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段时日下来;东南路的北伐军几乎是捷报频传;先是承德军统将杨恭复夺取颍州全境;于汝阴镇俘获颍州镇抚刘威;淮北转运使朱寿延;度支判官石
又有泰宁军统领孔纬渡海沿袭了海洲;夺去了新港、郁洲、东海县(今江苏连云港附近)等要地;自此青徐镇的海路防线大开;
新军右厢第六将李从立的游弋部;潜袭泗州而斩杀泗城镇守使刘让;逼降徐城、虹县、临淮的守军大小四部;
右骁卫中郎将韩建;于俑桥关大破徐州军一部;阵斩北朝兴武军兵马使张婵;宿州讨击使卢弘;俘获六千众;
在此情势之下;青徐镇所属的涟水防御副使徐耕、静海军都虞侯韦昭度;在昔日同乡淮南降将唐友通秘密劝说下领兵反水;杀预宿防刺史兼淮东观察使骆显;引南兵过淮;自此淮河防线的最后一个坚持的据点宣告沦陷。
就在这一个接一个的捷报中;对于青徐镇的大包围网;在一点点的外围到内线的蚕食渗透中;慢慢的收紧起来。
根据我的简易幕僚班子;对于东南路的塘报分析;除了我们这些些警戒外围兼打酱油的部队;以及那些维持江淮大后方控制区的少数武装力量之外;前沿军行司已经在徐州——淮北沿线这里;嵬集至少十一个军、镇;二十多支部队的旗号。
为此从海陆聚集而分屯于濠、楚、寿等州境内的人员、物资不计其数堆如山积;就是为了彻底决定淮北道的最终归属;以及打开进入河南平原的大片坦途。
乾元年间划定的淮北道;囊括了后世河南、安徽、江苏三省部分地区;地势上山地丘陵纵横起伏;河网密布湖泊片;亦是界分南北的天然阻隔;
因此;虽然看起来道路纵横;但是真正适宜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坦途大道;也就那么几条路线而已;而以传统南北大运河为骨于和枢纽的青徐一带;从地理走势上看;无疑是进取中原最好的坦途和途径;
因此;青徐之地也是历朝历代;南北反复争夺攻守胜势的焦点和四战之地;因而直取徐州也是堂堂正正进军;毫无投机花巧和回避手段的阳谋之略。
只是这个打的热火朝天的大战场;暂时还没有我们的份。
按照前沿军行司给我们的唯一指令;就是战区外机动游弋;待机阻截山(南)东道过来的别镇援应和北朝偏师;如果遇到难以力敌的大队人马;则据要牵制和拖延;避免影响到正面战场的布局和变数。
似乎失业网担心我们又一次独走;擅自追击过境;连机动防御和击敌追缴的范围都规定下来;只许向西线的陈州和北接的宋州有所动作。
虽然令人有些灰心丧气无趣得紧;但好歹通过用正编。辅军、散卒三序搭配组合;分成若于部的轮流行动;在各种拉练和度强度战斗中;磨练出更多的默契度来。
副将辛稼轩、将虞候赵隆、参事官陆务观等人;也被我一一打发出去作为监理官;随这些临时混编部队一起行动;之前随大队行事时;我独断专行下的居多;倒是没有多少他们发挥和表现的余地了;也乘机混熟基层;接接地气。
而留在驻地的我;也不是随便就气妥;甘于平凡寂寞的人;既然短期内正面战场上难有建树了;那我就于脆别出蹊径在别处另想出路;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郑艇哪里的随军商团;却给我送来了一些利好的消息。
然后我专门沉下心来;一边历练部队;一边通过指示和影响后方的驻留商队;与那些二三线的友军;做起互通有无的生意来;连我部的几个主官;相应的人脉关系渊源;也被充分利用起来。
对于这一点;除了出身优越的陆务观;以不务正业之嫌而持有保留态度外;包括辛稼轩、赵隆在内其他人倒是坦然接受了从中有所出力;并且因此受益的结果。
其中最意外的是;将虞候赵隆因此私下突然来找我;很有些掏心窝子的说了一番宽慰我的肺腑之言:
说这其实是一件好事;没有必要介意太多。身为一军之长;既不私下谋求进益;也不聚敛财帛于私囊;凡有好处尽散与部下;这在开国鼎业的时期;足以成为一时人臣、军家的表率;但在格局已成的承平知世;就未免有些不合时宜。
就算是在大梁成百上千的军将中;我这种类型也可以说是过于反常的异类了;至少我还有个藩家的背景;有足够的底气和本钱;可以不惜代价来打造名声;但过于爱惜羽毛的结果;则很容易不见容于上司、同僚之间。
史上也只有那些背景靠山;都极为硬朗的特殊人物;才能不在乎这些杂音和物议;自行其是闯出一番天地来;而对于我来说;则是有些刚则以催的道理
对于我哪怕自己私下弄脏手;也不愿意让他们违背武人的底限和良知;令部下染上恶习和沾上无辜之血的做法;很有些感动云云。
而他之前就是因为长期没能明白这些变通的道理;而将心思一直扑在行伍之上;这才在军伍仕途中很有些坎坷;白白浪费了提携和厚爱;如今他辗转到了我的麾下;也很珍惜这个机缘和前景;自然希望能够跟随我走的更远一些。
对此;尽管满是你其实拿错剧本会错意的内心吐糟;我也只能是做出一副虚心纳谏的姿态来;感谢他的关心与信重。
相比之下;第三营都尉崔邦弼;则显出更多积极参与的热情;主动请命接下来了这个对外联络人的职责。
而且在我提出;这些收益将拿出部分来建立一个战地救济基金;用来未那些伤残和阵亡的将士;及其关系人等提供某种相应标准的安置和抚恤;日常由辛稼轩负责维持运作;赵隆负责监理其用途的情况下;就算是比较自惜羽毛的陆务观;也没有明面上继续反对的理由了。
这样;我的内部一个用利益纽带维系起来;带有个人色彩的关系网络;就此初见雏形了。
由于有夷洲——婆罗洲联合船团做底气;我们经手的范围也很广阔;从受管制的辎重军械;到日常的粮秣草料;乃至当地捕亡的人口;都可以作为交易的对象。
南朝供军素来从宽;再加上东南海路顺畅;正当风潮的季节;是以各路人马以报损为名;暗中倒卖军淄者为数不少;然后以补足所用的理由;再到地方去抢掠一番;还可以再多拿一份钱进私囊。
是以前方将士固然为了功劳和奖赏;各种浴血拼杀奋勇向前;统领她们的的将领们;也多半是乘机上下其手;各般广开财源捞得盆满钵满的;至于那些地方士民百姓的感受;基本就没有人会去考虑的;那是日后国朝任命下来的那些地方官员的事情。
他们首要考虑的是喂饱自己的部下;顺便将自家私囊塞满;接着北伐的东风;为自己将来多打算谋划一些底子;才是正理。
因此;虽然我不用像他们吃相那么难看和不择手段;但是光靠间接遥控带来的辎重大队和军从商团;和这些前线部队做生意;依旧是做的风生水起不亦乐乎的。
作为我的私家代表;前人贩子郑艇他们;甚至借机乘热打铁;与位于润州的东南路后军置制使程煊打上了关系;用至少三分之一抽成的私下利益输送;直接将这位后方粮台要员;直接砸成了某种变相的保护伞。
因此;我家的随军商家;是以后方粮台大使特委;地方军需采办人的身份;与那些友邻官军进行接触的。
也算是战场失意;商场得益的一种变相补偿把。
“秉将主……”
突然值日官穆隆的声音;在帐外响起
“第六将雄武部来人请求会见……”
我惊讶了一下;新军后锋部第四将刘延庆派人过来了
“刘雄武近日可好……”
我在临时军衙利会见了来人
“是什么时候抵达前沿的啊……”
“回罗游击的话”
来人恭谦的道
“将主一应安好;六日前抵达淮上;如今打了几战;正在桥安休整……”
“此番前来;却是本部在当地偶遇一位;自称是游击的故人……”
“不敢擅断;便命我等送到军前来相认……”
“故人……”
我有些惊讶的站起来;心思翻转着会是谁呢。
随后见到坐在马车上有些精神萎靡的故人;我顿时心情有些激荡起来
“长生……”
第二百九十六章 战淮北十()
苏景先;字长生;那位晚我一步另道离开;为我转移目标吸引追兵的学弟;他居然还活着事实让我十分庆幸和高兴。
这么一个能文能武;能和我一起冲上门去杀人救人;也能放下身段学着做一名不起眼的铺子伙计;在一个临时据点里一直守候你归来的;如此死忠向的追随者;谁能够不喜欢和珍重呢。
相比之下;我之前看好的;那些被寄予厚望和嘱托;而另其他人舍却了生的希望;换取逃生机会的人;事后的表现和选择;却格外的令人大失所望和齿冷。
更何况还有一群曾经欠了我的女人;等着我去讨回老账呢。特别是其中某个忘恩负义的家伙
回到广府之后;我也曾经多次派人手去北地那些沿途的联络地;去继续寻找他的踪迹;遗憾的是世道太纷乱;那些据点也是物是人非;不是毁于兵火就是荒废闲弃;可以说是音讯全无。
只是他似乎受了很严重的拷打;内外新旧伤创堆积在一起;然后又染了重病;最近才被养好过来。
“学长”
他有些激动的挣扎起来;像是有千言万语不知道如何倾诉一般;只能发出某种呜咽的声响
“未想此生;还能再见到……”
“其他的话以后再说……”
我赶忙叫人把他搀扶进去
“好好调养好身体才是……”
“给我找最好的伤科大夫把……”
“交易来的那些战获里;貌似有一批人参芝草之类的药材……”
“都给我拿出来;不要吝啬用……”
“却是多谢你家将主了……”
然后我这才转过身来;对着刘延庆的信使道
“你亦是有劳了……”
“游击客气了;……”
他急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