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大丈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十一月,天气越来越冷,流寇数万人被围,没吃没喝,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掉,眼见就要完蛋,几位首领聚在一起一商量,决定使出最后一招撒手铜:投降。

    这招撒手铜流寇们用过己经不止一次了,每一次使用,效果都非常明显。

    当然流寇并不是真的要投降,要是真想投降,他们也不至于等到现在,流寇投降只不过是诈降。

    对于如何投降,流寇的首领们各个经验丰富,他们知道,诈降这一招用到陈奇瑜身上是不好使的,用在左良玉身上也不好使。

    因为这几个人常年跟自己这帮人打交道,一眼就能看出自己的把戏,要投降得选一个好糊弄的人。

    好糊弄的人自然是王朴。

    因为王朴是从京城来的,在官军的众位将领当中,他最单纯。王朴以前根本没有跟流寇打过交道,根本不了解流寇的手段,属于没见过世面的那种人。

    于是流寇们凑了一笔钱去行贿王朴,向王朴表达了投降的意愿。

    没错,流寇是拿钱去行贿王朴。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流寇首领应该是很穷的,总兵应该是很富的。但事实恰恰相反,流寇首领们带着部下抢劫了这么多年,论家底,十个总兵加一起也比不过他们其中的一个。

    比如说张献忠,在谷城投降以后,行贿都行到朝廷里面了,上到内阁大学士,下到县城县令,都收过他的钱,要没钱,他拿什么行贿?

    王朴得知流寇要向自己投降,顿时大喜。

    在王朴看来,流寇己经无路可逃,投降乃是唯一的出路,自己拿了钱又能立功,这样的好事怎能放过?

    于是王朴收了钱,接受投降,并下令流寇十日之内集结队伍交出武器。

    流寇要投降对官军来说自然是个好消息,大冷天的谁愿意打仗?在得知流寇将要投降的消息之后,王朴的部下顿时放松了警惕。

    收起2楼2013…11…29 17:23 |

第272章 独当一面() 
见官军放松警惕,流寇按照投降协议集结部队,然后向王朴所部发起突袭。r /》

    十余万流寇突然发起攻击,王朴哪里抵挡得住?一冲即溃,流寇就此逃出了包围圈。

    得知流寇逃出生天,朱由检大怒,将手中的茶杯狠狠摔在地上,然后一脚将桌子踹翻。随后下令严惩王朴,同时下令各部追击。

    看着朱由检一脸铁青,脖子上的青筋都凸现出来,王承恩轻轻叹了口气,心道:“好好地李景你不用,偏偏调了一个废物去围剿流寇。”

    摇了摇头,王承恩转头看向西北方向,不知曹文诏准备的怎么样了,也不知李景是不是亲自去了大同。

    在平阳府待了一段时间,对李景王承恩还是有一些了解,王承恩知道李景并没把流寇当一回事儿,李景真正的目标乃是蒙古和东虏。

    而且李景显然比袁崇焕靠谱的多,袁崇焕跟朱由检上的五年平辽之策都是虚的,李景却在默默地积蓄力量。

    王承恩相信,一旦东虏进犯大同,李景决不会坐视不理。哪怕他自己不去,也会派一支部队前去。

    如果说朝堂之中谁对李景最了解,恐怕就只有王承恩了。

    王承恩判断的很准,李景确实亲自到了大同。

    当朱由检任命曹文诏为大同总兵的时候,曹文诏拿流寇撒了口气,随后返回山西。

    但是到了山西以后,曹文诏并没有马上率兵开赴大同。

    曹文诏是个明白人,他知道,从他带着关宁铁骑到了平阳府,他就算正式投入到李景的麾下了。

    以前关宁铁骑对曹文诏绝对忠心,但是拿了李景的高额军铜之后,曹文诏知道,关宁铁骑恐怕己经倒向李景了。

    到了平阳府以后关宁铁骑得军饷猛然提高一大截,这些人自然知道这都是李景给的钱。当兵的心思其实非常简单,拿谁的粮馆给谁卖命。

    而且经过这一仗,曹文诏知道自己的手下已经完全成了李景的手下。

    原因很简单,当李景的部下打仗太有安全感了,敌人不等看清他们的眉目就已经成片被撂倒,根本不用近身去拼命,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每次打仗都得先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了。

    别说士兵,就连曹文诏都觉得现在打仗实在是太轻松了。

    不过曹文诏也知道,这样的部队作战绝对离不开后勤保障,因为弹药消耗的实在是太快太大了。

    这次出征曹文诏只带了八千士兵,但是前前后后共消耗了上千发炮弹以及近十万发子弹。

    这还是打流寇,流寇打仗向来是人多欺负人少,动辄数千人一拥而上,面对这么多敌人,虽不敢说弹无虚发,但是三发子弹打中一名敌人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跟后金的骑兵作战就不同了,骑兵虽然也有阵型,但是排的非常松散,太密集的话会阻碍马匹的行动。

    面对松散的敌人,而且是机动性极快的敌人,子弹的消耗必然更大。

    这时如果没有强大的后勤保障,根本支撞不了一次大型的战役。

    正因为如此,李景才放心地把部队交给曹文诏指挥。而曹文诏带着这样的部队打了几仗之后也明白其中的关窍。

    因此,当曹文诏率部返回山西以后并没有马上开赴大同,而是回到了平阳府,并且在回到平阳府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先交兵权。

    李景自然明白曹文诏此举的用意,只是笑着拍了拍曹文诏的手,让他放心带兵。

    对曹文诏指挥作战的能力李景是非常放心的,在战术实施方面,大明朝现今还没有第二个人能比得上曹文诏。

    不过有一个李景对曹文诏是不大放心的,那就是曹文诏还不熟悉新式武器的性能。

    新式武器有两大缺陷,第一个是怕弹药潮湿,在雨天作战武器经常不能正常使用。bsp;   第二个缺陷就是怕冷。

    军工厂在生产炸药的时候也生产了一些甘油,但是这种甘油只能起防锈的作用,根本不能防冻。

    没有防冻甘油保护武器,夭气寒冷的时候,枪栓经常被冻住。

    打仗时如果拉不开枪栓,士兵的武器就跟没有一样。

    因此李景对枪支的维护异常重视,同样,在冬季作战时,对士兵的军帐保暖问题也异常重视。

    夜间,士兵的武器必须放在军帐之中,就怕一旦冻住,士兵丧失战斗能力。

    武器缺陷乃是济世军最大的军事机密,就连济世军的高级将领都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个秘密。

    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个秘密一旦泄露,难保一些心怀不轨的人来打济世军的主意。

    这次李景要在大同给后金一个教训,对武器的防护自然更加重视,为此,李景特意从军工厂抽调了一批技工。

    如果这次出征的部队全部是李景的嫡系,李景自然放心把技工交给心腹将领,但是曹文诏不行,虽然曹文诏己经投入到自己的麾下,但是从骨子里曹文诏对皇上还是忠心的。

    一旦曹文诏把技工送给朝廷,李景便失去了制衡朝廷最有力的武器。

    因此李景考虑再三,决定亲自到大同走一趟,只要李景在,谁也不敢动任何心思。

    另外李景决定到大同还有一个用意,因为只要济世军正常发挥,此战胜利是肯定的。可是当曹文诏取胜之际,难保他不冒出别的想法,甚至朱由检都会下令曹文诏乘胜追击,那就有违李景的本意了。

    李景此战虽然要教训后金,但必须要控制到一定的程度,既要打败后金,还不能打的太狠。

    暂时李景还需要后金牵制朱由检,不能让朱由检把精力转移到自己身上。

    而要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非得李景亲自在场不可。

    当日李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袁可立之后,袁可立也深以为然。

    眼下山西境内高迎祥和李自成逃进了太岳山,剿是剿不了的,只能监视他们别到处乱窜,尤其别在李景的地盘闹事儿。

    但是高迎祥和李自成真的想要逃出去的话,李景也无法阻挡。

    实际上李景现在己经失去了流寇这个挡箭牌,如果再没有后金这个挡箭牌,朱由检自然要把全部的精力用在对付李景上面。

    那时李景就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因此在跟袁可立商议了一番之后,李景决定亲赴大同。

    对于李景要到大同曹文诏自无不同意见,曹文诏也想见识一下李景指挥打仗的水平。

    不过李景却婉拒了曹文诏的提议,他到大同并不是要曹文诏的指挥权。

    如果他那样做了,曹文诏即使嘴上不说,心里一定认为李景这是不放心他。

    让下属猜忌自己,这样的蠢事李景是决不会做的。

    当时李景笑着告诉曹文诏,实战指挥依然由曹文诏担任,他只负责帮曹文诏参谋一下。

    对李景此举曹文诏十分感动,曹文诏很清楚,在济世军当中,有李景在的情况下拥有军事指挥权的只有高奇一人。

    不是李景不放权,而是有李景在场,诸将生怕出错,自然而然地要跟李景请示,这主要是其余诸将对自已信心不足造成的。

    高奇是李景最先重用的,哪怕李景不在也可以独当一面,在信心方面远比诸将强得多。

    现在李景让曹文诏指挥,至少是把曹文诏放在跟高奇同等的地位上。

    其实李景是非常不喜欢诸将事事都跟自己请示的,李景希望手下的将领都能独当一面,但是暂时李景手下的诸将显然还不具有这个能力。

    可是曹文诏无疑是有这个能力的。

    曹文诏身经百战,从一名小兵做到总兵,可以说什么样的场面都经历过,信心方面绝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对曹文诏这样的名将都做不到放权,那李景恐怕不比朱由检高明到哪里去。

    崇祯六年九月中旬,李景和曹文诏率领两万大军开赴大同,平阳府一切事务交给袁可立和高奇处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