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南北灭隋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改革了军制、官制后,宇文邕知道这还不够,要想有一支勇猛善战的强大军队,还要靠有一个经济强大的国家来支持,如果国家经济供养不起,军队再强大也没用。

    为了进一步增强中央集权的物质基础,宇文邕又下令解除宇文泰时攻占江陵所俘获的南朝汉人百姓的奴隶身份,使他们成为北周的编户齐民。

    紧接着宇文邕又下令,严禁地方官吏、士族、豪强、将领隐匿户口,严禁侵吞、隐匿土地,里正以上级别的官员隐匿五户百姓或隐瞒三顷以上的土地,将被处以死刑。

    古时中国一般以一户五口计算,平均约有两丁,而在南北朝时期,乡间豪强普遍都有数百上千的依附民,一些势力极大的士族家仆上万都不稀罕,因此这个法令是极为严厉的。

    随着宇文邕的改革,北周国力迅速增强,而老对手北齐却在高玮、和士开的折腾下是越发的衰落,这就引起了北齐国内许多有志之士的忧虑和愤慨。

    于是在北齐武平元年(570年)北齐高玮之弟琅琊王高俨不忿于和士开的祸乱朝政,联合胡太后妹夫冯子琮趁着和士开进宫的机会在神兽门外拥兵上千人,将其杀死。

    高俨是高玮的四弟,可以说是高湛儿子中最有才能的一个,这孩子在十岁的时候就开始帮着父亲处理政事,其老练果敢连许多公卿大臣都颇为敬畏。

    在高俨十二岁那年,他竟然就已经是北齐权臣,因为高俨咽喉有疾病,看着银针刺入自己的咽喉,眼睛都不带眨一下,一时间被很多人以三国时关公刮骨疗伤相比拟。

    在高俨杀死和士开的时候,年仅十四岁,不过他杀死自己老娘胡太后的姘头,让胡太后伤心万分。

    更让胡太后伤心的是,一边是自己心爱的男宠被杀死,另一边又是自己的爱子杀的人,事到如今木已成舟也没有办法,可是高俨的做法却引起自己老哥高玮的忌惮。

    当胡太后知道高玮准备暗害高俨时,为了保护他又将高俨藏在自己寝宫,不管吃什么都是自己先尝一尝才给高俨吃,不料高玮手下当时却有号称北齐第一御用杀手的刘桃枝。

    这人从高欢时期为高氏家族效力,实力非凡,半夜时刘桃枝潜入胡太后寝宫,将高俨绑出去,最终被高玮杀死,连高俨的四个遗腹子最终也被高玮幽禁杀死,虽然事后胡太后得知后大哭十多次,但高俨毕竟已经死去。

    高玮为人虽然凶残,可对母亲胡太后却很是尊敬,见到母亲如此伤心,于是在次年三月将高俨葬在邺城西面,追封谥号为楚恭哀皇帝,以此慰藉胡太后。

    高玮对胡太后的尊敬不能改变他是一个昏君的事实,哪怕在和士开死后,高玮依然是昏天暗地,北齐愈发在他的折腾下往深渊滑去!

    对于北齐国内的朝政变动,宇文邕不是不知道,不过他认为如今北周的实力依然还不够强大,于是继续埋头进行自己的改革,但他的改革终究触动了太多地主豪强的利益。

    于是在这年底,一直都颇有野心的宇文直在他人怂恿下,趁着宇文邕驾幸云阳宫的时机,利用自己留在京师的机会起兵反叛,准备攻进肃章门控制百官、国都,以此逼迫百官拥护自己夺权。

    不料因为司武尉迟运及时关门抵抗,宇文直一时间无法进入。随后因为援军赶到宇文直失败后只能逃走,在荆州被追上捉住,废为平民,囚禁在另一处宫殿里。不久宇文直又图谋反叛,被处死。

    宇文直的叛乱不能阻挡宇文邕的改革,在军制、官制、民制都进行改革后,为了进一步增强北周的国力,周武帝还‘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庙塔之下’。

    于建德三年(571)下令废除佛教和道教,捣毁佛像,焚烧佛经,沙门、道士皆强令还俗,哪怕有浮屠教门高僧以下阿鼻地狱来威胁宇文邕,他依然不为所动。

    一时间近百万僧侣、道士及依附于寺院、道观的人口,由此成为承担赋役的国家编户,收到了‘民役稍稀,租调年增,兵师日盛’的效果。

    虽然废佛活动与周武帝推崇儒教也有很大关系,不管怎么说,宇文邕的掌权,意味着北齐灭亡的时间已经不长了,而南北朝时代也意味着已经进入末期。

第385章 遥远的鹤城() 
时光流逝,冬去春来,转眼又是新的一年开始!

    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中国的百姓都是最为重视农业生产的。

    眼看时间到了三月底,这个时候东海各郡和三齐各郡的春耕早已经结束,秦津郡的冬小麦恐怕这时候已经快要抽穗,更南面夷洲都已经收割了一季庄稼。

    可是地处更加寒冷地域的勿吉之地现在还没有迎来春耕,到如今这里厚厚的积雪也才刚刚有融化的迹象,还没等见到积雪明显融化,一场暴风雪又开始肆虐起来。

    连续多日暴风雪在持续,混同江、难水、完水流域各地官府的官员们却不得闲了,完水(黑龙江中游)流域因为春天到来的更晚也就罢了,难水(松花江)流域的春天因为要比完水流域早一些,因此这里的官员更是忙碌的紧一些。

    从夏国势力进入难水流域后,已经对这里的气候有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了解,难水流域一般是在三月份开始积雪融化,然后在四月中旬之前彻底融化完所有的积雪,这时就是难水流域耕种的季节。

    从来到东海之后,王泽对于农业生产一直都非常重视,哪怕如今的夏国已经不再缺少粮食,不过在王泽计划中至少要贮存有供目前整个夏国所有人口食用三年以上的粮食。

    如今北周在宇文邕上台后,不断地改革军制,限制浮屠教、道教的发展,甚至还多次颁布法令要求沙门、道士还俗,整个国家的国力不断迅速增强,而北齐却眼看着却在不断削弱。

    这让王泽开始有一张紧迫感,因为对原本历史不太了解,王泽不清楚北周是哪一年灭亡的北齐,不过大概也是在宇文邕上台后没几年北齐就灭亡了。

    这就给王泽一种急迫感,他必须在北周完全统一中原之前将高句丽解决,不然等待自己的可不是什么好事,自古以来中原帝国刚刚统一的时候,就是最强大的时期,不好惹呀!

    如果北周完全统一中原后自己还没能解决高句丽,到时候自己就要面对着一个人口达三四千万的大帝国,哪怕自己能够打败这个超级帝国,也会让自己遭受到很大的损失,还不如现在就开始早早下手布局。

    为了能够在中原统一后自己有能力抗衡,王泽必须及早解决如今和自己不断争夺勿吉之地的高句丽这个大敌,要想在战胜高句丽之后还能抗拒中原王朝的进攻,王泽就要拥有更多的军队。

    这样一来对于粮食的消耗必然会急剧增加,因此王泽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也就不难理解了。

    特别是勿吉之地的农业因为有着最好的耕地条件,所以更是不能浪费,这里一年只有一次耕种机会,有时候哪一年寒流来的早,这一年的庄稼很容易就会颗粒无收。

    这里的民众必须抓紧所有的机会,只要等到适合耕种的季节,就要立刻播种,虽然勿吉之地的民众都是既有农场也有牧场,但是农场生产的作物对于家里牧养的家畜也有很好的补贴,轻忽不得,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鹤城,是夏国沿着混同江进入难水后,沿着难水向上游不断拓展,在难水中游建立的最接近高句丽势力范围的一个军城。

    这个位于后世黑龙江佳木斯西南不远处的军城规模并不算大,整个军城大约长宽各有五百米左右,里面驻扎着一千五百名夏军士兵。

    另外城内还长期有两千名民众居住,另外城中还有随军道士、工匠、小商人等各种人士驻扎在这里,也算是一个勉强有了大部分功能的小城市。

    鹤城在难水流域,乃至整个勿吉之地都很有名,它的名气不在于这里靠近高句丽的地理环境,也不是因为这里在去年秋天新发现的一座超大型的煤矿,而是因为鹤城的主将是目前整个夏国中都很难得的两名女将领之一。

    目前夏国有两名校尉以上级别的女军官,其中一个是驻扎在完水(黑龙江中游)流域永定城(海兰泡)的骑兵将领李红鱼,而驻扎在鹤城的这个女军官则是当初王泽从南朝带来的采莲少女裴秀。

    在夏国这里关于裴秀有一个很热门的话题,那就是她与王泽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或者说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不得不说对于大人物的八卦新闻总是那么让人喜闻乐见。

    还有什么新闻八卦,能够比夏国百姓最为拥戴的年轻英俊的国王陛下和他手下一名年轻貌美女军官的爱情故事更让人热衷谈论的呢?

    尤其是,这名年轻貌美的女军官还是一名善于使马槊的武功高手。

    很多人都好奇的是裴秀与王泽之间有没有什么感情呢?

    如果有的话,这位年轻貌美的女军官为什么不选择当初留在王泽身边的机会嫁给王泽,反而是主动请求来到这片寒冷无比又接近敌人的边境当一个军堡的主官呢?

    可是要说王泽和裴秀之间没有什么关系的话,为什么王泽又会对裴秀那么照顾,每当有什么军需补给总是将鹤城列为第一批补给、换装呢?而裴秀本人为何又总对其他男性不加言辞,到如今都已经二十余岁也没有婚配?

    要知道古时候女子一向是成亲很早,哪怕如今的东海夏国在王泽严厉婚姻法的要求下,东海再也没有十七岁以下成婚生子的少女。

    可是东海的少女一般还是会选择在二十岁之前就出嫁,二十岁之后出嫁的很少,要是有一些少女在二十一二岁还没有出嫁,没有婆家,定然会被人当做老姑娘看待。

    而裴秀到今年已经足足有了二十四岁,比已经有了两个女儿的王泽还要大一岁,到如今还迟迟没有成亲嫁人,难免会让人猜想她与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