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大丈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柳风不服道:“我在京城读书四载,朝堂之事,多有所知,先生如何说我不知?”

    袁可立摇摇头道:“你说你对朝堂之事多有所知,那我且问你,袁督师因何而死?”

    杨柳风一怔:“你说震崇焕?”

    见袁可立点头,杨柳风昂然说道:“袁疾焕通敌卖国,罪无可恕,杀之大快人心!,,“哈哈哈!”支可立闻听不由大笑起来。

    忽然,衰可立止住笑声说道:“你说袁崇焕通敌卖国,我且问你,建奴挞子能给衰崇焕什么好处?’, “能给什么好处?自然是金钱地位!不对,袁崇焕乃是蓟辽督师,己然位极人臣,建奴就算给再高的地位又能如何?至于金钱就更不可能了,袁崇焕在任,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岂是金钱所能收买。”杨柳风自言自语道。

    杨柳风想了半天没想明白,终于气馁道:“还请先生指教。’户 袁可立叹了口气道:“袁崇焕自有取死之道,但此人绝不可能通故卖国,另外此人领军作战,战术了得,可惜战略眼光太差,跟他的老师孙先生相比,实在是远逊。皇上用人的眼光跟他的政治手腕相比也是相差太远。”

    顿了顿,袁可立接道:“另外,袁崇焕下狱几近一载,为何突然处斩?其实不过是有人借其打压政治对手。袁崇焕虽然死得不冤,但以这个罪名杀他,却着实不公。”

    “这些事先生如何知晓?”杨柳风惊疑道。

    袁可立看了看杨柳风,叹了口气,对门外喊道:“虎头,去我房中将京城中传来的书信取来。”

    少顷,虎头推门而入,将一探书信放于袁可立桌前。

    袁可立把书信往前一推道:“馆行,你可仔细看看。”

    杨柳风正欲翻看信件,袁可立忽然伸手将信压住,对杨柳风正色道:“你可要想清楚,这些信你看了以后将如何自处?”

    杨柳风一愣,忽然明白宜可立为什么这么说了。

    会员特权抢先体验

第163章 真正的造反() 
第163章 真正的造反  这些信件定是济世军最高的机密,他看了以后若不加入济世军则必死无疑。

    杨柳风有心把手拍回来,但想到这些信件涉及到朝廷里最机密的东西,若是不看,实是心痒难搔。

    想了想杨柳风咬了咬牙道:“晚生知道,从今以后,晚生就是济世军的一份子了。”

    袁可立轻轻笑了笑,转头看向周衡臣道:“你要不要看一看?”

    周衡臣苦笑道:“我看不看又能如何?”

    袁可立笑了笑,将手拿开道:“你二人一起看吧!”

    杨柳风和周衡臣二人对视一眼,同时慢慢伸手拿起桌上的信件,然后仔细地看了起来,没看多久两人目光一缩,神倩渐渐凝重,而随看信件越看越多,两人的神色也越来越凝重。

    不知过了多久,书房忽然亮了起来,杨柳风猛然抬头,这才发现天色己经暗了下来,不知何人将蜡烛点燃。

    杨柳风,将手中的信件轻轻放在桌上,然后叹了口气道:“原来朝堂之上竟有如此多的黑幕,可怜我等居然被蒙在鼓里。”

    “是啊,满朝文武几无做事之人,整天只知争权夺利,试问这大明江山如何能够安稳。”周衡臣也感叹道。

    袁可立看着两人笑道:“刚才博行所言,若想济世安民,须靠皇上圣明,诸臣贤能,不知现在有何感想?”

    见二人不言,袁可立叹了口气接道:“当今皇上自登基以来,确想励精图治,可惜他并无识人之明,更兼刚饭自用,性疑无断,实非圣明之君。至干群臣,只知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更有一批言官,每日捕风捉影,肆言妄为,令有位之臣不得重用。如此下去,大明去日无多矣。”

    “先生可有良策?”周杨二人忙道。

    袁可立摇了摇头,把目光转向李景。

    李景点点头接道:“若想改变大明的命运,非出重手不可,首先皇帝不可疽权。你我均知,皇帝要是明君,那一切好说,可皇帝要是昏君呢?谁又能保证皇帝是明君还是昏君?”

    顿了顿,李景接道:“何况就算皇帝年轻时是明君,难保老年以后不糊涂,这样的例子可不少见,汉武帝,唐太宗,唐高宗,年轻时哪个不是明君,可老来却净做些糊涂事!”

    杨柳风和周衡臣闻听默然点头。

    这俩人都是饱读史书,自然知道李景所言不假。

    见二人点头,李景接道:“再说本朝,本朝从太祖至今己历十六帝,除大祖(洪武),成祖(永乐),宜宗(宜撼),孝宗(弘治)这四朝,请问可否还有明君?”

    周杨二人几乎不假思索地摇摇头。

    他们很清楚,大明自建国以来,也就以上这四位算得上好皇帝了。

    李景接道:“上无明君,如何治国?”

    周衡臣和杨柳风对视一眼,忽然有些明白李景要说什么了。

    皇帝是废材,治国自然靠的是大臣,纵观历史,大明王朝的名臣是最多的,要是没有这些名臣,大明王朝恐怕早就垮台了。

    同样,大明王朝在历朝历代当中,奸臣和权臣也是最多的。有那么多糊涂皇帝,要是没有奸臣和权臣那才出鬼了。

    而阉党的成抚跟历朝历代相比更是独树一帜,从王振到注直到刘瑾再到魏忠贤,可谓一个比一个猛。

    明朝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好臣和权臣,甚至会出现这么多的宦官搜权,是因为明朝的制度有问题。

    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意识到宰相对皇帝的位置有威肋,于是借用胡惟庸案撇掉了宰相这一职务。

    但是没有宰相,很多事情必须要皇帝亲自处理,遇到朱元造这样的劳模皇帝还行,啥事儿他都愿意千,啥事儿他都愿意管。

    可是不是哪个皇帝都愿意当劳模的,当皇帝这么遭罪谁愿意干?

    干是,等到朱棣当了皇帝以后,开)。

    朱棣比较霸气,内阁成员没有敢放肆的,但是等朱株的儿子和孙子们当了呈帝以后,内阁的威力开始显现出来。

    内阁的权力就是票拟权,就是全国各地的条陈翅议首先经过内阁(主要是首辅)审阅,然后写成条陈上赛给皇帝,皇帝看了以后再进行批阅。

    也就是说皇帝要处理的政务实际上是内阁已经过滤好的,这个权利比宰相要大得多。

    虽然皇帝手里拥有最大的权利,也就是人事权,不执行可以换人,可无论怎么换,内阁的权力却始终没有减小,反而越来越大,最大的时候,可以封还皇帝的命令,拒不执行。

    出现这样的情况,归根结底就是皇帝不想干活儿,皇帝不想干活儿就只能让秘书干,可皇帝要不给秘书权力,那秘书抚没法干活儿,所以皇帝只能眼瞅着内阁的权利越来越大,而且只能忍着。

    但是内阁权力越大,皇帝就越难受,而且皇帝只有一个人,哪里对付得了这些老油条,于是皇帝开始找帮手,帮手就是太监。

    要知道内阁送上来的条陈赛折,要是没有皇帝的批示是不能执行的。这就是批示权,也叫批红。

    不过皇帝的事情太多,这么多事情要他自己亲自批示,他肯定批示不过来,再遇上偷懒耍滑的皇帝,那就更不愿干了,于是皇帝就找太监帮猎批示,这帮太监叫秉笔太监。而且乘笔太监不是一个人,是一群 秉笔太监权力很大,但权力最大的并不是秉笔太监,是掌印太监,因为批示完以后要盖章,不盖章屁用不顶。印只有一个,因此掌印太监只有一个。

    也就是说草印太监才是太监中的老大。

    后来威名赫赫的几位太监,基本都是掌印太监。

    有这帮太监帮忙,皇帝终于可以制衡内阁和大臣了。

    这招挺好,内阁权重,太监有皇帝撑腰,双方势均力敌,基本上是平手。

    但是要想真正平衡,关键还是要看皇帝,要看皇帝信任谁。

    很可惜,皇帝终究是信任太监要多一些。

    于是大明王朝倒霉了,每当太监寡权的时候,大明王朝就要丧一次元气。

    但是要说大明朝是因为太监才完蛋的,那又错了。

    比太监还要操蛋的是言官。

    言官主要由都察院十三道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组成,他们的品级极低,一般都是七品。

    言官们的品级虽低,但是权力却是极大,从中央到地方,上到皇帝百官,下到黎民百姓,从国家大事到社会生活,都在他们的监察和言事的范围之内。

    尤其是都察院的御史们。

    都察院就像是疯人院,一旦大门打开,让御史这帮疯子钻出来,那真是见谁骂谁,逮谁咬谁,见谁灭谁。

    言官敢这么器张,是因为以前的皇帝立下的规矩,不得杀言官。

    有这么个规矩在那放着,言官自然无法无天,看皇帝不,匝眼的话,也是夏不客气,说骂就骂,然后皇帝还不能把他们怎么样。

    明朝中前期还行,由于有一帮强力大腕镇场子,言官们虽然整天找茬儿,大抵还干些了正事,还不算太过嚣张,但是到了后期,尤其是东林党东山再起以后,算是彻底完了。

    这帮人在朝堂上整天啥事儿不干,妩是跟人掐架,你要干这个,他说不行,你要千那个,他也说不行!

    有这么帮玩意儿整夭在朝室上捣乱,要是还能办成事儿那真是没夭理了。

    你要说他们没事儿找事儿,这点完全正确,但你要说他们一点目的没有那就错了,要知道朝廷里一共就那么些位置,想上去就必须有人下来,不把上面的人弄下来,他们怎么上去?

    要是把上面的人弄下来他们还没上去,那就接着骂。

    朝廷上的这些弊病很多人都清楚,但是谁也没办法改变,也不敢改变,包括皇帝在内。

    因为这些规矩是祖制,是皇帝的老祖宗朱元璋定下来的。

    通过刚才的那些书信,再加上自己耳闻目睹,杨柳风和周衡臣这时也己明白,要改变这个国家必须先改变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