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每期销量一百三十多万份的!”何容插了一句。
“一百三十万?”苏文闻言大吃一惊,他本以为生活报这种东西。受众很小,能三五十万份销量就不错了。
谁曾想,一个生活报竟然有一百三十万份订阅!要知道,《粤州晚报》级别比它还高,一期撑死也就五十万销量而已。
不过转念一想,又释然了:粤州再大,也不过是几百万人口,一千万都没有。京都呢,作为世界第一大都市,人口四千万左右。是粤州的好几倍!
而且这里是华夏首都,人文荟萃,经济发达,哪怕有众多文化刊物分流,只要在其中占得一些份额,也可以轻易过百万了。
苏文出来京都,觉得与一份销量过百万的报刊打好关系,对日后不无好处。
他的根基在南方粤州,到了北方,几乎等于空白。是要好生经营关系与人脉才行。眼前的何容,就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苏文忽然感觉自己发展的模式又与以前差不多了,未成名前,在粤州是与《粤州晚报》的方承世交好。从而才有后面的发展。
眼前的师姐,也是做报纸的,唯一的不同就是他苏文现在不是无名小卒了,要不然何容也不会兴起采访的性质。她虽然只是一个记者,不过作为喉舌,记者也是无冕之王。轻易得罪不得。
想到这里,苏文轻轻地问:“不知道何师姐想要问什么呢?”
何容才掏出纸笔,又顿住了,她想问的问题很多,一时不知道该先问哪一个。
刘春雨见状连忙说道:“小何,你与苏文到旁边的凉亭去交流吧。苏文,你把入学邀请书以及身份证给我,我让人去帮你注册。”
“这好吗?要不我还是自己去吧。”苏文不大好意思。
“给我就行了!”刘春雨最怕节外生枝了,恨不得注册的时候刷脸就行,不用审什么资料了,到时候直接把苏文往刷脸的地方一摆,刷的一下,他就是华夏文学院的学生,想跑也跑不了。
刘大主任坚持这样干,苏文不好拒绝,交出身份证与邀请书,递到刘春雨手上。看到刘大主任喜滋滋地跑到注册处招呼一个老师帮忙等级,苏文才与何容来到旁边的一个凉亭。
旁边的学生虽然好奇苏文的身份,不过大家都是文明人,素养颇高,看到苏文要与人交流,都能克制自己,没有拥上去叽叽喳喳询问什么。
何容问的问题对于苏文来说,都是老生常谈了。在粤州他也算是一个小名人,被记者认出来,也都问答几句。
两人你问我答,很快就把一些常规的采访程序走完了。
何记者的最后一个问题是问他为什么放着京都、皇家等大学不读,反而选了华夏文学院?
苏文的回答很个性化:“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想这样做了,我就是要做最特殊的一个。往届的第一名都读京都、皇家等大学去了,我也去,也太寻常了点。我就是要不走寻常路。”
何容闻言愣住了,她想过苏文的答案比较官方,比如说什么华夏文学院也是一家很出色的大学,有过辉煌的历史,走出过不少名家,他苏文一向以考取这个大学为目标,现在有条件,就来完成梦想了。
听听,这样的答案虽然官方,然而却让人觉得高大上,就算不感动得热泪盈眶,那也能让人心生赞叹。
谁曾想苏文不按套路出牌,不走寻常路!
“任性!”何容脑海浮现这个贬义词。
看何大记者还要问什么,苏文微笑说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何师姐,这是我座右铭,你不觉得这次采访这样总结很完美了吗?其他又何必多说了呢?”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何容念叨了几下,眼睛渐渐亮了起来,“这话霸气,又深含哲理。是你的座右铭?谁说的?”
“我。”苏文指了指自己。
何容一怔,没有说话,良久才渐渐点头,默默把这句话写了下来。(。)
第一百九十三章 宿友的震惊()
“103房,桃园103房。”
面对一座装饰得古香古色的大楼,苏文喃喃念叨着房号。
周围是一小片桃林,算不上茂盛,不过环境还不错,小道进来的时候,两边的树木郁郁葱葱,形成了林荫小道。
桃园公园就坐落在华夏文学院的西北角,是一栋男生公寓。
苏文是自己一人找到宿舍的。
何容对他的采访完了之后,刘春雨早就拿着苏文的证件在候着了,报到已经办妥,就等入住了。
本专业的学长告诉苏文,他们的宿舍就在桃园公寓,都是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同学同住一个宿舍。
苏文被分配到103房,每个宿舍住四个人。
本来刘春雨还说要陪苏文到宿舍里来,苏文看今天因为刘大主任,他已经受够了注目,不想把这份惊疑也带给宿友,就拒绝了,甚至把要送人的学长也拒绝了,只身一人前往宿舍,反正他行李不多,就一个背包,几套换洗的衣服罢了。
何容得到了苏文的采访,喜滋滋地回去了,说要专心写一个细致的采访稿,报道出去。
她是满意归去的,特别是苏文最后装逼似的盗用了但丁的那句名言,像苏文所说,有了采访的完美结局,她也有了可以作为稿子结尾的总结——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不走寻常路的苏文,在何容眼中,从任性转变到了个性。
“这是一个非常有个性又有才华的人!”这是何容最后对苏文的评价。
有个性的文人,从来都受人瞩目,可以制造不少话题,是他们这些新闻工作者的最爱。
告别两人,苏文一个人找到了桃园公寓来。
这是一栋六层楼的现代公寓,非常幸运的,苏文不用爬楼了,他的宿舍就在一楼。
103房很好找。进了公寓大门右转就到了。
房门大开,里面的一切尽收眼底。
说是公寓,其实也只是一个大一点的房间罢了。住四个人,床与衣柜是一体的。上下两层,上面是床铺,下面是衣柜,衣柜中间还是电脑桌。
可以说,环境还可以。条件就一般了。
四张床就摆在房子两边,中间是过道,再进去是洗漱间,旁边是两间洗手间。门的对面是窗户,光线充足,非常明亮。
苏文到的时候,宿舍已经有三个人了,都在整理自己的东西,好像也是刚到不久。
苏文一进去,惊动了三人。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儿,抬起头来看他。
“你们好。”苏文首先微笑打招呼。
他在前世读过大学,知道与宿友打好关系的重要性,比如说以后要逃课什么的,还要他们帮衬呢。特别是点名的时候,有宿友帮忙应到,真是不可或缺的。
三人也纷纷说好很高兴见到你什么的。
之后四人自我介绍一番。
三人分别叫刘华、马俊武、黎歌。刘华看上去很外向健谈,就数他话最多。马俊武则相对沉默,看上去很老实;黎歌显得文弱,白白的。戴了一副眼镜,非常斯文。
当苏文介绍自己的时候,刘华与黎歌两人一副沉思的样子,觉得好像在哪听过。
马俊武上前几步。盯着苏文看了几眼,说:“我认识你!苏文!”
苏文愣了一下,他可不认识马俊武呀。
马俊武生生说道:“你这本届华夏中学生文学大赛的第一名!全国决赛颁奖的时候,我就在现场,看过你本人,听过你的演讲。”
“哦。”苏文恍然了。明白过来,马俊武应该也是参加过全国决赛的学子之一。
马俊武苦笑说道:“可惜我只拿了七十多名而已,还没有资格入你的法眼吧?”
这话苏文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接了,只能憨笑。全国决赛前二十才比较重要,几乎都可以被名校破格录取。后面的人,前一百名,想要直接就读大学,就没有这个运气了,不过高考可以加分。
马俊武应该就是高考加了分才考上华夏文学院的学生。
旁边两人听了他们的对话,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苏文,你是中学生文学大赛第一名?”刘华满脸不信的样子,嘴巴张得老大,“你……你怎么跑文学院来了?”
“我喜欢。”苏文淡然一笑。
刘华噎住了,说不出话来,与黎歌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另外,也不由生起苏文任性的念头。
华夏中学生文学大赛对于中学生来说规格比较高,非常重要,别说第一名,就是前三名,一般都被京都大学或皇家大学直接录取了,往届的学子,无一例外,都是选择这两所世界名校。
哪有明珠暗投,放着名校不读,来读这么一个文学院的!
不是刘华与黎歌看不起华夏文学院,实在是它与京都大学相比,差距太大了。
大家都是文科生,都清楚京都或者皇家两所大学才是他们的首选,退而求其次,才是华夏文学院。
两人也参加过中学生文学大赛,在各自的行省拿到复赛前一百名,有幸参加过全国决赛——也只是有幸而已,只是来了一个京都几日游,什么名次都没捞到,就失望而归了。
好在两人学习成绩不错,都考上了华夏文学院。
现在听到他们的宿友之中,除了有决赛前一百名外,还来了一个第一名!
在古代,这就相当自己同学中忽然出现了一个状元在身边,那震惊,那疑惑,那狂喜,实在难以言说。
“啪!”黎歌一拍手掌,忽然想起什么,嚷了起来,“苏文!苏文!我终于想起在哪听说过你了。你写过一出戏剧,被大导演张放歌看上,要改编成电影,是不是?”
刘华也咦了一声:“我好想也听说过这么一回事。”
好吧,苏文总算看出来了。眼前的两位同学,对他非常陌生,不知道他做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