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自嘲的笑笑,放开了手,陈芸离去前对他说,“你别忘了你还有一个女儿,她和柳初月一样,都是你费尽心机得到的,如果你依然对过去耿耿于怀,那么她最后只能落得和柳初月一样的下场。这是我最后一次进你们郑家的门,咱们今后恩怨两销,我的嫁妆想必也被你们挥霍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我也不要了,你们就留着解燃眉之急吧。”
柳初月在临死之前把她找来,不过就是让她亲眼看着自己死,让她能解心头之恨,希望她平了怨恨能够放郑家和柳初月女儿一条生路。可是她们想错了,陈芸虽然在心中想过无数个报复郑家人的方法,可是却从没有真的想做出什么伤害他们的事,他们有今日,不过是抵不过内心的恐惧和惊慌。
陈芸回到璋王府,看了一眼柴房神智不清的兰芳,心想自己配的药果然威力不俗,怪不得卫娘这么不死心的找她要回方子。
陈芸将青璇叫来,“我要回陈家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你不要随我一起,安心留在璋王府等我就好。”
青璇惊道,“小姐,您身边没个伺候的人怎么行?”
陈芸话不多说,将兰芳的卖身契交给青璇,“兰芳的事我不再插手了,但你要记住,凡事适可而止,得饶人处且饶人。”
第七十八章
五日后,陈芸一行人来到了距离京都五百公里的一处小村庄。
青山叠嶂,碧水如黛,翠竹环绕,这处名为碧溪村的地方,虽然只是个有二十几户人家的小村落,但却是个幽静秀丽的好地方。
陈芸来到的时候,陈家的几个壮年男丁正在垒墙,他们打算在河畔再盖几间茅舍。陈芸下了马车,上前询问陈老爷和陈夫人住在哪里,陈芸顺着男丁手指的方向,却正好看见一个男人站在几十步开外的地方怔怔的看着她。
“哥!”还是陈芸先叫出口,之后朝那人奔过去。
陈秀还有些不可置信似的,“芸儿?你回来了!我和父亲母亲都以为你出了事,直到郑家和璋王府的人相继来报信,我们还有些不信!想不到真的能再见到你!”
这个时候,护送陈芸回来的几个侍卫也上前行礼,陈芸拿出几两银子打赏,“多谢各位一路相送,如今我已回到了母家,你们也可以回去复命了。”
陈秀指着陈芸的马车以及马车拉着的好几箱子的东西问她,“那是?”
那是孟璋事先准备好给陈芸一家的礼物,陈芸没想到孟璋出征前竟然安排了这么多事情。
陈老爷去上山采野菜去了,陈秀便带着陈芸来见陈夫人。
陈夫人正和陈大嫂坐在炕上做针线活,陈夫人见到自己女儿回来了,一激动针没拿稳还刺破了手指头,一时间陈芸和陈秀夫妇都围上去,样子也很是焦急。
“你看看你们,不过是手指头破了而已。”陈夫人笑道,回归了田园生活,儿子媳妇都如此的孝顺,有生之年还能见到自己的女儿,真是福兮祸兮。
陈芸轻描淡写将自己失踪以后的遭遇和众人讲了一通,只是省去了刺杀岭南王那一段,但即便如此,见自己的女儿受了这么多委屈,陈夫人还是忍不住垂泪。
陈大嫂忙掏出帕子给陈夫人擦眼泪,又宽声安慰着。
陈芸笑着说,“这些日子麻烦大嫂照顾我父亲母亲和哥哥了,我们陈家能有嫂嫂这样的媳妇,真是我们陈家的幸事。”
陈大嫂一愣,看着眼前的小姑子对自己笑的如沐春风,陈大嫂有些难以置信。她嫁入陈家好几年了,之前一直和陈芸斗斗斗、又被陈芸找茬,想不到还能从陈芸嘴里听到自己的好话。
陈芸从青璇那里也探听过原主和陈大嫂的恩恩怨怨,不过在她看来,那实在不过是女人之间的小矛盾。但陈大嫂心里记恨她,在她生病还过来气她,陈芸本来是对她没什么好感。可是如今娘家败势,陈大嫂依然不离不弃,将陈家打理的井井有条,可见,这个女人其实除了和原主作对,对陈家其他人都是不错的。
陈秀不像陈夫人那么伤心难过,他听了陈芸的遭遇只觉得血气上涌,恨恨骂道,“怪不得郑远池会那么好心把你的嫁妆退了回来!原来是做了亏心事!我若还在京都,定要好好揍他一顿!”
“我的嫁妆?郑远池退了我的嫁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当初陈家举家搬离京都时,陈秀曾代表陈老爷和陈夫人去了郑家一趟,虽然陈家当时也有些山穷水尽,但大家都以为陈芸是私自离开郑家或者和人私奔了,陈家自知有愧郑家,所以并没有去郑家要回陈芸的嫁妆。不过后来陈芸回来了,还闹着和郑远池和离,郑远池交给陈芸放妻书的第二天便派人连夜将陈芸剩下的嫁妆还了回来,只不过没有告诉陈芸而已。
陈芸误会郑远池贪图自己的嫁妆,其实想来想去,郑远池和郑家其他人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从来没想从她身上得到什么好处。
陈大嫂在一旁劝道,“你也别太气了,好在妹妹这次没有大碍,还因此因祸得福了。你就念在当年父亲下狱,郑家三郎没少为父亲打点的份上不要再说了。”
陈芸知道陈大嫂那句“因祸得福”指的是孟璋,脸有些发烫,但后来听说郑远池在陈家失势后没少帮忙,心里又是别有一番滋味。
将过去的事情解释清楚,陈芸又问了一通关于陈家其他人的现状。
其实在陈老爷那次入狱之前,陈家的铺子就经常出事,只不过都被陈老爷压了下来。陈巨斗夫妇也知道有人故意要陷害自己,为了怕自己将来有个不测,只得匆匆的把剩下两个女儿嫁了,不过,这两个女儿虽然没嫁给什么达官贵人,至少嫁的都是南方的殷实人家,如今日子过得还算不错。而陈老爷的两个姨娘,一个病死了,另一个自请和离回了娘家,如今随陈巨斗回乡下的只有陈夫人和几个亲信的奴才。
几人说了一会儿话,陈大嫂要去做饭了,陈大嫂一走,陈夫人才敢问陈芸孟璋的事。
对于自己女儿要嫁到王府当王妃,陈夫人并没有多少喜悦,反而担心起自己女儿的身份嫁给皇室宗亲不会受委屈么?
“芸儿,我和你父亲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给你定下郑家那门亲事,我也是收到你两个妹妹的平安信才明白,嫁什么达官贵人不过是镜花水月,最重要的还是要找一个疼你爱你门当户对的人家。”
陈芸知道,陈夫人这又是在为她和郑家的婚事而自责了,忙安慰道,“当初也是女儿不懂事,如果女儿不那么执着,父亲母亲也不会因为心疼我逼郑远池娶我。”
如果她能早一点认识孟璋,也许也就不会绕这么大弯子了。不过,凡事有因才有果,如果不是郑远池,她还没机会接触孟璋这个人。想到这,陈芸有了些许的安慰。
下午的时候,陈芸来找陈秀。
“哥,教我学骑马。”
陈秀没想到陈芸想学这个,“你学骑马做什么,你看哪个知书达理的姑娘家要学骑马的。”
“殿下的妹妹,毓秀长公主,哥哥听说过吧?我和她就很聊得来,她还说要带我去御林苑赛马去了,殿下又忙,没时间教我,你不会见死不救的是吧?”
陈秀将信将疑,但转念一想,孟璋是个将军,武艺高强,必然是马术精湛,妹妹跟了他,会些马术也无妨,两个人志趣相投,说不定还能让孟璋对妹妹刮目相看。
这样想着,陈秀便将这事答应下来。
陈芸上辈子本来就是个四肢发达的人,这辈子只是没什么发达的机会,马她是没骑过,但是骑过驴,所以对于骑牲畜这件事一点没有惧意。陈秀见了倒是很奇怪,“倒少有你这样胆子大的女人。”
因为陈芸不娇气,学的又用心,陈秀也就教的用心,只要陈秀不用做活的时候,陈芸便缠着陈秀教她骑马,学了个十几日,陈芸已经可以御马奔驰了。
她所想要的效果也不过就是可以跑马而已,多高明的马术她没想过,只要能赶快奔到青云镇就好。
陪在父母身边的日子固然宝贵,可是陈芸实在不能再等下去,想到孟璋在那个充满疫病与死亡的地方,陈芸思念的苗子就更加疯长。
她这次肯回陈家,一是为了确保父母安好,二是为了学习马术,三也是为了神不知鬼不觉的出发去青云镇。
陈芸对陈家人说自己要回京都了,而京都璋王府的人以为她还在乡下,这样两地的人都不会担心她,她离开的也就更安心。
~~
陈芸一身男装奔波了十几天,这十几天她甚至没有找过一个客栈好好的歇过脚,即便如此,她也没有像李嬷嬷说的那样五六天就到青云镇。
不过,她越走越能感到潮湿的空气渐渐变干燥了,越干燥,也就越靠近青云镇。
第十二天,人困马乏的不行,陈芸来到一个叫做东昌镇的地方补充物资。
当她去客栈投宿时却发现一个熟人。
陈芸见了他赶紧躲在一边,等到看着展平离开才敢和店小二说话。
陈芸和店小二打听了当前战事的情况,据说这场疫病来势汹汹、并且反复无常,店小二气愤的道,“肯定是那帮蛮子做了什么手脚,否则,疫情怎么会这么难以控制?”
整个西北边陲,都出现了不少染上疫病的人,而青云镇更是灾情重镇,可想而知,孟璋不但要面对外敌,还要面对内部的混乱,内忧外患,也无怪乎即使孟璋带兵,这几场仗都胜败不分了。
店小二听陈芸打听去青云镇的路,好心的劝她,“我劝你还是别往西去了,我实话告诉你,刚刚有两个军官也向我打听情况,但人家一听这局势都准备按兵不动了,公子,你还是留在我们东昌镇保命要紧吧!”
看样子展平也是要往青云镇去的人,有他帮孟璋,陈芸也会稍稍放心一些。
第七十九章
玉龙山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