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超级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我也不瞒你说,我们的资金链出现问题了,而且国内的通货膨胀速度,也开始在渐渐的加快。”

    吴忠国终于不再绕弯,直接切入了正题。

    就目前而言,能让吴忠国以这种口气来问苏道,恐怕也只有发生这种事情才行,否则的话,天大的事情吴忠国也不会表现的这么积极。

    “怎么会这么快?”

    苏道先是一愣,不由的惊讶道。

    资金链有问题这个他早就知道,对于一个庞大的帝国来说,靠贩卖药品那点钱根本不足以支撑起整个国家的经济。

    而且现在药品的出售还在中华制药公司手中,虽然这个可是重税,但数量仍旧不够,不过出现这种情况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可以说从中华帝国成立到现在,这种问题一直都在。

    但是他们不也好好的吗?帝国不也撑到今天了吗?现在吴忠国突然跑来跟他说资金链出现问题了,这不就是摆明了告诉苏道,又发生了什么大事了吗?

    至于通货膨胀,因为有政府的高压政策,所以国内的通货膨胀速度一直都在一个控制范围以内,只要资金链一补充上来,国家有更多的钱去用于投资,那么通货膨胀自然会停止,或者出现反弹。

    国家就是一个强大的机器,基本上没有人可以阻挡一个国家在国内的决定,即便是这样,在高压政策之下,通货膨胀依然开始加速,并且渐渐不受控制,这可是件很恐怖的事情。

    也就是说,这件事情一旦处理不好,那么他们面对的将会是经济危机。

    外国都是在经济危机的时候靠打仗来帮助国家度过困难,要么就是采取其他的办法,但中华帝国这里因为经济体系的不同,加上上市的公司又不多,可以说基本上等于没有。

    所以西方的经济危机跟他们这里并没有什么关系,也不会影响到他们,可以说这样一个国家想要出现经济危机,是件很难的事。拿后世我国作比较,西方要死要活的,我国虽然有一定影响,但你看有哪个业务在国内的企业因此而倒闭的?

    所以说大环境对于国内经济的影响还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个大环境,也要看国内是什么体制,像这种帝制国家,跟那些资本主义采取完全不同的两种方式,经济危机一般情况下很少会出现。

    “我的陛下大人啊,你这年纪也不小了,能不能现实一点?你老是用以前的花费标准来判断我们历年来的财政预算,但是这几年我们的财政预算有准确过吗?

    战场上士兵的伤亡,这个是不可控制的,而我们的阵亡抚恤金又那么高,这个占了很大一部分财政预算的,加上国内的一些基础建设,这都需要大笔的资金,接下来还有一年的时间我们才能有税收。

    而接下来的中华利剑项目,还有歼二项目,这两个项目可都是花钱大户,以前是没有这两个项目,凑活一下也就算了,可是现在呢?即便我们的资源不要钱,但是运输费用呢?人工费用呢?一架歼二的造价我已经了解过了,完全可以造上五架歼一。

    你来告诉我,我接下来该去哪弄钱?本来我们的政治体制是绝不可能出现经济危机的,但是现在,经济危机已经不是空话了,他已经摆在了我们眼前。”

    吴忠国有些恨铁不成钢似的说着,逐一列出了那些花钱大户。

    的确,对于国内来说,现在他们的确没有什么好的收入,但是开销却是不断的增加,士兵的抚恤金这个也就算了,毕竟人家都愿意为国战死,给他们家人一些经济补偿也是应该的。

    最让吴忠国不能接受的是,歼二的预算价格要比歼一高五倍,而歼一目前在全世界已经足够称霸的了,所以歼二的建造,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必要。

    “这些项目一个都不能少,实在不行,就只能发行国债了!”

    苏道摇了摇头,歼二和中华利剑导弹这两个项目是绝不可能叫停的,否则损失太大,在一个对中华帝国的军工体系也将会有致命的打击。

    而中华帝国从成立到现在,虽然政府欠下了无数的债务,但若是认真点说的话,这还真不叫欠债,只能说是拖欠,所以实在不行的话,苏道只能用最后一招,国债,但是有一点,这个国债只能是国内民众来认购,外国人想也别想。(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百四十七章 :买国债() 
苏道可不想让外国手里有太多中华帝国的国债,而且对于一个帝制国家而言,跟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完全不同,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手中拥有大量的权力。

    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国家,只要不出现什么巨大的变动,例如军变,大规模政变等等,基本上是不会有问题的。

    因为这个国家的国民,很多都是相信他们的皇帝,皇帝在这个国家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所有人都不会去反对。

    若是说后面几代皇帝可能会出现一些各种各样的问题也算是情理之中,但是在苏道这里,是绝不可能的,因为是苏道一手建立了中华帝国,并且将华人的地位推到了世界顶端。

    甚至可以说,只要苏道愿意,只需要他一句话,全国上下就会有无数的民众愿意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国家渡过难关。

    虽然这种方式跟国债差不多,但性质却不一样,国债是认购型的,而这却是属于捐款型的,一个用还,一个不用还。

    不过苏道的心中有个矛盾点,那就是他宁可去抢其他国家的钱,哪怕是国外一个穷人的钱,也不愿意霸占自己国民的一分钱。

    这点从国家初立,三年免税的政策便能看出来,如果苏道想在国内捞钱的话,完全可以从第二年开始,或者从刚一建国就开始收税。

    毕竟税收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一年不收就要损失多少钱?很多国家都是靠着税收在支撑的,甚至可以说是全部,一个不靠税收就能支撑三年的国家,这在世界上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而且还是在战乱年代。一个到处都需要花钱的年代,根据情报得知,此时的英国已经提高了税收点,就连满世界都有殖民地的英国人都快撑不住了,更何况满世界到处开花的中华帝国呢?

    银行里有的是钱。有属于国家的公用资产,也有民间的个人存款,若是挪用一下的话,倒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一旦开了这个口子,日后就会有无数次这样的事情发生。长久以来,对于国家的发展也是存在一定危害的。

    帝国银行,这个中华帝国最大,也是仅有的一家国家性质银行,开业至今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每天通过帝国银行账目的资金就有上亿。存款更是达到了一百多亿。

    在后世,一百多亿还不及一个大型企业的资产总额,但是在现在,这一千多亿完全可以支撑起一个中型国家几年的基础发展。

    如果把这批钱全都拉过来的话,中华帝国可以在至少两年以内不必担心财政问题,加上明年开始有税收,如果顺利的话。一两年的时间内就可以把这个空缺给补上。

    要知道免税三年的政策也并非没有起到一丁点的作用,这让国内的很多私企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没有税收的限制,他们可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上。

    就目前而言,资产过亿的企业便有上百家,过千万的更是有上千家。而且这个数量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飞速的增长着。

    如果运作得当,加上政策对口的话,单单是从哪上百家资产过亿的企业,政府每年就能拿到至少五十亿的税收。

    这不是重税。现在中华帝国到处都在发展,如果一家企业手里有一个亿的流动资金,只要运作得当,一年之内是绝对可以获得两亿以上的收入。

    而现在中华帝国内的商业竞争也不算是太过于激烈,很多行业都是需求大。而供应者少,工厂的订单全都是往后延期几个月,甚至更久,试问这样一种情况下,一旦开始征税,那还会缺钱吗?

    “同志,我存五年的定期。”

    一名大约四五十岁的男子带着一名大约同龄的妇人,坐在帝国银行柜台前面的椅子上,将手中的两万块塞了进去。

    两万块,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款,两万块,在中华帝国可以干点什么?

    答案很简单,一万块的话你可以买到十万斤麦子,如果是白面的话,大约也就是七万多斤,一个人一天按两斤白面来算的话,那么这一万块钱可以让他保证在未来的九十五年以内,每天两斤白面。

    可以让一个五人家庭在将近二十年内不必担心粮食问题,而在中华帝国,万元户跟后世的华夏差不多,都属于富人行列。

    但是在这里,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万元户除了商人以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万元户家庭,之中必然有一个人是军人,而这些军属家庭,一旦成为万元户,也只有两个可能。

    一是在军中得到了晋升,而且官职必须要是在少校以上,并且晋升时间在两年以上,那么在这两年的时间内,一名军官的正常军饷差不多能够攒个七八千块钱;二是士兵阵亡,通过高额的抚恤金使家庭步入富人行列。

    当然,对于抚恤金这一块中华帝国也是有着明确规定的,抚恤金分为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也是必须要执行的,一是士兵阵亡以后一次性按照规定发放抚恤金,另一个就是如果阵亡士兵或军官有子女,那么在未满十八岁之前,由各地政府每月给这些遗孤发放五元的生活补贴。

    补贴发放至十八岁生日当天,在一个就是对于阵亡士兵父母双方任何一人年满五十五岁,政府每月发放五元的生活津贴,如果家里只剩下父母两人,没有其他子女,那么这笔津贴可以不用发放,但是各地政府必须要全面接管老人的日常生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