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宗室-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从哲仔细研读新的盐引法,也松了1口气,真的松了1口气。

    朝廷并没有把盐商往死路逼,但已经做好了往死路逼的准备。不然神机营南下去做什么?

    新的盐引法并未制止原来的盐商购买,他们只是失去了垄断的世袭资格。更多的豪商、地主只要肯掏钱,9有分享盐务暴利的机会。

    打击原有的盐商,分好处给其他人。

    打击1小波人,拉拢1大波人的手法,极大的稳定了盐引改革带来的风暴动荡。

    他沉吟着不语,脑海中飞速推衍着新盐引法引发的各种可能,终于露出笑容道:“妙哉,从此国朝盐税有了保证,如此手笔出自何人之手?”

    真的很妙,改革能带给更多的人好处,那9是好的改革。至于1小波人,只要被孤立,那9翻不起什么风浪。

    在方从哲看来,朝廷的盐引法改革,不止妙在这种行为后果,而是这种行为所蕴含的态度。

    那9是朝廷,也9是朱弘昭不是1个吃独食的人,他不会将所有有钱人往绝路上逼。有钱大家赚,这样的朱弘昭才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晋商大案带来的连锁反应最直接的后果9是晋商完了,朝廷富了;其次9是有钱人人人自危,时刻都担心成为朱弘昭眼中的肥猪。

    方从哲清楚的知道,那些老狐狸甚至比朱弘昭还要关心国库是否充盈。有些老朋友的信里甚至打趣,1旦国库不支,他们都准备筹款资国

    他们很害怕国库再次枯竭,被手握强军的新皇帝杀了补充国库。沈万3之死,晋商集体团灭,已经是鲜明生动的例子,不需要赘述。

    而历史上的汉武帝,打的匈奴人逃窜漠北,光辉功绩的背后,9是国库枯竭,以及为了补充国库,被当肥羊杀死的1大批世家豪商留下的累累骸骨。

    显然,查抄这方面,朱弘昭会做的比汉武帝还要出色。

    方从哲对盐务已经不担心了,没有犯众怒,9算有些不长眼的人闹事情,缺乏必要的环境,也激不起大变,最大的可能9是自己撞到神机营的枪口找死。

    而且晋商大案在前,死掉的那十万人可都是有名有姓的大人物,他相信徽商会做出明智的选择。若敢学晋商,他们的结局1定比晋商还要凄惨。

    见方从哲态度转变,有支持新盐法的趋势,阎应元也松了1口气,笑道:“是军机处行人丞,方公高徒徐卿伯徐大人手笔,此事朝中知之者不足十人。”

    “贵阳的徐卿伯”方从哲想了想,想起了这个学生,摇头笑笑:“未曾想此子有这般手段,监国殿下能用人,殊为难得。”

    徐卿伯是万历41年的进士,而方从哲也是那1年赶鸭子上架,被神宗皇帝强逼着,也有叶向高的力保,担当了那1年的考官。

    虽然主考官是叶向高,可那时候的叶向高病的挺严重,实际上负责会试选拔进士的是方从哲。按照官场规矩,那1科的进士,都能算是方从哲的弟子,他有义务传授这些弟子1些必要的官场常识。

    这只是1条人脉,相互看顺眼9会由弟子转为门人,显然,方从哲与徐卿伯当年的关系还没到那1步。

    否则徐卿伯不可能十年下来,还仅仅只是1个御史。

    弄清楚是当年的弟子搞的盐引法改革,方从哲态度明显高涨起来,脸上也是红光闪烁。起码,他也栽培过徐卿伯,徐卿伯的功劳,也能有他1份。

    见他如此,阎应元也松了1口气。

    “叶公的笔迹更显大气,比以往豪迈3分。”

    评论着叶向高对新盐引法的支持信稿,方从哲摇头笑着又拿起次辅韩爌的信稿,看完评论,双眉挑着道:“韩老头的字也多了洒脱,看来他也是想通透了。”

    又拿起同为神宗万历皇帝看重的另1个内阁重臣史继偕的信稿,毫无例外通篇都是对新盐引法的赞美,他摇头笑笑:“这个老头儿稍显露骨,不过评论的还算中肯。有些想不到,这个鼠胆的老家伙竟然会有那么大的胆量”

    低声嘀咕着,方从哲对1旁候立的老仆道:“研墨,曹也要给监国殿下出出力。盐务重如山,曹有几分力9为殿下出几分力,务必要让这盐务稳稳妥妥。”

    “史公真知灼见1眼见真章,为国分忧,学生敬服。”

    方从哲的态度很重要,他的评论能直接引导京中的舆论风向。此时的叶向高,因为东林内部的大清洗,在士林中的威望已大不如前。

    阎应元起身,拱手行了1个长揖大礼。

    方从哲折着袖袍,起身走向书案回头道:“若不嫌老夫年老昏聩,老夫今日9收下你这个关门弟子,如何?”

第352章 时代发展问题(1)() 
拜师方从哲,其中好处无数。

    阎应元却没有急着答应,他要等朱弘昭的意见。方从哲的身份很敏感,与叶向高1样敏感。阎应元可不想莫名其妙的成为浙党领袖继承人,他可不想搅合进朝廷的党争里面。

    在宫里,他阅读了积压的文档,又有1心钻研书海典籍,无心官场的老翰林讲解,他对党争有着发自骨子里的厌恶和恐惧。

    多少英才因为亲朋关系莫名其妙卷进去,卷了进去只能紧紧抱团,否则只会被风暴绞碎。他并不觉得自己有多么的聪明,也不觉得自己能是官场积年老油子的对手。

    见他没有急着答应,方从哲更为满意。也不强迫,他方从哲想收个弟子,谁能阻挡?

    从方家庄出来,阎应元又立刻去拜访继方从哲之后的首辅刘1燝,刘1燝退休致仕后才是叶向高继续登台。

    这位本来可以1直做下去,可他1上台9立场鲜明的反对党争,对各党的先锋队伍,也9是科道官要进行整顿。

    不止1次的对所有人说,国家的事务,朝廷中枢有6部9足够了,地方上有3司军政法分离管理,各司其职相互监督非常的完美,没必要让内阁插手太多,也没必要让御史官下派督抚地方。

    他是个极端崇拜太祖高皇帝的人,对祖制看的格外重。认为当时国家上下不宁,9是科道官生是非,若没有科道官招惹万历皇帝,万历皇帝会几十年不上朝?

    身为当时的内阁首辅,却要拆内阁的台,拆所有御史官的台,为了遏制党争,他自己把自己毁掉了。

    万历皇帝临死挑选出来的这批老臣,1个个都是很有本事和操守的,却也1个个的在党争的旋涡中不可自拔,或者中立自保,又或者如刘1燝这样的迎刃而上,被撕成碎片从云端跌落到泥潭中。

    天启能做的,9是把刘1燝的命保住。是刘1燝给天启揭露了东林及诸党的真面目,是刘1燝让天启知道了这个国家已经到了什么地步。

    其他人,要么不说,要么看不到。

    “监国殿下有太祖遗风,以大勇大智整顿盐务事关国朝社稷,这事咱鼎力支持!”

    刘1燝最近心情非常的好,朝廷拍死晋商,连晋南盐商也给1锅端了,让他觉得格外解气。虽然天启被刺杀重伤,为此悲伤过,可他更觉得这是1件好事,会使得朝廷真正的能达到军政统合,由1个比天启还要果决的人来统治,才能真正解救此时的危险形势。

    而且换1个来自民间的强势皇帝,才能1举整合朝政地方,让这个臃肿、迟暮的帝国重新焕发光彩生机。

    作为1个读书读出自己道的文人,刘1燝是个十足的狠人,否则也不会做出以卵击石的事情。他的杀心比朝中任何1个朝臣都要大,都要狠。

    在他看来,每个朝代之所以衰落,原因9是各阶层发展饱和,达到了1个临界点。无法突破,各阶层得不到满足只能越过阶层进行兼并发展,富者益富,贫者越贫,最后活不下去的人造反了。

    然后,又是1个轮回。

    他作为首辅的时间太短了,没有统合军队又不屑于结党,而党争日益严重,逼得他放狠话要整顿科道官,要罢天下督抚。

    东林没有出手,而是利用刘1燝的直脾气,挑动刘1燝与魏忠贤做对,同时与各党保持默契作壁上观,看着刘1燝欺负魏忠贤。

    方从哲致仕,接替他的是同为光宗遗留的顾命大臣刘1燝,浙党有理由仇恨躺枪的刘1燝

    当时的魏忠贤只是1个小人物,却是天启的伴当,被刘1燝逼得没法子,9污蔑刘1燝与原来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勾结,刘1燝1气之下直接辞职不干。

    他不是因为被宦官污蔑他勾结宦官而生气,而是他意识到他大势已去,气愤朝中没有1个文官愿意帮他。连个小小的魏忠贤都收拾不掉,更别说整顿朝廷。

    被文官,也9是诸党孤立,他这个首辅再当下去,极有可能死的连渣都不剩,他不顾天启的挽留和叶向高的苦劝,顺应当时的朝野舆论,将首辅的位置让给了叶向高。

    他是被逼退下来的,他看得远,没有等形势恶化到撕破脸皮的那1步,风向不对9退了下去。他以为诸党会相争,不会团结起来孤立他,他以为错了,为了保命9提前1步致仕。

    仅仅对付魏忠贤,诸党9有默契的联合起来中立,更别说等他真要对诸党下手的时候了,他认为自己等不来那1天,9会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身败名裂。

    魏忠贤可以污蔑他勾结王安,没人出来为他辩解;那么以后别人污蔑他与魏忠贤勾结,更不会有人出来为他辩解。他已经得罪所有人,早早退下去才能保住性命和名誉。

    被魏忠贤的人污蔑,和被诸党的打手污蔑是两个性质的事情,所以他退缩了,但对诸党的仇恨从未缩减。

    大明此时各阶层已经发展饱和,是处于1个进1步完成蜕变,退1步秩序崩溃天下大乱的时代。

    刘1燝不知道蜕变会变成什么,以他的知识层面,认为更大的可能是重演魏晋隋唐的门阀时代。认为蜕变成功,会是1个门阀垄断1切的时代。他是官宦家族出身,可他却是王阳明心学弟子,他不想看到门阀的时代到临。

    心学可以追溯到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