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南北灭隋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理完军事后,民政方面也结束了近一年的军管,开始正式任命了各州郡的官员。

    由王勇结拜三弟朱睿领光州刺史,濮阳勋正式成为了齐州刺史,刘忻则是成为了最重要的青州刺史,因为上将军行在就设立在了这里。

    跟了王勇、王泽多年的萧敬被任命为胶州刺史,更靠南的南青州虽然还是边境,不过考虑到与南陈的友好关系,于是吕文成了南青州刺史。

    另外对于地处东海的占领地,因为济州岛的特殊性,于是将其单独设立一郡,由樊文仲任郡守。

    秦津岛虽然面积比较大,可是因为占领了只有一年多,目前岛上汉人数量也不过只有不到二十万移民,所以也是设立一郡任命卓然为郡守,包括对马、巨木岛、种子岛、五岛都划归秦津郡。

    当然济州郡和秦津郡包括往南的琉球、夷洲诸地都要听命于东海留守羊枯的命令。

    从秦津往南的琉球群岛,现在仅仅只有五六个据点加起来还不到一万人,所以就统一设立了一个琉球县。

    倒是夷洲这段时间又有不少南陈贫民到了那里,再加上这段时间收编的之前在夷洲生活了很久的汉人移民,加起来也有三万多人了。

    考虑到夷洲的重要性王泽决定在夷洲设立夷洲郡,郡守正是在建安郡向王泽求情的中年汉子,叫林瑾,也是北地流亡江南的落魄士子。

    就这样王勇王泽治下的所有地盘算是搭起来了,可是又面临着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各级州郡官府严重缺乏人手,之前的官吏大部分是各州郡的豪强出身,在王勇的清理下早就逃亡一空。

    最后还是萧敬想出了主意,先是从王勇山寨以前培养的一批人才里面选出一部分,又将各州郡原官府内一批有能力,但是因为出身贫寒不得升迁的小吏提拔起来,总算是把各地的州郡运转了起来。

    因为对人才的渴望,王勇又下令在青州城西城墙外设立招贤馆,凡是有大才者可以乘新设立的驿站马车来到青州,只要考核通过即任命为官职,一路的膳食由上将军府负责安排,因此又被百姓们称为青门驿馆,就是说只要坐上这马车就可以平步青云了。

    整编完所有的军队和民政,王勇上尊号称尊的话题被提了上来,不过在王泽和刘忻的反对下还是作罢,王勇仍然是称夏公、上将军,王泽作为嫡长子为世子称夏侯。

    王勇正式建立政权的那天,南陈、百济都派使节来了,也都是和王泽熟悉的人,南陈那边是以吴琼为首的使团,百济仍然是扶余望带队、木谙为辅。

    另外王勇、王泽贸易频繁的契丹黎部落从商船队那里得到消息后,也派遣了使节到来,据说是契丹黎部老族长的侄儿叫什么木华黎,王泽心说幸好不叫铁木真什么的。

    整编完军队后王勇大概是也想在他国面前展示一番自己强大的肌肉,另外也有鼓舞治下百姓信心的意思,于是一场盛大的阅兵式在青州城展开了。

    看到王勇、王泽越来越强大的军队,特别是士兵们手里拿一柄柄锋利的兵器,吴琼、扶余望和木华黎简直是一个个流起口水来。

    契丹因为现在还是穷腿子,当然买不起王泽这个黑心的家伙卖的武器了,只能干看着,最后只买了一部分熟铁自己回家打制去了,就这些熟铁的价钱都让木华黎心疼的直哆嗦。

    不过百济和南陈这两个土财主可就舍得花大价钱了,而且他们国内对精良兵器的需求也非常大。

    等吴琼和扶余望二人到益都和长白山的铁器场转了一圈后,眼珠子差点都从眼眶里飞出去,当然那口袋里的钱也流水一般流进了王泽的口袋。

    这边吴琼正在催促着将自己已经买好的武器搬走,那边又跟王泽探讨购买其他的武器。

    “什么!你们另外还要买一万柄斩马巨剑?!”王泽只觉得自己的眼珠子差点瞪出来,赶紧揉了一下眼睛问眼前有些献媚的吴琼。

    (感谢:剑气如霜、文弱生、寨主、一掌拿天、五镇东王公、一剑镇天山诸位兄台的投票支持!)

第117章 东亚地区的不稳定分子!() 
如今长白山和益都两地是王勇治下最为重要的两处冶铁基地,这两处地方之前就有大量的矿场,有着一百多年的冶铁史。

    益都之前有北齐在这里设立的官冶,每年都要向朝廷贡献大量的兵器,而长白山则是以北齐的世家豪强私自设立的矿场为主。

    这两处地方都是事先有着雄厚的基础,另外当地就有煤铁矿场,依靠着煤矿和铁矿也更加有发展前途。

    自从占领了这两处主要的铁器生产基地后,现在王泽原来在长广郡的小铁矿虽然还在生产,不过已经开始改走高精尖方向,以冶金、机械研究为主了,长白山和益都两地则是大规模大工场生产的模式。

    现在坐镇长白山、益都这两地指导生产的,是上个月才随着增援齐州的姜川、张航等人一同从济州岛赶回来的曹铁匠。

    自从王勇占领了青州附近的益都和临淄与济南城之间的长白山之后,却发现这两地的铁场里面制造的兵器远远不如山寨自己制造的精良,而且遍寻诸铁监、铁场也没有任何一名工匠比的上山寨曹铁匠的水平。

    这时虽然有王泽老妈公西雯楉坐镇青州,可是出身商人世家的公西氏只是操持账务比较在行,要让她负责技术活那就是强人所难了,再加上王勇刚刚占领青州别人用着也不放心,于是便让曹铁匠的大儿子曹磊留守济州岛,将曹铁匠召回来负责兵甲制造。

    许久未见的曹铁匠还是不改那副爱显摆的老样子,他手里拿着一把新打造出来的环首刀,面带得意的对王泽和他身边的扶余望、吴琼说:“不是俺老曹吹牛,我这场子里造出来的这些刀,比相州牵口冶造出来的刀还要锋利、结实!放在北魏年间那可就是传家的宝贝了!”

    身为百济皇室宗室世子的扶余望不知道牵口冶是哪里,可是领军作战多年的吴琼却是清楚的很。相州刀是南北朝制造兵器最为出名的地方,而牵口冶在相州诸多制造兵器的冶炼场里是独占鳌头,之前说的北齐禁军使用的相州刀就专门指牵口冶制造出来的刀。

    不过虽然扶余望不清楚牵口冶是怎么回事,但是不影响他分辨兵器的好坏,吴琼更是带兵出身识货的行家,一看这些兵器就知道曹铁匠没有乱吹,而且就算这些兵器比不上相州牵口冶制造的刀兵,也差不到哪里去。

    趁着吴琼和扶余望在那里挑拣兵器样品的空档,王泽有些好奇的问许久未见的曹铁匠:“曹伯伯,我看这天下诸国的铁匠冶铁水平也没有几个能超过你的呀,你以前到底是在哪里学的手艺?以前大家问你你也不说!”

    已经连着忙碌了一个月的曹铁匠胡子拉碴的,一听到王泽又一次问他这个问题,于是嘿然笑道:“以前不说不是怕给大家招来祸患么!不过现在倒是不用怕了,说开了其实也没啥!

    俺老曹的师傅据说是綦母怀文的师弟,以前老汉年轻时在相州那边打铁,后来就拜他为师,当时学艺的时候还不知道他是綦母怀文的师弟。

    当时我师父发明出来一种特殊的冶铁手段,冶炼出来的刀非常锋利,而且从不生锈。后来不知怎地被人知道,于是就有一伙自称是朝廷使臣的家伙来延请师傅去当什么邺城铁监的大匠。

    我师父当然不从了,在民间虽然没权没势可是却逍遥自在,没曾想那伙人延请我师父不成就来强抢师傅的独门绝活。后来我师父遇难,当时俺们师兄弟十几个为报仇就将那几个家伙杀了然后就四处分散逃跑。

    师父临死前将冶炼那钢刀的绝活和冶铁炉的手艺分别传给了我们几个,也不知道我那几个师兄弟现在还有几个在世的。”

    王泽听着曹铁匠的身世,心中也是不胜唏嘘,也不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了不起的发明就是被这样湮灭的。好像不管有什么好东西官府都要攥在自己的手里,要是人家不愿给就要动手强抢。

    这边王泽和曹铁匠说着那一如过眼云烟的往事,那边吴琼和扶余望两人已经是快要把眼睛给挑花了。面对着仓库内满眼各式各样的精良兵器,吴琼和扶余望简直是不要钱一般的大批量购买。

    当然这些兵器的质量终究是比王勇、王泽的麾下士卒使用的稍微差一些,要是和自己用的兵器一样的话岂不是以后要坑到自己么!

    相对于略显犹豫的扶余望,吴琼不仅仅购买了大批量的刀枪等常规武器,甚至之前在阅兵式的时候看到的程虎所在的具装甲骑,也想买一套重骑兵的甲具回去,到最后吴琼更是向王泽提出了要购买一万柄斩马巨剑的请求。

    吴琼的这个要求当然被王泽婉拒了,因为现在铁场生产的斩马剑数量自己都还不够用呢。

    在这一次全军整编时,王勇从各军抽选身材高大、魁梧有力的青壮士兵一万余人,将原来周通麾下不到一千人的铁甲军极大的扩充了出来。

    虽然在之后的训练中经过逐步的淘汰,铁甲军的最终人数确定在八千人左右,可人是有了斩马剑的缺口却非常大。

    一方面是斩马剑的打制工艺非常不容易,哪怕是现在各个铁场大量使用了曹铁匠的机械学院和谭木匠带领的木工学院联合发明的各种水力机械,极大的节约了人力。

    可是机械大规模生产对于普通的常规兵器倒非常合适,但是斩马剑就不行了。斩马剑的锻造工艺要求非常严格,容不得一丝缺陷,不管是开始的锻造还是后面的猝火、渗碳,每一步工艺都是需要非常有经验的老工匠才能保证不出意外。

    就这样在曹铁匠从济州岛回来前,因为铁场缺乏技术指导,只造了数百柄有缺陷的斩马剑,直到等曹铁匠来到后因为有了他的指导才好了许多。

    经过这一个多月的加班加点,也不过是刚刚制造出二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