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了?”谭耀稍微惊疑。
高冰掏出手机,看了舟不平的回应,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说:“这舟不平,太也那个了吧!”
“哪个……”谭耀凑上去,高冰把手机递给他,等他看完,一脸的扭曲。差点憋出内伤来,连连感叹不已,“这舟不平!这舟不平!”
舟不平怎么回应?
很简单,只有两行字
“人生长恨水长东,从此与你一生黑!”
第一句还好,那是引用古人的诗句。后面一句,又平白,有浅薄,简直要让人喷饭!
苏文用《满江红》把舟不平说成苍蝇、蚂蚁之类的东西,还说他是要被扫除的害人虫,彻底侮辱了舟不平。
舟不平沉默了一天之后,竟然说两人仇恨无法化解了,要跟随一生,从此他一生都是苏文黑!
他要与苏文不死不休。无论苏文做什么,他都要把对方黑到底!
说是仇恨,其实有些无奈了,无法对《满江红》这词说什么,只能发誓与他黑到底!
“哈……哈哈!”谭耀笑了出来,“这舟不平,也太搞笑了,这不是认怂了么!简直怂到底了!这简直是评论界的耻辱啊!”
高冰与唐雅也是哭笑不得。心想苏文耍的笔杆子太厉害,一诗一词。硬是让一个毒舌都无话可说了。
这太好笑了!
好笑!
是所有人对舟不平这无奈回应的反应。
谢家。
谢坤看了微/博,连连摇头,恨铁不成钢地低语:“这个舟不平,也太没用了!真是太窝囊了!你输了,可以不说话的嘛,默默舔伤口就是了。你非要来这么两句。这不是让大家笑话么!”
这肯定是气出内伤之后的反应!
一个评论界的人,被人逼到要说黑人家到底的话,这不是毁了自己的公信力么!以后再评论苏文的话,哪怕你说得再有道理,只要对苏文不利的。大家都说你是故意黑他的!
“这个舟不平要毁了!”谢坤感叹不已,“至少,他评论苏文的话,没有人再信了!这舟不平!这苏文……真到了这境界?”
谢坤想起苏文的厉害,庆幸自己没有亲自出面与他放对,要不然现在被弄得灰头土脸的就是他谢某人了!
想想也正常,说实在的,苏文那什么《梦与诗》还很寻常,这《满江红》就非常犀利了,骂人不带脏字,非让针对的对象吐血不可。
谢坤反而有些理解与同情舟不平的遭遇了,转念又想:“这舟不平发誓要与苏文仇视下去,那苏文可不是省油的灯,他会怎么说呢?不会又把舟不平气得半死吧?”
是的!
很多人都在期待苏文的回应。
苏文也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舟不平这两句话,他当即就喷饭了,哈哈大笑,不屑舟不平死鸭子嘴硬的德性。
下面的留言,也大多看不起舟不平的回应:
“要黑人家一生?这是一个批评家能说的话吗?舟老师,你的节操呢,还要不?”
“这舟老师是输阵又输人呀!让人眼镜碎了一地,有木有!”
“节操如眼镜,说碎就可碎!舟老师,我对你很失望。人家不过是写一首词骂你而已,你就认怂了,太没有志气了!”
“楼上的站着说话不腰疼。有种你让人骂你苍蝇试试,而且这《满江红》注定是可以成为流传很久的诗词。以后每当大家读起,都会联想到我们舟老师的苍蝇形象,一想到这里,是谁都要憋出内伤来了!舟老师还能发誓与作者不死不休,已经很了不起!”
“苏文,你骂人那么牛,你妈知道吗?”
“强烈期待苏文下一次的骂人经典!”
“期待+1!”
留言区一片期待苏文再来一次的呼声。
“既然你们那么想要我出手,那么……”苏文呵呵一笑,决定顺从民意,再给舟不平一击!
他只是稍微一想,就有作品跳出来蹦到网络微/博上了这是一首小诗!
据说,只是念了三遍这首小诗,舟不平就晕了过去,再次被送进医院抢救!
从此之后,苏文就有了“苏文手中三篇文,急死他人不偿命”的名人轶事。
“苏三篇”的外号,也不胫而走。(……)
第一百四十五章 绰号“苏三篇”的由来()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
这是苏文用来应对舟不平手要与他一生黑的小诗,直接命名为《白杨赞》。
原文照抄矛盾的《题白杨图》。
这诗据说是他对自己散文《白杨礼赞》最好的说明。在苏文看来,这诗无论是立意还是遣词,都比那课本上的《白杨礼赞》要强多了。
后者除了更多象征更多文学修辞方法的运用外,真要读起来,却没有这首诗那么有感觉。
别人苏文不知道,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因此,对这首小诗,他印象深刻。
同样是写白杨,短短四十个字,却所有的形象都写出来了。
挺如长矛,叶叶团结,枝争上游,丹青风骨,全都无比准确。
苏文用他它来反驳舟不平,用意却颇为腹黑,你不是说要与我一生黑吗,那我也与你同仇!
只不过,我是白杨的的形象,有可标丹青的风骨,我与它同伴,一起与你同仇。而你呢,则是那种高大粗壮只能用来做东西的楠枋一样,我是羞与你为伍的!
苏文自夸为白杨,还把它描写得举世无双,是正面的形象。而与它同仇的却是舟不平那种人!
也就是说,苏文自夸的同时,还打击了人家舟不平。
同样都说与对方不善罢甘休,舟不平只能非常认怂地说“从此与你一生黑”,苏文却以白杨为赞,说自己“丹青标风骨,愿与之同仇”。
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难怪舟不平看了之后要晕过去,得进医院抢救才缓得过来,实在是苏文欺人太甚,仗着自己的才华就欺负他这个老前辈。实在是太不要脸了!
特别是网络上那些留言,更是把舟不平打击得够呛:
“舟老师,人家的《白杨赞》才是真正的与人宣誓同仇的高明文笔呀,你那两句实在是太怂太窝囊了!我同情你!”
“舟不平这毒舌除了嘴巴会放毒液外。其实内里是没有什么才华本事的,连骂人的话都写不过人家一个中学生,还好意思做节目批评别人?吃翔去吧!”
“舟不平,你的形象毁了!《白杨赞》虽然说不上很经典,却也很有特色。其中描写的风骨,非常动人。而你舟不平却是与人家相对的,你还好意思在节目上批评人家,我看你还是早点退休吧,别出来忽悠人了!”
“舟不平,千万别晕过去了,以后与苏文作对,记得买些救心丸在身上!”
“……”
这些一面倒支持苏文批评他的话,才是舟不平晕过去的最主要原因。
无论如何,他昏迷进医院的消息还是传了出去。从此,江湖上苏文恶名昭著了——之前舟不平质疑他,他通过三篇文章把对方写晕过去。
现在,舟不平抨击他,他还是通过三首诗词回应对方,又把舟不平搞晕过去。
这种功力,何等惊人。
这种手段,又何等骇人。
从此,苏文就有了“苏三篇”的称号,一旦提起这个名号。那些想与他彻底放对的人都要仔细考虑清楚,免得最后吃亏的是自己。
苏文不好惹,这是文艺批评界的传言,而且有舟不平做活生生的例子。很快就成为大家心目中的一种禁忌。
苏文又拿出一首可以称道的诗文,方承世彻底坐不住了,第一时间打电话给苏文,劈头就说:“苏文,你太不够意思了!你多久没有给我们晚报写稿了?如果你说写不出来,我无话可说。但是你看你这几天。白白把三首诗词浪费在微/博上,就为了与舟不平的骂战!”
苏文现在最怕方承世催稿,这家伙催稿像要催命一样,充分发挥牛皮糖的作用。这不,才几天功夫,又来要稿子了。
深吸一口气,苏文说道:“方老师,人家欺负到我头上,我不能不应战呀!”
“那你也不能奢侈到用三首诗词呀!”方承世最不忿的就是这个了,“你看人家舟不平,与你争论,都是口水话。你倒好,直接用上诗词了!有你这样搞的么!”
苏文讪笑:“一时灵感嘛!”
方承世更气:“我让你写稿子给我,你就说没有灵感。与别人争论,灵感就爆发了?”
“没爆发,灵感就是这样的东西,时有时无。”
方承世怒了:“你非要气我是不是!”
“不敢,不敢。”
“我不管!”方承世直接提出条件了,“赶紧给我三五篇文章,诗词也好,散文都不要紧,给我写出来就行。我们晚报的读者已经对我们很有意见了,说为什么都看不到苏文的文章!”
“呃……”苏文有些心虚,硬着头皮说道,“真写不出来啊!要不,你把我微/博上的三首诗词拿去应付一下?”
方承世气得发笑:“你都发到网上去,满大街的人都看过了,我还发到晚报,岂不是欺骗读者么!这个罪名我可担待不起!”
“要不把之前我们省《华夏文学》周刊的那几篇文章拿去用用!”
“不行!我们不要人家吃剩下的残羹冷炙!”
“那我也没有办法了。”
方承世哼了一声:“写出来就是了。”
诗词散文以及短篇这东西,经典的本来就不多,苏文之前为了宣传自己,已经过度使用了,如果还为了区区一个晚报硬是鼓捣出来,那简直是浪费。
他还想给自己一点存货,日后应付一些场面呢。
因此,无论如何,苏文都不答应方承世的要求,没有办法,他只能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