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南北灭隋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泽听到曹安的回答,苦恼的揉了揉脑袋,转头一看韩子高也在做同样的动作看着自己。

    韩子高看到眼前的情景也是头痛万分,因为南陈在持续数年的侯景之乱后,最缺的资源不是别的,正是大量的劳动人口。

    之前王泽向韩子高说明只是带走数百人而已,南陈虽然缺人可是这些人对南陈来说也是可有可无,没什么影响,所以韩子高自己就可以做主让王泽带走。

    可是当数百人骤然变成眼前的数万人后,哪怕是韩子高这个陈茜的大红人也不敢让王泽就这样带走了。

    这数万人可是最少也占了建安郡周边接近一半的人口了,要知道陈霸先建立陈朝之后,南陈的编户齐民只有不到三百万而已。

    也就是说南陈朝廷可以控制的人口数量只有这么一点,虽然有大量的人口隐藏在豪门大户中,但是要知道隐藏在豪门中的人口是不向朝廷缴税的。

    虽说陈霸先去年北伐光复了淮南后又增加了近二百万人口,但是南陈的人口数量依然非常稀少,眼前的这些人可相当于陈朝人口的百分之一了。

    只是眼前的情况该怎么个平稳解决也是个很大的麻烦,就连急缺人口的王泽也不敢就放开了接收。

    其实要说王泽给陈朝百姓许诺的福利照着三齐之地的百姓福利差远了,但是南陈的百姓太穷了,再加上土地的诱惑怎么可能阻止得住。

    “韩都督,我看你还是尽快召集城内各大豪强商议此事吧,弄不好就可能产生民变呀!”王泽对韩子高说。

    韩子高走后,王泽又让冯仆调集麾下的俚人士兵到江边协助曹安维持秩序,建安百姓这时虽然民风也彪悍,可是对上更彪悍的俚人就安稳多了。

    城外的百姓在王泽的努力下逐渐稳定下来时,城内以林氏、陈氏、黄氏和高氏等几家为首的诸多豪强,在大都督韩子高的召集下聚集起来,正在讨论这些百姓的事。

    韩子高提出的解决方式,就是要求各大豪强暂时降低建安百姓的租税,以此挽回百姓的心,继续留在建安郡,毕竟故土难离呀!

    黄氏的族长微怒道:“大都督,若是咱们这一次向那些泥腿子让了步,让他们尝到了甜头,以后他们必然还会再生事端。”

    韩子高表示,若是不接受这个主意,那么你就想出一个更好地主意来吧,黄氏族长和其他几家族长也想不到更好的主意,最后也只好同意了韩子高的提议。

    江边聚集的百姓见江面上的船只始终不肯靠岸,而且那数十艘海船也必然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口,在韩子高亲自带人劝解下,开始纷纷散去。

    最后江边仍剩下七八千人坚决不肯走,原来这些人都是这些年来北地流亡来的流民。

    他们这些年不仅仅贫困的生活在建安郡社会的最底层,还不时被本地人和豪强欺凌,现在见到这么一个好机会,宁愿死也不愿意放弃了。

    见到王泽和韩子高始终没有松口,而且商老汉那六百名村民已经开始在顾彬的安排下,乘小船向江面上的大船驶去,开始有人向王泽、韩子高下跪。

    一人、两人、十人、百人,最后七八千人全跪在地上,无论男女老幼都纷纷哀求道:“大人,给一条活路吧!”“收下我们吧。”

    王泽无奈,他对韩子高说:“韩都督,如今事已至此,责任全在于我,这些百姓我也只好手下他们,事后我定然会给贵国陛下一个交代的。”

    韩子高闻言也是无奈的苦笑一下:“且为之柰若何?”

    站到人群中,王泽高声道:“诸位乡亲,我乃东海夏侯,是受大陈皇帝陛下邀请而来,之前带走那数百人已是对不住大陈皇帝,如今你们如此多丁口要随我而去,我亦有何面目去见大陈皇帝陛下?”

    人群中有一名中年汉子站了起来,虽然穿着落魄无比,可是看样子也非普通村人出身。

    他高声对王泽说:“启禀夏侯,我北地流民数来遭本地人欺凌,苦难无比,而且我等诸人已知夏侯最是仁慈不过,还望收留我等,我等宁愿再降低一等待遇。”

    中年汉子话音刚落,周边的百姓都纷纷赞同,同时又哀求王泽:“还望夏侯收留!”

    王泽听了汉子的话心想,这尼玛为了移民,连该有的福利待遇都可以不要啊,真个是服了。

    想了片刻,王泽抬头又高声道:“既然如此,我就答应你们,不过你们需要为我开垦、耕种三年的土地,三年后我自然再每人分发三十亩良田,前面那三年耕作所获我要替你们还大陈的债务!”

    距离王泽近的数百人听到王泽的话顿时大喜过望,一个个欢呼起来,远处的百姓虽然听不清王泽说的话,可是看到王泽周边的百姓欢呼,也知道王泽已经答应下来,一个个也欢呼起来。

    百姓虽多也不过是七千多人,船队跑两趟就可以全拉走了,麻烦的是开头的时候,夷洲那里一切都要输血,光是供应夷洲上万人每月的粮食就够王泽头大了。

    幸运的是夷洲地区炎热多雨,一年四季都可以耕种,只需要挨过这头四个月以后就可以自给自足了,甚至以后夷洲还会成为王泽治下的一个大粮仓。

    在跟韩子高和林氏等豪强换取了夷洲移民所需的粮食及其他物资后,剿灭侯宝应和那五六家豪强所获得的红利已经是一点不剩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王泽这次的收益还是巨大的,起码夷洲这块根据地不用再等那么久,可以很快就走上正轨了。

    就连夷洲开荒的耕牛,冯仆都可以帮王泽解决了,要知道夷洲只能种植水稻,北方的黄牛是不适应这里的气候的,不能运送过来。

    北方的牛不能运来,岭南的俚人虽然不怎么耕种,可是每家都养殖着大量的水牛以供食用,而且广南之地的野外也有大批的野生水牛,只要费些力气就可以抓到,冯仆替王泽解决了一件头痛事,被王泽表扬后可是好几天都是昂着头走的。

    处理完百姓出海的事情,这边韩子高已经开始催促王泽,要继续征讨建安郡以北的诸郡了。

第91章 一路向北() 
永定三年二月底,陈、夏、俚人三方联军离开建安大军北上,临行前韩子高委任麾下一名参将率一千余****留守建安郡,加上本地重新招募的三四千郡兵,只要训练上一两个月完全可以守住建安。

    韩子高与王泽、冯仆三方近二万大军联合北进,以堂堂之师传檄闽浙诸州郡速速归服王师。

    韩子高之前有八千兵马,虽然留守了一千五百人在建安郡,可是因为建安豪强林氏等家族贡献出了大批家族子弟参军,另外韩子高还在建安本地招募了一些青壮另编一军,反而人数增加到了一万多人。

    王泽麾下的步军依然是二千人,由曹安率领,另外还有白狼营的一名骑兵队长率领近百轻骑作为探马。

    冯仆则是让自己的阿牛叔带着四千俚人精锐,跟着曹安的苍狼营一起走,自己反而整天和王泽在一块,骑着王泽新送他的一批战马得意非凡。

    韩子高、王泽、冯仆三人在路上前进,顾彬则是率领水军和淳于鲲从海路行进,除了随军的大夫跟随王泽外,其他的非战斗人员都跟着顾彬走。

    为了保证安全,就连程雪莹和朱青青两人都被王泽强行赶到了船上,船队自建安郡一路北上倒也是非常顺利。

    紧邻建安的永嘉郡的郡守是本地一个小土豪,也就只有三四千人马,之前勉强在陈霸先、王琳等势力间游走。

    既不想完全投靠陈霸先,也没有明确投靠王琳,墙头草的命运就是之前被侯宝应、留异二人打主意,现在又要面对韩子高等人率领的大军。

    本来永嘉郡守还想据城而守,结果手下的士兵和将领们不干了,凭什么啊,大家跟着你是为了过好日子的,朝廷大军没来咱们就好好的当土豪就好了。

    现在朝廷大军都已经来了,你还想让大家抗拒朝廷大军,升官发财的是你,死的是咱们自家弟兄那怎么行啊,建安郡侯宝应的教训难道没看到么?

    于是韩子高这边刚刚兵临城下,永嘉郡守就被麾下将领砍了脑袋献城了,让准备表表忠心的建安豪强子弟们郁闷不已。

    占领了永嘉郡之后,再向北就是毗邻三吴之地的会稽郡和临海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会稽郡了。

    这两地和永嘉、建安两郡全部掌握在地方豪强手中不同,会稽郡和临海郡还是有一部分地盘掌控在****的手里,只是因为中央无力增援,本地官府的力量薄弱,形成了官府、豪强并存的局面。

    韩子高打出都督闽浙诸军事的大旗,传令两郡仍服从朝廷的官府配合自己平定各地豪强。

    因为韩子高向来赏罚分明从不吝惜财物,故而那些地方州郡官兵也愿意跟从韩子高作战,顺利镇压平定了企图割据地方的诸多豪强。

    只是在平定闽浙最后一个割据豪强,割据东阳郡(浙江金华)留异的时候麻烦了一些,留异算是距离陈霸先最近的一个依附王琳的大豪强了。

    留异本是东阳郡望族,家中富贵非常,只是这个人自幼就不是好人,整天带着一帮恶少欺凌乡人百姓。

    后来在侯景之乱时,留异率众随东阳太守沈巡支援建康,皇城被破后留异为临城公萧大连司马,后主动投奔了侯景部将宋子仙,并将萧大连出卖给了宋子仙。

    从那以后留异就成了东阳郡的郡守,

    陈霸先、王僧辩平定侯景之后,当时留异掌握着东阳郡大权,一面与陈霸先虚与委蛇,一面先后秘密投靠王僧辩、王琳。

    去年陈霸先北伐之前曾派大将沈恪率军秘密攻打留异,结果沈恪大败而归,最后反而被留异一路追击到了钱塘。

    因为陈霸先当时急着北伐光复江淮之地,再加上留异也怕陈霸先第一个拿他开刀,又上了一副降表,所以陈霸先就暂时把留异放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