀。难民所经之处,唯余森森白骨。与此同时,董卓正唆使自己的部下,在长安大肆抢掠,挖开每一座坟墓,搜刮完墓葬中最后一件殉葬品,然后再放一把野火,烧尽汉家陵阙。 
  在距长安二百六十里的地方,又一座阿房宫高高矗立起来。那是董卓的私家庄园郿坞,我们知道它的外墙高度和厚度竟然与长安城墙相同,〃高厚七丈〃;我们听说坞中所藏珍宝还有〃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别种〃奇玩积如丘山〃,光藏匿的粮食,就可对付三十年。它富可敌国的规模还可从下面一个事实略窥一二:董卓兵败身死后,为抄没郿坞的家财,司徒王允竟派去一支五万人的军队。 
  有一个事实似乎与董卓的总体气质不甚谐调,那就是大权在握的时候,他并没有漫无节制地分封自己嗜血成性的部下,倒是提拔了不少素以忠勇体国著称的贤人士大夫。然稍一细想,这事也绝无可怪之处,人性中每每两极相通,通常越是粗豪不文之徒,越有可能对文人表示钦敬,三国时代本身就提供了一个著名的旁证:莽汉张飞历来爱勾搭文人贤士,倒是平时经常读读《春秋左氏传》的关羽,对读书人较少看得上眼。我们若将此视为〃草莽定律〃,即使撇开心血来潮的成份,董卓抬举、重用某些读书人,也完全无法改变我们对他的一贯看法。何况,他提拔读书人的方式,也完全是草莽式的。东汉著名大学士蔡邕,当年曾在一天之内被董卓升了三次官,而蔡邕之所以答应出面任职,乃是因为董卓放出了这样一句狠话:〃你若不来做官,我杀尽你全家老小。〃〃你怕我吗?〃董卓有次这样问皇甫嵩。他很希望这位当年军阶在己之上的朝廷重臣,现在能屈膝向他求饶。之所以这样问,也许正泄漏出董卓曾忌惮这位天才将军的事实。皇甫嵩的回答是:〃岂止我一个人怕你,若你大行无道,天下都将为之悚惧。〃董卓倒没有杀死皇甫嵩,他也许正在思索皇甫将军的话。一个人如果能够使天下为自己悚惧,这是否同时也会在他内心产生极大的恐惧呢?这个心理学上的课题,由于很难找到合适的个案,我们只能姑且存疑。虽然我又坚信,世人的恐惧,没有比暴君的内心更强烈的了,一个人残暴的程度,往往与他内心惊恐的程度成正比。 
  何况,即就客观现实而论,董卓也非没有恐惧的理由,他知道在国土的东面,正聚集起一支反抗他的大军,其中就有几个决意与他成为死敌的对手。他在长安时就知道曹操,一度还想让曹操替他做事。曹操逃走后不久,就率领一支只有五千人的军队,试图打回洛阳。虽然曹操被自己的部将徐荣打败,但董卓毕竟自此以后不敢再萌生东进之念。不久,又一支打上洛阳城头的军队,可是着着实实让董卓领教了厉害。孙坚,区区一个长沙太守,竟然孤军深入,将董卓手下打得节节败退。在距洛阳九十里的帝王陵墓间,董卓曾亲自出马,与孙坚作一对一的决斗。肥胖的董卓虽臂力惊人,却终奈不得身手矫健的孙坚分毫,只因手下援手及时,才免于一死。我相信,这场陵墓边的厮杀,一定会给董卓笼罩上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他把首都迁来洛阳没几天,就被这位〃孙坚小戆〃硬生生地夺了回去。他所能做的,只是出逃前再放一把野火,把又一座上好都城毁于一炬。 
  董卓有所不知的是:在他当年侮慢司空张温时,正在张温手下的孙坚,就曾罗列了董卓三条罪名,竭力主张杀掉他。只是由于张温的脾性过于〃温〃了些,才使董卓免于一死。 
  一个人若想造福世界,通常总需要一段相对漫长的时间,一个人若执意想要荼毒人间,成为千夫所指,一般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造孽同样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使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无数兵士埋骨沙场,使两座巨型城市(长安和洛阳)同时黄钟毁弃,难道不至少需要十年连续不断的破坏,才可能达到吗?董卓的回答是:不,只要三周就够了。 
  这是文明毁灭史上的惊人特例,据裴松之记载:董卓从握有大权到身首异处,〃计其日月,未盈三周。〃我不清楚的是,他的郿坞到底是何时兴建的?总不见得也只〃未盈三周〃? 
  汉朝自高祖〃斩蛇起义〃,三百多年的不朽家业、文功武略,只在短短三周内,便尽遭毁坏,从此再也无法复苏。 
  董卓死了,是被他身边那头金钱豹咬死的。            
江湖独狼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我们接着就来谈谈吕布吧。我们更熟悉小说中的吕布,几乎谁都知道他是三国时代的头一号英雄。小时候与伙伴们玩三国游戏,谁都想争着扮演这个人,找一根破竹杆,持在手上就算吕布的方天画戟,挟在裆下就充吕布的赤兔宝马,嘴上还〃嗨嗨〃地乱叫。武功盖世的英雄,每一个男孩子都会本能地充满向往。 
  吕布(字奉先)〃有勇无谋,轻于去就〃,这是三国时代人们的公论,但因此把吕布说成一个泛泛武夫,只知舞刀弄枪(说错了,应为〃舞戟耍弓〃),则显然又妨碍近距离看清此人。我认为,正因为谁都能说清楚吕布乃何许人,这便反而为这位弓马好手增加了一层历史迷雾,使我们有可能在某种〃盖棺论定〃的惰性思维支配下,不愿意把他瞧得更真切一些,这便正好像没有人会认为猪八戒的性格有什么复杂难解的一样,也很少有学者会将自己的学术兴趣消耗在琢磨貂蝉的性心理上。潘光旦先生曾在挖掘冯小青影恋上作了大量极有心理学价值的工作,至于貂蝉,我们还是想想她有多么美吧,想想为什么月亮见了她都要暗叫惭愧吧。历史不是星空,我们手上也没有天文望远镜,可以把生活在1700年前的人物倏然挪至眼前,可以像美国间谍卫星那样,使千万公里外的人物都能纤毫毕现。好在我并不认为自己够格算一个学者,我只是依据自己怀疑的天性,依据自己热衷于探索人物心理的个人爱好,决定对这位众口一词的人物再做一番自说自话的打量。 
  三国时代,会舞弄刀枪的大有人在,但他们通常只会充当将才,而非帅才。吕布虽帅才无几,但毕竟经常性地自领一支大军,在中华大地往来驰骤,东奔西走。这里是需要一些单靠武艺无法解释的东西的,也许就是一份雄霸之气,就像在项羽身上曾经体现出来的那样,即使吕布与项羽完全无法等量齐观。因为,如果吕布只有一身惊世武功,他完全可以如许褚、典韦那样充当曹操手下的〃樊哙〃、〃恶来〃,或者像关羽、张飞那样,愿意在刘备身后终日侍立,从来不知何为疲倦和厌倦。然而这一点吕布显然想都没想过,效忠或听命于谁,只知在沙场上一个劲地砍敌将的头,然后到主上面前接受奖赏,顺便让自己的头被主上亲昵地摸一下,这不是吕布的习惯。我们看他即使白门楼上被曹操活捉了,即使眼下三十六计,保命为上,他向曹操提出的〃乞降〃建议,仍然是关羽、张飞者流从来不敢向刘备开口的:〃你曹明公统辖步兵,我吕布为你带骑兵,何愁天下不平!〃作为对照,若干年后刘备要选拔一位能够镇守关中的大将,由于关羽已镇守荆州,所有人都认为这一职位非张飞莫属,张飞本人也坚信不疑,但当刘备出人意外地擢拔了当时藉藉无名的魏延时,张飞虽无比恼怒,但出于对〃哥哥〃的无限忠诚,硬是吓得屁都没敢放。张飞后来对士卒的鞭挞越加凶狠,以至丢了自己的性命,其心理起源除了可能和更年期有关外,是否还源自因魏延而起的恼羞成怒感,也颇费思量。 
  吕布是与众不同的,三国时代,除吕布之外,我们几乎可以发现这样一条规律:越是骁勇的武士,对主人往往也越是效忠。关羽、张飞、赵子龙之效忠刘备自不必说了,曹操手下最为雄壮的两位武士,典韦为保护曹操而死,许褚则据说是因为无法承受曹操死亡所带来的心理打击,竟至哭嚎着死去。事实上我们还可以把这个规律加以延伸,比如我们可以不加思索地断定,李逵肯定最受不了宋公明大哥的死去。我们共同的观感经验是:几乎每一个军阀或黑社会头目身边,都会站着几个誓死效忠的天煞星般人物。狼狗是最凶恶的,狼狗同时也是对主人最为忠诚的。但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