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掌控世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是说?窃听?”最后两个字没有说出来,而是用口语说的?

    肖易跟老枪点了点头,没有继续的说下去,而是将六个特工绑在了一起。

    不要觉得他们是多此一举,现在人都已经抓到了,表现得这么谨慎干嘛。其实很正常,别说现在只是将人抓住。就算是他们已经变成了死人,肖易他们都会很谨慎。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大家都是很qingchu的。就像是老枪说的一样,死人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却可以传递信息,要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是存在窃听这种东西的。

    说起窃听,这绝对是情报组织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

    窃听器这只“bug”(窃听器的英文为bug,与臭虫为一个单词)的历史并不算长。初级窃听装置早在一战时就已经出现,并在二战期间才开始逐渐成为间谍们获取情报的选择之一,但它真正成为间谍情报领域的常备工具,还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晶体管和微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才开始。目前,除有线、无线窃听技术外,一些最新技术,如微波、红外、激光、网络等也都在窃听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在一战时间,窃听的装置算是矿石收音机。矿石收音机是最简单的无线电接收机,由长导线天线加上选择信号频率的调谐器和检波器组成,因为检波器可以使用晶体矿石,所以称为矿石收音机。据说矿石收音机至今可能依然被间谍使用,因为它没有振荡器,不需要电池和电能,因此反间谍组织不能侦测到被监听的频率。

    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法国北部一座幽静花园里,停着一辆毫不起眼的马拉大篷车。这辆车里安装着当时英国。军事情报局最先进的矿石无线电收报窃听器,用它来窃听邻近德国。军队的无线电联系讯号。

    而在二战的时候则就开始发展到无线电监听。将无线电监听纳入窃听似乎有些勉强,因为破解无线电密码显然才是这项情报工作的重点。不过这些技术现在很多都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比如wifi的802。11b标准所采用的直接序列扩谱技术原本就是二战时期的军用技术,本身具有防窃听功能。

    用金属导线连接传声器和接收机的窃听装置称为有线窃听器,传声器收集声音,金属导线传输声波信号,接受器放大声音。有线窃听器一般都是在新建或改建房屋时就埋设在建筑物内,只要不被发现,就可以长期使用。苏美情报机构常常利用为外国修建或改建大使馆的机会,把这种窃听装置埋设在使馆内。1985年米国在对其驻苏大使馆的新馆舍进行安全检查时,在混凝土构件中查出了一大堆麦克风。1987年里根说:“米国除了全部拆除驻苏新使馆大楼外,别无选择。整幢大楼窃听器密布。”有线窃听的第二种方式就是在电话等有线通讯的设备和线路上添加信号拦截装置,这种窃听手法也沿用至今,“水门事件”就属于典型的有线窃听。

    窃听随着科技的发展,装备自然也是在更新,在冷战时期,窃听的方式就直接被无线电给取代。

    之前无线窃听显得笨拙无比,比如“金脣事件”里苏联为了接收米国大使馆里窃听器的信号,就要在大使馆对面偷偷建一个大型微波接收器。

    但1950年代,无线窃听技术开始大步发展。远程无线窃听设备主要由微型拾音器(即话筒)、微型无线电发射机和电池组成。“虫戚”是这个时代窃听器的代表作,它是克格勃在1950年代中期广泛应用的一种微型无线电窃听器,体积只有火柴盒大小,可以用汽枪弹射到窃听目标外墙上,用超短波将所收到的声音发射到直径为5英里的范围之内,用一个灵敏度很高的接收机就能收到。

    米国中央情报局不久后利用微型电子集成线路研制出一种直径0。25厘米、可以连续工作4小时,能够向20米以外的地方发出信号的无线电传送器。

    到了1970年代,无线窃听技术有了新的进步:一是频率提高,超出了普通收音机的工作范围;二是射频输出功率减小到1~10毫瓦之间,对方难接收到它的信号;三是普遍采用无线电波加密技术和无线遥控工作方式。目前,无线电远程无线窃听设备的已经日臻完善。如米国ccs公司的stg4003微型远程无线监听设备,体积仅有10x10x4mm3,重量仅有3克,使用一节1。5伏的纽扣式电池供电,发射距离达200米,可连续工作4时,远程无线监听设备话筒拾音范围为20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国政府部门、机要保密部门、企事业部门都配备有电子打字机、计算机、译码电信机、电传机、保密机等电子设备。1983年1月,法国驻莫斯科使馆在修理电传打字机的过程中,意外发现打字机的电容器里有个复杂的电子窃听器,它可使电文在未被译成密码之前就被截收。西德驻苏使馆还在一架译码电讯机上查出一种特别精巧的电子仪器,可把使馆发向国内的密电码收录下来。(……)

一千零九十三章 特战队的新生(10)() 
诞生于1960年代的激光因为可以探测到物体表面极微弱的振动,也被窃听技术专家利用制作出激光窃听器。它的工作原理和微波窃听的工作原理极为相似:室内谈话的声音引起窗户上的玻璃发生轻微振动,然后用激光来对准窗玻璃发射,再用一个激光接收器接收由窗户玻璃反射回来的激光,还原成声音。

    而随着手机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窃听也与手机紧密相连。利用手机窃听在理论上毫无难度,手机的通信过程就是使用手机把语言信号传输到移动通信网络中,再由移动通信网络将其变成电磁频谱,tongguo通信卫星辐射漫游传送到受话人的电信网络中  。手机使用的无线信道的开放性,让第三者只要有相应的接收设备,就能够截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的通话信息。

    要说窃听技术的发展,其实算是比较快速的了,因为它也只有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本世纪50年代的窃听技术,犹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矿石收音机一样原始。1955年,在柏林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米国驻柏林的特工人员会见一个东德的同行。两家事先商定,谈话绝对禁止记录。美方不守协定,偷偷带了录音机,把录音机的传声器藏在手表里,由电线把两者连接起来。但万万没有想到,在谈话过程中,美方携带的录音机出了毛病,突然发出了吱吱吱的响声。这时。德方一时弄不清情况,还以为是自己偷带的录音机出了故障,他长时间地盯着同行。尴尬地问:“先生,是您的录音机出了毛病呢,还是我的?”

    60年代后期,随着微型电子集成线路的完善化,出现了电子谍报工作的真正突破。微型电子集成线路安在微小的硅晶片上,形成完整线路。米国中央情报局利用这种集成线路,生产了一种直径0。25厘米。可以安装在苍蝇背上的无线电传送器,让苍蝇把它带进警卫森严、防护周密的会议室。执行任务前,让苍蝇先吸入一口神经毒气。它在到达目的地后就会很快死去,使窃听器不再受飞动干扰。

    在微型线路技术方面,克格勃落后于中央情报局,但克格勃一直对超微型无线电传送器和微型录音机感兴趣。1969年。克格勃曾在米国驻布加勒斯特大使的左脚鞋跟里安装了窃听器。直到保安人员对使馆进行例行“消毒”检查。打开高频率的监听器时,才听到从这个窃听器里传出的大使正在和另一位高级外交官商量事情的声音。

    70年代初,中央情报局发明了一种用于窃听的无线电传送器,利用训练过的鸽子进行窃听。先把这种功率大而重量轻的微型窃听器系在鸽子身上,然后将红色激光束射向要进行窃听的窗户上,鸽子就乖乖地按照激光的导向,飞落在这个窗户的窗台上。它啄一下按钮,窃听器便脱离鸽身。自动开始工作。完成这项使命后,鸽子便飞回基地。米国一个公司还发明了乳。房发射器。它安装在一个假**里。由于有了这种装置,女间谍在受到最彻底的裸。体搜查时,一般也不会被发现。人的体温就是这套装置录音时的能源,收发距离可达数百英尺。

    目前,在工业发达国家,精美灵巧的窃听器公开在市场出售。运用窃听器偷盗政治、军事、经济情报,甚至窥探私生活,已是公开的秘密。

    窃听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反窃听器的研究。本世纪50年代以来,窃听与反窃听一直是十分复杂的秘密斗争。1964年9月,西德的第一流反窃听专家霍斯特。施维尔克曼应召去莫斯科,对西德驻苏使馆进行一次例行的检查清除电子窃听器。施维尔克曼用他的特殊装置对使馆进行了全面检查,清除了十几个克格勃安装的传声器。这位电子专家的特殊本领,处处都胜过克格勃一筹。一次,施维尔克曼发现了一个传声器,就随随便便弄了个装置,用它往传声器里放送高频率的音响,使克格勃的接收器遭到了严重损坏。这件事使克格勃对他怀恨在心。加上他又把使馆清查得干干净净,克格勃决定把他干掉。正当施维尔克曼在苏联参观十四世纪的古建筑时,有一个人和他擦身而过。这个人离开后,施维尔克曼感到他的左裤腿略微有点潮。在乘车回使馆的路上,他感到不舒服。当他们的车开到使馆时,他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专家们发现,施维尔克曼的左腿被喷上了一种烈性芥子气,如不立即送进医院,就可能死掉。这件事使西德保安人员感到十分为难。如将施维尔克曼送进医院,俄。国人无疑会用药物或其他审问方法,逼他供出破窃听器的宝贵情报。立即回国吧,俄。国国际旅行社回答说票已卖完。在西德及其盟国的强大压力下,俄。国才让施维尔克曼飞回波恩就医,总算保住了性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反窃听的技巧也越来越高明。在反窃听专家眼里,60年代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