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南北灭隋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说一下关于王勇、王泽两人的称呼问题,他二人手下的人里面,以前山寨出身的老人、旧部都喜欢称王勇为郎君,称王泽为小郎君,而王泽招揽的部下则是称王泽为郎君,称王勇为君侯。

    孔仪是青州人士,去年秋经人介绍投入到王勇麾下,后来朱睿要负责安置数十万迁移过来的百姓,因为手下人少无人可用,求到了王勇那里,经过一番考虑王勇便把孔仪送到朱睿手下做事。

    孔仪虽然是儒生,但是并不是‘尽信书’的腐儒,而是喜欢遍读杂书尤喜术数、墨攻等,在士族执政的南北朝这样的人哪怕是再有才也很难出头。

    不过自从投奔了王勇之后,孔仪迅速承担起了各种重任,在年前来到朱睿这里后协助朱睿在莱州、胶州等地安置了大批百姓。

    随后因为胶州港的建设,孔仪又成为了胶州港的民政主官,并且负责港口和父附近城池的建设。

    去年还是他向朱睿建议,莱河口虽然也很好但是以后很可能因大量泥沙淤积变浅而废置,为了以后长远的发展主要港口最好还是建设在现在的胶州港。

    听到沈三水向王泽介绍自己,孔仪也是大步上前,微笑着向王泽拱手作揖:“下关孔仪见过夏侯!”

    王泽打量着眼前的这中年人,看精、气、神,虽然不是有武功在身但也是身体康健之辈,外着深色儒服,内着浅色中衣,虽然已经是四十余岁的中年人竟然没有一根白发。

    孔仪足足有一尺多长的髯鬓衬托着白皙的皮肤,赫然是一个翩翩美男子,这一把胡须估计也就只有陈端的胡子可以和他相比了。如今陈端还在南陈逗留,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来的时候也没有见到他的影子。

    王泽在船上时看着已经变得有模有样的胶州港,心中也不由得佩服孔仪的水平,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将这么大的一个港口建设的有模有样,也算不容易了,于是赞叹道:“孔先生果然是有大才,不知道建设港口还有哪些难处?”

    孔仪笑道:“多谢夏侯夸赞,如今这里除了粮食缺少一些外,别的倒也没有什么缺乏的,只是······”说到这里孔仪有些吞吞吐吐的卡壳了。

    王泽疑问道:“不知道先生为何言尽于此啊?可有什么不便说的地方?”

    孔仪想了想还是继续对王泽说:“只是济州岛那边每个月都要从我这里拐走上千名劳力,有些影响我这里的工程啊!”

    原来济州岛和秦津那边随着对秦津占领地的巩固,开发的力度逐渐加强,原有的劳动力便不够不说缺口还十分严重,虽然秦津那里有近十万名抓来的倭人奴隶,可是除去女子小孩外,剩下的三四万青壮顶多只能干一些没有丝毫技术含量的苦力活。

    其他的那些有些需要技术含量的活计就必须要找汉人的劳力了,可是做这些技术活的也不是哪个都能干的,还需要时间来培训才行。

    一心想等王泽回来给他一个惊喜的谭木匠等人绞尽脑汁的想主意,不知道哪个出的主意,于是胶州港孔仪这边培训出来的大批建筑工人就被济州岛、秦津那边盯上了。

    于是负责济州岛、秦津政务的羊枯派人,直接在胶州港附近竖起了移民招募的大旗,许多有技术活的百姓被移民优越的条件所吸引,纷纷乘坐上了开往秦津等地的船队离开。

    由于开发秦津又是王泽亲自定下来的大计,朱睿等人也都知晓所以孔仪又不敢前去干扰,这次趁着王泽来到胶州港的机会赶紧诉诉苦。

    王泽心说这帮混熊,还挖起自己人的墙角了,不过胶州港的建设也非常重要,这关系到以后和南陈海上贸易的畅通。

    想了想王泽温言对孔仪安慰道:“孔先生不必着急,我把他们大骂一通,以后必然不能再来挖人,”只是王泽随即话音一转,“只是秦津他们那里也是着急的狠呀,毕竟是在倭人、新罗人的威胁之下,百济人也随时有可能翻脸不认人的,希望孔先生也能体谅一下他们的难处!”

    孔仪有些哭笑不得,最后还是商定孔仪每个月专门为秦津那里培训五百名经过训练的技术工人,可是不能再继续跑到胶州港及其附近招募,扰乱港口建设。

    处理完孔仪的事情,王泽感紧叫过顾彬对他说:“顾统领,我和曹安、柳万城带着步军的这些人先赶往青州,你率水军尽快赶到齐州罢!”

    虽然顾彬有些依依不舍,但是留在齐州眼看着大战在即,再说双方还是要在齐州见面的,因此顾彬补给完物资后就率领舰队出发了。

    交代完顾彬王泽想起秦津那边的姜川、张航等人,自己让曹安传令给他们,要求他们快快回军齐州支援,想来再过十余日就应该到达胶州港了。

    要说胶州港建成后的意义远远不是方便海上贸易这一点,从济州岛到胶州港的时间只需要六七天,比原来济州岛到最东面成山港需要十天的航程快了不止一点。

    姜川和苍狼营的军队目前足足有两万多人,为了快速回师都没有携带太多的给养,这就需要沿途官府的补给了。

    想到这里王泽对孔仪说:“孔先生,再过十余日有我们东海的驻军在此登陆,到时候还需要你给他们补给六七日的粮草!后面我会将你的缺口补上。”

    有王泽发话,加上港口这里粮食也还充裕,孔仪当然是拍着胸脯保证了,反正王泽的面子不卖白不卖。

    一说到姜川等人要回援齐州,王泽才想起来问沈三水:“我在南朝听说北齐大将斛律协亲率数万大军来攻齐州,不知现在战况如何了?”

    谁知道沈三水的回答让王泽大为不解,他面带疑惑的说:“北齐没有来攻打呀!”

第108章 难道是兵变?() 
自从陈霸先那里得知高演调遣北齐新一代名将斛律协南下,率领数万曾击败过突厥侵袭的精锐北齐北疆镇军,兵锋直指王勇驻守的齐州。

    从在建康开始王泽的心一直都是吊着的,一路上紧赶慢赶到了胶州港,结果沈三水很无辜的弄了句‘齐军没有来进攻呀!’王泽一下子就被沈三水的回答弄得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之前陈霸先跟自己说斛律协在二月份就已经是率大军从朔州南下了,可是沈三水竟然说北齐没有来攻打齐州。

    难道有人说谎么?还是西面北周进攻的实在太厉害,北齐又把斛律协调到与北周的战场上了么?

    王泽第一个就否定了前面的猜测,陈霸先骗自己并没什么好处,犯不着!而沈三水这个老实人更是不可能骗自己,随后王泽又重复问沈三水了一遍。

    对王泽的疑问沈三水面色为难道:“上月下旬末将确实接到了齐州传来的军报,说是一大股数量不明的齐军从冀州来到平原郡驻扎,可是后面齐军就没有动静了,而且齐州也没有再传来音讯,也没有接到其他地方有齐军进攻的任何军报!”

    听到沈三水的回答王泽大为惊讶,不知道北齐在搞什么鬼,难道不知道兵贵神速这句话么?哪怕是用疑兵之计可是大河以南也没有多余的军队可用,全被陈霸先的几名大将牵制着呢。

    不过齐州没有再发军报过来,想来是北齐大军没有继续进攻,不然不可能没有任何反应的,虽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但是王泽确定齐州还是安全的。

    既然齐州还安然无恙,王泽的心就略略放了下来:“沈校尉,如今我朱三叔、程二叔和我母亲都在哪里?”

    沈三水躬身道:“从去年秋里朱三头领身体康健以后,他就开始负责在青州以东的胶莱两地安置百姓。”

    因为胶莱地方多平地,河水灌溉也充裕,因此之前从黄河到济水之间的那数十万百姓全都安置到了从胶州到青州这一块的平地了。

    接着沈三水想了想又说:“上月听说朱三头领还在高密郡安置百姓,督促他们尽快开垦耕种春麦呢,现在抢种还能种一茬春麦,不知道现在朱三头领还在不在那里。

    至于程二头领则是从去年冬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在胶州、南青州那里驻守,听说那里现在有不少盗匪,应该是在剿灭那些盗匪。”

    “那我母亲还在长岛么?”王泽继续问道,当时为了躲避齐军反攻,王泽母亲公西雯楉亲自坐镇长岛负责王泽、王勇大军所有的后勤供应,不过现在齐州、青州、光州等地全被己方占领,想来母亲应该不会继续在那里了。

    沈三水愧疚道:“这个末将就不太清楚了,主母之前在齐州等地不时走动,如今倒不是太清楚,只是想来孔先生应该是知道的!”

    孔仪对王泽笑道:“关于主母的近况下官倒是知晓一些,前日朱三头领曾在书信中提及,如今主母正坐镇青州、临淄一带督促那里的盐、铁生产,如今那里已经是我军最主要的兵器制造地了!”

    王泽不由得佩服自己老妈,从长岛到现在一直担负起后勤的任务,而且做得还井井有条,虽然比不上冼夫人但是也不差了。

    光看到沈三水麾下的步军如今都配备上一水的精良钢刀,就知道如今临淄、益都还有长白山那边的铁坊应该发展的不差。

    心中挂念家人王泽当即命令曹安、柳万城安排士卒用餐,自己则是在孔仪和沈三水的陪伴下,准备在城内视察一圈,等士卒歇息一个时辰后就要上路了。

    如今胶州港还没有完全建好,大片的工地还在进行着建设,但是城内的以议事堂为中心的大片建筑已经建好的。

    现在王勇治下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议事堂,这也是王勇从山寨开始养成了的一个习惯,那就是行军作战要和程冲、秉常等军事官员商议,民政方面更是召集文官讨论,议事堂也就成了各处建设的重点。

    议事堂旁边正在开挖的一条大沟引起了王泽的注意,这条大沟足足有四丈宽,一丈多深,看样子还要用砖石砌筑成水渠的样子。

    孔仪介绍道:“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