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南北灭隋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迎娶这位女将领,王泽依然是根据正在慢慢成型的夏国礼仪举行了一次大婚,由于大婚和对有功将领、有功士兵的庆功庆典安排的时间比较接近,当时婚礼前后那盛大的场景让很多夏国民众十几年都忘不了。

    虽然也有一些内心龌蹉的民众会暗地里琢磨,晚上睡觉时究竟是自己尊敬的国王陛下在上面,还是裴秀这位面容秀丽武力超群的女将领在上面呢?显然这是个很有挑战性的话题。

    民众们虽然对王泽很尊重,不过大家显然不看好自家陛下的武力,一致认为恐怕陛下要被逆推了!

    当然也有很多夏国民众借此教育自家剽悍好武的女儿,天天就知道舞刀弄枪,武艺练习的再好还不是要嫁人的,万一太厉害了却没有人敢娶,那岂不是要当一辈子女光棍?

    不知道那些女孩子有没有听进去,反正她们是对裴秀充满了羡慕,如今统领一国年轻力壮的王泽,绝对是绝大多数夏国女孩心中的钻石王老五,反正这时国王都是可以娶很多个妃子的。

    这些女孩子怎么想王泽可是不知道,他这会正忙着呢!

    这一次突厥人的入侵,成为了夏国军队兵种转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这一年开始原本占据人数最多的步军比重逐渐下降,原本人数较少的骑兵和水军开始大规模的组成新的编制。

    在大婚完毕之后,为了应对接下来草原霸主突厥的强大威胁,以及中原形势的剧烈变化,让夏国在以后能更好的对抗这两个强国,王泽在这年夏天对军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整编。

    说是整编,其实应该算是大规模的扩编,很多在对高句丽作战时新组建的临时军队,这一次都被正式编制为主力军。

    姜川、许宁、郑魁三个军的步军原本正式编制是一军两师两万人,这一次都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编成一个军三个师三万人的规模。

    苍狼军在这一次战役后也正式分家被王泽一分为二,张航、褚宏航被分出来组建成步军第四军,同样扩编成三个师三万人。

    曹安与孟原来率领的苍狼军第二师、第四师,被合并后依然称为苍狼军,全军共三万人,却取消了师一级的作战单位,改为一军五旅,每个旅有六千人,旅下一级设立四个营。

    这样再加上人数多达一万人的铁甲军两个师,南洋守备师和夷洲守备师,夏国全国的步军兵种依然保持着十八万人的规模,虽然人数看似增加不少,其实相对辽阔的国土面积已经是很少了。

    对于水军更是王泽扩张的重点!

    因为夏国如今掌控的东西方海贸利益越来越庞大,引得原来被夏国震慑下去的南洋、西洋各国的野心又开始蠢蠢欲动,海面上的海盗竟然有越剿越多的迹象,于是王泽决定大规模扩编海军规模,用来维护对夏国越来越重要的海上商路。

    因为这些年夏国对海船研究的持续投入,夏国已经可以制造出很成熟的万石级别的虎鲸大舰,到目前为止镇海郡、江口郡、库页郡,甚至在新建立的辽东郡,都有大量的造船场建立起来。

    目前夏国每年光是商船就有数百艘六千石以上排水量的海船下水,夏历十九年这一年更是有五十艘鲸鲨级战舰,二十艘虎鲸级战舰下水,其他三千石级别的海鲨级战舰、数百石的海狐船更是不计其数。

    新整编后的海军被分为四大舰队,驻扎地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夏国东北部敌人已经全部消失,目前夏国本土只需要考虑应对中原北周、南陈两国的水军!

    因此第一舰队在整合了济州岛分舰队宗立所部后,由孙兴率领驻扎在济州岛、旅顺港(卑沙港)、威海港这三个主要港口基地,主要应对北周水军,并且支持王勇在中原的战事。

    第二舰队依然由曲六郎率领,改驻扎在南洋的星洲(新加坡)、汉城等地,主要负责震慑小心思又开始泛滥的真腊国、夏连特拉王国,另外他还要负责进一步开拓夏国在室利佛逝国的利益。

    如今南洋的汉人加上吕汉、婆罗洲两地已经将近五十万人,相对于此时整个南洋也不超过一千万人的规模,这已经算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王泽正在考虑是不是要在这些地方设立郡县。

    富饶的南洋各地,在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后已经成为夏国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光是这里每年生产的稻米、水果、矿产、金银铜铁等等,对夏国的经济利益越来越重要,仅靠着周强率领的南洋守备师已经不能完全保证夏国的利益,王泽必须派出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常驻这里。

    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的人数如果算上港口后勤人员的话,都是近一万人的规模,而主要驻扎在明珠群岛、定戎城的第三舰队人数就要少一些,不过也达到了五千人的规模,战船上百艘。

    因为当初杜盛在明珠群岛之战中受伤,因此从那时候开始一直是由阚乐在管理第三舰队,因此如今的第三舰队主官依然是阚乐,副官孙宇,而伤势已经转好的杜盛则是主动请求被派到了致远群岛担任第四舰队的主官。

    第四舰队驻扎在致远群岛,因为距离夏国最远,又要长期震慑波斯帝国、罗马帝国、阿克苏姆帝国,保证夏国在西洋贸易中的利益。

    因此驻扎在这里的夏国海军人数也保持在六千人以上的规模,虽然大型战船少了一些,但是鲸鲨级、海鲨级战舰加起来近一百五十艘的庞大数量,也让所有西洋国家都对他们保持着足够的敬畏。

    除了这四支大舰队之外,夏国还有已经移驻蓬莱洲(北美洲)的凌诚所部、驻守琉球的张峰所部,以及驻扎在夷洲的朱辽所部等多支分舰队。

    在加上这些分舰队之后,夏国的海军人数,已经达到恐怖的三万六千人的庞大规模,要知道在后世欧洲所谓地理大发现的大航海时期,拥有上万人海军的欧洲国家就已经可以称霸全球海权。

    因此在冷兵器时代夏国保持着三万多人的庞大海军,光是每年维护舰船所需要的费用就不是一个小数目,更不要说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花费,可以说光是这三万多人的海军,就比夏国那十八万步军还要花钱。

    不过在王泽看来这些钱却是必须要花的,如今夏国把持着东西方海洋贸易主导地位是怎么来的?还不是因为夏国的战船更加厉害!

    东西方海上贸易的利益是如此的庞大,相对于夏国在海军上面的投入,他的收入更是惊人,这样的投入完全是一本万利,更何况庞大的海军数量更能够保证夏国对外海上贸易的通畅。

    除了步军、海军之外,还有抗击突厥人入侵时紧急组建的三十万骑兵,在突厥人撤退后王泽依然不准备裁撤这些骑兵,日后夏国面对的将是更加强大的北周、隋唐,以及草原霸主突厥,他必须保留着这三十万骑兵。

    骑兵除了三万人被选入到中护军外,其他二十七万人被划分成五个骑兵军,胡秉常、姬翔两人率领的骑兵军都在六万人左右,而杨武、燕小五、李红鱼三个骑兵军则是分别五万骑兵。

    这些骑兵全部配备着精良皮甲、长枪、弩箭、霹雳雷、郑氏火箭等武器,钢刀更是铸剑城生产的上好九锻钢。

    当然了在扩建这些军队的同时,王泽也不忘记将自己的中护军扩编,身为国家的权力者任何时候都必须保持自己对军队的掌控,枪杆子里出政权并不是毛主席才懂的,古人都知道‘帝王将相本无种,兵强马壮者为之尔’的道理。

    这一次扩建之后,中护军除了水军只增加到八千人,骑兵增加到三万人之外,其他各卫都是扩增到一万五千人,这样中护军总兵力则是在十二万三千人。

    因为镇海郡已经成为夏国的核心国土部分,为了保证日后中护军的战斗力,王泽下令所有的中护军必须轮番到边疆地区驻守,只有常年参与战事才能保证中护军的战斗力。

    经过这么一番整编之后,夏国的总兵力竟然达到吓人的六十四万多人,就这样夏国还拥有人口达到五十万的国民卫队,以及近二百万人的庞大预备役,这样恐怖的兵力和后备动员能力带来的底气,使得王泽有信心击败一切敌人。

    当然了,一个国家的发展不可能完全依靠军队的强大,他还必须有一个完善的政治体制结构,武将们打仗可以,但是让他去治理国家地方民生,那就实在是有些难为他了。

    在整编完军队后,王泽又开始了对夏国政治体制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变革。

第464章 新体制() 
随着夏国国土面积的迅速扩大,王泽开始觉得之前的政体逐渐的不再适用,于是他在对军队完成整编后,与刘忻、羊枯、萧敬、吕文等人商议一番后,终于决定对夏国的文官体制也进行大改编。

    首先他设立政务院作为最高行政机构,这实际是一个相当于三省六部中尚书省角色的机构,夏国几乎所有关于文官吏治方面的事情都受到它的管理,在后世也叫做国务院。

    虽然改编后担任政务院总理的刘忻和副总理的羊枯,都是王泽信得过的人,不过他依然要为限制政务院的权力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完善的制度比一切都要信得过。

    于是他先是设立宪法院来制定大量的律法,在王泽过去二十年来依法治国的理念下,夏国官员们都已经习惯了根据法律条文来治理国家,过去对于法律缺失部分都是按照道德条文来判处,不过如今这些缺失的法律正在被迅速制定完善起来。

    很多对社会风气有积极意义的道德条文,很快就被赋予法律力量,绝对不会出现后世那些扶老奶奶却被讹诈的事情,虽然很多外来人口来到后觉得夏国的律法太过严苛,不过在夏国生活了几年后的民众却知道,正是这些律法的存在,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合法利益日后不受权贵的侵害。

    虽然现在夏国绝大多数民众大多都会武艺,手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