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争大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紧跟在李贞身后的秦怀玉以及李戈、秦凤翔等亲卫也顺利地穿透了敌阵,可那些个半吊子骑兵就没那么好运气了,三百五、六十人起冲锋,不过一个照面便被仆固军杀倒了五十余,这还是在李贞率先撕开了仆固军前锋的冲锋队型的情况下,若不然,只怕一个照面之后,能有一半存活下来就了不得了。

    ***,晦气!眼瞅着手下伤亡惨重,李贞心头火起,兜转马头,手中长枪一摆,大吼一声:“挡我者,死!杀!”再次向着刚调转了马头,正在重新列阵的仆固军前锋杀将过去。李贞座下的雪龙驹不愧是万里挑一的千里马,一力冲刺,度快得惊人,仆固军前锋还没来得及整顿好阵列,李贞已然杀到,惊得仆固军骑兵纷纷躲闪不已,整个阵列顿时乱上加乱,被李贞一冲之下,立时断成了两截。

    俗话说得好:将是兵的胆!眼瞅着自家主将如此威风,原本被惨重的伤亡吓得有些子胆寒的那群半吊子骑兵再次鼓起了冲锋的勇气,也呐喊着冲了起来,双方再次绞杀成一团,说来好笑,原本技战术处于绝对下风的唐军骑兵竟然打得仆固骑兵狼狈不堪,不过刚二个照面而已,仆固军前锋已然没了斗志,双方刚对冲而过,仆固军再也没有回头的勇气,慌乱地望自家大营跑去。

    俟斤也达这回算是看明白了,那帮子所谓的大唐骑军敢情是大多是水货来着——虽说两个照面便击溃了仆固军前锋,可在以多打少、士气又占绝对优势,还有李贞这么位猛将在的情况下,伤亡竟然比被击溃的仆固军前锋还多,出战的三百八十余骑唐军虽说放倒了七十余仆固骑兵,可自身的伤亡竟然有百余人之多,若是扣除李贞所杀的二、三十人还有秦怀玉等人所干掉的二十余人,三百多大唐骑兵的战果只有可怜的二十多人,这哪是啥子正规大唐骑军应有的水准。

    火大!俟斤也达是真的火大了,接二连三地被阴,是个人都会生气,眼瞅着李贞所部的步军仅仅只有半数进了城,余者还在城外,俟斤也达默算了一下形势,现此时出击还能抓住唐军步兵的尾巴,少说也能在野战中歼灭唐军千余人的,自然是不肯放过这等良机,抽出腰刀,高举过头,正准备下达出击命令,突然间见到后营一骑游骑匆匆从乱军中挤了过来,口中还叫嚷着道:“报!大统领,开阳方向有大批骑军正急向此地杀来,距离我大营还有三里,看不清旗号,不知是何处兵马。”

    “什么?”俟斤也达一惊之下,手中的腰刀险些脱手,眼珠子一转,忙高声道:“全军戒备,不得擅自出营!”

    妈的,好险!李贞现仆固军不但不再出营接战,反倒是紧闭起了营门,一队队弓箭手排列在栅栏之后,如临大敌般地戒备着,不安的心总算是消停了下来,可也没敢松气,领着手下残存的骑兵在城外排开,监视着仆固军的一举一动

第五十三章各施奇谋() 
战场有些事情真的很有趣,有时候救你一命的不是战友而是你的敌人,这不,正当李贞忧心俟斤也达看穿了己方的虚实之后,会全军压上的当口,开阳方向烟尘大起,一彪骑军正急向仆固大营冲刺而来,使得俟斤也达不得不放弃了出击的打算,等他搞清楚来的是自己的弟弟俟斤达古所率之兵马时,唐军早就全都撤进了神武城,俟斤也达除了痛骂唐人狡诈之外,也就只能望城兴叹了。

    俟斤也达恼怒不恼怒的李贞压根儿就懒得去理会,这会儿还一大堆事情等着他去操心呢,无他,进了神武不过是整个战略计划的一步罢了,若是侯国忠等人顺利拿下了杀虎口,只怕薛延陀主帅大度设就要拼老命来擒李贞了,能不能抵挡住强敌的围攻,李贞心里头尚无一丝的把握,这不,刚一进神武城,李贞连气都来不及喘上一口,便下令秦、王两位副先锋加紧时间去部署驻防及相关防守事宜,自个儿则由神武县令刘琛和神武城守将鹰扬郎将乔胜泰陪同着上城墙视察守备情况,只不过才转了一阵子,李贞却越看越是心惊。

    神武县算是关外的一个大县,可也并没有比开阳大多少,也就是四千多户人家的规模,县治所在地神武城内共有两千余户人家,一万五千余人,守军也不算多,左右不过一千八百余人罢了,就算再加上协防的城中青壮也不过四千出头而已,虽说草原部落并不善于攻城,可草原部落的弓箭手却不是吃素的,两万多人强攻了二十天,竟然不曾拿下神武,反倒自身折损了四千余,而大唐守军不过才折损了八百不到,这等战果也未免太惊人了些,李贞自忖换成是他自个儿来守城也做不到,只不过现如今那些个守城士卒士气虽然高昂得很,可衣甲却大多不合身不说,还破损得厉害,手中的兵器更是五花八门,甚至连农户锄地的钉耙都使上了,再者,协防守城的当地青壮也未免太少了些,粗粗一算,了不起就是千人不到的样子,至于那些少得可怜的几十根檑木赫然是房梁、柱子之类的东西,上头的花雕、油漆都还在着呢,滚石?全是砖块罢了,若是李贞不来,仆固部再攻一次城,此城非破不可!

    一想到即将面临的恶战,李贞不由地苦笑了起来,好一阵子沉默之后,随口问了一句:“刘县令,乔将军,二位坚守孤城,精忠报国,本王钦佩之至,不过本王有一疑问:城守艰难,为何协防之青壮如此之少,莫非城中父老不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乎?”

    李贞问出此话原本只是想了解一下是否能动员一批青壮协助守城,其实并无其他用意,可没想到刘、乔二人脸色陡变,相互对视了一眼,突然全都跪倒在地,磕头不已,闹得李贞满头的雾水,愣是搞不明白面前这二位究竟唱的是哪出戏,忙开口道:“二位这是为何?快快请起。”

    刘琛紧赶着道:“王爷恕罪,此事皆是下官的主张,不关乔将军的事,蛮兵退后,下官定会上表自请其罪”

    刘琛话还未说完,乔胜泰忙抢着道:“不,殿下,此事与刘县令无关,是末将自作主张,一应罪责末将自承了,还请殿下莫要怪到刘县令身上。”

    嗯?搞什么飞机嘛?老子没说啥啊,咋一个个都认起了罪来,整个啥妖蛾子哦!李贞疑惑地扫了眼磕头不止的两位地方官吏,沉吟了一下道:“二位还是先起来好了,有话慢慢再说不迟。”

    得,李贞是说得很客气,可刘、乔二人却硬是没敢起身,交替地解说了一番,偶尔还争着承揽罪责,搅合了好一阵子之后,李贞总算是听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敢情那些守城的唐军也跟李贞手下那拨半吊子骑兵一个德行,大半是水货来着。

    朔州的军队在大唐军队中属于边军,既不是十六卫的卫军也不是一般折冲府的府兵,其兵源也不是半农半兵的府兵而是拿军饷的募兵,不过为了防止边将势大,唐制中有明文规定,边军不但在人数上有限制而且还不能私下募集,就算兵额上有缺口也得报备了兵部之后才能补足兵额,只有在兵部备了案的兵才能拿军饷,无论在任何情况下,边将都不能私下募兵,否则视同谋逆。

    刘、乔二人守城二十余日,城中原本的边军早已伤亡过半,便是协防的城中青壮也死伤惨重,可一者是为了迷惑城外的仆固军,二者也是为了激励协防的青壮——边民彪悍,可边境耕地少、草场多,大多数边民都是半耕半牧,维生艰辛,能入边军便能拿到不少的军饷,也算是一门好营生罢(边军的军饷远高于卫兵。),刘、乔二人商量之下,将一大批青壮招募到了边军之中,所使用的衣甲就来自于死难将士所遗留的盔甲,这虽是权宜之计,可却实实在在地违背了大唐律,那个“谋逆”的罪名始终悬在二人的头上,二人原本就担着心思,一听李贞问起青壮之事,误以为李贞看破了玄机,这才磕头请罪不已。

    靠,闹了半天,敢情就这么点屁事儿,害老子白担心了一场。李贞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后,不禁有些子哭笑不得,对于大唐军制上的弊端李贞心里头清楚得很,在李贞看来,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问题是李贞这会儿手中无权,压根儿就改变不了现状,不过嘛,帮刘、乔二人一把倒还是能轻松做到的,再一想这二人能在强敌压境之下坚守孤城二十多日,多少也算是有些本事,不禁起了拉拢之心,眼珠子转了几圈,笑呵呵地道:“二位说的是啥?本王怎么听不太明白,那些士兵全都是奉本王之命而来,就算是有啥不对,本王自会上本跟父皇说明的,与二位何干?哈,不说这个了,明日只怕会有一场恶战,二位大人还是与本王一道回衙门好生商议一下守城之策好了。”

    刘、乔二人又不是傻子,听话知音,一见李贞把所有的罪名全都揽到了自个儿的身上,心生感激之余,却也不再就此事深谈下去,只是各自重重地磕了个头,便跟随李贞回衙召开军事会议不提。

    贞观十五年十月二十日,忻州唐军大营里,征西军统帅、朔州道行军总管李绩正独自默默地站在一副沙盘前沉思着,自打今日一早接到雁门关守将、右卫大将军李大亮送来的加急战报之后,李绩已经在沙盘前站了一个多时辰了,却始终没有下达任何的命令,脸上虽然平静得很,可眼光中却隐隐闪烁着焦急的光芒。

    “报,大帅,李副帅到了。”正当李绩沉思之间,门口的亲卫匆匆走进了大帐,躬身禀报道。

    李绩抬起了头来,面色平淡地道了声:“请。”

    李袭誉,字茂实,隋台州刺史李敬猷次子,原为隋冠军府司兵,后投唐,因有功于唐,受封安康郡公,时任凉州道行军总管,素性严整,所在以威肃闻,为此次西征军之副帅,率凉州兵四万为右路军,比之李绩所率之京师卫军早一日抵达忻州,立营在中路军大营外十里处。

    “懋功兄,何事如此急迫相召?”李袭誉一走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