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在1978-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北这边建筑施工有点麻烦,四月之前地面还是冻的,没法施工,下半年进了十月下霜以后就得停工,所以一年中能干活的也就是六七个月,如果年头不抓紧就要影响工期了。

    然后张兴明关心了一下拆迁方面的事,询问了一下补偿问题,这个年头还处在大锅饭年代,对于住户和居委会工厂HP区表示没压力,住户大部分都是奉天各企业的工人干部,让各企业自行安排一下就解决了大部分人家的住房。

    剩下来一小部分也好办,这年头奉天前苏联援建的老楼到处都是,各企业都有不少闲置的物业,都不比要拆的这几栋差,而且距离也不是很远,安排个几十套住房不算大事,何况这年头的人也老实,只要有个住的地方就行了,根本不存在什么补偿,最多政府出车给搬个家啥的。

    居委会办的工厂更容易,区里下个行政文件就搞定,至于搬到哪怎么搬就是居委会自己的事了。

    让政府头疼的是那四十几个个体户,人家是有执照的个体商人了,使用的房子就变成了门市房了,不但要给补偿,还要再给人家解决经商的门面问题。

    但是这几年刚刚开始允许个体经商,地产开发也是刚起步,还没到后世一水商业裙楼的时代,上哪给他们解决这个门市就有了很大的难度。

    HP区的人已经和这些商户进行了初步的沟通,就卡在了这个问题上,不过他们表示会尽快起出办法,不会因为这个影响动工,有一个干部就表示实在不行谈不拢就干脆收回他们的营业执照,这几十个人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来。

    张兴明看了他一眼,心里想这丫肯定是运动后没被清理出去的照反派,如果按他说的这么做了以后肯定少不了的麻烦,摇摇头,说:“这样吧,政府负责他们的住房和补偿就行了,门市的问题我们来解决,四十几个也不多,下午还麻烦你们把他们请到这里来,我和他们谈谈好了。”

    下午二点,张兴明和二哥在大会议室里和这些商户见了面,进行了交谈。

    张兴明首先向这些商户表达了歉意,自己公司的行为给他们的生活和生意带来了不便,张兴明又讲城市的发展是必然的事情,未来十年二十年奉天市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会牵扯到几百万的人生活,这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不会因为几个几十个上百个人的想法而改变。

    说了一会,张兴明又大概讲了下拆迁后地块的大致安排,表示可以根据各家现有的经营面积进行统一返还,这个年头还没有商业门市的概念,做生意的也就是在自己家房子上临街开个门或窗的,要说专业的商业面积,没一家超过二十平的,甚至大部分也就三四个平方而已。

第一百零六章 补偿方案() 
(求书单关注,求推荐收藏,求周五首订)

    说到返还,张兴明给这些人提出了两个选择,一个是在未来建楼的时候,统一留出一排门面出来,但肯定会比这些人现在的经商面积要大,需要他们补买多出的部分,总不可能盖栋大楼在楼下留几个三五平米的门面吧?

    第二个方案是楼盖好商场开业以后,划出一块单独的区域来做为返还的商业面积,让他们在此经商,但必须服从商场的领导和监督。

    在张兴明印像里,大面积的租盖商场,然后分柜台租给个人经营收取管理费用,就是在85、86这两年开始的,自己这边完工投入使用正好赶上,也不算突兀,也就是再成立个管理部门就行了。

    然后四十几个人就乱轰轰的议论商量,有人就大声问:“要门市房得补多少钱哪?”

    还有人问:“商场能给多大地方?卖啥你们管不?”

    “商场里收别的钱不?税啥的咋交?”

    “换地方俺这营业执照就作废了啊,你们管不?”

    “这么点个孩子说话能算哪?没个大人啊?”

    “政府给签字就行呗,管别的那些嘎哈。”

    乱了一会儿,一边陪着的政府人员敲了敲桌子,说:“肃静,这是开会,这像个什么样子了?吵什么吵?要吵回家去吵?”嗡嗡声渐渐小下来,大家伙看着张兴明。

    张兴明喝了一口水,说:“我还真不知道应该把门市弄成多大,三十个平方够不?”

    就有人回答:“太大了,用不着,有十来个平方就够了。”

    还有的说:“要是随便干啥的话,最好四五十个平方,关键是得看需要多少钱哪,多了拿不出来多大也是白扯。”

    张兴明就问他:“你是干啥的?”

    那个人一缩脖子,声音就小了,说:“我开了个小饭馆,咋了?”

    张兴明皱着眉头想了想,说:“开饭馆到是也行,但得保证卫生,垃圾不能随便乱扔,如果能做到的话,可以单独搞一块地方全都开成各样的饭馆。”

    那个人说:“那没啥问题呀,你地方够用,完了整一块专门扔垃圾的地方就行了,店里不用你说,开饭馆肯定得干净点啊,要不谁上你家吃啊是不?”

    张兴明又想了想,抬头大声说:“这样,大家静一下,开饭店的把手举起来,其他人不要说话也不要乱动。”

    大家伙相互看了看,就陆续有人把手举起来,张兴明叫一个政府的人记录下来,有十几个人。

    这年头做小生意的,大部分都是开个小饭馆,也有干杂货铺的,卖点烟酒食杂生活必须品啥的,基本上都是这样,卖衣服的就算是大买卖了,干的人很少,投资大啊。

    张兴明拿过记录的单子看了一下,说:“大家想好啊,今天定下来以后就不能改了,还有没有想开饭馆的?”

    有人问:“怕买不起你那房子啊,小了开饭馆又不行。”

    东北开饭馆地方小了根本就不行,不像南方,怎么都能干,大不了把桌子摆到马路边上去,东北漫长的冬天不允许这么干啊,还要取暖,地方小了坐不下几个人还挣啥钱哪?

    张兴明说:“你们不用考虑钱的事,这个我来考虑,现在就是确定干饭馆的有多少,想干的就举手,就定下来,不过事先说好啊,定完了你又不想干了可不行,到时候你别找我要房子,没你份了。别看我小啊,我说话算数的。”

    大家就笑,又有几个人表示可以开饭馆,统计了一下,最后决定开饭馆的人达到二十三个,张兴明考虑了一下,觉得差不多了,商场开业以后,有二十多家小饭馆也差不多可以满足就餐需要了,就让举手开饭馆的人挨个上来签字按手印,完了让他们先坐一边听着,先别走。

    处理完这些人,张兴明对剩下来的二十一个人说:“那你们就是卖东西了是吧?你们需要多大的门市?”

    大家七嘴八舌的,这个说五平就够,那个说得十来平,张兴明敲敲桌子,说:“这么的不是个办法,这样吧,大楼盖起来呢,你们在我这地方就不能想干啥干啥了,你们等一下,我算一下,然后我把能干的列出来你们自己选,行不?”大伙纷纷点头同意。

    张兴明拿了一张纸过来,把心里这段时间想的地块的使用和楼群分布大概的勾了一下。

    张兴明拿的这个地块,大部分是后世新世界百货的地盘,其实严格来讲不在太原街范围,而是在中华路、南一马路和南京街的交汇口这里,但奉天人习惯上把这一带都叫太原街,也属于太原街商业范围。

    张兴明的想法是把南京街这边完全封闭,留个五米的人行路,整个地块长接近二百二十米,只在中间开一个二十来米的进口进入地块,这一整面不设门市,只有公司总部大楼、写字楼和综合楼的入口。

    在中华路和南一马路这两侧也是五米的人行路,可以设一些门市,主要是服装及日用百货为主(那时候烟酒属副食),面积在十五个平方左右。

    最重点的就是南宁街这边,张兴明决定以南京街这边二十米的进口为中心线,左右各盖一个楼群,两面裙楼部分通过进口上方的空中通道联起来,形成一个单层面积约一万一千平方米的超大的商业空间。

    而两面的裙楼分别在南京街进口进来的三十米和五十八米处向两边展开,形成一大一小两个斜边,这就是未来商场的出口和进口,大边进小边出,像超市一样进口不许出,出口不许进,强迫顾客必须完整的在商场里走一圈才能出来。

    两个斜边和南京街进口就形成了一个占地五亩左右的三角形通道,张兴明要把这里做成休闲步行广场,设一些景观和绿化、灯光啥的,整个喷泉放点椅子。

    周边居民没事可以来蹓达一圈坐一会,为商场积累人气,以后还可以设点临时的商业亭子交给表现好的员工,让他们的家属来随便卖点啥。

    广场北面的楼群下面五层除酒店部分外通体做为裙楼,上面两栋建筑是三十层的写字楼和二十五层的综合楼,这一侧没有门市,酒店三十层,保持在楼群中的独立,有通道进入商场。

第一百零七章 搞定一部分() 
(求支持,求周五首订)

    张兴明想把广场南侧的楼群下五层全部做裙楼,打算把所有的饭馆都放在南侧裙楼南宁街这边,形成一个餐饮区,每个门市六十个平方大小。

    这个位置裙楼上面就是二十层的集团家属楼,把餐饮区设在这也可以为家属们提供方便,而且上下烟道可以共用,也方便建设。

    南侧楼群裙楼之上是集团总部大楼,占据了除家属楼以外的全部可利用面积,单层面积四百六十平方,高三十六层,建成后短时间内会是奉天第一高楼。

    张兴明写写画画,把可以拿出来做为补偿的地方和面积大小经营范围都标出来,交给一边的工作人员,让她画出幻灯片,打到会议室背后的墙壁上,不要求细致,能看清就行。

    不一会儿,幻灯片弄好了,工作人员鼓捣了一会,把图纸投放到会议室的墙壁上,张兴明大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