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日复社元老聚会,1是长假归乡前聚会,第29是讨论复社今后的道路问题。
与行社相比,复社的劣势太大。现在复社还有近两千号人随着殿试结束,要继续进行耕读劳改。沈元怡9是这种情况下投奔行社,直接以举人身份参加吏部会选,进而脱离耕读劳改的惩罚。
端着酒,张溥身心俱疲道:“诸位,余此行归乡,拜访各处后便会回京。走完历练的路子,想下去作那1县知县,为国朝、百姓出1份力气。”
“师尊,这恐有不妥。”
吴伟业眉头轻皱,知县是浊官中的浊官,根本无法养清名。如果打发到偏僻地方去,与士林脱节,那复社9是群龙无首,将在与行社的竞争中,彻底成为1盘散沙。而且不见得张溥下去做事情,能有什么好结果。
“不必再劝,余业已打定主意。前日,拜访了周公,余准备去陕西做事。”
张溥仰头饮酒,在座都是老兄弟,走周道登的关系也毫无隐瞒。下放时走关系去个想去的地方,这点面子张溥还是有的。
可在座6人1听去陕西,这求了还不如不求。
杨廷枢皱眉:“天如先生,陕西可不是好去处。”
历练结束,吏部分派时怎么说也要给张溥1个面子,安排在南直隶或浙江、江西1带。与主流士林不脱节,是安排张溥的第1要求。否则张溥甩膀子不干,反倒不好控制张溥。所以杨廷枢等人都觉得,去张溥去陕西9是自断根基,置复社8千学子而不顾。
张溥点头:“诸位,复社沦落到此般田地,垂死挣扎毫无意义。余准备以退为进,他行社张扬由他行社张扬去。复社溃了,我应社老人在,随时都能拉1个复社出来。”
“眼前,行社兵锋犀利,与之硬抗毫无意义。没了我复社,何人能制行社?到不可收拾时,我复社自有复起之时。此复社,非彼复社。”
张溥是彻底的没了以往的心气,十7个人中进士,比预估的5人足足少了3分之2。没法子,复社的骨干都是官宦、名门子弟,绝大多数经验老道的油条都死在考官团队里了,死在皇帝的选士方针里。
而且十7人,算上他张溥,至今只有7个人能聚在1起。另外十个人,直接9断线失联,仿佛以前根本9不认识似的。
行社也不好受,谁让行社的路线与复社1样,几乎垄断了北方各省的有名士子,当然主力军还是北方官宦子弟,这是最先入行社的人。行社也不敢大面积铺开,良莠不齐的拉人。所以行社面积大,人却不多,多以世家子为主,也可以说是在这1科中倒霉了。
这1科最走运的反倒是那些没有组织的寒门士子,这些寒门士子没有资本经营士林名望,也9不会被复社或行社看中。9这么阴差阳错的,走运进了皇帝的口袋。
尤其是这1科的1百恩进士,几乎都是1水的寒门士子、杂科出身。
杨廷枢皱眉,作为复社唯1的2甲进士,他此时的威望堪称张溥之下第1人,开口:“天如先生的意思是?”
张溥环视诸人:“诸位,当初我应社席卷江南,受限于形势不得不联合各社组成复社。内部社务杂乱,毫无统属。与准备充分的行社相比,不论是内是外,都差了1截。如此复社,不要也罢。”
诸人缓缓点头,当初皇帝给的压力太大,逼的张溥不得不接受江南老1辈的要求,放弃应社吞并各社,而是合并各社组成复社。名字的不同,象征着主导权不同。所以各社进士现在全都散了,留在张溥身边的还是应社老人。
张溥已经做好了再3组建复社的准备,等以后回到江南,可以再组建复社。不是复合的复,而是反复的复。如果今后不得已,他还会再组建1次复社,这个复则是复兴的复。
他是不会放弃江南士林这么大力量的,面对有朝廷撑腰的行社,他只能暂避锋芒。干脆让眼前的复社崩溃,坐看势大、独霸士林的行社与朝廷闹纠纷。
第636章 大干旱()
陕西,潼关。
山西已经撤去因大清洗而设立的总督,也不再设立巡抚,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这省3司总理全省。
西北战事时,河南曾1度设立总督给梅之焕增权,方便镇压内部督促下面为西北战事出力气。梅之焕之后,总督撤销,巡抚也不复设立,改为省3司治理。
陕西方面陕西总督周应秋上书,也在4月初撤销总督官位,设立西直隶巡抚,由周应秋执掌。
而3省交汇处,设立的3河总督9显得非常刺眼。
卢象升钉在这里,仿佛不信任3省主官似的。实际上9是不信任,下面人也觉得理所当然。头上不悬着1口皇帝的剑,下面人真的不自在。
潼关兵站,兵站往往与铁路车站是1体的。卢象升1袭紫花罩甲外罩素色披风,查着运往西北的军械。
随机打开1截车厢,车骑军团配属给卢象升的警卫营军士搬出1箱箱火铳,在1旁校射、检验。
卢象升坐在敞篷战车上,面前小桌上摆着运输单子,1手拿着佐吏统计单子,对照数量缓缓点头,问:“武汉军械厂怎么发货迟了1日?”
押运的军官站在车下,拱手:“回卢公,3月十6起,两湖连绵大雨,延误装车。我等沿途紧赶慢赶,不敢失期。”
“下雨下雨好啊”
卢象升抬头看1眼蓝蓝的天,整个3河4府地区,整个3月9下了两场小雨。比去年还要差1点,好在有土豆
签字用印后,交给佐吏转递下去,卢象升又问:“司里勒令厂里研发的震天雷,何时能出来?”
“回卢公,此事下官并不清楚。似乎具体样本有了眉目,不过成本居高不下。厂里目前收支平稳,无钱制造新式震天雷。若是造出来,将府看不上,可9砸在手里了。”
卢象升缓缓点头,新式震天雷是加了木柄的手雷,可以投掷的更远。制造技术麻烦9出在拉火装置,以前手雷巴掌大,拉火装置不靠谱还能手动点燃。稳定的拉火装置可以搞出来,还是成本问题。
等警卫营测试完各批军械后,卢象升便放行。
整个西北军集团的军械补充,此时都要经过潼关方面检查。以前杨肇基在长安时,由征西大将军幕府进行验收、转运。
现在由潼关方便验收,转运依旧交给原来的运输队伍。粗制铁路已修到哈密,到了哈密转交给安西都司,再由安西都司转运调拨到前线。
前线基本上是稳定了,安西4省目前主要重心9是绥靖剿匪,以及修路、军屯。道路修好,治安正常后,才会开始大规模的移民。
前期征伐战役比较集中,都是决战性质,说消耗实际也没有多少。
现在的治安绥靖工作,弹药消耗大,部队伤亡也大,几乎每月都有伤残军士借轮休的机会入关。
战场拼杀明刀明枪,可以赶羊1样屠杀。唯独在剿匪过程中,西北军因为地形、补给、乡土问题,打的比较被动,小股乱军东1枪西1刀,军士疲于奔命的同时,往往会中伏。
忙完军械验收事务,卢象升又匆忙赶往河东即平阳府。
在风陵渡,黄河水线比去年同时期低了近1尺。
犹豫再3,卢象升在这里驻足,决定将这个坏消息发报中枢。
国朝此时各方面来说,93个主要工作,第1还是持续5年的水利修建工作,第2是各处官道整修、开拓更多的县1级官道,第39是落实兵役策。
不只是卢象升,河南、陕西西直隶、甘肃北部、北直隶、宁夏以及山东,3月中旬以后干旱的折子如雪花1样砸到中枢。
侍从司里老人近大半下放,1帮新人忙的只恨少长了1个脑袋。
秦淮河北,山川坛。
巨大的山河社稷图摆在殿中,1名小宦官垂吊在半空,将1道道代表旱情的旗子分别插在北方各省。
朱弘昭抵达后,坐在高阶御座上,俯首盯着1杆杆红色方旗、3角旗,问:“预估后,今年夏收减产多少?不要避重9轻,说最坏影响。”
山河社稷图两侧摆着大椅,左首第1的瞿式耜换了换手里的折本,低头瞥1眼计算后的数据道:“回禀君父,受灾6省,预计米粮等5谷最差会减产4成5;土豆减两成、玉米3成。总计下来,减产约在3成。”
1个省减产3成都是大数据,何况是6个主要省,还连在1起。周边1同受灾的如辽东、长城外几个省,都会受到影响。
眨眨眼睛,朱弘昭问:“6省储粮如何?”
“回君父,山西缺粮约在8万钧,北直隶缺额,连并输送长城沿线所缺粮秣,最少百万钧。”
1钧5石,折合后世大约1吨。
“近千万石的缺额说说处置意见。”
朱弘昭看着1处处沿着铁路站点新设立的粮库,基本上都没有满的。他登基以来1直干仗,各种大工程,若没有土豆和外面抢来的粮食撑着,早9崩了。
本来北方各省9不能自足,在有土豆的情况下有了不菲的盈余。可军事支出、工程劳力支持,都已经抵消了土豆、玉米带来的盈余。
此前之所以在连续旱灾中撑住,全靠瀛洲方面输血。现在瀛洲方面彻底崩了,北方失去外部输血,今年又是如此明显的干旱,真真不好熬。
缺的粮可不是指官用,而是民间整体缺粮。如果民间粮食充沛,1场旱灾也无所谓。军事用粮自然是米麦5谷,北方百姓如今用米麦缴税,1家老小全靠土豆、玉米在撑着。
收税上来,再赈济下去,虽然来回倒腾可必须这么搞。官仓里的粮食可以东西调运保证粮食均衡使用,同时官仓里有粮食,才能平稳市价。
北方寻常敢囤积居奇的粮商基本上已经杀绝了,现在的粮商多是朝中官员、以及皇帝的御商在干。虽然控制在朝廷官员手里,可挣起黑心钱来,1个比1个狠,包括皇帝的御商集团。
瞿式耜清瘦的面容,神情严肃更显的皮包骨头,仿佛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