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沉默了一会儿,朱由检又道:“对了,兴国公有没有说要请你们吃饭?”
曹文诏笑道:“大帅说了,皇上见了我们心里欢喜,一定会留我们在宫里用膳的,他就不请我们了。”
朱由检闻言大笑:“哈哈哈,还是李兄明白朕的心思。来人,命御膳房做几个拿手的菜出来,朕要请几位爱卿吃饭。”
几名小太监闻听,急忙到御膳房传令去了。
曹文诏看了看小太监忽道:“怎么不见王公公?以前可都是王公公伺候皇上的。”
朱由检笑道:“承恩啊,他忙着安排朕出京的事情去了。”
曹文诏闻言一惊:“皇上要出京?”
朱由检点头道:“是啊。怎么?李兄没告诉你们?这次朕要和李兄一起到下面巡视。”
说完,朱由检猛然醒悟:“哎呀,朕忘了,李兄再三交代,没有确定动身的日期以前,不要走漏这个消息。你们三个可不要把这个消息传出去,不然,会耽误李兄的大事的。”
曹文诏忙道:“皇上放心,臣岂是胡言乱语之人!”
祖大寿和吴三桂也忙道:“皇上放心,臣定当守口如瓶。”
由于朱由检突然失言,一时想不出别的话题,场面顿时变得尴尬起来。
沉默了一会儿,祖大寿忽然起身,冲朱由检跪倒,咚咚咚磕了三个头:“皇上,臣当年行事莽撞,对皇上不恭,今日特向皇上赔罪。”
朱由检闻言一愕,忙道:“爱卿免礼,这话又是从何说起?”
祖大寿道:“当年建奴围攻京城,袁督师不敢与建奴野外决战,被皇上下狱,臣一时意气,带兵撤离京城。今日臣蒙大帅教诲,方知袁督师所为确实不对,也知臣的所为乃不忠之举。臣惭愧莫名,特向皇上赔罪。”
“哦?李兄是如何对你说的?”朱由检奇道。
祖大寿忙将李景的话复述了一遍。
朱由检听了默默点了点头。
对祖大寿,朱由检的想法是很复杂的。
作为皇帝,祖大寿在京城危急之时引兵而去,朱由检对祖大寿当然不会没有看法,也不是没想过把祖大寿抓起来。可是大明能打仗的将领就这么几个人,当时满桂受伤,袁崇焕随后也被自己下狱,要是再把祖大寿抓起来,还有谁能带兵抵御强敌?
虽说临时起用了孙承宗,可孙承宗年事已高,而且孙承宗乃是文官统帅,不能指望他亲自上阵杀敌,最终还得依靠武将,因此,朱由检只能隐忍不发。
另外当时的情形朱由检不忍也不行,祖大寿手握重兵,朱由检要是逼得太急,祖大寿很可能率兵反叛,要是把祖大寿逼反了,对大明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因此思之再三,朱由检终于没动祖大寿。
大凌河之役祖大寿降而复归,朱由检也是出于很多考虑,没有处置祖大寿,相反还升了祖大寿的职。
随后朱由检调祖大寿进京,祖大寿害怕朱由检给他下套,借给他升职,让他进京谢恩时拿下他,借故不回,对此朱由检也是万般无奈。
没办法,谁叫大明的武力每况愈下?下面的将领拥兵自重,已经不太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朱由检说话已经不太灵光了。
后来李景进京,挟济世军大胜之威掌握军权,朱由检心里又萌生了许多想法,在朱由检想来,像祖大寿这样桀骜不驯的人物,是不会听从李景的号令的,更遑论李景任命的北军统帅曹文诏以前还是祖大寿的部下。
朱由检以为,要不了多久以祖大寿为首的辽东边军就会跟李景翻脸。而不管结果如果,朱由检都不会受到损失,还可能会坐收渔翁之利。
不想李景的手段着实厉害,大明各处裁军,唯有辽东的边军不动,反而把拖欠的军饷如数拨发,待局势稳定,又命曹文诏率领精锐部队秘密进入山海关,接管了山海关的防务,至此,辽东边军要是不遵号令,就唯有反叛一途,而山海关在曹文诏的手中,反叛无异于自寻死路。
到了这个时候,朱由检已经不指望祖大寿等人能回京勤王了。既然不指望祖大寿等人,朱由检的心态又开始产生变化,这时他开始希望李景能把祖大寿拿下,为自己出一口当年的怨气。
谁承想,祖大寿惧于曹文诏的武力,虽然对曹文诏的态度不是很恭敬,但是对曹文诏的命令却执行的非常彻底,根本不给李景拿下他的机会。
本来朱由检还想着等有机会跟李景说说祖大寿的事情,让李景替自己出口恶气。
不想曹文诏这次回京竟然把祖大寿也带了回来,而李景居然会给祖大寿剖析当年自己为何要拿下袁崇焕,然后让祖大寿给自己赔罪。
这样一来,朱由检求李景处置祖大寿的话自然无法再开口了。
沉默良久,朱由检终于说道:“祖爱卿,你起来吧。你既已知错,朕自然不会加罪,望你日后用心做事,莫要辜负了李兄的教诲。”
“是!多谢皇上。”祖大寿忙道。
待祖大寿重新坐下,朱由检忽然笑道:“祖爱卿,朕素闻你只服袁崇焕一人,不知道为何李兄只一席话便让你心悦诚服呢?”
祖大寿叹道:“不瞒皇上,袁督师行事虽有不妥之处,但是他对皇上,对大明的忠心天日可鉴,而且袁督师治军严谨,赏罚分明,臣对袁督师是打心里佩服,以为世上只有袁督师一个英雄。
但是臣万没想到世上还有大帅这样的人。大帅的能力不用说了,当年大同一战消灭东虏数万,京畿一战,几令东虏全军覆没,入主中枢以后,只一年便平定东虏,论武功,袁督师不及大帅万一。
而大帅身居高位,武功赫赫,却并不以权势压人,臣与大帅交谈时,大帅言谈谦和,平易近人,偏偏说话有理有节,令臣既感如沐春风,又汗颜无地,因此当大帅跟臣谈完话,臣便对大帅心悦诚服。”
朱由检闻言心里不由叹了口气,在朱由检想来,像祖大寿这样桀骜不驯的人是不会轻易服人的,却不想李景只一席话,便将祖大寿收服。
笑了笑,朱由检道:“凡是跟李兄接触过的人,无不被李兄的为人所折服。莫说你们,便是朕又何尝不是如此?”
顿了顿,朱由检忽道:“对了,虎头和定国这次没有回来么?”
曹文诏笑道:“回来了,不过被大帅打发回家了。”朱由检奇道:“为何没让他俩进宫见朕?”曹文诏笑道:“依臣猜想,大帅可能觉得他俩还小,不想他二人接受皇上的褒奖,免得他俩骄傲自满。不然的话,大帅不会当着我们的面儿训斥虎头。”
第六百二十五章 宪兵队()
朱由检闻言点点头,轻叹了口气道:“李兄对虎头和定国这两个孩子要求的未免太过严厉了些,其实虎头和定国此次立了这么大的功劳,朕褒奖褒奖他俩也是应该的。”
曹诏笑道:“大帅对自己的孩子要求确实是严厉了一些,臣听说大公子安国去年就被送到高奇手底下接受军事训练,希望高奇没有耽误安国公子的功课。”
朱由检摇摇头笑道:“安国每日上午在学堂读书,下午在部队接受训练。这一年安国进宫的次数都少了,朕最近一次见到安国,还是李兄给孩子办百日酒席的时候。”
曹诏闻听默然。
过了一会儿,曹诏忽然笑道:“皇上,要不您让御膳房把饭菜送到大帅府里,咱们到大帅家里吃酒?”
朱由检听了不由心中微动,想了想,终于轻轻摇了摇头:“还是算了,李兄这段时间太累了,要是能够早点回府,就让他多休息休息,咱们还是别去找他喝酒了。”
曹诏笑了笑:“依臣之见,正该这个时候到大帅府里吃酒,皇上去了,大帅怎么也得放下公务陪陪皇上?要是咱们把大帅灌醉了,大帅正好能好好休息休息。您说呢?”
朱由检看了看曹诏,心里轻叹一声。
作为皇帝,朱由检看待问题自然不会跟平常人一样。
曹诏在宫里吃饭还是在李景府里吃饭,在常人眼中这根本是件无关紧要的小事,可是朱由检却知道其中蕴藏着极其微妙的含义。甚至曹诏等人进宫的过程,都蕴藏着极大的含义。
曹诏可是统领十余万大军的一方诸侯,可进京后却没有先拜见他这个皇帝,而是带着部下先拜见李景,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
随后李景让曹诏带着部下进宫,从表面上看,李景没有询问辽东的情况就让曹诏等人进宫拜见自己,确实是对自己极大的尊重。
但是其中又透露出另一层含义,那就是辽东的事情李景了如指掌,该汇报的曹诏早就跟李景汇报清楚了,李景已经不需要再询问了。
至于让自己赐宴款待曹诏等人,也是尊重自己这个皇帝的表现。皇帝赐宴褒奖立功的将士,正能彰显皇帝的地位。
可是仔细一分析,就能看出李景御下的力度有多大。
李景让曹诏进宫,曹诏就进宫,让曹诏在宫里吃饭,曹诏就在宫里吃饭,就是说李景让曹诏干什么,曹诏就干什么,由此可见曹诏对李景比对自己这个皇帝还要尊重,还要敬畏。
而随后曹诏就借着话头儿提议自己和众人到李景府里吃饭。
这说明在曹诏心中并不在意他这个皇帝赐宴的恩**,曹诏更愿意跟李景一起吃饭,更希望以此拉近两人之间的关系和加深两人之间的感情。
看着曹诏,朱由检心里暗自叹息,眼前这个人以前对自己忠心耿耿,现在却对李景忠贞不二,从掌握人心这一点,自己是远远不及李景。而李景一席话便将桀骜不驯的祖大寿收服,更能看出李景的厉害。
如果说朱由检以前对自己任命起用的将领还有一点点指望,那么从现在开始,朱由检知道,只要李景在世,以李景的手腕,自己是别想染指军权了,以后自己只能做一个太平皇帝了。
一念及此,朱由