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嫡女来种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家是有大智慧的,既然是赵晴儿的师傅说的,那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吧?虽然她也不理解到底是什么东西还非要长了毛以后才能做。

    “那晴儿,咱们接下来该咋做呢?”赵徐氏问赵晴儿道,听到这是赵晴儿的师傅教的,她也忍不住想看看眼前这一摊长了毛的怎么看都该要处理掉的东西是怎么变成小姑子嘴里的美味调味品的。

    赵晴儿把长毛的豆瓣从竹匾上都取下来,放到一个陶缸中,然后放进适量的盐和足量的清水,混合搅拌均匀以后开始翻晒,这一步并不是短短的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而是每天都要进行翻缸,晚上就把酱缸放在外面就行了,这样倒是避免了每天来来回回搬运酱缸的烦恼,但是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要让酱缸淋了雨。等到缸里的豆酱慢慢变成红褐色的时候,就可以把碾碎的辣椒末以及和进缸的时候差不多分量的盐放进去,均匀混合之后,剩下的就是长达几个月的等待了。

    因为前面的步骤都非常顺利,所以赵晴儿对自己第一次做酱显得信心十足,自从豆酱封缸发酵之后就不再密切关注了,就好像忘记了还有这回事儿一般,倒是赵徐氏因为好奇加之还有些不太放心,每天都会到酱缸边上去转一圈,只是隔着厚厚的缸壁,里面到底是什么情况实在是无从得知,让她心里痒痒的不得了。

    当然了,等待豆酱发酵的时候赵晴儿也没闲着,现在秋收已经结束,地里的活计也差不多都听了,赵家人也就把心思都放到了家里的小生意上,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赵家三兄弟的名号在镇子上是越来越受欢迎了。原本秋收完了以后就天天呆在家里无所事事,可是现在却依旧忙得脚不着地,不过对赵家人来说,这样的日子却要比以前要充实多了,而且少了那些八卦长舌之后,家里的气氛也比以前要好多了。

    自从前阵子赵家人聚在一起吃了几顿饭之后,老赵头觉得这是一个兄弟感情的好方法,又可以满足他们享受子孙绕膝、天伦之乐的愿望,所以就规定以后每隔十天就回老宅吃一次饭,赵全贵和几个兄弟也都赞成,其实也不是每次都要大鱼大肉,哪怕就只是平常的家常小菜也都觉得很知足。

    “爹,俺觉得照这个样子下去,咱们家明年还要多种一些黄豆才行。”赵全贵摸着脑袋,对老赵头说道,虽然才过了几个月的时间,但是无论是在镇子上还是在村子里,他们几家的东西都的非常好,虽然这是一件好事儿,可是眼瞅着家里存的黄豆就快要不够用了。

    “去年的时候二弟曾经说过要俺们今年多种一些黄豆,可是现在看来,还是远远不够。”当初赵全福的说的时候因为他们也不知道种了黄豆是要来干什么用的,所以虽然听话多种了一些,但是所谓的多种也仅仅只是和往年相比而已。

    “就是,俺家的黄豆现在剩的也不多了。”赵全守也叹气道,他们家和大哥家情况差不多,基本上每天都要消耗差不多十来斤黄豆,“看这个样子,估计连冬天都撑不过去呢。”而过了年距离黄豆的收获也还有好几个月呢,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段日子都白流过去吧?早知道这样的话当初就听二哥的话了,可是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老二,那你呢?你家的情况咋样啊?”听了大儿子和三儿子的话,老赵头也有些犯愁,捏着烟袋在嘴里砸吧了一口,问赵全福道。说实话,当初这件事情二儿子跟他们说的时候,他也没往心里去,可是谁又能想到这平常不起眼的黄豆竟然能有这么大的用处呢?

    “唉,俺家剩的也不多了,估计顶多也就能撑到年底吧?”赵全福苦笑道,这个还是他保守的估计呢,究竟能不能做到还得两说。

    “咦,二哥,你家今年不是种了不少黄豆的吗?”听了赵全福的话,赵全守惊讶的问道,“而且俺听说前段时间晴儿在村子里也收了不少,咋用的这么快哩?”也没见二哥家每天比他们多做多少豆腐啊?

    “唉,别提了,俺家里的那点儿豆子还不够晴儿折腾的哩。”一想到这里,赵全福就忍不住想叹气,“也不知道晴儿当初跟着她师傅都学了些啥东西,这阵子是天天在家里捣鼓,用的豆子比咱们三家合起来用的还多呢,只是究竟在捣鼓啥东西,家里除了她,没有一个人知道。”现在他们家光是大缸就已经攒了十几个了!

    “二哥,晴儿又在鼓捣新东西了?”赵全福的话音刚落,赵全守就凑了上来,笑米米的问道,此时黄豆不够用的烦恼早就已经被他抛到脑后去了。

    “是啊,说是做啥豆酱,能炒菜用,还能直接吃。”赵全福回答道,“就这阵子,不知道在家里糟蹋了多少东西了,经常气得你嫂子心口疼。”偏偏还不能打不能骂,赵王氏只要一说她,赵晴儿就说是她师傅教的,堵的媳妇儿话都说不出来,家里老大老二从小**她都**惯了,别说反对了,从小就是赵晴儿爬墙几个哥哥就在下面递梯子不说,还有一个躺在地上当人肉垫子的,就连老大媳妇儿,这段时间也渐渐的往小闺女那边靠拢,经常给她做下手打掩护,不由着她折腾还能咋办?

    “那晴儿那啥豆酱弄出来了吗?”

    “还没有呢,说是得发酵还是啥的,起码得好几个月才行。”赵全福回答道。

    听到还得等那么长时间,赵全守也一下子泄了气,对赵全福说道:“那等晴儿把那啥豆酱做出来了,二哥你可得跟俺说一声,到时候俺也好去看看。”

    “这个还用你说?哪回晴儿折腾出新东西来拉下过你来着?”赵全福瞪了赵全守一眼,说道。

    赵全守挠了挠头,想了想,也是哦,小侄女每次弄出什么新鲜东西来都是要跟他们家里人说一声的,之前的几次吃饭不都是为了这个事儿吗?

    “行了,那件事情以后再说,眼下还是先想想有没有啥别的法子吧?”老赵头开口打断了兄弟两个人的话,开口说道:“现在每家的豆子都不多了,难道这个冬天就这样白白的浪费掉?”还跟以前似的,天天在家里游手好闲?

    兄弟几个连连摇头,开玩笑呢?好不容易才把摊子给撑起来,要是真闲上一个冬天加一个春夏,明年什么样还真不好说呢,再说了,过习惯了现在这种每天都能见到进账的日子,真要是闲下来,那感觉和丢钱没什么两样。

    “俺看要不这样吧,反正俺在家里呆着也没啥事儿,以后你们三兄弟一天抽出一个人来和俺去外村看看,能不能多收些黄豆上来,无论咋说,也得把这段日子给撑过去才行。”老赵头想了想,对赵全贵兄弟几个说道,哪怕是每天少做一点儿呢,只要不断情况应该就会好一些吧?

    赵全贵兄弟几个对视了一眼,也觉得老赵头说的是一个法子,只是爹的年纪这么大了,要是去外面跑的话,身体能吃得消吗?

162 买牛() 
“爹,俺看要不这样吧,你和老三去镇子上东西,俺和二弟去收黄豆。(。。)”赵全贵想了想,对老赵头说道,“老三毕竟在镇子上的时间比较长一些,比俺和老二都熟,你就跟着去看看摊子收收钱啥的,俺和老二去收豆子,俺们年轻,腿脚也快,这样一天下来说不定还能多转几个地方。”

    赵全福和赵全守兄弟两个也没什么意见。老爷子年纪也不算小了,虽然身子骨看上去挺健朗的,但是去外村收豆子可不一定都是平坦大道,免不了要爬坡过河、沟沟坎坎的,万一要是出个意外什么的,那可真是后悔都没地儿哭去。

    老赵头知道孩子们的心思,因此也就没有再说什么,算是默认了赵全贵的安排。

    “大哥,要是这样的话咱们是不是还得买一头牛啊?”赵全守犹豫了会儿,开口说道,“咱们三家的东西比较多,要是光靠人的话根本就运不了;还有你和二哥出去收豆子咋着也得有个牛车啥的吧?不然真要收着了,难道要靠着你和二哥背回来吗?”以前只有他们一家在镇子上东西的时候,东西就够多的了,再加上大哥和二哥家的,要是没有牛车,估计他和爹得来回好几趟才能把东西都运过去,再说大哥和二哥,他们能背回多少先不说,关键是累啊!

    赵全贵和赵全福想了想,好像也确实是这个道理,只是一头牛的价格可是不便宜呢!

    “二哥,要不你把你们家的牛牵回去,你和大哥用吧。”赵全守对赵全福说道。

    “这可不行,你在镇子上东西离了牛车咋行哩?”赵全福皱着眉头说道,再说了,以后爹也要跟着一块儿往镇子上去,没牛车难道让他老人家腿儿着去吗?“那牛车你先用着,俺和大哥的话再想想其他的法子。”

    “真不用了,二哥,本来俺和传学他娘就打算要买一头牛的,趁这个机会,就一块儿买了算了。”赵全守笑着说道。

    赵全福想了想,之前好像确实是有听到三弟跟他说过这样的话,“你那时候不是说钱还不太凑手吗?那现在钱攒够了没有?”

    赵全守没想到二哥还记得当时他说的话,摸了摸脑袋,有些不好意思的对赵全福说道:“还差一点儿,不过这牛原本是丈母娘家帮忙的,丈母娘也说过了,要是实在不行的话,他们也可以帮忙说说,看看能不能先交一部分,剩下的等有了钱再还上。”本来丈母娘说的是他们手里也还有一些,要不他们也帮着垫补一点儿,可是他和媳妇儿想了想丈母娘家里的那一摊,还是决定不要了,不然还不知道丈母娘家里又要怎么闹腾呢。要是被家里的那些嫂子弟妹们知道丈母娘他们竟然拿着自个儿的养老钱帮他们买牛,还不知道又该怎么横挑鼻子竖挑眼呢!

    “这样啊,要不你看看还差多少钱,跟二哥说一声,二哥先借你。”赵全福听了赵全守的话,想了想对他说道:“能不欠别人的钱咱就尽量别欠。”自家兄弟,怎么都好说话,可是要是欠了别人的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