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梦褚神秘面容下,到底隐藏怎样的秘密,京王不敢想象,偏偏,京王太想知道:这一切到底怎么回事?
”墓陵大使,本王无论如何也不相信,一位贫贱不移的大吏,会因为三年苟活,背叛君主,陷人不义!你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京王目光宛如鹰隼,暗藏阴鸷。
”京王,不要再问了!想活命,赶紧逃。再晚的话,燕国成为第二个古滇国,所有人都葬在这里!”梦褚哀叹着,言语没有丝毫恐吓的意思。
”呵呵,墓陵大使,你就不怕,本王将这番话禀告给陛下?”京王从梦褚口中套不到任何有用信息,不禁有些愠怒,便拿出恫吓这一杀招。
”京王殿下,你不会的!三年前渭水惊现莲台孩童,四位殿下都想得到此人辅佐。燕王早知此事。四位殿下都知道,谁公然将莲台孩童请入府邸,谁最先与皇位无缘。京王殿下那招嫁祸,不可谓不高明。张家卷入私盐风波,莲台孩童连张家都保不住,直接拉下神坛。你借着处罚张家的机会,掩住所有人耳目,悄悄收容莲台孩童。
如果燕国没有现在这一遭,燕王之位,恐怕非京王殿下莫属。老夫就以京王殿下这点聪明,敢断定:京王一定不敢声张,尽量将大事化小。好了,殿下还是回去想办法吧,省得在老夫这里徒耗时光。”梦褚拱手弯腰,便离开客厅。
京王冷哼一声,暗骂道:”老狐狸!”
离开梦府,京王纵马驰骋,直奔渭水河岸,他要亲自瞧瞧:杀人的浮棺到底是什么样子!
渭水旁,房舍人去楼空,两岸物景萧条,几里范围荒无人烟。渭水不再澄清,河中泛起黑乎乎黏稠液体,无尽浮棺,随着水波阵阵荡漾,撞击的棺木发出叮叮怪响。
京王感觉一股慑人心魄的力量,胯下宝驹惊声连连,刨着蹄下沙土,蓄势逃走的样子。宝驹样子很古怪,京王猛然想起,这匹宝驹刚饮了河边水。京王跳下宝驹,快速闪到侍卫身后,令侍卫离宝驹远些。
侍卫们惊疑不定,不明殿下深意。
下一刻,宝驹仰天嘶吼,四肢颓然无力,侧身重重砸在地面上,哗哗水声从宝驹腹中发出,众人听的清清楚楚。不到片刻功夫,宝驹肉体化成一滩血水,只剩下发白的马骨。京王暗自庆幸,刚才闪躲及时,没有受到任何波及。
众侍卫个个吓的双腿打颤,指着宝驹之骨,张口结舌道:”这……这……这怎么可能?到底是什么东西,竟然如此恐怖?”
众侍卫交头接耳,一下子引起心中好奇,任何人都沉默不住。
突然,京王身体阵阵发寒,隐约感觉一把锐刀架在脖子上。京王对死亡很敏感,立马意识到:渭水中的邪物找上自己了,不管自己逃多远,都很难摆脱!
京王几乎预知到死亡的大致期限,夜幕降临,他就会和座骑同等下场。
”不……不……本王还不想死!本王不能死!”京王几乎癫狂,内心久久难以平静。
突然,京王脑海闪出一人:莲台孩童。或许,只有他才可以救自己!
”王侍郎,你即可传本王口谕,请刺史文宗宪,带大队人马,赶到龙门县张家,本王在那里等他!”京王说完,额头布满大滴汗珠。现在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如果在天黑之前不能赶到,他必死无疑。
京王二话不说,一把将军马上士兵拽下来,手抓马背,脚踩马蹬,上马动作干脆利落。
京王拉住缰绳,调转马头,朝着龙门县张家的方向疾驰。剩下护卫赶紧追赶,生怕殿下有什么闪失,回去吃不了兜着走。
此时,何夏躺在榻上,细细钻研着”鱼目”,骤然发现鱼目沾染丝丝黑色。本来,何夏与金尾鱼连成一体,他能第一时间感应金尾鱼的状况。
”可恶的浮棺,为了驱赶金尾鱼,不惜污染半江渭水!太可恶了!”何夏知道,这一切绝对事先预谋好了。
何夏并不担心渭水中剧毒,能杀死金尾鱼。金尾鱼现世以来,每日汲取地下涌泉,它专门选择不用上岸透气的生存地,这也是为什么:生活在渭水的渔民,三年见不到金尾鱼出现。因为,地下涌泉,可以带给金尾鱼想要的一切。
何夏愈发不明白:到底是谁密谋这一切?此人把握所有大局,专门针对浮棺,有条不紊的布置一切!
如果这个人真实存在,这个人太可怕了!
何夏握着鱼目,愣神一会儿,他不知道还能护佑张家多久?他同金尾鱼都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浮棺一旦累积足够实力,他们恐怕要黔驴技穷。
何夏并没想到,京王的出现,给张家带来难以预料的变故!
很快,大队人马,匆忙赶赴张家,文宗宪接到京王谕令,直抄近路,踩着泞泥,直奔张家,路上不敢有丝毫耽搁。
文宗宪赶到时,京王还在路上。范大人一听说刺史大人光临龙门县,穿上官服,直奔张家。
范县令朝着刺史不断跪拜,文宗宪懒得理会,这个家伙一点眼色都没有,没见到他在等京王殿下吗?
黑幕渐渐降临,张家门口被围得水泄不通。突然,一阵长声嘶鸣发出,顾不上士兵群集,大喝声从远处传来:”都给本王闪开!都给本王闪开!……”
紧接着,一头大马,身后跟着团团黑影,照直冲进张家。
张家府门够宽,门口侍卫,谁都不敢阻挠,京王手中乌铁宝剑,在微光下,闪烁丝丝寒意。
京王马匹速度太猛,直接撞向张家一名丫鬟。
何夏刚走出房门,就见到这一幕,如果不出手,这名丫鬟必死无疑!
何夏脚尖一踏地,身体在半空留下道道幻影,下一刻,直接出现在丫鬟的身前,一把推开丫鬟,双手紧勒马缰,京王殿下控力不足,直接从马上摔下。
在众护卫的眼中,一个婢女微如草芥,此人竟为了一个婢女将殿下从摔下,真是找死!
护卫们立即抽出长刀,妄图拿下何夏,气焰嚣张的不得了!
本部小说来自看书蛧
第216章 心雅()
第216章心雅
京王殿下身份何其尊贵,京津之地隶属他的管辖范围,燕国给四子划分领地,仅仅约法三章,并没在杀戮上加以约束,百姓岂止三条约束?
京王跌下马,脑门磕到坛石上,鲜血顺脸直流,顿时不省人事。范大人吓得双腿一软,当场跪倒在地。
这事还了得,要将京王殿下摔死在龙门县,范家断子绝孙,九族受累。
文宗宪很镇静,没有立即上前,京王匆匆而来,一路马不停蹄,一定有要事相求。文宗宪习惯揣测京王行事意图,唯独这次,有些搞不懂了。
”来人,将张一汉一家老小套上锁链,全部送入地牢。公然伤害皇子,罪行等同逆反,秋后全部斩首!”范大人直起身,朝一班新任衙役发号施令。
文宗宪并未吱声,任由衙役锁住男女老少。范县令直接略过刺史这关,直接定张家死罪,没有人授意,范县令怎敢胆大包天?
好嚣张的侍卫啊!只因守了张家几天大门,巧借范县令之手,大肆报复!
张家遭受无妄之灾,八成家毁人亡,但凡触及皇家,哪个能有好下场?
张一汉万万没想到,张家是这样毁在他的手中的!偌大家业,穷尽半生,到头来,只落得凄凄惨惨的结果。众多婢女,吓得嚎啕大哭,片刻功夫,张家成为恸哭俱怨的葬场。
何夏始终沉寂不语,降临燕国三年,他总以这幅平静的模样示人,记忆空白,世界观空白,从今天起,他的世界再也不会平静。
那名救起的婢女,从莲台孩童现世,就出现张家,一直是何夏贴身婢女。
何夏三年起居就由她精心照料,每日需饮的山泉,都由她去跋涉十里,清晨去取。
清早山泉,蕴藏深厚灵气,放置一天,灵气消散的七七八八。没有一个婢女愿意日赴十里,赶往深山取山泉,唯独她乐此不疲。路上,她还会摘取一些可口山果,供何夏品尝。
每日,何夏只饮几竹筒山泉,吃上部分山果,一整天不会饥饿。此事说也奇怪,何夏曾问过她,为什么她每日都能摘到青色果实?婢女只是遮唇轻笑,闭口不谈。
一连三年,何夏未食一粥一米。
这名丫鬟唤名:心雅。
张家逢难,最镇定的就数何夏和丫鬟心雅二人。何夏略微惊愕:这名神秘婢女处乱不惊,淡定的让人吃惊,就连京王军马冲撞而来,心雅坦然依旧。
何夏叹了口气,骑马之人身份不低,不能让他轻易死去,为保张家,只能救活此人。
何夏身体一晃,躲过身后两条枷锁,径直来到京王的面前,手试鼻息,细查伤口,还好只是皮外伤,大脑磕地太重,才导致昏厥,一盏茶的功夫就会苏醒。
偶然一瞥,一团黑气聚集京王天顶,黑气与浮棺有同宗之源。何夏大惊,此人清醒后,大约活不了多久。
最糟糕的是:此人将浮棺的死气带进了张家,夜晚降临,死气猖獗,那些杀人无形的死亡王冠尾随而至,张家所有人都被判上死刑!
何夏感觉头都大了,问题愈发棘手。何夏只能静观其变,还好,衙役将众人关入张家一间废弃的小屋中,家主,仆役,婢女都在一起,人员比较集中。刺史文宗宪,并没有离开的意思,侍卫将京王扶起,坐在青石台阶上,静等京王苏醒。
文宗宪跟随京王多年,岂不知京王是骑马的高手,就算摔下马,也会找到最佳的泄力点,绝不会将自己摔成重伤。
京王身旁的侍卫,都是燕王钦点的大内高手,气焰十分嚣张,坑杀官员,中饱私囊的事情从没少干。
渭水两岸大量死人时,京王把这批侍卫借给文宗宪使用,队伍撤走时,文宗宪专门将侍卫大队的正副队长俩人,留在张家看大门。受了这么大耻辱,如果不借机报复张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