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乙汽轿车:作为共和国长子,我们集团先后投入几十亿人民币,形成了我们自己的发动机技术。买车,大家还是要支持原汁原味的国产车。
有的是不想看到天朝这个市场多一个竞争对手出现,有的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反正,光辉汽车的潜在对手们,就没有几个说光辉汽车好话的。
也不知道这帮人说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么踩光辉汽车,有一天会被光辉集团穿小鞋的。
不过,看到这个消息之后,至少五羊市的领导们,心里是松了一口气。
一次性卖给光辉汽车五千亩土地,又是国内首次一次性建设五十万产能的汽车工厂,五羊市领导的压力可是比较大的。
成功了这是一项政绩。
失败了,那就是好高骛远。对于一名体制内的人来说,好高骛远的评价可是很致命的,基本上会毁掉一个人在体制内的发展前途的。
现在,不管光辉汽车最终的车型怎么样,至少人家花了两个亿美金的真金白银,把几个系列的发动机技术和生产线引进来了。
就冲这个,五羊市领导就知道光辉汽车要搞汽车,肯定不是闹着玩的。
这个其实很重要。
在招商为王的念头,许多地方为了拿到招商,付出了不少代价。
但是,签约之后,很多投资方就不断拖延项目的进度,不肯投入真金白银,变相的从当地要求获得其他好处。
五羊的领导们也很担心光辉汽车要这么多地,会不会是变相的储备土地呢。
这可不是大家想要的。
(本章完)
第672章 哥伦比亚也缺钱()
就在福特汽车感受到危机,开始瘦身并出售发动机技术的时候,更多的美国的其他公司也开始感受到寒意。
整个八月份,到现在为止,不管是纳斯达克还是纽交所,各大公司的股票都经历了一轮大跌。
要命的是,这种跌势似乎没有尽头。
在这种背景下,连哥伦比亚影业这种电影制片企业,也开始对大手笔的投资谨慎起来。
任何一部好莱坞大片惊心动魄的程度,都无法与影业巨头们寻求资金支持的过程相比拟。
一部大片的上映,往往伴随着影业公司与外国投资者间的勾心斗角,与私募基金间的马拉松式谈判,制片人、导演、主创之间的“分赃”。
而哥伦比亚影业作为岛国索尼控股的一家好莱坞电影巨头,这方面的勾心斗角就更激烈了。
在1989年,索尼以34亿美元并购哥伦比亚的事件曾经轰动全美。
美国新闻周刊的封面上,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注册商标美国的自由女神像被换成了身穿和服、满脸淫笑的岛国艺伎。
毫无疑问,美国人对象征美国影视文化精神的哥伦比亚被收购充满了愤怒,在他们看来,岛国人这样的投资如同侵略一般,在不远的未来,好莱坞将充斥着武士刀、和服与半吊子茶道。
虽然东家换了,但是下面干活的还是美国人,各种争议和斗争是难免的。
实际上,这宗收购对于索尼同样不啻为一场噩梦。
哥伦比亚被收购时积有14亿美元债务,公司里的精英人才早已离开,创作生产力极差,到1994年,债务高达27亿美元。
好在换了东家的哥伦比亚依旧高调打着美国精神牌,被拖入财务危机的索尼也咬牙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1995年,经过内部大调整,哥伦比亚影业推出卖座片空军一号及蜘蛛侠,得以力挽颓势。
2004年续拍的蜘蛛侠2,以6。75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令人刮目相看。
不过,虽然哥伦比亚影业算是活过来了,但是东家索尼的境况是一年不如一年。
2001、2002两个财年,索尼就已经处于亏损的边缘。
虽然企业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73万亿和75万亿日元之巨,但整个集团合并的净利润分别为区区1。6亿和1。5亿日元。
这是什么概念?
就相当于索尼整个集团,一年才挣一千多万人民币啊。
这数据,估计还是做出来的呢。
江辉很记得,在自己上中学的那会,有一个索尼的alkman,那可是绝对的高大上啊。
各种索尼的固态晶体管收音机、固态晶体管电视机、彩色电视、录像带技术、摄像机、音乐光盘等领域都曾占据领先地位,并带给消费者众多美好的记忆和卓越的产品体验。
在天朝,没有使用过索尼相关电子产品的城市家庭恐怕不多。
其实,作为一个过来人,江辉知道岛国企业的这一轮没落,还只是个开始,以后只会越来越惨。
例如,松下子公司、著名白色家电企业三洋公司,在2011年将洗衣机、冰箱等白电业务出售给海尔集团。
2011年,联想与岛国neec联想岛国集团,联想持有新公司51%股份,而nec将持有49%,经营pc业务。
天朝零售企业苏宁公司也于2009年收购了岛国著名的家电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企业loax公司。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岛国企业都不行了。
在半导体自己机械和精密制造方面,还是得承认,天朝离岛国的差距是比较大的。
在索尼集团整体业务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哥伦比亚影业作为子公司,业务发展也必然受到了影响。
“总裁,罗兰艾默里奇导演想约你明天见面,商讨影片投资的事情”,哥伦比亚影业总裁秘书正在向老板芬格兰汇报日程安排。
罗兰艾默里奇被称之为“灾难片大师”,其拍的灾难片几乎都是当时称得上大片的力作,在罗兰艾默里奇的电影中,可以看到物体撞向摄影机、还有如“哥斯拉”等常常出现的大怪兽们临死时的眼部特写,镜头常常是一边拉近,观众一边看到那家伙巨大的瞳孔开始扩散掉。
而他拍摄的最让人熟知的影片就是后天以及未来的2012。
“又是商讨2012?我不是和他说过了,公司资金比较紧张,这部片子推迟到明年来拍摄吗?”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由于哥伦比亚影业在2007年资金比较紧张,影片2012推迟到2008年才拍摄,2009年上映。
2012投资计划2亿美元,是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电影里成本最高的一部。
要是索尼集团不拖后腿,以哥伦比亚影业这两年的业绩,也勉强可以拿出2亿美金来。
但是,去年索尼集团盈利不佳,从哥伦比亚影业抽取了一笔资金回岛国,这么一来,哥伦比亚影业的资金一下就变紧张了。
再加上现在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各路基金饱受打击和亏损,也不想轻易投入重金去拍摄大成本的好莱坞大片。
“我已经和他解释了,但是他说有新的情况要和你沟通”。
“他有说具体沟通什么吗?”
“没有,但是他提了一句说他找到一家有兴趣的投资方了”。
“现在有人愿意投资2012?那就安排见一见吧,我看看罗兰找到的是哪家公司”。
“罗兰,公司不是已经安排你先拍摄投资比较小的史前一万年了吗,你怎么还是想拍2012呢?”,刚一见面,芬格兰就有点怨气的对罗兰说道。
“我不是特别看好史前一万年,虽然它的投资只有2012的三分之一不到,但是其实有的时候,多花钱反而是在省钱”。
大明星在普通人里都是听风光的,但是他们在导演面前就是个乖小孩,而导演在投资方面前,也得放下身段,当个能伸能屈的人。
也就是罗兰这种拍过成功大片的知名导演,在见到投资方或者影业公司老板的时候还有点底气。
“公司的情况你也知道,实在没法一下拿出两亿美金来冒险”。
“我已经找到了投资方了,他们愿意出资一半,甚至更多的比例,来投资2012”。
“哪家基金?华尔街现在自己都是一片焦头烂额”。
“不是基金公司,是光辉影视”。
(本章完)
第673章 投资《2012》()
历史上,好莱坞电影工业的蓬勃发展和电影融资密不可分。
在吸引行业外资金方面,特别是华尔街各路基金方面,美国法律制度的许可和金融制度的创新功勋卓越。
短短50年间,行业外资金大量涌入电影业有过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税法提供的税收优惠吸引了大量的个人投资者,投入到电影摄制的资金可以在短期内提前折旧,同时可以作为报税时的预扣金额,直至1986年,美国税制改革才堵住这一流向。
第二次浪潮开始于1995年,投资组合的理论被运用于电影投资,保险资金和退休资金蜂拥而至。
在一个投资组合中,通常包含20~25部风格不同的电影,这极大地压低了投资人的风险,让资金获得满意的回报。
第三次浪潮从2004年开始,华尔街的私募基金开始加入到电影投资的大军,以电影投资基金等方式出现,这种华尔街和好莱坞的合作一直延续至今并将继续持续下去。
不过,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华尔街现在是自顾不暇,各路基金不得不紧急收缩投资规模。
这也就是为什么芬格兰不认为罗兰能够从华尔街拿到资金的理由。
当然,芬格兰更加的没有想到罗兰找的居然是光辉影视。
作为美国好莱坞八大电影集团之一的哥伦比亚影业的总裁,芬格兰除了关注其他公司的电影之外,对美国的热播电视剧也是有所留意的。
光辉影视投资拍摄的绝美毒师已经播出了两季了。
如果说,第一季还只是初步打响了绝命毒师和光辉影视的名气,那么第二季就彻底的让这部电视剧火遍美国。
连带着,光辉影视这个投资者也慢慢的进去了娱乐圈人士的视野。
说起来,光辉集团其实在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