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僧多粥少,一本课本,哪怕是把所有的课文都换了,那也不过是几十个位置而言,何况这是不可能的事。加上有的课文已经被作古的文人占了一些位置,留给现在活着的作家的位置就更少了。
所以说,这个入选课文的竞争实在是太大了,几乎可以说是无比激烈。为了进入其中,大家是无所不用其极,能用的手段都用上。
在这个角度一看的话,在新编教材里,看到苏文的名字与作品,那就是石破天惊之事了!
没错,苏文的文章竟然入选了这次教材改编的范围。
选的是他的童话。
一篇《丑小鸭》,被安排在一年级范畴内;还有一篇《皇帝的新衣》,属于六年级的范畴。
整整两篇!
在别人想入选一篇都极其难得的情况下,一个人同时入选了两篇,这是什么概念?
还让不让人活了!
这是大家的第一个念头,之后就是铺天盖地的谩骂声和质疑声了。
凭什么啊!
还是那句话,他们笔耕了几十年,也写出不少优秀的文章,求入选一篇而不得;而苏文这个小年轻才出道一年,上来就给他两篇文章的位置,是个人都难以忍受了!
这不是说他们这些年都活在狗身上了么,连一个年轻人都比不上,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于是乎,刚刚因为苏文上了作家百大榜第三十五名闹腾完的读者作者诸君,又有闹起来的理由了。
理由很简单,他们质疑教育部不公平:
“黑幕!又见黑幕!”
“苏文肯定是教育部某位官员的私生子,不然他凭什么有资格入选这个名单?这可是教材啊,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上的。”
“那些教育大臣们还能脸皮更厚吗?这是教材啊,事关亿万学生的教育事业,岂能这么轻率儿戏!什么,你说你们经过慎重思考的?什么时候一个二十岁年纪不到的年轻人可以堂而皇之地上教材了?”
“严查!一定要严查!帝国一定要站出来,彻查这次教材改编事件。放着那么多名作家的文章不选,偏偏选一个年轻人的,如果说没有猫腻,你信吗?”
“不管你信不信,人家是自信没有问题的!”
“误人子弟啊!我要为那些尚未入世洁白如纸的学生担心了。连教材改编都那么多黑幕,教育岂不更黑?”
反对者众啊,特别是有一些人来头不小,粉丝众多,附和者也就多了。就连那些学生家长,也开始担心了,生怕事情真如大家所说,会害了他们的学生。
对于这种事,中立的人都比较少。
除了一片喊打喊杀,就属苏文的读者粉丝还能发出点声音来支持:
“我苏大才子越来越牛发,刷逼格都刷到教科书上去了。赞一个先!”
“除了激动,还是激动;除了支持,还是支持。”
“那些黑我大苏文的人,眼睛都瞎了吗?他入选的是童话故事好不好,这些年,还有谁的童话能比他写得更好?无论是《丑小鸭》还是《皇帝的新衣》,绝对有资格进入教科书让更多小孩读一读。”
“年纪小又怎么了?什么时候我们华夏成为排资论辈泛滥的国度了?古时候大把年纪小的天才写文章,你们还不是一样要读他们的文章?骆宾王玩泥巴年纪写出来的诗歌,你们不知道背诵了多少年呢!”
“不错,年纪不能成为限制,有才者上,这才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眼看争论有越来越猛烈的趋势,教育部的官员们可比《京都日报》要迅速得多了,他们很快站出来搞了个新闻发布会,就此时发表了最新回应。
当别人问到苏文入选事件,发言人是这样说的:“我们留意到大家的看法了,无非是集中在他年纪轻的问题上。我们华夏一向唯才是举,从不以年纪论英雄,这才是我们泱泱华夏立足世界之林傲视地球的根本。这也是我们的国策。如果大家还揪着这问题不放,那就是要动摇国本,别有用心了。
“另外,苏作家这次入选的文章是童话故事,我们教材编委会一致认定苏文是这些年冒出来的最有实力的童话作家。他的著作,非常适合小孩子,入选小学生课本自然是应有之义了。”
就在苏文以为要与别人打笔仗的时候,这些回应像是一锤定音,让声讨他的声音小了许多。
也就在这个时候,刘春雨告诉苏文,有个大人物要见他,与他商讨一件极其重要之事。(。)
第三百二十八章 文化交流()
苏文表示他见过的大人物海了去。
什么帝国作协会长水天一,帝国诗坛第一人海指,但是,与刘春雨引见的这位人士相比,意义就有些不同了。
因为这人是官方人士,确切地说,是高级官员。
苏文不是没有见过大官,当日获得中学生文学大赛冠军时,颁奖现场高官云集,那些大人物随便拎出一个来头衔都能令人咋舌。
甚至于领奖时,还有帝国丞相和皇室太子为他颁奖,握手,交谈,都一一进行过了,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
然而那种程度并不深入,所谓的交谈,无非是他们勉励一两句,而他除了说谢谢还是谢谢,只能算是客套与客气。
今日却不同了,这个高官在刘春雨的办公室,坐在上,做出一副亲近接待知名文人的姿态,让苏文好生紧张了一些。
因为来人是文化部次臣!
华夏帝国部门很多,负责人是部门大臣,比如教育部,就由教育大臣统领,下面还有两三个次臣,负责协助大臣工作。
文化部次臣,别的不说,单说统管帝国文化事业事务,就让所有从事文化行业的人不敢得罪。哦,别说得罪了,甚至要放低姿态,一副低眉顺目的样子。当然,那更多是文化商人的姿态,很多自命清高的文人倒不一定会鸟这些官员。
然而苏文这个知名文人却不是自命清高之人,他的野心告诉他闭门造车是做不了文坛巨擘的,何况他名下还有一家不大不小的出版社,这就让他面对文化部官员的时候有点放不开了。
文化部次臣相当于什么,苏文想到的是前世副部级大官的级别!
眼前的这个文化部次臣名叫文东来,看上去四五十岁的模样,红光满面,显得年轻,看上去一脸慈祥,有一种文人的淡然斯文气质。
等到刘春雨介绍此人的来历,苏文才真正吓了一跳,他竟然是文天祥的后裔!
与丞相是同宗兄弟,以四十多的年纪坐上文化部次臣之位,未来前途无限,说不定是丞相之后文家最有希望在官场登顶的人物了。
这让苏文不得不感慨,这个世界的文武圣人实在太伟大了,泽被后人,都快上千年了依然可以帮衬后代,让他们从起点上就越无数人。
不要小看这个时代的传统观念,作为一个老大帝国,华夏有着很强大的保守势力,这些家族经营了几百上千年,拥有比别人要强许多的资源。
要不然文家凭什么出了那么多相,又凭什么在华夏的政治版图上占有那么大的分量。他们虽然没有取代赵氏皇室,但是作为一个君主立宪国家,各家政治势力经营了那么多年后,丞相一职才是这个国家最有权力的人。
所以丞相专业户的文家才是第一世家。
文东来出身文家,涵养与气度之高当然不在话下,从苏文进来,到刘春雨介绍,再到与苏文握手致意之后分别落座,他都保持着淡淡的微笑,显得彬彬有礼,进退有度。
面对这样气质逆天的老帅哥,苏文还真有点紧张,一时无法揣度对方找上门来的用意。
虽然文化部主管的是文化事业,可苏文想了半天都想不出自己有什么业务能要堂堂文化部次臣出面打交道,也太看得起他了吧!
不是苏文妄自菲薄,实在是他此时还没有资格与对方平起平坐。
想到这里,苏文率先打破了沉静,直接问道:“文部长,听刘主任说你找我有事商量,不知所为何事呢?”
文东来还是一脸微笑,却答非所问:“苏才子真是年少有为啊,而且才华横溢,可谓是少年才子。我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只会读别人的书,可写不出来东西给别人读。”
这话听听就算了,可不能当真,苏文赶紧谦逊地说过奖过奖。
文东来反而收敛了一下笑容,正色说道:“我可真不是过誉,说的是真心话啊。要不然今天我也不会来找你了。”
苏文感觉有些懵圈,一头雾水。
文东来扫了他一眼,继续笑道:“好了,我就不兜圈子了,我们开门见山吧。我是代表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来找苏文你商议一些事情的。”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苏文更懵了,这玩意他一点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刘春雨见状赶忙站出来帮忙解释。
原来,最近三四十年,西方文化科技有追上华夏甚至赶的趋势,老大帝国就算再不愿意,也要捏着鼻子承认人家欧洲和美洲在某些方面已经越华夏了,而且差距还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华夏在这些方面落后于人家,当然不甘心认输,好在华夏人最擅长吸收别的文化来滋养自己了。
于是,由文化部牵头,成立了一个与外国交流文化的项目,其中包括文学、音乐、美术等等类型。
这个交流的形式比较复杂,文学则相对简单,那就是找出本国具有潜力的作品,翻译成外语,在与外国行业人士交流的时候,把它们推介出去,放到外国市场去销售,从而出本国文艺界的声音。
当然,说简单,做起来就比较繁琐了,比如说翻译吧,就要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做这事,不能敷衍,否则翻译出来的东西太垃圾,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还有这个具有潜力的作品就是很笼统的说法,怎么划分,怎么遴选,虽有一套机制,却能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