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之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个要求将种师道指挥的五万骑兵布置在会州,这个要求也被童贯否决。
  “书房会议”结束,童贯对于刘法已经不是光有“看法”这么简单了,同样的,刘法对童贯生的也不是一般的“闲气”了。
  那天晚宴,童贯发表了一篇著名的关于“学习‘女娲补天’的精神,让‘通灵宝玉’重返人间”的重要讲话,听得众官员,是群情激奋,斗志昂扬,酒兴大发。
  很多人注意到了刘法没有参加晚宴,他连夜返回会州去了,刘法即没机会,也没时间,更没兴趣听童贯的那番被省略了一万字的“废话连篇”。
  刘法很生气,不是一般的很生气,他对童贯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好感,在“书房会议”一结束就全部消失了,他默默送给童贯八个大字,“狗屁不懂,稀屎俩桶”。
  。
  “书房会议”的第二天一早,王厚向童贯辞行去湟州时候,童贯问了这么一句话:“是不是没娘的孩子就没人疼呀?”
  王厚听了就是一惊,童贯在说刘法,刘法就没娘,至少不知道他娘是谁?
  “为什么不说话?”童贯追问一句。
  王厚明白童贯忍不住要对刘法“下手”了。
  检校司空童贯请客你不参加,就够失礼的了,刘法昨天连夜返回驻地,连跟童贯招呼也不打一个,这可是官场大忌,严重失礼。
  刘法在向童贯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不过,这种做法实在太直接了,也太幼稚了。
  刘法的所作所为已经触到了童贯忍耐的底线,就象高俅在永兴军治所京兆府亲兵营时踢球的那样,童贯必须要做点什么,让对方提高点“认识”才行。
  让下级提高认识,上级会有很多办法,思想教育是其中效果最不明显的一种办法。
  王厚必须做出一个选择,要么保护刘法,要么落井下石,要么不介入此事。
  保护刘法有风险,落井下石没好处,最佳选择是第三种,不介入。
  王厚可以置身事外、明哲保身既没风险也没好处。不过,王厚果断做出了决定,他选择了第一项,刘法毕竟是王厚向童贯推荐的,他相信刘法,相信刘法就是相信自己。
  王厚回答了一句:“没娘的孩子早当家。”
  童贯当时就愣住了。
  童贯和王厚都没有提刘法这个名字,他们都知道说的是同一个人和同一件事。



'(241.嫁狗随狗)'
  王厚回湟州了。
  王厚的话童贯一向还是重视的,否则,对刘法动手前童贯就不会征求王厚的意见了。
  王厚的话让童贯暂时止住了要“动一动”刘法的念头,王厚在暗示童贯:“也许刘法是正确的。”
  童贯反过来一想,“刘法都正确了,本官不就错了吗。”想明白之后,童贯骂了一句:“你丫的真能扯!”
  骂过了,童贯就把这件事放下肚里。
  这里不能不强调一点,童贯是一位有大肚量的人,这不仅仅指他的胃口好,而是指他的度量大,从处理刘法关系上看,童贯还是比较理智和宽容的。
  何况“书房会议”之后,刘仲武收复积石军才是头等大事,童贯把和刘法的“芥蒂”再次抛到一边。
  。
  “没娘的孩子早当家!”让王厚不幸言中。
  “西夏晋王察哥亲率十五万兵马进犯会州。”刘法从会州发来的“军情急报”,证明了这点。
  童贯自打到陕西主持军政事务以来,从没有这么失态过,童贯头脑一道白光闪过,大叫了一声“啊也!”从椅子上就栽到地下。
  等被属官扶童贯起来重新坐下后,他摸着后脑勺的一个包包,痛得呲牙咧嘴,童贯这下摔得可不轻。
  童贯为什么会这么失态呢?这和会州的驻军有关系。
  会州有一万五千禁军,其中只有一军的骑兵;另外还有战斗力较弱的五千弓手,和战斗力更弱的一万厢兵,主战兵力和辅战兵力,全加起来不过三万。
  敌军十五万,指挥官是西夏军方最高统帅晋王察哥,他绝不会带上一群老弱病残上前线打仗,那十五万兵马一定是西夏的主力作战部队。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这种简单的兵法,童贯早已经倒背如流,烂熟于胸了。
  一万五VS十五万?用屁股想也赢不了!
  童贯在白光消失后第一件事,就想到了援兵,想到援兵,就想到种师道和兰州的五万骑兵。
  “兰州到会州四百里地,骑兵只有不到三日的路程,可那是在没有敌情的行军速度。
  西夏怎么会对种师道的援兵不做防备,围城打援是从古至今,屡试不爽的兵法,搞不好打会州是假,吃掉种师道和他的骑兵才是真。
  种师道的五万骑兵刚刚组建,还没有形成战斗力,要让西夏十五万兵马一口吞掉……,乖乖的不得了,光“抚恤金”大宋国就要花掉一大笔巨款。
  一想到这,童贯吓了一脑门子汗。
  “要是这五万骑兵放在会州就好了。”童贯开始自责了,“为什么对刘法的话就一句也听不进去呢?”
  还不是刘法太年轻了呗,看看,全是年轻惹得祸。
  童贯在官署转了足足三十个圈子之后,才终于想出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他大喊了一声,“去兰州!”
  这时候下班的时间早过了,官署官员都等着童贯走呢,没想到等来的不是下班是出差,全傻眼了。
  其中一位已经约好晚上和老婆回老丈人家商量小姨子和舅舅家儿子俩家亲上加亲婚事的官员,多了句嘴,“现在就走吗?”
  “你还能行不能行?这还用问吗!”童贯心情不好,怒声喝斥。
  那个多嘴的官员吓得汗当时就流出来了,通常长官这么说下属,意味着你干得不行,不行你还干什么劲呀,真是的。
  官署中气氛一下就变得紧张起来。
  童贯发觉了自己的失态,他拍了下那个一直还算恪尽职守现在被吓得不轻的官员,和颜悦色的补充了一句:“马上去准备,我们连夜赶往兰州。”
  那个官员感激的眼角一下就湿润了,他连声答应,“是是,属下这就准备,这就去准备。”
  小姨子的亲事重要,还是自己的前途重要,这还用问吗?
  童贯突然决定要去兰州,让官署一下忙了起来,官员们立即开始乱纷纷开始准备。
  童贯为什么要去兰州呢,当然是因为种师道和他的五万骑兵在兰州。
  童贯这是决定上前线亲自指挥阻击会州晋王察哥的进犯呢。
  “收复积石、西宁被围、会州被犯,唉!怎么都赶到一块了呢?今儿真是个事天呀。”童贯一边嘀咕着一边也离开了官署。
  。
  男人出远门通常会跟女人告个别,这是个好习惯。
  童贯习惯性的回到官邸中与三夫人杜鹃告别。
  三夫人杜鹃一边给童贯准备出行的衣箱,一边表示要和童贯一同前往兰州,她的理由非常充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当官的四处走,我不能让你一个人走,我不放心。”
  童贯没时间和她废话,“我要连夜赶路,老婆,你一个妇道人家,又不会骑马,还是留在家里带孩子吧。”
  “谁说我不会骑马?”杜鹃蛾眉紧促,语含嗔怪。
  “那童男、童女怎么办?他们年纪幼小,你还要带他们上路吗?”童贯使出“杀手锏”。
  杜鹃怔在屋内,这的确是个难题,一头是老公,一头是儿女,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要是练会‘分身术’就好了?”
  “就这么定了,你在家带孩子,对了,告诉他们一声,这几天我不能陪他们在一起吃早饭了。”童贯说着已经大步流星的离开了屋子。
  童贯刚打开门,童男和童女就堵在门口,他们一脸的疑问,“爹爹要去哪里呀?”
  “我出门几天,在家你们要听妈妈的话,好好读书。”童贯摸了俩下童男童女的头,嘱咐了一句,就要走。
  “我也要跟爹爹去。”童男抱着童贯的腿喊了起来。
  “去什么去?你爹有事呢。”杜鹃已经跟了出来,她把俩个箱子递给了在门口等候的书僮如花。
  童男立即放开了小手,他伸出舌头做了个鬼脸。
  “过几天我就回来了。”
  “爹爹再见!”
  “爹爹,别忘记给我带好吃的回来。”
  童贯心头一热,他急匆匆的走了。
  童女倚在杜鹃的怀里,小心的问道:“爹爹走得这么急,一定发生了什么坏事?”
  “不许胡说。”杜鹃把俩个孩子搂在怀里,她的脸色已经不平静了。
  男人上前线打仗,在家的女人有几个会放心?



'(242.夜奔兰州)'
  童贯离开官邸,回到官署,此时随行的官员已经全部到位,没有人敢在关键的时刻掉链子,让童贯质问一句“你还能行不能行?”至少会吓出人一身汗的。
  陕西官场都清楚,童贯说话的时候可以和你客气,在办事的时候却一点也不会和你客气。
  童贯只带了一队骑兵和十余个属官离开了熙州城直奔兰州而去,出城时天已傍晚,行不过一亭路程,黑夜降临,满天星斗,新月弯弯。
  沿着黄河古道,一路北行,夜里听了些大河滔滔奔流虎豹熊狐鬼哭狼嚎;见了些远山重重叠嶂古树成精怪影婆娑。
  正是:
  欲渡黄河冰塞川,塞门风急水正寒。
  马蹄声声行太远,长夜漫漫何时旦?
  童贯因为会州被西夏十五万大军进犯,心急如焚,不顾一切,连夜赶赴兰州,要到前线亲自指挥大军作战,端的不辞辛苦。
  。
  次日午后,跑的马吐血,人散架,童贯一行人,终于赶到兰州城内。
  兰州,古称“金城”,隋时曾在此地设“兰州总管府”,兰州从此有名。兰州自古是丝绸古道的中枢要冲,西北重镇,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大河穿城而过,依山傍河,其势险要。
  史书记载:“边地之城,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那句“固若金汤”,说的就是兰州。
  宋时,兰州与西夏交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