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南北灭隋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收也赞同此意见,并进一步补充了郭孝恪的意见,如今李唐政权面对的不仅仅是窦建德和王世充,更要在接下来面对最强大的夏国,只有尽快统一天才能在日后与夏国的战争中保持一定的抵抗力。

    李世民很赞同郭孝恪和薛收的分析和建议,针对萧瑀等大将的反对意见,明确决断与窦建德大军继续作战。

    于是他中分麾下,令齐王李元吉围守洛阳,他亲率精兵三千五百人东进虎牢。

    到虎牢后,世民带人侦察窦建德军情,沿途将五百骑分别埋伏道旁,仅带尉迟敬德等四名勇将跟随。

    在距窦建德军营三里处时几人却被对方发现,窦建德大将派出五千余骑兵追击,李世民等人迅速撤退把他们引入伏击圈内,周围唐军齐出大败敌军,斩首三百余级,这就极大的巩固了唐军的士气。

    建德率兵西来,被唐军阻击于虎牢关近月余,几次交战又都失利,将士接连受到挫折之下开始思归,唐军又派轻兵拦截了他的军粮,不断袭扰窦建德的后方粮道。

    面对这种形势,他召集将士讨论用兵之策,凌敬劝说窦建德大王先攻取大河以北的怀州、河阳,派遣大将驻守,然后翻越太行山脉攻入上党,迅速夺取李唐在河东汾河故地的汾、晋等地,然后再夺取蒲津威胁关中之地。

    凌敬的计谋也是很好,不过王世充连连派人向建德求救哀求催促他发兵,窦建德麾下诸将也觉得自己的兵力远远超过唐军,心中有了轻敌的心思都主张与唐军决战。

    虽然建德夫人曹氏也劝他要听从凌敬的建议,但建德不予理会,依然决定率大军与唐作正面交锋。

    经过一番侦察后窦建德计划在唐军马料用尽,放马于河北之际袭击虎牢关。

    这一消息却为李世民所知,五月李世民北渡河,南临广武,故意放马于河边以引诱对方,然后他自己却在当夜紧急赶回虎牢关。

    第二天,中计的窦建德果然率全军来攻打虎牢关,李世民坚壁不出,窦建德布好战阵等了两个时辰,士卒饥疲之下都坐下来休息,因为天气炎热又争着去喝水漫无纪律。

    就在这时李世民乘窦建德军散乱之机率众出战,直扑其阵。

    而窦建德这时正在接见群臣,唐骑兵突然杀到,大臣们都向窦建德奔去,窦建德命骑兵应战,并命挡路的大臣们退开,就在这进退之间,唐军已经杀到了眼前,窦建德只得退到东边的山坡。

    此时,两军恶战,李世民亲自率几员大将卷着唐军战旗突进到窦建德军阵的后面,然后打开旗帜。

    正在激烈交战的窦建德军以为自己后方军阵已溃,于是全军大败,窦建德也在战乱中被擒。

第615章 攻唐() 
谁都没有料到窦建德率领三十余万大军居然会这么快就全军覆没。

    在吞并了窦建德的军队后,唐军兵威更胜之前,而失去了外援的王世充绝望之下也只得率洛阳城内外数十万军民投降了李唐政权。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投降李唐政权,刚刚投奔到窦建德麾下不久的单雄信与徐世绩当然看出来李唐政权将要面临的强大敌人,因此在窦建德战败后两人迅速向北逃到了河间郡投奔了更加强大的夏国。

    这时李渊、李世民还没有想到太多,他们还沉浸在兴奋之中。

    一口气接连消灭了两个大敌,中原除了一些小股的山贼盗匪再无其他强大的对手,似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接收窦建德和王世充两人的所有地盘,再次一统天下了。

    可是事情又哪里有这么简单。

    李唐政权与王世充和窦建德之间的战争断断续续打了近两年的时间,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一直关注着中原局势的夏国对此又怎么会没有任何应对动静呢。

    就在王世充和窦建德战败的数日后,洛阳城内外的李唐大军还没有来得及好好庆祝自己刚刚取得的空前胜利,忽然就得知大河以北窦建德的地盘已经被突然南下的幽州夏迅速夺取。

    从太行山脉西面河东等地前去接受窦建德领地的唐军,被忽然南下的夏军几乎全部消灭,五六万大军居然连一千人都没能逃出来。

    气恼非常的李世民很快就在数日后看到了已经来到大河以北的夏国骑兵,夏军迅速夺取了大河以北的河阳、河内等地,连上党也在夏军的威胁之下,夏军耀武扬威的样子几乎让对岸观察的李世民气炸了肺。

    与此同时刚刚夺取谯郡、梁郡不久的唐军也被突然出现的彭城郡夏军击败,刚刚落入到唐军手里的王世充地盘接连被夏军夺走,很显然在李唐击败了所有内部对手后,夏国终于不再干看着不出手了。

    夏军在河北河南接连出手的消息很快传到长安,气恼交加的李渊正准备抽调大军与夏国争夺大河以北和中原之地,毕竟这两地都是平原辽阔无比的产粮地,对农耕文明国家简直是必夺之地。

    可惜祸不单行,这时另一个更加糟糕的消息传来,长期割据关中以北的李轨居然在这时也忽然向夏国投诚了。

    李轨的投诚其实顶多也就是让夏军多上熟悉关中的十几万士兵,可是最糟糕的是由此因为他的投降,让夏军可以轻易的跨过长城天险攻入到关中平原,除了北面的渭水长安城已然是无险可守。

    夏军的攻势并不是孤立而又单方面的,而是经过长期筹划后有充分准备的行动,为了充分发挥夏国的军事优势,夏军的攻击面展开非常彻底,几乎在任何与李唐交界的地方夏军都在展开进攻。

    原本驻扎在河西走廊的夏军在大将屠安率领下突然从枹罕郡攻入临洮,然后迂回攻克渭水上游的陇西郡,从背后将防守力量比较强的金城郡顺利夺取,随后这一路夏军狂飙猛进在一个月内就接连夺取了天水、安定两郡以西的所有郡县。

    关中以北的上郡、北地郡虽然还在唐军手里,可是从朔方郡南下的夏军也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十万夏军与经过粗略改编的李轨所部十余万大军兵锋直指关中平原。

    从河套之地南下的另外十五万夏军同样使从朔方郡顺着奢延水接收了李轨所部占据的雕阴郡、延安郡之后,从这里迅速渡过黄河天险,然后将河东的离石、龙泉、文城三郡夺取。

    河西夏军忽然渡河建功后,河东唐军的北部防线就被打开了一个极大的缺口,原本被挡在太原郡以北娄烦郡的十多万夏军迅速改变了攻击方向,从黄河东岸南下攻入汾水谷地。

    等到夏历五十七年七月份的时候,整个北方除了河东郡还在李唐政权自己的手里,大河以东以北的所有土地几乎丢失殆尽,大河以南除了洛阳、荥阳还在李唐控制下,东郡、淮阳以东的所有郡县都被夏军攻克。

    而原本被李渊引以为依靠的关中之地也在夏军的迅猛攻势下丢失大半,夏军已经可以从渭水以北看到高大的长安城。

    在付出巨大代价好不容易消灭了窦建德和王世充后,李唐政权不仅没有能获得多少好处,反而失去了两个很好的战略缓冲区,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败笔。

    在夏国的全面进攻下,北方唐军已经是呈现出全面败退的局势,接连战败之下士气低沉的唐军根本没有任何能力去阻挡夏军的凶猛进击。

    北方唐军节节败退,长江流域唐军的局面依然不容乐观,夏军在接管了杜伏威的所有地盘后,夏国水军也已经进入到长江,从江口溯流而上的夏国大军与湘水、赣水的夏军联合起来不断的对唐军发起攻击。

    在夏军的强烈打击下,唐军一路退守南郡,一路退守沔阳郡,夏军水师已经彻底掌控了从洞庭湖到长江入海口的所有河道水面控制权。

    面对着大军的节节败退,李渊不得不紧急从长安城迁移到汉中以躲避夏军的凶猛攻势,以太子李建成留守长安城,以秦王李世民驻守洛阳,齐王李元吉则是驻守襄阳,平阳公主则是驻守汉中西面的汉阳郡。

    李渊当然不甘心就此失败。

    于是他准备再次联合吐蕃一同对夏国开战,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吐蕃在之前被夏国一番针对打击后,实力骤然衰落,再加上夏国极力支持羊同、象雄、东羌女国不断对吐蕃开战,这时的吐蕃已经没有实力参和到中原的内战了。

    当然高原上也有其他的一些有野心的部族,比如党项、嘉良等部族,虽然吐蕃被夏国打击的厉害,不过之前吐蕃确实从隋帝国内部夺取了相当一部分好处,这些部落也是看的格外眼热。

    这时的党项还是一个势力并不强大的松散部落联盟,嘉良更是一个连名字都不怎么显眼的部落,他们一共也才只能动员出一万士兵,这些还处于野蛮奴隶社会的家伙在李渊眼睛里根本没什么太大用处。

    不过本着蚊子再小也是肉的原则李渊还是收下了这些送上门来的炮灰,随后他又将眼睛投向了益州泸水以南的白子、昆明、百濮、百越等部族,希望从这些少数民族部族手里借兵。

    大批使节辛苦了数月最终给李渊带来了十万蛮兵,虽然数量依然不是太多可多少也有了袭扰夏军的本钱,反正也不是自己家的人,死了也不心疼,这些蛮兵都被他派去袭击夏军的后方。

    李渊可谓是殚精竭虑,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如今的夏国已经在事实上形成了对李唐的绝对优势,哪怕他再怎么不情愿也已经不是夏国的对手。

    光是人口上面李唐政权就处于绝对的劣势,目前夏国自己直接控制的人口就已经达到了六千多万人,而李唐政权地盘上的所有人口加起来也才只有一千多万,至于兵力上的差距那就更大了。

    李渊有心反抗,可是如今还在自己掌握中的半个关中平原,河洛之地还有江淮之地都是适合夏国大规模骑兵作战的平原,如今李唐能够暂时掌控长安、洛阳等周围的大片郡县,还是因为夏国不愿意太过冒进才没有夺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