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丫,你咋坐在这呢,外头凉,快回屋去。”许氏从屋里出来,就看到黑丫孤零零的坐在门口,忙喊了声,拉过黑丫的手摸了摸,“看这手凉的,你病还没好彻底,再严重了可咋办。”
“娘,我病都好了,也不咋冷,我去帮你做饭吧,也能烤烤火。”黑丫享受着手上的温暖,笑眯眯的说。
许氏本想让她去休息,听了最后一句话,想着黑丫也不知道在外头待了多久,去烤烤火还能驱驱凉气,就答应了。
黑丫搬个小木头几子坐在许氏旁边,看着她给锅里倒上水,从土灶旁边摸出火折子,抓了一把麦秸秆小心引了火,待火烧大了就塞进灶膛里,又扔点细柴进去,然后才把几根棉花柴折了折塞进灶膛。
“娘,咱家都不种地了,咋还有棉花柴。”黑丫偎着许氏,小脸被火印的红彤彤的,不着痕迹的打探着消息。
棉花柴顾名思义,就是把棉花摘了之后剩下的部分,一般农村都用来烧火,不过在中国古代,棉花的种植可是比较晚的,也不知道这里到底是个什么年代,小丫年龄小,除了家里的情况,基本问不出什么来。
“你可是病糊涂啦,麦秸秆和棉花柴都是你武子叔送来的,他们家去年种了不少,就给咱家拉了几车过来,说用完了就再送来些。”许氏一边给灶膛里添柴,一边说。
“这两年要不是你爹的几个老兄弟和你舅帮衬着,咱家还不知道会过成什么样呢。”
原来她还有个舅舅,昨天也没听小丫提起过。
“我醒来还没见过我舅呢。”
“你这次病能好,多亏了你舅拿来一吊钱,不然大夫都请不起。”许氏心有余悸的拉过黑丫的手,红了眼圈。之前孩子烧的昏迷不醒的时候,真是把她吓坏了,“你要记得你舅一家的恩情,知道吗?“
“娘,我知道了,以后有能力了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他们。”黑丫认真点点头。
“你舅家也不富裕,还有三个孩子,之前就欠了他们不少钱,不知道啥时候能还清了。”
许氏叹了口气,她娘家就剩她和她哥两个了,之前还好,家里有地当家的也能干。自从孩子爹伤了腿,她哥没少帮衬她。
嫂子是个好的,从来也不说啥,可她自己心里愧疚啊,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啥时候是个头。
“娘你别担心,我已经长大了,以后和哥哥一起挣钱,让你和爹都过上好日子。”黑丫仰着小脸,认真的说。不知道是不是受这具身体的影响,她现在装起小孩已经毫无压力了。
许氏‘噗嗤’笑了出来,乐呵呵的说,“好,那爹和娘可就等着黑丫的好日子啦。”日子虽然苦了些,可孩子们都是好的,相信以后日子也会过的越来越好。
第四章 讨债()
黑丫上辈子是有些逗比属性的,可说白了,那也不过是她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罢了,生活本就艰难,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找快乐。现在重活一世,浓浓的亲情让她感到心里满满的充实与温暖。
水开了,许氏把洗好的小米倒进锅里慢慢煮着,又添了把柴,站起来揉揉黑丫的头发,“看你头发乱的,过来娘给你梳梳。”
没有镜子,头发又细又黄,乱糟糟的团在一起,黑丫根本就没想起来这回事,听她娘说了才摸摸脑袋,在床上躺了好几天,头发不乱才怪。
把小几子搬到院子,乖乖坐着等她娘给她梳头发,只见许氏拿了一把断了好几个齿的篦子和一个装了清水的碗片走过来。
头发实在太乱了,她娘先是用手轻轻把头发梳理开,再用篦子蘸了水一点点慢慢梳。
虽然她娘已经很温柔了,黑丫还是疼得呲牙咧嘴。“娘你知道谁家里有刨花吗?”
“你舅就会点木匠手艺,有时候打打家具啥的会有一些,你问这干啥。”许氏一边给她梳着头发,一边说。
“忘了之前听谁说的,用凉开水泡刨花,泡的水梳头可美了。”上辈子开店的时候,为了尽可能的都用天然原料,她找了很多民间传统偏方,其中就有这个。
刨花泡在水里,最后会分泌稍微粘稠的液体,经常用它梳头,可防止毛躁,头发也会越来越好。
更好的美容护发办法她有很多,可惜现在的条件都不允许。
“那下次问你舅要点刨花试试,反正也不是啥值钱东西。”
许氏最后给她在头顶扎了两个髻角,用旧衣裳剪出来的布条固定好。
黑丫在头上摸了摸,又跑到破瓮前在水里照了照,心里美滋滋的。真是一枚新鲜小萝莉啊,即使小脸发黄,但摸起来还是嫩嫩的。
小山在他们烧火的时候就起了,他要在早饭前把家里的瓮挑满水,这会正担着两小桶水回来,看到黑丫在水里照,忍不住笑起来,”大妹可真是大姑娘了,都知道爱美啦。“
“那可不,哥你再过两年都要娶媳妇了,我当然是个大姑娘啦。”黑丫笑嘻嘻的反击。
果然听到娶媳妇,小山就害羞了,红着脸把水倒进瓮里,“小孩子家家,瞎说啥呢。”
哈哈,古代的孩子还是挺纯情,她上辈子邻居的小孩,才上五年级就知道找小女朋友了。
黑丫抿着嘴乐了,昨晚太暗没看清,现在看她哥长的还挺好看,有些秀气的五官,虽然瘦小但身姿挺拔,没有弯腰含胸的样子。
而且一看就是个机灵的,就是个子不太高,看来以后得多给他吃点好吃的补补。
知道小山害羞,黑丫也不逗他了,看粥快熬好了,就去菜园里揪了几把青菜,洗干净用手拽成几段扔进粥里。
喝过粥,小山又要去镇上了,虽然相较其他村子,他们村离镇上并不远,可是光靠走着,也得大半个时辰。
许氏又叮嘱了几句,把一块高粱面馍塞进小山怀里,这就是他白天的一顿饭了,高粱面馍偶尔尝一尝还是挺好吃的,天天吃的话就受不了了,吃多了会拉不下。
小山刚走不久,有人在院门外拍了两声,“刘嫂子在家吗?”
村里白天院门基本都不关,一般也没人会随便进别人家,都是先在门外喊一声,等着主人出来。
“哎,谁来了?”许氏在屋里应了声,连忙跑出来,“是翠喜妹子?快快快,进来坐。”
小丫仰脸乖乖叫了声赵婶子,黑丫也赶紧跟着叫了一声。
来人叫田翠喜,村里赵铁山的媳妇,比许氏年轻几岁。
田翠喜坐在凳子上,看许氏准备给她倒水,连忙拦住了,“嫂子你别忙,我就过来说个事,还要去田里干活呢。”
许氏看她说的认真,就没再坚持,搬个小几子坐她对面,心里也大概明白她说的什么事。
刘大柱受伤的时候,赵铁山给拿来了五百个钱,他们是一个村长大的好兄弟,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老哥受伤了不管。
但他还没有分家,五百个钱是他所有的私房了。
自己家没劳力,这几年一直不好过,所以当初借的钱,到现在都没还。
前几天许氏就听人说,翠喜婆婆准备给自己小儿子娶媳妇,看好了一家姑娘,人家要五两银子的彩礼。
他们这就是个穷山沟,男人娶媳妇是个老大难,很少会有人愿意把闺女嫁进来。
那家人就是想多要彩礼,才提了这么个要求。
田翠喜这次过来,十有**是想说钱的事。
许氏在心里默默叹了一口气,她又何尝不想早点把账都还清,实在是日子不好过,现在正是初夏,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人连肚子都填不饱,前几天又欠了孩子他舅一吊钱。
看许氏不说话,田翠喜也犹豫着该不该说,她知道刘大哥家不好过,黑丫前几天又病了。
可是她也实在没办法,小叔子都二十二了,她婆婆着急凑钱给小儿子结婚,错过了这次,还不知道啥时候会有闺女愿意嫁过来。
家里拢共才凑了二两半银子,她婆婆说不行就把小娟卖了,小娟是她亲闺女,今年才七岁,她怎么舍得。
“妹子你也别为难,知道你小叔子娶媳妇等着用钱。”许氏拢拢头发,有些苦涩的开口,“我家的情况你也知道,这两天我想想办法,尽量多凑些还你。”
田翠喜听闻有些羞愧,刘嫂子能想什么办法,他们家兴许肚子都吃不饱,自己这趟就不该来。
想到这里,她赶忙站起来,握着许氏的手,“嫂子多想了,我就是来看看黑丫病好了没有。家里确实需要钱,我和铁山会想办法。”
“翠花妹子,你”许氏不明白她又改口了,难道是自己真的想岔了?
“嫂子别多想,我就是来看看,地里还有活,我就不多坐了。”田翠华又到屋门口跟刘大柱打了声招呼,“刘大哥,我就先走了。”
第五章 初现()
许氏送走田翠华,有些莫名其妙的回了屋。
“你说翠花妹子这是啥意思?”
刘大柱闷闷的说,“这还用说,肯定是家里急用钱,来了又不好意思说,知道就算说了咱也拿不出来。”
许氏握着刘大柱的手,深深叹了一口气。
黑丫从头听到尾,知道爹娘心情不好,也着急了解周边情况,就提出想去外头转转,小丫非要跟着,两人就一起手拉手出了门。
村子不大,只有二十几户人家,路上还能看到零星的几个人扛着锄头去下地。
小丫活波嘴又甜,看到谁过来了离的老远就叔叔婶婶的叫,相熟的问问黑丫的病情,简单聊两句,也有些不善言辞的就应一声,冲她们憨厚一笑就过去了。
黑丫觉得带着小丫出门真是太明智了,不然碰到人也不知道该咋喊,只会傻乎乎的笑就太尴尬了。
“姐咱们去哪?”估计喝了两顿稠点的粥,肚子没那么饿,小丫一路蹦蹦跳跳的走在前面,充满朝气。
黑丫想了想,“咱去山脚下转转吧。”村里其实没啥看头,外头除了田地就是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