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79章 5年大策()
3月27,南城宣武门大街,东林首善书院旁的京闻报社。
夜里,阎应元作为总编审核着今日的投稿,酌情删减,该让京师士民知道的,什么不该让知道,他这里要把关。
随后还有厂卫、司礼监进行把关。
“何人!”
门前军士只来得及喝问1声黑影,随后轰的1声,火光1亮,透过玻璃窗户传进来。
阎应元浑身1颤,随后整个宣武门大街1片犬吠,各家烛火点燃。
南城兵马指挥使司见到燃烧的大火,立刻动员起来推着水车出动,厂卫速度更快。
在北城东北边的顺天府衙门被惊动,府尹毕懋康顾不得轿子,骑着马带着衙役赶赴南城事发地点,坐镇指挥。
养心殿,朱弘昭1袭单衣,赤脚躺坐在大椅上:“建奴余孽作祟?真的如此?”
“回万岁爷,袭击者3人,拼合残尸后,各项特征与奴子相符。”
“好,权当是建奴干的。发动厂卫暗桩,将这些老鼠杀捕剿灭。南郊祭祀,不可延迟,也万万出不得差错。”
总领厂卫事务的曹少钦叩首匆匆离去,朱弘昭侧头问1旁抱着拂尘恭候的赵仪:“司礼监里,有什么消息?”
“回主子万岁爷,奴婢知道的曹提督都知道,奴婢不知道的,曹提督也知道。曹提督忠贞体国,会为主子做好这件事的。”
朱弘昭知道自己已经疯魔了,对各方面办事的衙门可以说是视如仇寇。可这些人明明长得是个人,穿着绣着禽兽的官服,偏偏要朝禽兽的模样长,他能有什么办法?
他的心太大了,眼睛看的太远了,脾性刚愎久了,对不干人事的官吏,杀意是忍不住的大。可现在,真的经不起大范围的清洗。
可有些人,总藏在暗处刺激着自己的神经,撩拨着自己。
“成了,你也去休息吧。”
“奴婢告退。”
随着赵仪离去,整个养心殿施行封禁,禁军们鱼贯而出,宫门封闭,留下的只有1个朱弘昭,连侍寝的宫女都无。
现在各处,尤其是宫里,都不安稳。仿佛坐牢1样,朱弘昭躺在大椅上沉思静养,修身养性。
他太缺乏耐心了,又是突然拔高到这么高的位置,做什么都要3思而后行。
以前被天启所局限,打砸的坛坛罐罐也在天启限制中,破坏力不大。现在没人能限制他,再不好好约束自己的性子,造成的损伤将是难以弥补的。
4月初5日,干支计时是4月戊子日,自我反省将近两月的朱弘昭穿冕服,于京师南郊祭祀天地。
这只是小规模的,每隔1两年9该来1回。最正式的是祭祀大社大稷,于天地坛分别进行。
这次正式出宫祭祀后,他总算是恢复了稍许自由,可依旧只能缩在重重禁军保卫的皇宫大内。
4月初8日,琼华宫举行御前会议。
此次是彻底决定今后5年,国相叶向高所统领的丞相府的建设计划。
国相叶向高,左右2相杨肇基、钟羽正,内相赵仪,4相袁可立、钟羽正、崔景荣、毕懋良,6员来自5寺及顺天府尹构成的辅相太仆寺毕自严、大理寺周应秋、太常寺崔呈秀、光禄寺孙居相,鸿胪寺徐卿伯,顺天府尹是毕懋良的弟弟毕懋康。
御史台、大将军府旁听,1切军政计划都已通过汇总,由丞相府负责陈述。若是战时,则由大将军府代替丞相府,以军事建设为主。
重整纲盐法,清剿各地私盐、盐枭,盐运施行国营,增加国朝财政收入是叶向高这届的首要大政。有钱,才能办事情。
盐运施行国营后,附带影响9是清查全国人口。大明不收人头税,起码国法税制里改成1条鞭法后,9没了人头税。
国家统计人口,是根据各地区官盐销售情况进行大致的估测。要知道,这是很不准确的,官盐里面参杂私盐、还有私盐,将使得人口数据缩水。
人口消耗的盐是固定的,可这个官方统计的盐都是大范围缩水的,自然人口数据也是大面积缩水。现在国朝官方的人口数据是6千万过1点,2百5多年下来,人口只比国初多了1两千万,谁能相信这数据?
9连统计在册的耕地面积都增了两3倍,可依旧有粮食短缺的情况,说明人口已经达到、超出了土地供养上限。
例如山东,官方在天启3年的统计是8百4万人口。朱弘昭控制山东后进行清查,还没计算大户隐户、山野偏僻处的黑户,已经有1千4多万。
仅次其后的是关于军方的,在山东、山西、河南、湖北建设官营钢铁厂,增加钢铁产量。同时通州张家湾设立冶炼钢铁技术学院,召集天下杂学士子入内进行总结、研发。
其中,山东、山西两处归内廷,也由内廷出资、出人负责建设。这两处的1系列工厂,今后9是皇室的财产。将皇室与朝廷的分开,增加竞争力。
人可以作假,成绩无法作假,内廷与朝廷1起搞,有相互拿成绩攀比的意思。
钢铁产量关乎第3条大策,那9是道路维护、增修铁轨。
国朝之初,每1段的官道都由当地州县负责维修、保养,与河道1样,有专门的财政拨款。因为物资转运艰难,这部分消耗由地方截流。
例如河南负责治理黄河、运河,河南是人口、产粮、经济大省,可给朝廷的税收却是倒数第3。9是因为大量的钱粮截流,用作河道保养。
党争以来,谁还管地方交通?主要主干道没问题,能看得过去,都是睁只眼闭只眼。
黄河决口数次,地方水患连连,可见地方上截流的税收去了什么地方。
为了治水,万历下了死命令,派河道监察宦官1人负责1段,下雨了你9去堤岸上睡觉。不用心治水,我不杀你,你跟着河道堤岸1起去死。
光宗泰昌登基,东林有从龙拥护之功,给光宗说,我们都是正人君子,皇上派宦官监察地方,这摆明了是怀疑我们人品
于是河道监察宦官、各地矿监、税使全被召回,结果很明显摆在面前。
所以第3道大策是维修现有官道,同时建设铁路,初期分东西,南北两道主干线,东西京长干线,以京师、和改名为长安的西安为连接点;南北线路自然是南北两京。
若5年内能建好,后续则会以北京、长安、南京为核心,向外扩增。若工期进展喜人、钢铁冶炼有技术突破,则提前增加北京、沈阳线路。
对于铁路建设,丞相府也是咬牙接受的。因为钢铁冶炼成本太高了,全部铺到地上,真怕地方上的流民给扒了换粮食吃
谁都不清楚这铁路建好后,到底能不能起到预期的作用。
而皇帝的意思很强势,必须要建。以强大的钢铁需求,刺激钢铁冶炼技术的发展。
至于铁路建设的可行性,这个在博览史书的学者看来,这不是创新,只是效仿先秦诸国而已。当时各国军队动员能力可以达到倾国而出的地步,后勤依靠水运有极大的限制,车马运输所需的人力、虚耗又十分的高,所以那时候9有木轨。
为防止敌国使用本国建设的木轨,导致各国的木轨道路标准不1样。这也是始皇帝统1全国后,进行的‘车同轨’改革。
现在建设铁轨,真的不算稀奇,稀奇的是1口气做出的预算太高了。
查抄晋商、缴获建奴所攒下的本钱,砸到铁路上满打满算按着计划,只够两年。后续资金,只能依靠盐税改革后的成果。
盐税能否如预期那样1年增加两千多万两,直接决定铁路建设之成败。
盐运、工厂、铁轨是3大基本核心大策,包含政府税收、军队换装和经济发展3个大领域,彼此又是相互影响。3条腿废了1条,整个计划9会陷入迟滞,乃至是摔倒。
重修水利,则是第4条大策,这关乎南北数千万百姓的生计、太平。
如今4时不正,不是大旱9是大涝,水利荒废也是1个重要原因。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关系到世道是否平靖。
若世道乱了,上面那3条相互依存的大政,直接9废了。
至于第5条大策,则与军政民生无关,而是丞相府提议在今年进行大规模选秀活动,充实内廷,给皇帝找些事情干。
叶向高读完5条大策,跪坐着,等待珠帘后皇帝的裁定。
他很喜欢现在这种有尊严的状态,赵宋什么君臣共治,结果9是从宋朝开始,官员们上朝要站着,还设计了双翅乌纱帽,防止官员们在朝堂上打眼色玩儿串连。
现在,这才叫真正的君臣共治,恢复两汉传统,大伙都坐着议事。
唯1不好的9是丢失了全部兵权,兵权全部归于皇帝,这也算恢复了先秦传统。
兵权这种东西不是看最终上司,而是看直属上司衙门是谁,谁又能直接管自己。
“盐运关乎国朝兴衰,此为重中之重,也是本届相府核心大政。这1条,朕没什么意见。其次的工厂建设、铁轨铺设,关系到上下政通,南北、东西物资之转运,以及军械改良,皆乃强国之策。”
“兴修水利,这是人主之本份,惠及千万子民,要替朕好好办,办好这件差事。”
说着,朱弘昭缓了缓,道:“至于选秀1事,国朝久经兵戈,劳民甚重。朝廷、内廷虽有不菲仓储,可1分1厘都是要用到国事上的。朕不忍为1人之事而伤财劳民,朕意在强国富民,沉湎女色,非为君之道。”
“皇上,臣都御史钟羽正不敢苟同此论。”
钟羽正起身出列,手持牙牌上前跪坐行礼,扬着下巴,胡须抖着:“国朝久历兵戈不假,3大策处处缺金是真。然吾皇功在社稷,文治武功,上下文武军民铭感5内,无不诚服。若不选秀,恐失民望。且让天下人又该如何看待相府?是故,臣钟羽正恳请吾皇,收回此言,且再计较。”
“臣相叶向高,恳请吾皇收回此言,且再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