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南北灭隋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额根水与独洛水一带终究是突厥人的腹心地带,哪怕之前有都蓝可汗这个败家子带头逃走,带走了十余万骑兵以及数十万部众,但这时仍有二三十万突厥部众不愿意离开,等到夏军攻打过来时他们再想走却已经来不及了。

    “这些年来,还是抢这些突厥人的东西最舒心!”

    法彦兴高采烈的看着麾下的士兵驱赶着大群的牛羊往后军而去,那里有专门的士兵在统计、照看这些牛羊,日后这些都是士兵们的军功,而缴获的突厥战马却可以暂时留在手里使用。

    法彦兴高采烈的带兵洗掠周围的突厥部众,韩子高这时也已经站在了突厥牙帐的金帐前。

    “以前听人说起汉军封狼居胥的故事,总是为之心旷神怡,如今咱们也把这突厥牙帐攻了下来,来到了狼居胥山下,我为何一点激动的心情都没有呢!”韩子高脚下踩着一面突厥狼旗,遥望着西面的于都斤山。

    突厥时期的于都斤山就是汉朝时的匈奴狼居胥山,而韩子高的身后便是突厥人离开时来不及拆走的突厥金帐。

    裴杰站在韩子高身边也遥望着于都斤山,然后叹了口气道:“过去汉军要攻打到匈奴王庭,需要穿越大漠、草原,一路上的艰辛无比,哪像咱们之前便已经拿下来了北海周围的大片土地,从北海往南又有娑陵水、额根河,散步一样就过来了!”

    “说的也是!”韩子高想了想也是笑道,“管那些干什么,不管咱们怎么干终究比不上陛下立下的功劳,如今我们能够攻打到突厥牙帐,还不是凭着陛下这些年打下来的基础!”

    “是呀,如今突厥虽然战败,不过那都蓝可汗提前逃走被他带走了至少十余万骑兵,加上之前那股突厥人逃走时也走了将近四万骑兵,突厥人对我们的威胁依然存在,还是赶紧把这些突厥人解决了才是整理!”裴杰也是感慨道。

    “干活了,干活了!”韩子高催促道,“我只给你们十五日时间清扫这于都斤山以东的草原!”

    虽然突厥人在大草原上还有数十万部众没有来得及撤走,但是这些普通的突厥部众终究无法抵挡夏军对大草原的占领。

    当李红鱼、石海光都率所部赶到额根水流域时,整个于都斤山以东、大漠以北已经没有了突厥人的生存空间,也就是说这片辽阔的草原已经是夏国人自己的草原了。

    随后在韩子高的命令下,石海光率领麾下十五万骑兵继续向于都斤山以西扫荡,一直到金山(阿尔泰山)才会停下来,这时于都斤山以西到金山的草原部族除了少数突厥人,也就是薛延陀还算强大。

    不过薛延陀在最强大时期也只有七八万骑兵,之前因为带头反抗突厥人的统治,这时的薛延陀人只有三四万骑兵。

    哪怕这时契骨人依然不甘心失败联合薛延陀一起发起了反攻,可是在燕小五和石海光联合起来对他们发起进攻后,他们依然败得很惨。

    薛延陀部一战之下几乎全部被杀,契骨人再次损失了十余万人口后,二十多万人口中,居然只剩下三四万青壮,对夏军已经产生极大畏惧的他们这一次终于不敢再停留在剑水以西,开始继续向西迁徙。

    不甘放过契骨人的燕小五也开始不断派兵向西探索,准备继续向西开拓夏国的领土,石海光则是一边清理金山以东的草原,同时威慑着蠢蠢欲动的达头可汗,而韩子高这时却在苦恼都蓝可汗的去向。

    达利叶护的去向很明了,他直接率领近四万残部逃向了金山以西的西突厥,但是都蓝可汗一直以来都跟达头可汗有着深仇大恨,绝对不可能逃到西突厥去的。

    可是原本韩子高猜测的都蓝可汗会逃到隋帝国的河套地区,而正在沿着长城一线攻打突厥人的姬翔却回报说,没有发现都蓝可汗逃到河套一带,这样一来都蓝可汗的去向就成了一个谜团。

第561章 隋文帝的决定() 
“什么?突厥战败,居然连王庭都丢了!”

    突厥全面战败溃逃的消息传到长安城时,已经是大腹便便的隋文帝杨坚惊得差点将手里珍爱的东海琉璃夜光杯都给丢在地上。

    他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曾经强大无比的突厥,居然如今连牵制夏国的能力和胆量都已经彻底消失。

    “是的陛下!”

    杨素也是满面阴霾之色,他轻声道,“谁能想到都蓝可汗连跟夏国人作战的勇气都消失了,突厥王庭那边除了他的儿子达利叶护率军跟夏军交战一场外,其他各部全都是望风而逃!”

    在隋文帝和他的诸位大臣之前的规划中,突厥是帮助自己牵制夏国的一个有力帮手,可以很好地从北面威胁牵制夏国的相当一部分兵力,他们对突厥人的实力还是很有信心的。

    因此之前隋帝国对突厥是又拉拢又戒备,在利用突厥对抗夏国的同时,也担心突厥会强大起来反噬自己,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印象中强大无比的突厥,居然也会被夏国以摧枯拉朽之势打的七零八落。

    “听说夏国这次一共用了六七十万骑兵啊!”

    杨坚没有再继续理会突厥人溃败的问题,虽然战败后的突厥人还有十多万骑兵的力量,但是肝胆俱丧的他们在隋文帝眼中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地位。

    杨坚背着手低头在殿堂内不安的走动着,一直到现在他都不敢相信自己东北方那个邻居居然已经这么强大,光是对突厥开战就动员出来六七十万骑兵,甚至不包括任何一名步兵。

    根据目前隋帝国掌握的情报显示,夏国目前已经拥有了近三千万人口,虽然这里面近半是未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可是根据夏国的战争动员能力,剩余一千多万人口中依然可以动员出来至少上百万的军队。

    也就是说夏国对突厥开战其实并没有发动全部力量,没有使出全力就能够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将突厥全部攻灭,那么当夏国使出自己全部力量的时候,究竟有多么强大呢?

    一想到这个问题杨坚便是心情沉重无比,这些年杨坚也是学着夏国的做法埋头发展,研究炸药、冶炼钢铁、大力发展农业、积极开拓通往西域、河中地区的商路。

    可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隋帝国现在除了人口还比夏国多之外,其他的全都比不上夏国,光是如今夏国居然可以利用钢铁来铺路的情报,就让杨坚为之忧虑不已,这是何等强大的冶铁力量呀!

    “陛下,虽然夏国动员出这么多骑兵,不过依臣下来看也不足为虑!”

    “哦?这是为何?”杨坚好奇的看向杨素,在他比较宠信的几名大臣中,也就是杨素比较知兵,虽然这些年因为杨坚的权力因素让杨素离开了军队,不过他还是比较相信杨素的分析。

    “陛下,夏国骑兵虽然众多,不过这也是因为夏国以畜牧立国的原因,他们骑兵虽然众多,其中大半只不过是身着皮甲的游骑兵而已!”

    杨素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道,“而我大隋虽然到如今只有三十多万骑兵,可是其中足足半数都是具装甲骑,在草原上游斗虽然不是我们的优势,但是正面交战,具装甲骑却能以一战五!因此臣以为夏国骑兵不足为惧!”

    “如今突厥虽然新败,可是他们依然还有十余万骑兵,陛下再联络西突厥达头可汗一起出兵,这样加上我大隋便可以有五六十万骑兵对抗夏国的骑兵!”

    杨素诚恳的对杨坚劝道,“陛下,如今我大隋必须趁着夏国在草原上立足未稳全力进攻夏国,这样突厥人还有反击的希望和信心,我大隋也可以趁机消除来自北方的边患。

    如果这一次坐视夏国占据漠北草原,突厥人必然胆丧西窜,到时候全天下就只有我大隋独立抗击更加强大的夏国,如今尚且还有突厥相助,如果错过这一次,恐怕就再也没有人对抗得了夏国了!”

    “爱卿所言极是!”

    杨坚沉思片刻终于下定了决心,“当初我大隋刚刚立国时,夏国人口不过千万,当时我大隋却有近三千万人,可如今夏国人口已经增加到近三千万人,而我大隋却仅有不到五千万,长此以往我们最后的优势也会消失殆尽呀!”

    在夏国发展的同时,隋帝国也是在飞速发展,这些年里杨坚在关中、三晋、蜀中等心腹地带开辟了大量的矿场,让隋帝国的钢铁产量也翻了几番,不过不管怎么样隋帝国的发展速度依然比不上已经进入初步工业化的夏国。

    到如今杨坚也只能是凭借着隋帝国的人口优势来应对夏国,在他想来自己有五千万人口,不管怎么样都可以轻松组建起两百万的大军来。

    这样从正面发起进攻,夏国被牵制在辽东,从而陷入国力消耗战,这样一来夏国人口较少必然吃亏。

    想到这里杨坚忽然又想起一件事于是对杨素道:“只是不知道那都蓝可汗已经逃到了何处?”

    杨素顿时面色一苦:“臣下也是不知道那都蓝可汗现在何处,按理说他战败应该逃到河套定襄一带才是,可如今在定襄青山以北逡巡的却是那夏国二十多万骑兵,没有见到任何一个突厥人出现在河套一带!”

    “如果不能击败夏国人,他们对我大隋的威胁太大了!”

    一听到夏军已经出现在定襄以北,杨坚的脸色立刻就不好看了,原本夏国仅仅占据辽东的时候,隋帝国只有燕郡、柳城郡与夏国接壤,当时夏国的国力也不是很强,因此隋帝国丝毫没有感受到任何压力。

    可是随着夏国逐渐消灭契丹人和库莫奚之后,整个涿郡以东的隋帝国边境就都处在夏国的威胁之下,不过当时还有突厥人牵制夏国,夏国也不愿意同时与突厥隋朝两面开战,因此一直在边境处于守势。

    如今突厥战败,连牵制夏国的最后力量都彻底消失,夏军又忽然出现在了河套以北的草原上,这也就意味着夏军随时可以从辽东到河套之间绵延数千里的边境上威胁大隋的安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