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弘昭点头,先说:“今日户部主事卢象升寻臣弟垂钓,因恐惧京察大计,想要随臣弟赶赴西南平叛。此人有勇力,精明强干,臣弟的意思9是委任卢象升为随军长史,督管大军粮秣用度。”
天启眉头当即1皱,有些不确定:“卢象升屡历干净,身世清白;为政虽短,却有实绩。赵南星主京察,他卢象升怕什么?”
将卢象升随军的理由重述1遍,朱弘昭有些苦笑道:“户部在李老头儿管理下,如今公正无私,刚直不阿也水泼不进。那些当官的怎么能容得下户部这个钱袋子游离于掌控之外?而卢象升专司督管库银,他没有问题,也能让人找出问题。”
“他们敢!”天启怒容,随即仿佛像泄气的皮球1样,只要在规矩内,没有那帮人不敢的事情。
朱弘昭摊摊手,挑眉道:“臣弟会去叶向高那里1趟,让他别打李老头儿的主意。至于卢象升,臣弟的意思9是先让他挂职4品长史,跳出京察范围,攒些军功后再回户部当个郎中。容臣弟说句不该说的话,地方上的将门不可过度倚靠,将门内兄弟父子相承,难保不会尾大不除。”
“而进士,孤身1人掌兵则无此般后顾忧患。再者,进士饱读圣人教化,比之武将将门更为忠诚。作为皇兄的门生臣子,进士掌军比之将门要可靠。”
天启皱眉,疑惑道:“进士之中又有几人知兵?”
“每科3进士能有十人知兵,9足以压制将门。武进士虽是进士却徒有其名,况且有将才也没几个有帅才。自古将将之人,目不识丁又有几个?”
明白了朱弘昭的意思,1是告诉他卢象升这人可以领兵,2是让他早作准备。只要进士们能领兵,能镇得住场子,那天启的底气自然9足。
天启摸着下巴,细细沉思。
还有些话朱弘昭没说出来,他只是给皇帝提建议,不是去教皇帝该怎么做。比如选哪些进士督兵,也是有讲究的,比如卢象升,祖父是知县,父亲秀才,9是传统的耕读传家出身。
平民出身的进士能吃苦,否则也考不上进士。只有这样的进士才能放下身段与士卒同甘共苦,才能督掌兵权。
其后朱弘昭说起了第2件事,神色有些拘束:“第2件事情有些刺耳,皇兄若能听,臣弟9说了。”
“尽管说,朕又不是听不进话的昏君。”
深吸1口气,朱弘昭缓缓道:“臣弟起于民间,民间生活疾苦,物资贫乏。每家子嗣诞生夭折十中有23,为何宫中1切应有尽有,天潢贵胄夭折会高达7成!臣弟每次沉思,9如锋芒在背,不敢细想。”
“而国朝至今鲜有正宫嫡子继承大统,民间早已传为饭后谈资笑柄”
天启的脸色阴了下来,闷声道:“这是朕的家事!”
“皇兄,臣弟是皇兄的臣子也是弟弟。皇兄待臣弟如亲弟,皇嫂待臣弟如子严加教导。说句逾越的话,皇兄的家事9是臣弟的家事。臣弟在宫中1日,9见不得奸邪小人兴风作浪,拿皇室贵胄性命为玩物!”
朱弘昭站了起来,双拳捏紧嘎吱作响,眉宇间满是杀气:“皇嫂正宫能诞下嫡子,这是多少年鲜有的大事,足以记载史册!若出了问题,徒让后人笑话!为皇室颜面,所以臣弟在1日,9要保皇后母子平安。”
天启目光阴沉,他兄弟7个,现在活着的9他和信王。
朱弘昭继续说:“曹少钦曾拜师大同镇守中官刘时敏,刘时敏是臣弟之师。故而臣弟才说动皇嫂让曹少钦掌坤宁宫诸事,但曹少钦1个寺人做事虽细致,却无多少胆量又孤掌难鸣。若皇兄心疼皇嫂,请以臣弟伴读阎应元扮作小宦官于坤宁宫洒扫行走。”
天启闭目,他知道想害皇后有能力去害皇后的人会是谁,年幼的时候,他曾信誓坦坦哄那个女人,要让她做万贵妃第2。可惜,最终还是他负了她,甚至连她入住宫中的待遇都保不住。
那是1个傻女人,天启想着叹息。连入宫4月的齐王都看出来了,他还能再说什么,咬着牙道:“准!”
朱弘昭松了1口气,继续说:“第3件事是太医院的,太医院医官良莠不齐,多有昏聩、无能、裙带医官。臣弟在宫中研读各代记录,觉得这太医院必须进行整改。医生9是看病的,要根据病情对症入药、大胆下药才是好医生。那些怕事情,明知病症却担心惹祸上身不敢医治的太医,无能占居紧要位置的医官,比之徐逆、建酋还要可恨千百倍!”
这个朱弘昭不敢举详细的例子,天启也不需要他去举例子,很多正值壮年的皇帝病死,都有太医院的责任。
太医们宁愿拖,也不愿下药治病。不是他们彻底无能,而是不敢,或者别有用心。
最近的例子9是光宗泰昌皇帝,宁可相信太监的泻药泄去春药药力,也不吃太医的药。后面情况紧急,还是宁死不吃太医的药,宁愿吃个来路不明的‘红丸金丹’
“齐王有何良策?”
“臣弟岳父兄弟2人懂医术,读书半世连个童生都考不上,臣弟想为岳父大人谋个前程。若皇兄怜悯臣弟1番苦心,可让臣弟岳父兄弟2人进太医院。不求他们治病,只求他们能将太医院整顿,使之太医院能更好的为皇室服务,使皇室子嗣繁荣。”
按制太医院院使1人正5品,院判2人正6品,御医十人正8品。实际上御医人数此时高达3余人,却没几个有用的。
天启垂目盯着桌上茶碗,齐王1片苦心他确实感受到了。
御医不是那么好当的,出个事情齐王必然受到牵连。这个建议是冒大风险的,他非常感动。轻呼1口气,道:“如此,太医院9交由齐王整顿裁汰。齐王,还有什么建议1并说了,难得啊”
摇摇头,如释重负,朱弘昭笑道:“9这3条,此次出征西南若1切顺利,臣弟兴许还能赶上太子百日酒。”
天启也笑笑,笑的有些疲惫:“那9预祝齐王旗开得胜,若齐王能赶上这次满月酒,朕加封齐王为太子少保,封李家姐妹为齐王2妃。”
“皇子泰安健康国朝根基方能稳固,臣弟所求不过社稷安稳,旁的臣弟应有尽有,若有所求的话,也只是将来子嗣的事情。”
天启微微点头,挤出1丝笑容道:“朕可以保证,将来李氏姐妹所诞之子,各封1子为亲王,余者皆为郡王,不使齐王为难。当然了,齐王也别生出十几2个。”
随后老魏带来味道浓郁的荤菜,朱弘昭与天启边吃边聊,再次交流西南诸官的处置底线。皇帝允许齐王在西南战场处决文武官员,武官3品及以下,文官5品及5品以下都在朱弘昭处置范围内。
而这些以上的官员,必须通报内阁、6部、3法司议罪由朝廷处置。
西南战场必须要解决,解决的越早,朝廷的元气才能尽可能的保住。
齐王当夜离去后,老魏被天启狠狠警告,老魏汗流浃背。
第205章 出征,汪文言(1)()
3月十7,1早起来朱弘昭练武健身,提着1根重达5斤的齐眉盘龙铜棍,视察蕉园两侧的辣椒地。
总共十名具有耕作经验的老宦官伺候着这1亩左右的辣椒田,此时他们正在浇水。
“拜见齐王千岁。”
轮班当值的5名老宦官放下手头桶瓢,朱弘昭俯身看看1掌高的辣椒青苗,吩咐道:“这批辣椒都用心些,成熟后本王有大用,说不得,能抵雄兵十万。”
领头老宦官讪笑着点头:“千岁放心9是,奴婢们连每棵苗几片叶子都记在心坎儿里,出不了差错。”
“嗯,记得开花时在4周养些蜜蜂。若这些辣椒派上用场,本王不吝赏赐。到时你们每人都赐个小宅子,安心养老。”
回殿中沐浴披甲,风雷战袍外罩镀银半身甲,头戴圆边6瓣苍缨漆金盔,头盔6面各描金绘着6丁神将。
头盔顶端是1尊真武大帝神像,神像周边垂落苍缨、顶端插着1杆赤底金日居中小旗,还插着3根孔雀翎。
挂上雁翎刀,朱弓、1壶箭簇漆金长箭,丁力又为他挂上大红金织蟠龙纹披风。
为了防止铠甲在西南生锈,仪卫的2百具铠甲都进行了鎏金处理,此时站在殿外折射着金灿灿朝阳日光,蔚为壮观刺得朱弘昭微微眯眼。
9连他,半身银白罩甲反射着金光,左手扶着刀柄,朱弘昭打量着仪卫甲士,甲士们昂首挺胸:“此去西南是平叛的,不是杀人的。若顺利,给你们每人迎娶1位彝女为妻!”
“出发!”
崇智宫外,朱弘昭的战车已经备好,与仪卫甲士登车,由锦衣卫禁军开道,直赴皇极殿前。
皇极殿前,天启皇帝1袭冕服,腰间挎剑。1旁信王朱由检与齐王差不多打扮,披着1件小号半身甲,腰间1侧挂着1柄细剑,另1侧挂着双管短铳。
周围依班次站满了文武官员、勋戚世胄。3月入京祭祖的蜀王朱至澍当首站在勋戚班列前,背后站着成国公朱纯臣,9连张嫣的父亲太康伯也在列。
张嫣小腹挺着,不能久站坐着,怕晨风吹4周还拉着帷幕。
先是28面星宿旗幡由大汉将军扛着从皇极门前经过,随后是锦衣卫禁军,最后齐王的战车停在皇极门前,1名锦衣卫禁卫上前垫上凳子,单膝跪地。
朱弘昭踩着凳子下车,左手扶着刀柄,目光前视昂首阔步,大红披风贴着砖石地面,龙骧虎步步履稳健走向皇极殿。
恢宏的声乐响起,天启握紧了拳头,嘴角含笑看着走来的齐王。
张嫣1手抚着隆起的腹部,面容祥和静静望着大步赶来的朱弘昭,见他稳如泰山的步伐身姿,张嫣心中安定,眼眉带着笑意。
或许天启会怀疑齐王南下能不能1鼓荡平西南作乱彝民,而张嫣却不会怀疑。
“齐王、左军都督府右都督觐见。”
来到皇极殿前,朱弘昭抱拳:“皇兄。”
天启抬手,信王小脸涨的通红小跑到齐王身侧,昂首挺胸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