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在1978-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省兴建寻呼台一事进行了友好的协商洽谈。

    张兴明坐在那听着沈副书记总结性发言,心里纳闷投资建个寻呼台,你把宣传部电视台和报社整来嘎哈呀?添乱哪?

    沈副书记强调了一下这件事情的起因和发展,谈了一下关于寻呼技术的国际状况和国内情况,要求省邮电要重视,要做为政治任务来搞,要搞好,要放下架子,同香岗和祥记认真详谈,争取尽快达成一致,完成合资公司的组建工作。

    同时,沈副书记点名宣传部,电视台,报社,要对这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进行深刻的跟踪报道,要全方位宣传,要让全省每一个老百姓都知道、了解并参与进来,全省上下共同为寻呼这个国际最先进通讯技术落户辽东造势,为辽东成为全国第三个拥有这种先进技术造福人民的地方政府造势,从而促使这项技术更快的走入寻常百姓家里,成为真正有用的技术。

    一屋子的局长主任以热烈的掌声回答了沈副书记的讲话,然后沈副书记因公务繁忙,讲完就撤了,临走还过来和张兴明握了握手,亲切的用另一只手拍着张兴明的手背,说:“有空就常到我家里来坐坐,有什么问题直接给我打电话或是找小陈,一定要把这件事办好。”

    张兴明响亮的回答:“请沈副书记放心,保证完成任务。”沈副书记哈哈大笑着离场而去。

    陈秘书跟在沈副书记身后离开,临出门转身冲张兴明比了个打电话的姿势,张兴明比了个OK,收到。

    然后各位局长主任啥的就看着张兴明打量,心里都在像计算机一样飞速运算,这小孩是什么身份?怎么沈副书记和他这么熟悉这么亲切?听沈副书记话里的意思,这孩子还经常去他家做客,看秘书的架式,和这孩子很熟啊,这件事得慎重啊,香岗商人?

    屁吧,你见过这么小的商人?这是有背景的人啊,香岗商人只是个说话的身份而已,这事谁不明白啊。很快,屋里各位就各自拿定了主意。

    政府的官员在大运动之后,变得办什么事都小心弈弈的,猜摸上级,分析下级,防范同级,已经形成了一种本能,没办法,在大运动中,人们受到的伤害太大了,那是时间也无法磨平的记忆。

    然后这一批人的小心谨慎又影响了身边的人,然后就形成了国内官场的一种通用模式。

第一百二十四章孙爷爷(4)() 
张兴明看了看这一圈大爷、爷爷,匝吧匝吧嘴,说:“报社这边,我尽快让香岗提供一份详细的技术性资料过来,支撑你们前期的报导任务,电视台呢,前期只做一个简讯就好,然后等我们和孙局长方面谈好具体事情之后,会请各位一起进行一次发布会,举行一个签约仪式,那时候你们就有确切的新闻切入点了,到时自己把握就行了,至于后续的嘛,我们以后会以合资公司的名义不断将我们内部的,以及社会上的发展状态和情况向你们通报,以便你们及时的跟踪报道,你们看怎么样?”

    宣传部的副部长咳了一声,说:“省委非常重视这件事,那么,任务就交给你们了,我看,张董事长的提议很好,就照做吧,就这样,要及时准确,把宣传样稿和片子定期送到我这来,具体你们协商,多听取香岗友人的意见。孙局长,我就不多陪了,那边还有个会。”副部长和邮电局孙局长打了个招呼,过来和张兴明握了握手,也拍了拍,转身出去了。

    电视台和报社的人相互看了看,也站起来,递了张名片给张兴明,说:“那我们就失陪了,还请张董事长多多关照,我们就等着张董事长的消息了,一切拜托。”张兴明收下两人名片,和两人握了握手,两个人也离开了,屋里就剩张兴明、二哥,孙局长和那个科长,四个人大眼瞪小眼,相互看了一会,张兴明扑哧一声乐了,说:“孙爷爷,咱也用不着在这坐着相面了吧?要不我请爷爷去喝一杯吧,咱们爷俩酒桌上唠。”

    孙局长抚了抚花白的头发,一挥手,说:“好,香岗资本家有钱,好好宰宰你,走,鹿鸣春。”张兴明苦着脸说:“要不咱勺园吧。”孙局长哈哈大笑,说:“下次我请你就勺园,走。”

    把孙局长请上奔驰,技术科那科长坐着孙局长的吉普跟在后面,一路杀向十一纬络,车上,孙局长四下看看,摸了摸,说:“好多年没看到这么好的车了,当年的时候,还是宋副主席来奉天的时候,也是到鹿鸣春吃饭,我坐过一次这样的高级轿车,一晃好多年喽,老了啊。”(宋庆龄,国家荣誉副主席,临终被选为国家荣誉主席,曾到奉天指导儿童教育工作,在鹿鸣春就餐)

    张兴明看看他,这老头不简单哪,看来也有故事,不过,怎么混成邮电局局长了呢?摇摇头,想这些无关的事干嘛呀。

    孙局长湊进张兴明,小声问:“和沈副书记什么关系?”

    张兴明摇摇头:“领导和老百姓的关系,我这还是第二次见呢。”

    孙局长又哈哈大笑,说:“说的好,英雄少年哪,英雄少年。”

    张兴明就翻白眼,这老家伙表面直爽豪气,看来花花肠子也没少长,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更得留个心眼,别一不小心让他卖了。

    80年代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堵车,无论到哪都不塞,红绿灯少的可怜。车很快就到了鹿鸣春门前,几个人下车,木友德把车停靠到一边去了。

    走近鹿鸣春大门,一股厚重的历史沧桑感迎面扑来,仿佛回到了那个旗袍马褂的年代,耳中仿若有铮铮瑟鸣响起,梅影廊花间不经意的古韵通透而出,穿体而过,让人由内到外的有了一种升华。

    (事实上,在84年的时候,老鹿鸣春已经被拆了,盖了个不洋不土的砖楼,挂了个不洋不土的牌子,饭店里就像后世乡镇街面上的一样,又破又脏,这里只是怀念吧,曾经的老店)

    84年是鹿鸣春最是名声大噪的时间,83年刘敬贤力压全国名厨,为鹿鸣春搏得了偌大的荣誉,也为自己铺就了执掌这间老店的路,从此人生得意,把炒勺翻到了国宴。

    站在门外看了一会,张兴明回头对木友德说:“木哥,上车上把相机拿过来,给我在这里拍张照片。”木友德应声过去,几分钟拿着二哥那台哈苏过来。

    孙局长也不急,有趣的看着张兴明先是陶醉,然后就伤感的,这时候又拿了相机过来,就说:“哟,哈苏啊,好机器,来,我也照一张,好多年没照过相喽。”

    别说这年头,后世就算胶片相机最火的时候,也没几个老百姓认识哈苏的,90年代中期一台国产相机几百块,日本相机三四千到一万,这哈苏的机身就是三万八千块,加上镜头就小六万的货,听老头张嘴就哈苏,张兴明不禁对他刮目相看,这老头还不是一般的有故事啊。

    几个人照了几张像,然后进到店里。

    张兴明照相是因为鹿鸣春89年就要拆了,原地起了高楼,改成鹿鸣春大酒店,91年开业,可是到了95年就因为经营不善停业,刘敬贤亲手把鹿鸣春的牌子送到了奉天博物馆,这一停就是十二年,才在原址重新开张,一个三层小楼,不过已经没有了历史的感觉,张兴明是想起了这些,想留个记忆而已。

    (我19岁学厨师,刘敬贤算是我的老师,后来在他父亲的勺园呆过一段时间,不过最后没有从事这个职业。刘氏父子厨艺盖世,作出来的菜像艺术品一样,可惜,一个搞技术的被弄去搞管理,可惜了一个近百年的字号,从此鹿鸣再无春,刘敬贤也去给中央领志做菜去了)

    进了包间,张兴明把菜谱扔给老孙,便和二哥要了茶慢慢喝,等着老孙宰他,老孙也没客气,要了四道热二道凉,虽然没要压轴菜,可也算是鹿鸣春的招牌菜了,张兴明就有点肉疼。

    点完菜老孙也喝茶,这里的茶可是真正的好茶,不说是外边有价无市的货色吧,那也是难得一寻之物,基本上都是十几元钱的档次,这时候的十几元钱,就是后世的几百上千元钱。

    喝了几口,老孙晃晃脑袋,说:“便宜你小子,熊掌没货,哎呀,好多年没吃过喽,听说这刘小子弄这熊掌得了个全国冠军,可惜呀,吃不到。”

    张兴明就拿两大白眼球看他,说:“孙爷爷,你是国家高级干部,要知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熊是国家保护动物的。”

    老孙咪着眼看了张兴明一眼,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话说的好啊,有道理,有味道,精僻易懂,意义深远,好话。”

    喝了一口茶。张兴明说:“孙爷爷你原来不是语文老师吧?”老孙一愣,随即哈哈笑起来,说:“我有点稀罕你了,果然不是一般啊。”

第一百二十五章搞定模式(5)() 
菜上,老孙挥挥手,拿着筷子就吃,几个人也动筷,名家名菜就是两个字,好吃,不过后面紧跟两字是太贵。

    就这六个菜,一壶茶,消费了张兴明几百大洋,84年的几百啊,老爸的一年工资才一千出头。

    (83年鹿鸣春对外一桌席面是35块钱,家常菜,单点就有点贵了)

    吃饱喝得了出来,老孙也没说啥正事,张兴明也不急,他不说张兴明也不吱声,木友德把车开过来,老孙看了看自己那吉普,说:“你送我,下次再坐就不知道啥时候喽,享受一回是一回啊。”钻进大奔。

    车行数里,快到邮电局大门了,老孙看都没看张兴明,说:“基站我来建,公司你来搞,股份你说吧,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设备不能挣我的钱,机器大家一起卖,别的随你,明天拿合同来。”说完吩咐停车,下车头也不回的走了。

    车里张兴明愣了半天,道:“真,神人,也。”

    第三天,张兴明通知了电视台和报社,在省邮电局会议室开了个小型发布会,和邮电局签署了合资成立中港合资辽东和祥寻呼台有限公司的合同:双方商定,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