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南北灭隋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宇文邕在经过仔细分析后还是放弃了先攻打南陈。

    他认为,王勇为人心胸宽广,既然已经与南陈结盟必然不会坐视南陈被北周攻灭,唇亡齿寒的道理还是明白的,因此在南陈遭到北周进攻后,王勇必然也会尽起大军来援救南陈。

    这样一来北周面对着两国的联合进攻,哪怕能够取胜也会付出强大的代价,这时北方又有强大的突厥随时可能南下,北周要进行这么大的消耗战,确实不符合自己的利益。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南陈大部分领土位于淮南水乡泽国,气候湿热多雨,北方的士兵到了南方之后很容易因为水土不服产生各种疾病而死,特别是数十里宽长江天堑的隔断尤其难以渡过。

    在经过大量的论证后,宇文邕最终选定首先进攻三齐王勇占据的大河南北各州郡,以及王勇的老巢三齐之地。

    在宇文邕看来,陈顼以及他的一干君臣太过小家子气,加上过去南陈与王勇、王泽之间的矛盾,在北周进攻王勇时,根据陈顼的性格南陈很可能会坐视不理,或者是等王勇跟北周拼个你死我活,然后才来捡便宜。

    哪怕陈顼不这样做,宇文邕也可以通过与南陈内部一些愿意投靠北周的士族合作,然后施展各种手段来阻挠南陈大军的出兵速度。

    故而宇文邕认为,只要北周大军进攻的速度快一些,他们还是很有希望在南陈反应过来之前将王勇攻灭,到时候北周方面就可以一统北方,进而在一年之内大举南下,攻灭南陈统一天下。

    让宇文邕有这么大的信心的原因除了北周实力翻倍之外,还因为去年在攻灭北齐后,他忽然掌握了一种威力巨大的秘密武器,这种武器将会给王勇、南陈双方大吃一惊的。

    在北周大军进攻前,王勇麾下三十万军队散布在大河南北各地郡县驻守,兵力比较分散,这就像是一个人的两个胳膊伸出来不说,两只手还都是分散开的。

    看上去王勇在北齐灭亡后一口气占据的土地很广博,可是在面对他人攻势时,却显得防守很无力,这也是宇文邕选定最先进攻王勇的原因之一。

    可是如今王勇在面对周军进攻时,不仅将全部的兵力收缩了回去,甚至还把这几个州郡中的所有民众全都给迁移走,一个人都没有剩下来,这这样一来简直是打着两败俱伤的心思啊!

    宇文邕也听说王勇在一开始占据这些州郡后,就开始大肆往东海、三齐等地移民,但是哪怕在数月前这四郡之地也至少拥有七八十万民众,要想安置这些民众,一时间消耗的粮食物资是巨大的。

    凭着王勇的曲曲三齐之地,还有刚刚立国没多少年的东海夏国,难道王勇父子还真的有这本钱来消耗,来拖延对抗自己么?

    想到这里宇文邕有些迟疑了,这次进攻王勇,他可以说已经拿出了所有的家底,北周不比南陈和王勇,这两方都只需要面对一个敌人,用来防守边境的军队数量可以很少。

    北周就不一样了,北周从建立之初就几乎是周边都是自己的敌人,北面有强大的突厥,东面有老对手北齐,西面又有强大的吐谷浑,南面则是数百年来的老对手南朝。

    哪怕到如今,北周依然要为了防备突厥、契丹、吐谷浑和南陈,必须准备大量的军队进行防守,不然就很有可能遭到各方的趁火打劫,因此这一次宇文邕对王勇的作战只需胜不许败。

    最终宇文邕还是下定决心,虽然如今尉迟迥、宇文俭两人竟然遇到这样的诡异状况,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开战了那就要打到底,何况自己还有很多杀手锏没有使出来。

第472章 尉迟迥的难题() 
往日繁庶的濮阳郡城,如今显得格外冷清。

    作为濒临大河南岸的一个大郡,往日最多时城内拥有十几万人口,可是如今城中却被十几万北周士兵挤得满满的,这里已经成为了北周大军的大营。

    攻城战时被烧毁的城门已经被修补完整,城门洞上还可以看到被烟火熏黑的砖墙,城墙上也有一部分士兵在军官的指挥下修补城池,以后这里将是北周治下的郡城。

    虽然濮阳郡城在夏军撤退时破坏的非常厉害,不过主体城墙和城内的民宅毕竟没有遭到太多的损毁,因此不管是从安全性还是从冬季的防寒上来看,这里都是最好的居住点。

    因为城内郡守府已经被一把火烧毁,因此尉迟迥在进城后选了一栋比较完好的富商住宅安置下来,这里暂时成为了尉迟迥的中军所在地。

    在城内外的周军士兵正在讨论眼前的战局时,尉迟迥却在自己的书房中将里面的东西砸个稀巴烂,因为昨天派去追击撤退夏军的前军,竟然被打了个反伏击,损失惨重。

    之前在尉迟迥攻打濮阳郡的近二十天里,因为袁嘉大量使用投石机、火箭、霹雳雷,甚至是火药包等武器,让尉迟迥麾下先后损失两万多士兵,可是最后竟然只是夺下个已经空无一人的濮阳城。

    虽然南路的谯王宇文俭所占据的高平郡也是空无一人,可是因为防守高平郡的夏军人数较少,因此宇文俭麾下的军队损失也相对少很多,濮阳郡的夏军似乎专门对着自己死磕,连骑兵都有四万多人。

    要不是如今北周实力雄厚,在占据大量养马地后战马资源丰富,在骑兵方面显得财大气粗,不然还真的比不上夏军的骑兵。

    尉迟迥作为主力大军,麾下十五万士兵,五万骑兵,在十万多夏军全力防守的情况下,竟然也打的灰头土脸,到最后夏军撤出濮阳城时,企图追击的周军还被打了一个反击,再次损失近万人,也实在是太丢人了。

    面对着夏军的连续后撤,尉迟迥也是不由的皱眉起来,这一次夏军一撤便是二百多里,撤到了当初北齐大军与其对峙的济州、济北郡一线,显然是准备在此与自己进行决战。

    尉迟迥知道,当初三齐方面就是在这里挡住了北齐大军的第一轮攻势,先后消灭了数十万北齐军队。

    虽然夏军与北齐数十万大军的战斗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尉迟迥却丝毫没有任何小瞧的意思,因为他自己也知道,当初北齐能够击败夏军最终光复大半个三齐,还是靠着天气剧变的优势。

    当时的齐军主将斛律协通过一名善于天文的浮屠僧了解到天气即将变化,便做了一手准备,哪怕失败了也大不了重新在济北郡对夏军进攻,因此这种因素是不可复制的。

    另外如今夏军一口气搬空了西兖州、永昌郡、濮阳郡、高平郡,尉迟迥、宇文俭二十多万大军根本无法从这里补充粮食给养。

    要想获得充足的粮草供应,就必须通过这数百里的路途来运输,不仅需要从后方抽调大量民夫,沿线更要布置大量兵力防守粮道。

    一想到这些,尉迟迥心中就觉得很是无力,强大如此的北周供养自己这数十万大军都如此艰难,难道王勇在迁移这些百姓时就不用花什么钱的么?这可是数十近百万人啊!

    如果是其他人,尉迟迥倒可能会觉得是强行逼迫,可是三齐王不是一向以爱护百姓着名的么?这四郡过去都是繁华富庶的州郡,至少有二百多万民众,哪怕如今被迁移了一部分也至少会有七八十万人吧?

    尉迟迥终究无法明白如今的夏国究竟有多么的富饶,也不明白大农场大牧场生产带来的极高生产效率,给夏国带来多大的粮食存储量,更何况夏国还有满世界的海洋牧场可以捕捞大量的鱼类。

    如果王泽知道尉迟迥的疑惑,肯定会嘚瑟的向他炫耀道:土豪的世界凡人终究不明白呀!

    虽然震惊王勇的大手笔,尉迟迥心中却更加烦恼起来,自己大军继续东进的话,征发的民夫数量至少要翻倍,往前线运送粮食的消耗也是翻倍,至少在北周水军拥有击败夏国水军的实力之前,这个局面不要想改变了。

    好在目前北周大军的军资,都是沿着渭水进入黄河,然后在北豫州转道济水,一直运送到西兖州,这样再从陆路运送到濮阳郡,对物资的消耗以及没有过去显得那么大。

    想到这里,尉迟迥忽然想到差不多也就是这几天,下一批物资也应该从西兖州运过来了吧?

    “大将军不好了!”正当尉迟迥想着这些的时候,突然就有人在大帐外惶急喊道,让尉迟迥的心里顿时‘咯噔’一下,难道还真的是怕什么来什么?

    “慌慌张张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尉迟迥不悦的看着眼前的校尉道,“军营之中最忌大呼小叫,若是谎报军情可是要被砍头的!”

    “大将军,咱们运送军粮物资的船队在大泽上被三齐水军堵上,船队全军覆没了,只有水军将军独孤盛逃了出来!”

    只是一句话就把尉迟迥给震得久久说不出话来,良久之后他才忍住怒气问道:“之前不是早就安排好了,后方所有的物资粮草一律运送到西兖州,然后就不得继续东进么?为什么他胆敢违反命令?”

    被尉迟迥盯着的年轻校尉被吓得面色惨白,不过他还能说出话来,“负责运送粮草的水军将军独孤盛以为,西兖州距离濮阳郡太远,消耗的物资也太多,如果能够从大泽直接登陆,距离濮阳郡的距离可以缩短至少一半路程!”

    尉迟迥听罢长叹道:“愚蠢啊!他们难道不知道夏军的水军实力有多么强大么?竟然还有胆子直接进入大泽,也罢了我们前军还有十余天的粮草,让后方赶紧继续加急运送粮草!”

    济水在西兖州以西的河段,因为这里的河道还不是那么宽阔,因此以适应海洋的夏军水军船只在进入这段河道后活动不便,很容易就会被北周利用火船放火烧坏。

    所以在这一段河段都是北周水军占据优势,水面控制在北周的手里,而从西兖州到大泽这段之后,因为水面宽阔很多,河道深度也可以保证海鲨级战舰和海狐船的活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